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國傢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核準瞭大富媒體併購凱擘股份有限公司,但也附加瞭15個附款。然而更重要的是,NCC必須要確實監督業者是否履行附款。根據本書作者訪談結果,仍然有部分附款業者並未履行。例如業者當初也承諾會協助中華電信多媒體內容傳輸平颱(MOD)取得本土頻道的上架,但是併購案通過至今,並沒有本土頻道上架MOD。這都代錶NCC在核準併購案之後,業者並未遵守當初的承諾,而NCC也未嚴格查核。
作者簡介
戴智權
1983年齣生,畢業自政治大學法律學係財經法組。大學畢業後,積極發展第二專長,後來自颱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研究領域為傳播法規政策、數位匯流等,現為執業律師。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25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3
第一節 政府在匯流政策的角色 .................33
第二節 媒介所有權集中 .............................37
第三節 視訊服務市場初探 .........................52
第四節 美國經驗 .......74
第三章 研究問題與方法 ................89
第一節 研究問題 .......8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92
第四章 NCC對大富案的附款 .......97
第一節 NCC審查媒體併購案之權限 ........97
第二節 附款的意義 .109
第三節 NCC監督附款的執行 ..................13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限製 ..............1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161
第二節 研究限製 .....165
附錄一 NCC核準大富併購凱擘的15個附款 ...............169
參考文獻 .....173
我最近對颱灣的媒體産業結構特彆感興趣,尤其是有綫電視這塊,感覺競爭也很激烈,但又好像被幾傢大公司牢牢掌握著。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立刻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媒體併購之附款及其監督”,聽起來就跟看一部商業大片一樣,裏麵充滿瞭權謀和博弈。我一直在想,像“大富媒體併購凱擘”這樣的大型交易,肯定不是說買就買,肯定會附帶很多條件吧?這些“附款”究竟是什麼?是關於股權分配的?還是關於經營方嚮的?又或者是對員工的安置問題?而且,這些附款到底有多大的約束力?誰來確保這些附款能被切實執行?“監督”這個詞也很有意思,我猜想應該是政府相關部門,比如NCC(國傢通訊傳播委員會),或者其他的監管機構吧?他們是如何介入的?他們的監督流程是怎麼樣的?會不會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我總覺得,媒體的並購,特彆是涉及到我們每天都要看的有綫電視,背後一定有很復雜的利益糾葛和監管考量。這本書如果能深入剖析“大富媒體併購凱擘”這個案例,將那些抽象的“附款”和“監督”具體化,讓我們普通讀者也能窺見媒體産業背後的真實運作,那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好書。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媒體併購之附款及其監督:以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有綫電視為例”,光聽名字就覺得挺專業的,但又讓我對颱灣媒體産業背後的運作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覺得,媒體,尤其是像有綫電視這種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它的每一次“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到我們接收信息的方式。所以,當看到“大富媒體併購凱擘”這個具體案例時,我更是來瞭興緻。我非常好奇,在這麼大的一個併購案中,“附款”究竟指的是什麼?它是指在併購協議中附加的一些特定條件嗎?比如,未來公司如何經營、如何對待員工、如何進行內容創新等等?而“監督”又是如何進行的?是由政府部門負責,還是有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監督的重點又在哪裏?是為瞭確保交易的公平透明,還是為瞭防止新的壟斷齣現,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我總是覺得,在媒體産業這種高度敏感的領域,任何一點點操作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本書如果能把“大富媒體併購凱擘”這個真實的案例,把那些看似復雜的“附款”和“監督”機製,用一種能夠讓普通讀者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們瞭解這些交易背後是如何影響到媒體的未來發展,以及我們作為受眾的利益,那一定會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閱讀的書籍。
评分說實話,看到“媒體併購之附款及其監督”這個書名,我第一反應是:“會不會很枯燥?”但當我看到後麵的“以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有綫電視為例”時,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瞭。因為“大富媒體”和“凱擘”這兩個名字,我真的太熟悉瞭,感覺它們就是颱灣有綫電視行業裏舉足輕重的角色。我一直對這種大型企業之間的“聯姻”或者“吞並”感到好奇,總覺得背後一定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貓膩”。特彆是“附款”這個詞,聽起來就充滿瞭交易的味道。在併購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附加的條件吧?這些條件是怎麼談齣來的?會不會是為瞭平衡各方利益,或者為瞭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然後是“監督”,這部分更是讓人好奇。是誰在監督?監督的目的是什麼?是為瞭防止市場壟斷,確保公平競爭?還是為瞭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比如節目內容的多樣性,或者收費的閤理性?我很好奇,在這場“大富媒體併購凱擘”的交易中,有哪些具體的“附款”被提齣?這些“附款”又是如何被“監督”的?這本書如果能把這些復雜的操作,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講清楚,並且讓我們看到這些“附款”和“監督”對我們普通觀眾有什麼實際影響,那就太有價值瞭。
评分我對媒體生態一直很好奇,尤其是有綫電視這一塊,感覺關係到我們生活方方麵麵。這本書的標題“媒體併購之附款及其監督:以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有綫電視為例”,聽起來就很有深度,而且“大富媒體”和“凱擘”這兩個名字,我平時看新聞或者在電視上都經常聽到,感覺它們就像是媒體界的大佬。我一直想知道,這種大規模的並購是怎麼操作的?“附款”是個什麼概念?是不是說,在同意並購的同時,還會附加一些額外的條件,比如未來經營的方嚮、股權的分配、甚至是一些對社會責任的要求?這些附款會不會影響到我們未來能看到什麼節目,或者我們每個月要交多少錢?還有“監督”,我覺得這部分一定涉及到政府部門,比如NCC(國傢通訊傳播委員會)之類的。他們是如何介入的?他們會審查哪些方麵?會不會有一些為瞭防止市場壟斷,或者為瞭保護消費者利益而設定的規則?我總覺得,媒體的並購,特彆是涉及我們日常生活的有綫電視,背後肯定牽扯著復雜的利益博弈和監管考量。這本書如果能把“大富媒體併購凱擘”這個案例,把那些抽象的“附款”和“監督”的概念,講得清晰明白,讓我們普通讀者也能大緻瞭解整個過程,那就太棒瞭。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挺專業的,對於我們這些平常隻關心新聞八卦,對媒體産業背後的運作不太瞭解的讀者來說,可能有點望而卻步。不過,我一直覺得颱灣的媒體生態挺有趣的,尤其是有綫電視這塊,感覺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老大,背後肯定牽扯瞭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大富媒體併購凱擘”這幾個字,我好像在哪裏聽過,應該是發生過一件挺轟動的事件吧?這本書要是能把這件事講得清清楚楚,尤其是“附款”和“監督”這兩個詞,聽起來就像是在處理一些復雜的法律條文或者行政程序。我很好奇,在併購過程中,究竟會産生哪些“附款”?這些附款又是為瞭什麼?會不會是為瞭平衡一些利益,或者設定一些使用限製?而“監督”的部分,更讓人好奇瞭,誰來監督?監督的內容是什麼?是為瞭確保併購順利進行,還是為瞭防止壟斷,保護消費者權益?總覺得這些東西離我們很遙遠,但又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這本書如果能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釋清楚這些復雜的概念,並且結閤實際案例,我覺得會非常有價值。畢竟,我們每天都在消費媒體,瞭解媒體背後的邏輯,也能讓我們看得更明白一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