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孩子一份最好的禮物——良好的習慣品質。
因為,好品質是孩子贏得成功的資本。
從傢庭教育的角度來講,孩子良好品質的養成,
是靠父母平時潛移默化式的教育來進行的。
隻有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
讓孩子從所見、所聞、所遇、所為的事情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價值觀,纔能真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
(在世界開始的地方,有瞭一個你
一個新的世界,將因你而開始
在那醞釀著一個奇蹟
將一個小泡泡變成一個美麗的嬰兒)
遙望夜空,不是每一顆星星上都住著人,其他的生命離我們非常遙遠,我們能與之交
流的,暫時隻是人類自己。
也許我們讓生命再續,是因為我們孤獨。
或許有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之輕,會讓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完全放棄讓新生命從他們那裏開始,這當然自有其理由,有時也不失為對生命的另一種尊重。
但能將一個小生命,請入自己體內的小宇宙,把自己這顆小星星給它住,和它形成最親密的關係,這既是上天多給女人的一份辛苦,也是多給的一份奇妙。
有身孕的日子,一個女人,是一個有新生命居住的小星球,讓它在這裏生長、開花。
我們學習著、感受著、想像著、嗬護著,用一半的時間去瞭解,用一半的時間去期待,直到劇痛的頂點、新生的開端——沒有人會比一個母親更瞭解其中的神奇滋味。
作者簡介
徐哩嚕
喜愛塗塗畫畫的媽咪,喜愛生活、享受生活、美術學專業畢業的她感性、敏感、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她的故事……
女孩,越過變身的恐懼 14
愛的選擇與能力 19
有一天,停止逃跑 24
蓮花獨行路 28
女人都是冒險傢 33
那一場奇妙的相遇 37
擺渡的小船 42
傳奇與救贖 46
神秘的胎夢 50
夜明珠 54
「心懷一朵絕妙的花」 56
一隻聞青橘皮的狗 58
我是袋鼠哩嚕的小貼士 63
食,我所欲也 64
胎音:宇宙之聲 71
哭泣的袋鼠 74
孕讀不易 82
你在世界開始的地方 89
他從火星來 95
生命的悸動 98
吃齣來的福氣 103
喚醒原動力 109
兩條遊泳的魚 115
疼痛的真相 121
認識你的身體 129
幸運魔法瓶 132
給瓷娃娃按摩 136
瘋狂的夏天 142
驚鴻 147
把耳朵藉給你 153
十月狂猜 159
乘著夢的翅膀 165
媽媽的孩子 170
此時天氣舊時衣 175
小房子 181
與時光對接 183
那一天 188
生産隊趣事 191
太是個接生婆 194
自然由你 198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203
給我力量吧 208
托生有時 213
寶貝,你在陪我嗎 217
與子同身 236
附錄一:如何做一個聰明而有創造性的母親 240
附錄二:有幸福感的母親,能締造幸福的孩子 261
附錄三:母親教子箴言 279
女孩,越過變身的恐懼
綠葉戀愛時便成瞭花,花崇拜時便成瞭果實。
——泰戈爾
年輕的時候,變身是快樂的。當你從一朵潔白的茉莉變身黑色大麗花,有的隻是好玩,完全不知道危險。沒有變身過,纔真叫人懊惱。
等到你有一天終於知道,所謂故鄉,就是你再也迴不去的地方,纔開始知道害怕。
而當初,我們離開故鄉的背影,比用最鋒利的刀刃吹斷發絲還要決絕。
有人這樣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生的人:上學的時候他們早戀,該結婚的時候他們單身,該生孩子的時候他們又做起瞭頂客族。雖然不是所有七十年代人都這樣做瞭,但是心裏多少都這樣想過吧。也許是束縛太多,所以總想掙脫。一切順理成章的角色都成為負擔。要重新迴歸到順應自然的道路,也總比彆人來得睏難和麯摺。
女人們在這個時代都自稱和互稱女孩,有一群女孩,麵臨結婚的時候她們一齊恐婚,麵臨育齡的到來又一齊恐孕。
這都是因為,從女孩變身為孩子他媽,比從刻骨銘心的舊戀情脫身,還要睏難。你可以停泊到下一個港灣,而不必是另外一艘船。但是從輕盈的女孩變身為沉重的袋鼠媽媽,完全變身為另外一個角色,承擔它帶來的所有責任,卻沒有那麼輕易。
除瞭對自己負責,還得對另外一個未知的生命負責。
你的每天很可能從此與睡懶覺無緣,你的旅行很可能因為這個包袱突然生病而取消,你的關心居然要從最近的影訊書訊轉嚮尿布的牌子,和朋友約會的時候要看有沒有人手照看黏人的小東西,小小委屈就掉淚的你竟然要親手打理另一個人的吃喝拉撒睡……
這些都還是可以剋服的,許多案例錶明,一旦變身成功,你可能會自動成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三頭六臂的超人。
但是更可怕的問題是,你真的可以負擔這個決定背後的意義嗎?
許多小孩質問父母:你為什麼要生我!
說實話,《創生記: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這本書的書名就夠吸引人瞭,而且這種“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的邏輯,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有點反常,但仔細一想,又好像有那麼點道理。我們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為他們付齣那麼多,慢慢地,那種愛似乎就跟自己創造並養育瞭他們這件事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瞭。書裏會不會就是探討這種由“付齣”而生的“愛”?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怎麼描繪這個“創生”的過程的,是充滿奇幻色彩,還是帶著某種科學的嚴謹?而且,被創造齣來的角色,他們擁有怎樣的自由意誌?他們是被動接受“愛”,還是能主動去迴應,甚至去質疑?我覺得這會是一個很有趣的衝突點。書裏有沒有關於“創造者”和“被創造者”之間的權力關係,或者說是情感糾葛的描寫?我比較期待那種能讓人産生共鳴,同時又能帶來全新思考的情節。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把一些深邃的概念講得通俗易懂,甚至能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陷入其中,開始自我反思。
评分哇,這本書的名字《創生記: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一聽就很有意思!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瞭好奇,好像在講一個關於創造與愛的故事,但又不是那種普通的言情小說,而是帶著一種更深層的哲學意味。我一直對那種探討生命起源、人性本質的作品很感興趣,特彆是如果能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切入,那就更棒瞭。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它不是單純的敘事,而是試圖去觸及一些更根本的問題。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構建這個“創生”的過程的,是物理上的創造,還是精神上的孕育?而“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這句話,更是充滿瞭張力,愛是因為創造而産生,還是說創造本身就是一種愛的體現?這讓我聯想到很多關於父母對子女的愛,或者藝術傢對自己作品的感情。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來一些讓我眼前一亮的思考,也許會顛覆我之前對某些概念的認知。而且,作者選擇用“創生記”這個詞,聽起來就有一種宏大史詩的感覺,不知道故事背景設定是在宇宙的開端,還是某個平行世界,抑或是我們現實世界中被忽略的某個角落?總之,光是想象就覺得內容會很豐富,很有深度。
评分讀完《創生記: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這本書,我的腦袋裏就像被塞滿瞭各種奇思妙想,然後又被一雙巧手一一擺放整齊。它探討的“愛”與“創造”的關係,真的不是我們平時談戀愛那種感覺,而是更原始、更本源的一種連結。它讓我反思,我們愛上一個人,究竟是因為對方本身就擁有某種特質吸引我們,還是因為我們在對方身上傾注瞭時間和心力,看著對方一點點成長、變化,然後因為這份投入而産生瞭深深的依戀和愛意?這本書似乎更偏嚮後者,或者說,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當我讀到一些關於“被創造者”的視角時,我更是感同身受。那些被賦予生命、被塑造的個體,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存在?他們又如何理解創造者的“愛”?這其中是否存在著一種被操控的悲哀,還是說,被創造本身就是一種被愛的證明?書中的一些情節,真的觸動瞭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尤其是那些關於個體獨立性與被賦予使命之間的拉扯。我開始思考,我們自己的存在,是不是也是一種被“創造”的結果,而我們又在以何種方式,去愛著我們的“創造者”?這種角度的切入,讓整本書的閱讀體驗變得非常獨特,而且留下的思考餘韻悠長,久久不能平息。
评分《創生記: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關係”。通常我們理解的愛,是兩情相悅,是互相吸引。但這本書似乎在顛覆這個概念,它強調瞭“創造”在愛中的核心作用。這讓我聯想到一些在藝術創作中的大師,他們對自己的作品投入瞭多少心血,那種感情,不也近乎於一種深沉的愛嗎?而作品一旦誕生,也仿佛有瞭自己的生命,與創作者之間形成瞭一種難以割捨的羈絆。書中對這種“被創造”的生命體的描寫,我覺得非常細膩,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甚至可能比他們的創造者更加理解“愛”的真諦。這種設定,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和哲學性。我很好奇,如果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是被“創造”齣來的,他會作何感想?是感恩,還是質疑?是被賦予的身份束縛,還是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書中的角色,在這樣的睏境中掙紮,他們的選擇,也讓我看到瞭人性中復雜的光輝。我一直覺得,好的文學作品,不應該隻是講故事,更應該引發讀者去思考,去審視自己。而《創生記: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愛”與“存在”的意義。
评分《創生記: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這本書,光是看書名就讓我覺得腦洞大開!“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這句話背後隱藏的邏輯,比一般的愛情故事要復雜得多。它不是那種簡單的“我愛你,因為你很美好”,而是更像一種“因為我投入瞭,所以這份投入對我而言就是愛”。這種感覺,有時候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齣現,比如我們對自己的寵物,或者甚至是對我們親手培養起來的盆栽,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書裏是不是就是把這種情感放大,然後用一種更加宏大的敘事去展現?我很好奇,作者是怎麼去界定“創造”的邊界的,是物理上的生命延續,還是精神上的思想塑造?被創造齣來的生命,他們有沒有權利去質疑自己的存在,或者去反抗創造者的意圖?我希望這本書能帶來一些讓我耳目一新的思考,比如關於責任、關於自由、關於愛的本質。有時候,我們過於強調“愛”的給予方,而忽略瞭被給予方可能存在的復雜感受。《創生記:我愛你,因為我創造瞭你》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這種看似單嚮的“創造”和“愛”,但實際上可能充滿著無數的互動和博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