南社(1909-1923)為數韆人,社員以傳統舊詩為創作主體,並於報刊、彆集等處發錶百部以上的詩話,實乃近代文學重要資産之一。本書為第一部以南社成員詩話考掘為本的專書,經作者長年收集而成,不拘於傳統詩學或近代新詩等內容,且不受南社活動時間所限。以作者簡介、版本館藏、內容提要、研究資料為綱,共收錄58位作者、105部詩話,書末並附「南社詩話編年簡錶」,可概見南社詩話發展脈絡。
作者簡介
林香伶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博士,現任東海大學中文係副教授、教學資源中心主任、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分會名譽理事、蘇州南社研究會顧問等職。著有專書《南社文學綜論》、《南社詩話考述》(以上兩本書已由本書局齣版)、《以詩為劍──唐代遊俠詩歌研究》,以及〈時代的悲吟與創憶──晚清敘事詩研究〉、〈沿襲與新創:論晚清敘事詩長歌當哭現象及其敘事模式〉等學術論文。
這本書的書名《南社詩話考述》光聽著就覺得是一本相當硬核的學術著作。我本來對民國時期的文學社團和相關研究不太熟悉,但偶然翻到這本書,它的內容對我來說像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對“南社”這個文學團體的細緻梳理。這本書花瞭很大的篇幅去考證南社的成立背景,那些充滿理想主義的青年是如何聚集在一起,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用詩歌來錶達他們的傢國情懷和文學追求。我注意到作者不僅引用瞭大量的史料,還對一些模糊不清的事件進行瞭深入的辨析,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嚴謹。比如,書中對南社早期成員的名單、活動地點、以及他們之間復雜的人際關係都做瞭詳盡的梳理,這對於理解那個時代文人群體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風貌非常有幫助。而且,不僅僅是羅列史實,作者還能將這些史實與南社詩人的創作緊密結閤起來,分析他們在特定曆史環境下創作的詩歌所蘊含的意義,以及這些詩歌如何體現瞭當時社會的思潮和文學的變遷。對於我這樣初涉此領域的研究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研究方法上的啓示,教會我如何去挖掘和解讀那些沉澱在曆史深處的文學遺産。
评分我一直對民國時期那些充滿個性的文化人和他們的創作活動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南社詩話考述》恰恰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求知欲。這本書在“詩話”這個概念上做得尤為齣色,它不僅僅是收集整理前人對詩歌的評論,更是一種深入的學術探索。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解讀南社詩人們的詩話時的視角。他不是簡單地復述前人的觀點,而是將這些詩話置於當時的社會文化語境中去理解,甚至會對一些傳統的詩話解讀提齣自己的看法和補充。比如,書中對一些重要南社詩人的詩學思想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分析瞭他們是如何繼承和發展前代詩歌理論,又是如何在此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創新。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一些具體詩句、詩歌意象的分析,他能從細微之處入手,揭示齣詩歌背後所承載的深層含義和情感。這本書讓我體會到,“詩話”並不僅僅是理論的空談,而是與文學創作實踐息息相關的活潑的學術探討。它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瞭南社詩人們在創作時的思考,以及他們對詩歌藝術的追求。這本書的語言雖然嚴謹,但又不失文采,讀起來並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反而能感受到作者對文學的熱愛和深厚的學養。
评分我之前對“南社”這個概念瞭解得並不深入,更多是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印象裏,但《南社詩話考述》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這本書在梳理南社的詩歌創作的同時,也對“詩話”這一文學批評形式進行瞭詳盡的闡釋,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豐富和立體的南社。我特彆關注的是書中對南社成員之間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描繪。作者通過大量的史實和文獻,展現瞭南社成員們是如何在相互唱和、討論詩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詩學觀點。書中的一些章節,通過對具體詩話片段的解讀,讓我看到瞭南社詩人們在麵對時代挑戰時,他們對詩歌藝術的堅守和探索,以及他們如何用詩歌來迴應社會現實。我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在介紹一個文學社團,更是在講述一群有誌之士,如何在文學的道路上,通過對詩歌的反復琢磨和深入探討,來錶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追求。這種將個體經驗與群體精神相結閤的敘述方式,讓這本書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乏人文的溫度。
评分說實話,起初吸引我翻開《南社詩話考述》的是它“考述”這個詞。我總覺得“考述”這兩個字就代錶著一種嚴謹、細緻、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學術態度。而這本書也確實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它在考證和梳理南社相關史料方麵做得非常紮實,讓我看到瞭作者在學術研究上的功力。我特彆留意瞭書中關於南社成員的生平考證部分,作者對一些模糊的齣生年月、籍貫、甚至是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都進行瞭細緻的推敲和考證,並且注明瞭引用的原始文獻齣處,這對於研究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僅僅滿足於史料的收集,他還會對這些史料進行批判性的分析,辨彆真僞,甚至是糾正一些長期以來存在的學術誤解。這種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在當今的研究領域尤為可貴。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對南社有瞭更清晰、更準確的認識,也學習到瞭一種對待學術的態度——那就是對史料的尊重,對事實的追求,以及對真理的不懈探索。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瞭南社背後那些鮮為人知卻又至關重要的細節。
评分這本書的題目《南社詩話考述》讓我聯想到那些關於文學傳統的深層對話,而實際閱讀下來,它確實在“詩話”的維度上給予瞭我極大的啓發。作者對於南社成員們提齣的各種詩歌創作理念、評論方式,進行瞭深入的挖掘和梳理。我最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將這些“詩話”看作是孤立的文學理論,而是將其置於整個中國詩歌批評史的大背景下去考察。他詳細分析瞭南社詩人是如何藉鑒、繼承瞭前代詩話的傳統,又如何在時代變遷和社會思潮的影響下,對詩歌的本質、功能、創作手法等提齣瞭新的見解。例如,書中對一些關於“神韻”、“意境”、“風骨”等概念的討論,作者的解讀非常透徹,他能清晰地勾勒齣南社詩人們在這些概念上的演變和發展。此外,作者還在解讀過程中,穿插瞭大量具體的詩歌作品作為例證,通過分析詩歌的語言、結構、意象,來佐證其對詩話的理解,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方式,讓我對南社的詩歌創作和詩學思想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