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3/04/25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4-05-1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2008年以來,台灣電影履創票房佳績,從一片混沌幽暗逐漸走向美好光景。《海角七號》帶來的重大啟示,不在於創造台灣電影票房新高,而在於成功召喚台灣電影觀眾,讓我們重回電影院,觀賞我們自己的電影。接續的《艋舺》、《賽德克.巴萊》,以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在都證明台灣電影已經成為人們娛樂消費的選項之一。

  要解釋台灣電影為何、又如何重新獲得廣大觀眾的熱烈擁抱,仍得面對過去三十年來台灣電影的起伏轉折。本書的使命之一,就在於接合多元電影理論與影片,為曾經處在幽暗境界(與「鏡」界)的台灣電影,提出觀察筆記。

  本書的另一項使命,在於重新結合電影、文學、地景,提出跨領域的觀點。文中選擇的四部文學改編電影代表作品,同時觸及台灣社會的性別、族群、階級與性傾向等議題,可以為新世紀台灣電影研究展現另一風貌。

本書特色

  1. 以理論為切入點,細緻分析台灣電影,論述與影評兼具
  2. 對台灣電影整體發展的觀察筆記,為近來少見的台灣電影專著
  3. 以文學改編電影結合台灣地景與社會變遷,提出創新觀點

作者簡介

陳儒修

  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理論學系,目前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電影研究、文化研究、流行文化與傳播新科技。著有《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位黑暗時代》(2004),編有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State of the Arts(2007,與Daryl Williams Davis合編),以及譯作《佛洛伊德看電影》(2004,鄭玉菁合譯)、《電影理論解讀》(2002,郭幼龍合譯)等。

著者信息

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序 穿越幽暗「鏡」界的台灣電影及其研究陳儒修

第一輯當代電影研究與在地觀點
從台灣電影觀看巴贊寫實主義理論
數位時代重讀班雅明──攝影與電影中的複製
從《三鳳震武林》探索台語武俠片的類型化
半世紀走過──台灣女性身體的意義及其再現
台灣影視產品中的日本性──文化交換理論初探

第二輯台灣電影之我思
台灣電影的演變
二十年後重看《悲情城市》──聲音、影像、時間、空間
見之、聽之、信之?《一一》的組合與對比
空間化的敘述與看得見∕看不見的特效──《雙瞳》的啟示
論《海角七號》的時空套層

第三輯台灣文學電影地景
台灣文學地景
場景一:《我這樣過了一生》──台灣經濟地景
場景二:《魯冰花》──春泥佈茶鄉
場景三:《金水嬸》──底層社會景觀
場景四:《孽子》──同志王國的夜與日
新台灣電影中的台北地景

文章來源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從台灣電影觀看巴贊寫實主義理論
為何需要巴贊?


在Film International第30期紀念巴贊九十歲冥誕專輯裡,Jeffrey Crouse在“Because We Need Him Now: Re-enchanting Film Studies through Bazin”文中,首先破題,列舉理由說明今天為何需要巴贊,好讓電影研究起死回生,或者至少使得電影研究變得迷人。大家都同意巴贊對於電影近乎狂熱的愛,而Crouse更指出,巴贊的電影之愛不僅是身體力行(他編輯《電影筆記》、出席電影座談會與演講、舉辦電影放映會及書寫不計篇數的評論文章等)。在〈導演狄‧西嘉〉一文,巴贊甚至認為:「電影是特殊的愛的藝術,這點勝過任何其他藝術品類。」他對電影如此的真誠信賴,相信是電影史上少見。此外,他還相信電影批評是通往智慧與真實之門,電影是關於這個世界的表達,而我們研究電影,就是要來了解這個世界,以及進一步改變世界。所以對巴贊而言,電影研究者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因為他們被賦予近乎道德的使命,要讓觀眾透過電影體會人類存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所以不管當代電影理論如何嘲諷巴贊這種存在主義式的人道關懷,光就這些信念而言,巴贊就值得我們尊敬與懷念。

台灣雖然很早就引進巴贊的電影思想,然而從發酵到產生影響的階段,要到1980年代出現的台灣新電影運動,尤其是巴贊對於電影寫實性的追求。本文擬回溯巴贊電影論述引介至台灣的進程,同時透過台灣電影的歷史變遷,用特定影片作為例證,呈現巴贊寫實主義理論在台灣的印記。

《影響雜誌》的出版
台灣關於電影的論述研究,必須從1965年《劇場》雜誌創刊開始談起,這是一本由歐洲現代主義觀點介紹當代前衛電影與前衛戲劇的刊物,從形式、理念到內涵都和當時的藝文雜誌不一樣。編輯群翻譯了許多當時前衛,現在已成為經典電影的劇本,如《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夜》(La Nuit)等,也譯介了很多影評文章與導演的訪談錄。影癡們傳閱、轉借、影印研究這些文字,使得大學校園出現實驗話劇與實驗電影的展演,掀起一股強烈求新求變的新風氣。當時的兩大報紙《聯合報》與《徵信新聞》(《中國時報》前身),也在藝文版引進西方電影美學理論,以鼓勵片商進口歐洲藝術電影,這種種因素又促成1971年《影響》雜誌的創刊。在當時政治高壓、文藝低壓的氛圍裡,這兩本刊物紛紛將代表自由人文思想的西方電影思潮帶入台灣。《影響》從第一期(1971年12月)起,就翻譯並刊出介紹蒙太奇電影美學理論與布紐爾導演等的外國文章。

《影響》草創時期的編輯群包括李道明、張毅、譚家明、卓伯棠、羅維明、羅卡、金炳興、梁良等人,這些早期撰述電影的作者,日後不是活躍於台灣或香港影壇,成為重要的導演,就是從事電影研究論述。他們的電影啟蒙歷程有如巴贊創辦的《電影筆記》,先是培育楚浮、高達、夏布洛等人成為影評人,而後由他們引領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而對於巴贊的專文介紹,要到第四期(1972年8月)才出現,是由卓伯棠翻譯美國學者Brian Henderson的一篇專文〈電影理論的兩種型態──評愛森斯坦與巴辛的理論〉(“Two Types of Film Theory”),相信很多電影學者入門時研讀的電影理論,都是從這篇經典大作開始。

卓伯棠在正文之前寫了一段「譯者前文」,一方面摘要說明Henderson這篇文章的重點,另一方面,他列舉出巴贊(當時翻成「巴辛」)的寫實電影理論,可以說為後來數十年台灣電影學術界對巴贊的認識定了調。他首先指出,巴贊的電影理論「與真實(或現實)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它從真實出發而始終不離棄真實。」對巴贊而言,電影是「表現現實的藝術」。所以,電影的藝術性就在於電影影像與它擷取的對象共用著一種常態的生命,也就是說,電影影像是真實事件在時空上的再現。如果單一鏡頭能夠翔實地表現了現實,那麼一系列鏡頭不停地延續拍攝下去,必然也就捕捉到真實。

卓伯棠就此指出Henderson比較、區分巴贊與愛森斯坦蒙太奇理論的差異,巴贊並不贊同愛森斯坦式的蒙太奇組合效果,一部電影如果由各種形式的蒙太奇鏡頭構成,一定會反真實。所以巴贊主張以連續不間斷的長拍與深焦鏡頭,取代愛森斯坦的蒙太奇鏡頭構成。對觀眾而言,我們觀賞到的影像就是現實景物的再造:「我們面對真實的重現,這也是時間與空間的再現。拍攝的影片由於從複製到現實的轉移而得到必然的利益。」我們將在1980年代以後崛起的台灣新電影運動中,得到這些理論說法的印證。

1972年以後是一段理論探索的真空。這個時期的台灣電影產量呈現高峰期,根據盧非易的統計,整個1970年代台灣電影總產量約有788部,然而受觀眾歡迎的影片類型卻是武俠片、愛情文藝片、政宣片,以及健康寫實主義影片。前三種類型電影採取逃避主義路線,領導觀眾暫且忘記台灣在當時面臨的外交困境。即使是健康寫實主義也並非全無爭議,李泳泉便認為,這種類型影片乃是政宣電影脈絡的延續,無異「粉飾太平」,只是在技術上更加圓熟精鍊,在敘事上更細緻含蓄、更不著痕跡。例如在《養鴨人家》(1965)中,便刻意插入四健會農產品展覽會現場的記錄畫面,與故事情節略為脫節。或者如論者質疑:健康未必寫實,且寫實不必然健康,巴贊式的寫實主義論述自然也無法應用到這類影片。

圖書試讀

None

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