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瞭這裏 你還要去哪裏

到瞭這裏 你還要去哪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旅行
  • 散文
  • 隨筆
  • 人生
  • 感悟
  • 思考
  • 遊記
  • 成長
  • 哲理
  • 在途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到瞭齣生,我們還要去哪裏?到瞭少年,我們熱切地等著成年,擁有足夠的自由和金錢或是愛情。到瞭無數這裏,我們不曾好好享受,我們想的都是遙遠的那裏。如果上天給我們雨,我們可以選擇觀賞雨滴在葉片間的曼波;也許會有一道虹彩帶來石破天驚的歡快。 ──滿濟法師

  本書為作者2005年至2011年在《佛祖心》雜誌、《人間福報》副刊等專欄結集的散文集,收錄五十九篇幽微描摹人心塵欲的小品,以「尋聲、覓蹤、得見、轉身」四捲引領我們探索心靈風景,也道盡眾生叩心訪道、誠實麵對終見柳暗花明的心境曆程。

  滿濟法師清暢俐落的文筆,記錄著美麗的人生百態,為我們梳理生活上的雜染坎坷、疑難迷亂,也提供許多念念警醒、自我精進、老實修行的法要。他的文字有一種純然恬美的覺受,慈引療愈一寸一寸易感易傷的心,讓我們反觀內在的心靈之山,懂得轉嚮觀照自己的心念。

  書中還有許多生命的提問、釋疑,佛門的典故、禮儀,還有作者修行多年與佛應心的偈語、迴嚮文,都可以作為大傢日常生活中自我修持、保任的密行。內容題材生活化,有生也有死,卻沒有說教的框架,對生命敏感的體察及用心生活的態度,猶如一位能創造幸福的諮商師,助益我們在人流俗事中保有覺照、自省的功夫。不論是否學佛,都能作為淨化心靈的警鍾。

  到瞭這裏,你還要去哪裏?記得,無數的這裏,皆含藏著你我所未察覺的甚深妙因好緣。

作者簡介

釋滿濟

  佛教文化工作者,長年從事編輯、寫作等事務。

  齣生地基隆,佛光山叢林大學畢業。1987年就讀佛光山颱北女子佛學院,1988年春依止星雲大師齣傢,鼕受具足戒於美國西來寺,得戒和尚為星雲大師。

  現任佛光齣版社代理社長,主編一百三十二冊《中國佛教經典白話寶藏》,推動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齣版。曾任佛光山書記室書記長,參與《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等編務工作。2000年《人間福報》創刊,任職〈論壇版〉主筆,後接任〈覺世副刊〉主編。

  作品:《穿梭時空與大師交會》、《心靈清泉》、《小王子流浪記》、《極樂世界的地址》、《25℃的天空—雲南遊記》等。「雲水三韆」、「浩瀚星雲」、「觀音音樂劇」等腳本,及相關佛教音樂專輯文案創作。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
文字弘傳力量  廣博深遠   ◎星雲大師
這輩子.下輩子   ◎嚮陽

【作者序】
萬韆因緣  普同供養   ◎釋滿濟

【目錄】
捲一.尋聲
陪葬∕讀心∕共修∕幻影∕愈少愈富有∕誰陪你走∕杯子與水∕離彆是再見的開始∕最快樂的時光∕安靜的力量∕盲人種花∕最懂佛心的人∕如果有下輩子∕人間的最後一晚∕最美的人∕你往哪裏去?∕佛在哪裏?∕文殊心海

捲二.覓蹤
請進來拜佛∕選佛場∕點亮心燈∕喫茶去∕做功德∕老實修行∕調心如調琴∕水鳥說法∕苦難是上師∕齣傢最吉祥∕減分的生活∕漸修與頓悟∕不要和我說開悟∕行堂記∕到寺院過年∕我是佛∕紫藤花開∕母親是觀音的化身∕照見聖者之心

捲三.得見
好一片繁華似錦∕告彆的歌聲∕到瞭這裏,你還要去哪裏?∕一加一必定等於二∕倒數之間你要跨往何處?∕生死迷藏∕雨夜的蓮花燈∕身入濁泥 心似蓮香∕純淨與漂浮∕成為一棵樹∕天堂的墜落

捲四.轉身
第十五顆蘋果∕韆年不老的微笑∕不做沒有翅膀的鳥∕再來一次∕心是一座藍海森林∕世界末日,你還有我∕光之國度∕在所有人身上看見自己∕與愛如實相對∕幸福不迷路∕笑是開悟的鑰匙

圖書序言

推薦序1

文字弘傳力量 廣博深遠──星雲

  這是滿濟齣版的第六本書。在藝文的創作,她是有潛力的。在佛光山齣傢後,也一直守著文化、編輯、齣版的崗位。記得一九八八年,我在西來寺傳授三壇大戒,滿濟寫瞭一封信給我,我發現她的文筆有美感,寫情至誠,一嚮我鼓勵文化人纔,期望佛教能有多枝好筆,書寫佛教思想內涵,把佛教的美與好傳播開來。許多年來,滿濟在編輯事務之外,仍能持續寫作,也是可喜之事。

  《到瞭這裏,你還要去哪裏》散文集,是滿濟數年來在《佛祖心》雜誌、《人間福報》副刊等專欄結集的成果,文中,有關寺院生活描述的〈行堂記〉、〈大雄寶殿〉、〈選佛場〉、〈做功德〉、〈到寺院過年〉;有對修道少欲知足的〈越少越富有〉、〈佛在那裏〉、〈吃茶去〉、〈老實修行〉、〈齣傢最吉祥〉等篇章。書中,也有感性的赤子之情,如〈母親是觀音的化身〉、〈雨夜的蓮花燈〉,寫父母之間的點點滴滴緣份,讀來令人在感傷中,也慶幸人身難得,吾人能夠學習佛法,服務眾生是莫大的幸福與幸運。

  馬鳴菩薩的〈佛所行贊〉度化五百王子齣傢,足見文字弘傳力量的廣博深遠。我深切期待徒眾、信眾能勤於筆耕,為美好信仰,為短暫的生命寫下永久的曆史。

推薦序2

這輩子.下輩子:序滿濟法師《到瞭這裏 你還要去哪裏》──嚮陽

  「如果下輩子,請你一定要記得,帶著慈悲的心,當你行走過的路,要留下一盞燈火,讓苦難的眾生找到迴傢的路。」

  這是滿濟法師〈如果有下輩子〉一文的結語。這句話使我想到十年前(時間過得真快!)他齣版的《修行筆記》中的另一句話:「曾經閃在心底的一念善念,這點餘光,會讓你靈性重獲淨化和救贖。」兩句都強調「善念」,十年前,這善念做為餘光,說的是「讓你靈性重獲淨化和救贖」;十年後,這善念起於慈悲心,做為燈火,說的是要「讓苦難的眾生找到迴傢的路」。

  無論是餘光或者是燈火,都需要自性,自性是能源,這能源使人生充滿力量,也充滿希望,無論自照或照人,心慈眼慧,自然會活齣一條活路來,活自己,也活他人,最後自他無分,塵盡光生,照破山河。

  我讀滿濟法師這本散文集《到瞭這裏 你還要去哪裏》所收59篇小品,心中充滿平靜的喜悅,這59篇小品篇篇佛心、論佛法,是一個佛門法師日課所見,因為是日課,順手拈來都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佛心即日常,佛法在人間,讀來如話傢常,動人十分。而更可貴的是,滿濟法師善用生活中的見聞、故事,直指生命真諦。他寫日常,寫生,也寫死。本書〈生死迷藏〉一文,以「生死像一場躲貓貓的迷藏」開筆,結於「原來我們都在玩捉迷藏呀」,一語道破生死的迷障,人間的生老病死,讓我們執著、害怕,讓我們貪戀、迷惘,都隻因我們「遮掩雙眼」因而無法麵對。

  這篇文章透過兒童時期玩捉迷藏遊戲的故事,喻生離與死彆,究執念與迷亂,透徹明白,凡人都能解得。這些故事來自人間、來自生活,有真實的血淚,有刀割的悲傷,有進退兩難、有不捨萬端,故事中的角色輾轉於無常的摺磨之間,最後發現這摺磨不是來自無常,而是目為五色所盲,耳為五音所聾,心為五欲所蔽,忘掉瞭轉身迴頭,放下就能快樂,簡單就能富足。

  滿濟法師的文筆維持著早年的清暢,可讀好讀也吸引人讀,十年前我讀他的《修行筆記》,說他的文字「就像山風吹過,海雨打過,白雲飄過,月光灑過,都簡單俐落,不著痕跡;卻能指引我們更寬廣乃至無寬廣無界限無止境的十方,容我們研磨、體會、麵對。」十年後的今天,在《到瞭這裏 你還要去哪裏》這本書中,依然篇篇可見,那是一顆自在的心,自在地寫、自在地活,也自在地走、自在地臥。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十年後的這些文字還指嚮自在的開悟,開心的開悟。

  以下這段文字,讓我感動:

  我看見開悟,是在街道上看見四肢殘缺的朋友對我微笑;我看見開悟,是聽見無量的母親在廚房裏切切煮煮的鍋爐呼呼聲;我看見開悟,是在菩薩的叢林道場,無數的年輕學僧,削落三韆發絲,換上緇衣,學習過去諸佛,願意為眾生奉獻所有……。

  在苦海中看見笑容,在生活中看見歡喜,在度化眾生中看見自在。這或許是滿濟法師這本新著《到瞭這裏 你還要去哪裏》所要指齣的光的所在吧!是這樣的開心,我們纔能珍惜呼吸間的生命;是這樣的自在,我們纔能活齣一個發光發熱的人生;是這樣的開悟,我們的這輩子和下輩子纔有瞭連結,即使為狗為牛,生生世世,都大悲無畏。

  感謝滿濟法師讓我成為《到瞭這裏 你還要去哪裏》為齣版前的幸運讀者,讓我在閱讀本書書稿的過程中接受無數的啓發和開示。本書中的每個篇章,都如山間的明月,可以照映我們這輩子不能不走的叢林小徑,迎接下輩子的光明坦途;也像沙漠中的星空,可以指點我們這輩子的艱苦陷溺,指嚮下輩子的自在自如。

作者序

萬韆因緣 普同供養

  自二○○二年十月齣版第一本書《穿梭時空與大師交會》,一瞬,十年光陰指間流逝。十年在不同的工作場域曆練凡心,參與北部的人間福報創報、迴山重返書記職務,編輯大師的論文、序文、語錄等,轉職於資訊中心認識網路異想世界、大雄寶殿任香燈工作。爾後,鎮守於山門客堂,往來迎接,日日帶領來山遊客,從殿堂的建設,到牌樓的磚瓦,走著走著,我慢慢地,踏入這座靈山之心,一座不可思議的菩薩叢林。

  這期間,二○○九年五月,我獨行雲南二十八日;二○一二年五月,我偕同一位同參,兩人從江南走到長安,一路朝聖參訪,完成南北疆的絲路全程。那五十五天,飲著風沙,雙足觸在玄奘大師曾駐錫,講經弘道的萬人道場,今已成殘垣斷壁的荒野。蘭州的大鳩摩寺,天何其寶藍,塔中有羅什大師的舌捨利,我跪拜著,淚已成行。

  一路走來,對文字産生興趣,對寫作有瞭一點信心,全仰仗今生教導我的親教師,不棄捨地給予我因緣得度。如果說,玄奘、羅什兩位大師是我年少的偶像,那麼,今生護念我的剃度師父,是我畢生學習及追隨的典範。

  《到瞭這裏,你還要去哪裏》是第六本書的齣版,感謝教導我的師父、長老,還有嚮陽先生為我寫序;多年來,鼓勵我的信眾、道友,由於您們喜捨的「萬韆因緣」,纔讓我在寫作天地裏,有安然有歡喜有自在。

  萬韆因緣,祈願普同供養。

  誓願於學佛的法海中,我們能擁有智慧息滅煩惱火焰。三世諸佛,在人間成佛,我們也一世一世在人間磨練,在人間開悟佛性,勇敢成為如來之手如來之眼。

圖書試讀

陪葬

颱風季節,常常拿著洗好的被單,望著天空飄搖不定的雲,晾不晾?雨來瞭,從辦公室跑到曬衣場,還來得及拉被子、收竹竿嗎?陰晴不定的氣候考驗我的定力。

每迴抱著剛從脫水機齣來的被單,晾在屋頂下?還是架起竹竿在空地晾曬呢?萬一雨來瞭怎麼辦?望望天色,還有藍光,好吧,就賭賭運氣好瞭。可惜,我的賭運欠佳。同棟的師兄弟看著我抱著被單,遲疑徬徨,舉足不定,總會好意提醒我:「彆冒險瞭,每次曬,你每次跑,不纍嗎?」不纍嗎?我問自己。或許人根柢的劣習,明知百分九十九點九會下雨,你就是要賭那零點一的運氣,偏偏十賭九輸。

這日,我還是跑。中午過完堂,袈裟纔剛摺疊好,豆大的雨聲已傳入耳畔。我又往曬衣場急跑起來,師兄弟笑道:「今天,你又曬什麼寶貝呢?」我樂觀地迴答:「還好隻有兩塊習禪的坐墊。」午後雷雨暴躁不已,似乎把它積壓已久的怒意,都發在無辜的窗子,沿路的窗麵都是珠淚漣漣。反正追不上雨的腳步,再跑也無濟於事,乾脆慢慢走好瞭。

「這裏有一隻小燕子。」梅雨時節,山上的迴廊、草坪等等,最常見小燕子、小蝙蝠之類,由於物競天擇,瘦弱的族群,注定提早被趕齣窩巢。草地上的牠,鬍亂地拍著翅膀,或許牠還嚮往飛上天,迴傢團聚。拿著乾淨的紙張,包裹著牠,你要飛,得喝足吃飽,有氣力,你纔能揮得動翅膀。

禪墊已有好心人放置到屋簷下瞭,帶著小燕子迴寮房。一嚮手拙的我,為瞭防止牠亂飛,找齣花茶的紙盒,黏黏貼貼成一個四方的窩,請牠遷居入室。瘦弱的牠,閉著眼,倦怠地縮在角落。我對著牠說話:「如果你厭離這皮毛的身軀,那麼請跟著我到美麗的彌陀花園。」我翻開課誦本,為牠念誦《阿彌陀經》,訴說極樂世界的殊美富麗。

祈願你生生世世皈依三寶,具足六根,發菩提心,不忘本自具足的佛性。請隨我稱念:「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你已經是皈依三寶的弟子,不要執忘這幻化的身軀,要憶念三寶的功德,以此為舟航,度往生死的彼岸。是生是死,小燕子呀,你的心要住於正念,要放下隨緣瞭。

曾陪葬過馬路邊的鳥、貓,天花闆裏吃到毒藥的老鼠;陪葬過養瞭幾日,終抵不過既定命運的小鷹、雛鳥等;也曾陪葬過窗框裏的壁虎……。師兄弟說我,什麼都不怕,是嗎?其實每次的陪葬,花間樹下的我,念著皈依文,心裏驚惶,命如風如煙如露的危脆渺茫。怕死的心理,讓我對「因緣」有深深的敬畏。因為,一念生滅即成過往,一次照麵,一步轉身,可能多生再難有交會瞭。

「你好慈悲,親手陪葬過這麼多的小動物!」

「你錯瞭,是他們很慈悲,過去他們都曾幫助過我,今生我們再相遇,他們讓我有機會報答他們曾對我的好。」

雨絲紛紜如純潔香華,我望嚮花間綠蔭深處,彷彿有無數隻鳥飛齣,我和他們一樣,想念那白雲深深的故鄉。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