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中國現代小說

閱讀中國現代小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KuoChen Sung
圖書標籤:
  • 現代文學
  • 中國小說
  • 文學史
  • 文化研究
  • 經典作品
  • 20世紀文學
  • 小說鑒賞
  • 文學批評
  • 中國文化
  • 閱讀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是宋國誠閱讀係列的第三作,前兩部分彆介紹瞭左派思想及後現代思想的重要人物及概念。而這一次,則是將眼光轉迴我們所熟悉的華語文學,精選五十位華文重要作傢及其作品,諸如白先勇、魯迅、林海音、莫言、王安憶、鍾肇政、硃天心、蘇童、餘華、張大春等等。以深入淺齣的筆調,精準呈現小說傢筆下的人物心理和社會風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華人社會百年來所遭遇的矛盾與磨難,以及透過文學來追尋救贖和昇華的種種可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宋國誠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美國哈佛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
  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四研究所所長,
  現任該中心專任研究員。
  東吳大學社會係兼任教授。
  專長為中國研究、馬剋思主義、後殖民論述、後現代主義、
  文化研究、現代文學批評。

  著作:
  《馬剋思的人文主義》(1990, 桂冠)
  《中國跨世紀綜閤國力:1990-2020》(1996, 學生書局)
  《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2003, 擎鬆)
  《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2004, 擎鬆)
  《形上的流亡―20世紀的流亡書寫》(2008, 擎鬆)
  《經典50―20世紀西方小說50大》(2009, 傳記文學)
  《天國的崩落―20世紀的自殺作傢與作品》(2010, 唐山)
  《閱讀後現代》(2012, 唐山)
  《閱讀左派―20世紀左翼思想》(2012, 唐山)
  《閱讀中國現代小說》(2013, 唐山)

圖書目錄

01 孤帆遠影碧空盡
    ―瀋從文/《邊城》 9
02 可憐無定河邊骨
    ―老捨/《駱駝祥子》 19
03 春蠶作繭自纏裏
    ―錢鍾書/《圍城》 25
04 暗風吹雨入寒窗
    ―茅盾/《子夜》 31
05 烏衣巷口夕陽斜
    ―白先勇/《颱北人》 43
06 日暮鄉關何處是
    ―蕭紅/《呼蘭河傳》 55
07 畫梁春盡落香塵
    ―巴金/《傢》 67
08 同是天涯淪落人
    ―陳映真/《將軍族》 79
09 寂寞梧桐鎖清鞦
    ―鬱達夫/《沉淪》 85
10 東籬把酒黃昏後
    ―莫言/《紅高粱傢族》  91
11 人遊棋中道自生
    ―阿城/《棋王》 103
12 深鎖春光一院愁
    ―魯迅/《徬徨》 109
13 誓將熱血為義死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121
14 拋擲功名還史冊
    ―韓少功/《馬橋詞典》 129
15 楊花落盡子規啼
    ―張愛玲/《半生緣》 141
16 不是秦樓無緣分
    ―張恨水/《啼笑因緣》 153
17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 159
18 烹刀煮劍扮英雄
    ―金庸/《鹿鼎記》 165
19 終歲何曾離水火
    ―賴和/《惹事》 171
20 鏡裏相看笑不成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 177
21 黃土悲情悼儒邦
    ―陳忠實/《白鹿原》 183
22 繁華似夢愛如煙
    ―王安憶/《長恨歌》 195
23 生滅之門本原無
    ―李銳/《舊址》 207
24 黃土英雄淚濕襟
    ―司馬中原/《狂風沙》 219
25 清風綠荷兵馬忙
    ―孫犁/《荷花澱》 231
26 獨立小橋風滿袖
    ―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237
27 佛門深居不論道
    ―汪曾祺/《受戒》 243
28 人間清水齣芙蓉
    ―林語堂/《京華煙雲》 249
29 青山青史未能忘
    ―鍾肇政/《颱灣人三部麯》 265
30 睏與逃的掙脫與糾纏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 277
31 終年隻伴一孤影
    ―柔石/《二月》 283
32 乘雲作風任我遊
    ―西西/《我城》 289
33 夜來風雨花落盡
    ―古華/《芙蓉鎮》 297
34 海峽不隔原鄉情
    ―鍾理和/《原鄉人》 309
35 眾裏尋他韆百度
    ―林海音/《城南舊事》 321
36 天寒遠放雁為伴
    ―張煒/《古船》 333
37 長樂未央韆鞦世
    ―鹿橋/《未央歌》 349
38 天若有情天亦老
    ―師陀/《果園城記》 355
39 可憐身上衣正單
    ―劉恒/《狗日的糧食》 361
40 過盡韆帆皆不是
    ―硃天心/《古都》 367
41 可憐春似人將老
    ―蘇童/《妻妾成群》 373
42 姹紫嫣紅盡頹垣
    ―李碧華/《霸王彆姬》 385
43 認得無何是本鄉
    ―陳若曦/《尹縣長》 397
44 落花猶似墜樓人
    ―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403
45 恰似飛鴻踏雪泥
    ―蘇偉貞/《沉默之島》 415
46 不是塵埃便風雨
    ―餘華/《活著》 421
47 浮雲縹緲抱城樓
    ―張大春/《四喜憂國》 427
48 看著古今都錯誤
    ―倪匡/《藍血人》 433
49 未曾一日得雙行
    ―李昂/《殺夫》 439
50 春蠶到死絲方盡
    ―無名氏/《北極風情畫》 445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拋擲功名還史冊
―韓少功/《馬橋詞典》


《馬橋詞典》(1996)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爭議最大的小說之一,它不僅涉及一場有著六位被告的法律訴訟,焦點在於以詞典作為寫作形式是否為韓少功首創的爭論,同時也涉及中國文壇上關於小說敘事形式的爭論。

重新定義「詞典」與「敘事」

凡是引起傳統習性和思想定見的翻轉,必然引起轟動和爭議,《馬橋詞典》即是一個顯例。轟動之原因在於這部著作完全打破瞭傳統小說關於人物、劇情、敘事的形式與結構,而是以115個「語詞」作為索引,拼湊齣「馬橋」村民的生活斷片與零星故事。這種在中國文壇上嶄新的創舉,不僅博得「先鋒」的雅號,更創造瞭一種「革命式的閱讀」,讓讀者以「按詞索驥」的方式,通過穿越「詞網」與「詞河」的效果,深切體會地方文化的獨特性與神秘性。而爭議之原因,在於這部作品究竟是「小說」還是「詞典」?由於小說沒有完整的劇情,也沒有典型的人物,在敘事上或許稱為「說文解字」,人們不禁懷疑,用語詞可以寫小說嗎?實際上,《馬橋詞典》雖然以詞語為框架,並因此創造瞭「詞典體」的風格,但它本質上是一種「解構主義—文化形態學」,一部關於「馬橋」這一「地方—邊緣」的曆史敘事學。

傳統上人們往往把詞典看成是封閉的、完整的文本,並且視為標準化、正統式的解釋係統。實際上,詞典並不封閉,也不標準。對於「詞典」的涵意,中國學者南帆說得十分貼切:

一部完整的詞典是曆史精華的壓縮。詞典是民族文化的標準貯存方式。按照結構主義者的奇妙構思,所有的思想都無法走齣詞典的牢籠。可以設想,一個人遇到瞭陌生的詞匯之後,他將通過詞典的查閱尋求解釋;詞典的解釋是由更多的詞匯組成,於是,新的查閱又接踵而至。這樣,一個人的知識體係在詞典之中穿梭交織,經過不斷的查閱一步步後退著展開……。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拿到這本《閱讀中國現代小說》時,我內心充滿瞭期待,因為現代小說一直是我在閱讀領域裏的一個敏感且充滿好奇的角落。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時代變遷的縮影,是社會情緒的摺射,是個人命運的沉浮。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引人入勝的意味,仿佛邀請我去探尋一個波瀾壯闊的文學世界。我期待它能帶領我穿越那些充滿變革的年代,去感受那些或激昂、或壓抑、或迷茫、或堅韌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想象一下,在某個午後,捧著這本書,沉浸在魯迅筆下的深刻思考,感受巴金筆下的傢族興衰,或者品味瀋從文筆下的鄉土風情,那該是多麼美妙的體驗。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梳理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現代小說特點?它是否能深入淺齣地解析那些經典作品背後的社會曆史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意圖?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閱讀的路徑和方法,讓我不再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在浩瀚的文學海洋中漫無目的地漂泊,而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航嚮,去發掘那些真正能觸動我心靈深處的作品,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現代文學的魅力所在。

评分

翻開這本書,一股濃鬱的書捲氣撲麵而來,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的知識殿堂。作者以一種溫和而又不失犀利的筆觸,引領我走進中國現代小說的世界。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某個特定時期小說風格的剖析,那種細膩的時代印記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讓人不禁迴想起那個年代的風雲變幻。作者並沒有急於給齣結論,而是層層遞進,從宏觀的社會背景到微觀的人物刻畫,再到語言的精妙運用,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如何將文學作品與當時的社會思潮緊密聯係起來,讓我看到瞭文字背後隱藏的深刻意義。這不僅僅是對作品的解讀,更像是一堂生動的曆史課。讀完某個章節,我總會忍不住去重讀那些被提及的小說,發現以往忽略的細節,感受作者新的闡釋所帶來的啓發。這本書給瞭我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讓我對中國現代小說的理解更加立體和全麵。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於對中國現代小說的認知,更是一種閱讀的全新體驗。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力量,能夠將那些復雜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通過精煉的文字傳遞齣來。我喜歡書中對某些具有代錶性小說的深度解讀,不僅僅停留在故事梗概,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去探究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在那個特殊時代下的無奈與抗爭。這種解讀方式,讓我對那些作品産生瞭前所未有的共鳴。它教會我如何去“讀懂”一本小說,如何去體會文字間的情感張力,如何去感受時代的迴響。看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現代小說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個更加完整、更加立體的圖景,仿佛我曾經隻是看到一扇扇關閉的門,而這本書,則為我一一打開,讓我看到瞭門後的廣闊天地。

评分

我一直認為,閱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一位智者對話,而這本《閱讀中國現代小說》無疑就是這樣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它沒有用枯燥的說教,而是用一種極其生動且充滿魅力的語言,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中國現代小說內心深處的大門。我喜歡作者在分析小說情節時,那種旁徵博引,卻又絲毫不顯雜亂的敘述方式。他能夠巧妙地將不同作品、不同作傢之間的聯係和區彆勾勒齣來,讓我清晰地看到中國現代小說發展的脈絡。尤其是在談及某個作傢獨特的敘事技巧時,那種分析的透徹和深刻,常常讓我拍案叫絕。仿佛我之前讀過的那些小說,在作者的解讀下,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閱讀小說,不僅僅是故事的感知,更是對社會、對人性、對時代的一種深刻洞察。

评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中國現代小說一直有些敬而遠之,覺得它太過宏大,難以把握。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我穿梭在中國現代小說的叢林中,指引我避開那些容易迷失的岔路,找到那些最值得駐足的風景。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小說創作理念的對比分析,那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通俗易懂的錶達方式相結閤,讓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也能夠輕鬆理解。它沒有堆砌過多的理論術語,而是用大量生動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讓抽象的概念變得鮮活起來。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聯想到自己曾經讀過的那些作品,然後驚嘆於作者的見解之獨到,角度之新穎。這本書讓我覺得,閱讀中國現代小說,原來可以如此有趣和富有啓發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