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聞是…
『質地堅硬不懼流言蜚語碰撞,更禁得起時間檢驗;車工精準準確反映事實,專業讓真象多麵呈現;斐然文采和生動報導勾勒齣流暢綫條,擄獲陷溺五光十色的眼睛;熱情與良知的熠熠光輝,照亮社會死角與人心黑暗…』
好新聞是...
『跳脫政府、財團與市場機製的影響,以見微知著、獨特觀點剖析時事議題、現象,內容呈現注重社會各階級、弱勢、非主流與地方之多元觀點…盡可能深入、客觀、全觀地呈現事件與相關探討,進一步發揮媒體「公共財」之精神…』
在政治、財團、和市場機製的惡性競爭之下,民眾對新聞的信任度大幅下滑,到底大傢心目中的好新聞是什麼樣子?本書收錄卓越新聞奬基金會於2012年主辦「好新聞,大傢踹共」活動得奬作品,並廣邀新聞學界與新聞工作者提齣他們對好新聞的看法,再由八位卓越新聞奬得主推薦實際新聞案例,勾勒好新聞的樣貌,加上傳播學者所提齣的好新聞質化評量指標作為註腳。本書為新聞教學提供可貴的田野資料,並幫助新聞專業者找齣努力的目標,描繪齣颱灣社會對好新聞的願景與期待。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奬基金會
公益性民間社團,創立於2002年
緻力於協助傳媒工作者提高新聞專業水準
前身為行政院新聞局金鍾奬、金鼎奬部分奬項
目前設立的奬項除「社會公器奬」、「新聞誌業終身成就奬」外,
還有下列新聞奬:
平麵媒體類:
◎即時新聞奬
◎專題新聞奬
◎調查報導奬
◎國際新聞報導奬
◎新聞攝影奬(單張)(係列)
◎新聞評論奬
廣播類:
◎即時新聞奬
◎專題新聞奬
電視類:
◎即時新聞奬
◎專題新聞奬
◎調查報導奬
◎國際新聞報導奬
◎每日新聞節目奬
曾虛白先生新聞奬:
◎公共服務報導奬
◎新聞學術著作奬
齣版緣起 為優質新聞與傑齣記者而努力/蕭新煌
序言 好新聞,大傢繼續踹共/鬍元輝
好新聞 更多人會在意!/張錦華
輯一 好新聞不會寂寞
呼叫好新聞─「好新聞,大傢踹共」活動緣起與始末/邱傢宜
評審感言
「好新聞」的想像、實踐與反思/陳順孝
好新聞,誰來題名?/黃哲斌
如何定義好新聞
數位時代的新聞品質觀─好新聞的定義、演進與價值/鬍元輝
魔戒,魔戒,誰的新聞品質最好?/張錦華、林維國
輯二 大傢踹共
「好新聞,大傢踹共!」徵文比賽得奬作品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最佳人氣奬/佳作
傳播學者說好新聞
王維菁╱唐士哲╱秦琍琍╱陳順孝╱孫嘉穗╱張錦華╱彭傢發╱鄭宇君
鄭瑞城╱蔡美瑛╱蕭新煌╱謝奇任╱簡妙如
新聞工作者說好新聞
於國欽╱呂東熹╱李晶玉╱林益如╱周富美╱哈遠儀╱高文音╱陳海茵
陳淑貞╱陳曉宜╱莊開文╱黃明明╱廖筱君╱劉盈秀╱蘇逸洪
大傢來講好新聞------好新聞實例推薦
貼近原民價值 與主流對話/Kolas Yotaka
打破製式新聞 力求事實真相/李惠仁
深入颱灣看全球化/呂國禎
從純粹年代,找核心價值/陳佳誼
提醒防微杜漸,媒體人提供環境預警責無旁貸/陳彥臻
讓人發現新的事物 擁有開創性的觀點/梁玉芳
一枝筆的無聲力量 成就好新聞/詹婉如
颱女的遺願/劉力仁
序言1
好新聞,大傢繼續踹共
新聞,在颱灣是一個既奇妙又詭異的東西。
一個3萬6韆平方米的地方,卻有7個整天播放的新聞頻道,又有這麼多吱吱喳喳的新聞時事節目,能說颱灣的新聞不奇妙嗎?但是,看起來魅力無窮的新聞,竟然可信度曾低到1%,社會上批評新聞的聲音更是無日無之,能說颱灣的新聞不詭異嗎?
無論新聞是奇妙,還是詭異?颱灣社會需要新聞,亦盼望提升新聞品質,乃不爭之事實。過去一段時間,為瞭提升新聞品質,許多團體及人士用盡力氣來批評壞新聞,希望將壞新聞悉數掃除。這些批評雖然愛深責切,但是講久瞭,卻又像是東風過耳,效果有限,以緻不僅一些批評者自己洩瞭氣,甚至被批評的新聞工作者也感到麻痺。
除瞭對壞新聞與壞媒體提齣批評、施加壓力以外,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提升新聞品質?譬如以正麵方式來鼓吹、提倡好新聞。一旦大傢都對好新聞感到興趣,亦對好新聞有所體悟,進而形成一種以好新聞為榮的氛圍,是不是也會齣現良幣驅逐劣幣的可能?批評壞新聞,對壞新聞形成壓力,當然還是推動媒體改造的重要方法,但標舉好新聞,讓好新聞齣頭,似乎也是提升媒體品質不可或缺的行動。
但甚麼樣的新聞纔是好新聞呢?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政府是好新聞最重要的決定者,這個時代當然已經過去瞭;除此之外,社會上也長期存在一種觀念,認為好新聞是由新聞專業組織或新聞工作者來界定,可是在今天這個公民參與新聞産製的新時代,此種想法不僅不符當前新聞運作的實景,甚至也被批評是一種專業的傲慢或自我利益的維護。顯然,好新聞是甚麼,已經不是一個人或任何方麵說瞭就算,它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更需要公眾的關懷。
卓越新聞奬基金會推動「好新聞,大傢踹共」的活動,就是希望大傢一起來討論好新聞、定義好新聞,進而支持好新聞、提倡好新聞,讓好新聞紮紮實實的成為我們共同的新聞願景。我們也相信簡潔是種力量,單純方能恒久,140字已足以勾勒我們對好新聞的期待。隻要大傢都能說齣心目中的好新聞,而且廣為分享,廣為交流,這140個字就可以産生韆軍萬馬的力量。
這本書也就是在分享、交流的理念下所齣版,我們希望將各界對好新聞的看法集結起來,為好新聞集氣、助陣。因此,本書不僅收錄瞭「好新聞,大傢踹共」活動的所有得奬作品,還廣邀新聞學界的教師與綫上的新聞工作者共襄盛舉,一起寫齣大傢對好新聞的看法與期待。我們同時也邀請多位卓越新聞奬的得主,以實際的例子來談他們心目中的好新聞。除此之外,電視收視質的研究專傢張錦華教授及林維國教授為我們分析瞭各國電視新聞的評鑑標準,讓我們得以跳脫唯收視率掛帥的新聞品質觀;個人也從數位時代新聞品質的角度入手,對好新聞定義的演進與價值進行介紹與討論。我們希望這些從不同層麵探討好新聞是甚麼的材料,不僅可以成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好幫手,綫上新聞工作者自我砥礪的好助手,也是所有關心新聞發展人士的好推手。
社群媒體Twitter的創辦人認為:一個人可以用140個字改變世界;我們同樣相信:任何人隻要願意用140個字說齣自己對好新聞的看法,颱灣就會因此而多一分提升新聞品質的力量,多一分改變新聞生態的機會!新聞其實就像維護我們生命的空氣、陽光與水,為瞭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我們會追求好的空氣、陽光與水,為什麼我們就不會對攸關自己公共生活品質的好新聞,賦予足夠的關懷呢?
好新聞,大傢繼續踹共!
鬍元輝(卓越新聞奬基金會董事長)
序言2
好新聞 更多人會在意!
新聞很重要,新聞可以改變一個國傢、推倒一個內閣、 掀起一場戰爭、記錄一段不容竄改的曆史。但它也可以小到與生活息息相關:齣門知道要下雨瞭,買菜知道菜價漲瞭。有些人讀到一篇新聞,改變瞭一生!有些人讀到一篇壞新聞,甚至就結束瞭人生!
當前的媒體環境正麵臨新傳播科技巨變的衝擊,也在殘酷的競爭中受到政治、財團、和市場機製的復雜影響。卓越新聞奬基金會每年評審當年度的好新聞,但是,社會上更大多數的讀者,他∕她們心目中的好新聞是什麼?
「好新聞,大傢踹共」的比賽獲得近韆份作品的迴響。大傢都提齣瞭那些標準呢?很多人指齣瞭新聞專業的準則;很多人期許帶來光明溫暖、社會改變的價值。第一名的作品鏗鏘有聲的寫道,要質地堅硬、專業精準、斐然文彩、熱情和良知兼具,讓「鑽石好新聞,久遠廣流傳」(陳文偉)。第二名的作品意味深長的指齣「好新聞不是新聞工作者一日的榮耀,而是新聞界永恆的勇氣與追尋」(陳之馨)。第三名的作品期許好新聞堅持真相獨立、超越威脅利誘(李智揮)!
其實,許許多多作品都強調:隻要是事實,和公眾利益攸關,就會發揮影響,帶來改變,就會是好新聞。但是,頒奬當天,「五月天」主唱阿信在Facebook 上發錶瞭一則18個字的「好新聞」,令人擊掌:「好新聞是:你應該知道,但有人不想讓你知道的事」!
雖然,我們並不會因為有瞭這個「好新聞」的比賽,從此新聞就完全變好瞭。但是,有瞭這個比賽,我們見証瞭很多人會在意好新聞;相信,也讓媒體∕記者知道,他∕她們所寫∕播的新聞,有人會肯定,有人會批評。這是勉勵,更是警惕!
張錦華(颱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卓越新聞奬基金會董事、「好新聞,大傢踹共」徵文比賽評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