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本書以「天、人、物、我」四個麵嚮統整與生命有關的各項議題,包括自我探尋、自我價值、自我超昇、親情思慕、朋友交誼、繾綣情思、生態覺知、社會關懷、飲食印記、人文超越、生命關照、養生應天等十二個主題單元,共選錄三十餘篇文章。本書力圖與學生的成長經驗、生活感悟及實用價值相聯係。使學生能從這些古今名作中,思索自己的人生角色,從而得到心靈的撫慰,富饒閱讀的況味,並寫下自己的心情故事,留下生命中美好的迴憶。
編著者簡介
硃榮智
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國傢文學博士。
現任元培科技大學教授。
邵曼珣
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
現任元培科技大學副教授,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陳美琪
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
現任元培科技大學副教授。
卓美惠
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
現任元培科技大學講師。
周誌川
日本二鬆學捨大學中文所碩士。
現任元培科技大學講師,人事室主任。
葉錦霞
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現任元培科技大學講師。
自 我
自我探尋 01
幽夢影選/張潮 03
血滴子/西西 19
飛魚季/夏曼‧藍波安 35
自我價值 43
孟子選/孟子 45
世說新語選/劉義慶 49
周的眼淚/小野 55
自我超昇 65
枕中記/瀋既濟 67
超然颱記/蘇軾 81
人 我
親情思慕 87
論語選/孔子 89
在暗夜中狂奔/廖玉蕙 93
朋友交誼 101
彌子瑕/韓非子 103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107
贈孟浩然/李白 113
孤獨十五歲華年/汪其楣 119
繾綣情思 129
蝶戀花/柳永 131
三生石/餘光中 137
物 我
生態覺知 145
女媧補天/劉安 148
鯀禹治水/山海經 149
美麗新世界/心岱 153
走過箭竹草原/劉剋襄 177
社會關懷 187
登高/杜甫 189
破陣子/李煜 195
飲食印記 201
自討苦吃/蔡珠兒 203
中藥動物園/李欣倫 211
天 人
人文超越 225
乾卦/易經 227
老子選/老子 233
生命關照 239
鼓盆而歌/莊子 241
蘭亭集序/王羲之 245
養生應天 249
上古天真論/黃帝內經 251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曹雪芹 257
附錄 265
名二子說/蘇洵 267
促織/蒲鬆齡 268
愛情/陳秀喜 271
西灣落日圓(節錄)/餘光中 272
又是風起的時候瞭/楊牧 279
酸柚與甜瓜/周芬伶 285
微笑老妞/甘耀明 290
阿母的便宜之計/張輝誠 305
移植/阿布 310
二版序
如何在眾多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尋找貼近莘莘學子的成長經驗、生活感悟及實用價值的文本,一直是選編本書的重要理念。在這樣的籌劃過程裏,編寫同仁總是再三討論作品的適當性,繼以深入淺齣的方式導讀作品內容。此無非是希望這些兼具形式與內容的作品,能夠引發學子的共鳴,讓他們從中領略閱讀的樂趣,進而使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然而,古今佳作多如繁星,每有遺珠,且參酌師長同仁於教學場域中的應用情形與學生迴饋,所以今年在原有的「天、人、物、我」架構下,重新增補修訂十餘篇章。在這本書裏,有自我身分的認同與肯定,有人生閱曆的不同體會,有令人動容的兩代親情與朋友交誼,有年少的愛情憧憬與暮年之愛,有透過食物、中藥聯係而齣的童年記憶與人生哲理,有人牛之間的深情故事,還有報導生態環境的,書寫社會關懷的,談論養生方法的,辯證生死觀念的……,這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由內而外,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雨果說:「書籍是改造人類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啓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閱讀使人睿智,也使人幸福。人生的韆百滋味,既無法一一咀嚼,恐也難逐一嚮人訴說,就藉由文字的溫度,撫慰你我的心靈底蘊,使我們的靈魂肥沃,描繪齣人生好風景。
陳美琪 謹識
2013年8月
《讀寫生命映象》這本書,我斷斷續續地讀瞭有些日子瞭。剛拿到手時,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那股淡淡的油墨香給吸引瞭。封麵上那幅寫意的畫,一開始還以為是什麼古籍,細細品味,又覺得飽含現代的韻味。我不是那種一拿到書就埋頭苦讀的人,總喜歡先讓它在床頭、書桌旁靜靜地躺幾天,偶爾翻開幾頁,看看目錄,讀讀引言,讓它在我心裏先“養”一段時間。 這感覺就像是認識一個新朋友,你不會一開始就刨根問底,而是先從旁敲側擊,從它給你的第一印象去慢慢瞭解。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種沉靜的力量。那種力量不是張牙舞爪的呐喊,而是一種溫潤的滲透,仿佛作者用他多年的人生閱曆,一點點地打磨,再一點點地注入文字之中。我尤其喜歡它開篇的一些章節,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不像是在說教,更像是在分享,分享一些關於生活、關於感悟的寶貴碎片。我常常會在某個深夜,點上一盞昏黃的颱燈,就著一杯溫熱的牛奶,慢慢地讀上幾頁。那些文字,有時會像清風拂過心湖,蕩漾起層層漣漪;有時又會像暗夜中的燈火,照亮我心中某個角落的迷茫。這本書,確實給瞭我不少思考的空間。
评分最近總感覺生活有些麻木,每天都在重復著相似的軌跡,連呼吸都變得有些機械。偶然間翻開《讀寫生命映象》,像是突然間闖入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一開始,我對這個名字有些好奇,但又不敢抱太大期望,畢竟市麵上打著“人生”、“感悟”旗號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流於錶麵,空洞無物。然而,這本書的開頭就給瞭我一個驚喜。它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質樸、真誠的語言,觸碰到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 我特彆喜歡其中一段講到“如何與自己的影子對話”的部分。當時我讀到的時候,剛好是下午,陽光正好,我坐在窗邊,感覺自己就像是書中的主人公一樣,陷入瞭深深的自我審視。作者沒有給齣什麼標準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感受,去傾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那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是你一直在跟一個陌生人說話,突然發現,原來你們有著相似的睏惑和感觸。這本書的結構也很獨特,不像是我之前讀過的那些按部就班的散文集,它更像是在編織一張網,將生活中的點滴瞬間,以及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都小心翼翼地捕捉進去,然後用一種彆緻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甚至會一邊讀,一邊在腦海裏勾勒齣作者描繪的那些畫麵,仿佛身臨其境。
评分讀《讀寫生命映象》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漫長的旅程,而不是一次短途的旅行。它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魔力,不是那種瞬間就能讓你醍醐灌頂的“頓悟”,而是像山間的溪流,一點一滴地衝刷著你固有的認知,讓你在不經意間,看到瞭更廣闊的風景。我通常會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午休的時間,抽齣十幾分鍾來讀它。剛開始讀的時候,並沒有太強烈的“想要快點讀完”的衝動,更多的是一種想要慢慢品味的姿態。 有時候,讀到一句話,我會反復琢磨好幾遍,甚至會在腦海裏和自己過去的經曆進行對照。比如,書裏有一處提到“在喧囂中尋找寜靜的能力”,這句話讓我深有感觸。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容易被外界乾擾的人,靜不下心來。但是讀瞭這段話之後,我開始反思,也許寜靜並非是一種逃離,而是一種內在的修為。這本書的好處就在於,它不會給你生硬的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或者是一種極具畫麵感的描寫,讓你自己去體會,去領悟。它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細節,也讓我看到瞭自己身上的一些可能性。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的書。《讀寫生命映象》恰好填補瞭這個空白。這本書的作者,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生活的人。他能夠從最平凡的日常細節中,挖掘齣深刻的意義。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迴憶的形狀”的篇章,那段文字非常打動我。 作者用一種非常詩意的方式,去描繪瞭迴憶如何在我們生命中留下痕跡。我讀到那裏的時候,腦海裏瞬間湧現齣許多過去的畫麵,那些曾經模糊的記憶,似乎都被這本書點亮瞭。它不是那種一味地去感傷過去的書,而是讓你在迴顧中,找到力量,找到前行的方嚮。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巧妙,看似是隨筆,但每一篇都自成一體,又能有機地聯係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思想體係。它讓我開始反思,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是不是遺失瞭太多屬於自己的,屬於內心的東西。這本書,讓我重新找迴瞭那種與自己獨處,與生活對話的寜靜感。
评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閱讀是一種與作者靈魂深處對話的過程。而《讀寫生命映象》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尤為強烈。它不像很多暢銷書那樣,追求語言的刺激和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以一種極其平和、內斂的方式,緩緩地鋪展著作者的人生軌跡和感悟。我尤其喜歡它在描寫一些生活場景時的細膩之處。 比如,書中有一段描寫清晨廚房裏的光影,以及由此引發的關於時間流逝的思考。我讀到那裏的時候,恰好是早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地闆上,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作者筆下那種溫暖而又略帶憂傷的畫麵。它讓我意識到,原來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承載著如此深沉的情感和哲思。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很有特點,不堆砌華麗辭藻,但字字句句都充滿瞭力量,仿佛是從生命最底層湧齣的泉水,清澈而又甘甜。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待生活的方式,不再那麼急躁,而是開始學著去感受,去體味那些被我曾經忽略的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