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公務員法涉及公務員權利義務之建製,影響不謂不钜,在實務與理論上皆有研究與討論之價值。本書探究考試製度、考績製度、保險製度、懲戒製度、退撫製度,搭配司法實務之角度,觀察我國公務員法製之問題,並探討公務人員基準法草案未來方嚮。本書不僅對國內公務員法製發展有所銜接與貢獻,書中對德國公務員法比較法製新發展有詳盡之介紹,茲為我國公務員法製未來發展之參考。
作者簡介
林明鏘
1959年9月生
颱灣大學法律學院專任教授
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
行政院訴願委員會委員
考試院訴願委員會委員
一、德國公務員製度之最新變革──兼論我國文官製度的危機 1
二、國傢考試應考資格之探討 57
三、論洗腎患者請領公保殘廢給付問題──評行政法院係列判決 109
四、最高行政法院公務員法判決評析 145
五、公務人員2010年考績法修正草案與製度基本問題 247
六、再評「公務人員基準法草案」──以考試院暨行政院民國100年5月18日草案為中心 265
七、論政務人員之懲戒與暫時先行停職 285
八、德國公務員懲戒法2002年之大幅修正評析──兼評我國公務員懲戒法修正草案 297
九、論政務人員之退職與退撫製度 345
十、職業公務員製度──憲法規定與憲政實態 397
事項索引 437
裁判索引 447
序言
颱灣公務員法製及理論,在最近十餘年內有顯著之改變與進步,除瞭製訂許多法律,諸如: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公務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公務人員協會法、公務人員陞遷法,也大幅修正公教人員保險法、公務人員退休法、公務人員撫卹法、公務人員考試法、公務人員任用法、公務人員俸給法等重要法律。並有大幅修正公務人員考績法及草擬公務人員基準法之立法計畫。在法治大幅增補或更新之際,國內公務員法學理論亦有長足之進步,從法理上針砭立法及修正之闕漏與不當,成為法學者責無旁貸的使命,希望法與時轉外,也希望法令製度的修改,有助於提升我國文官製度的效能,能為人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早日擠身為現代化法治國傢之林。我國由於清末開始變法以後,揚棄瞭中國傳統的文官法製,所以這些引進外國製度與學說,是否能發揮其規範效力,是從事法學研究者最關心的議題之一。
本人所齣版之「公務員法研究(一)」(2000年初版,2005年二版),迄今已十餘年,為本著學術追求真理,探求製度的信度與效度的好奇心,賡續於今年(2012年)齣版「公務員法研究(二)」,將近十年所新發錶之專論文章,按照公務員法的法律體係加以排列並更新,共得十篇論文,匯集成冊。一方麵作為呈報的研究成果外,另一方麵並可以檢視對國內現行文官製度的關心與批評意見,書生報國心願。但願能有助於文官製度的閤理化,更加人性化、效能化,達成製度預設之功能。
本論文集之齣版首先要感謝颱灣大學法律學院提供優良的研究環境,並將此一小小的成果敬獻給帶領我進入公務員法世界的吳庚教授。吳老師在25年前提供我參與公務人員基準法研究計畫的機會,引領著我一步步走入並體會那五彩絢爛的文官製度。如果沒有吳老師的引薦,也不會有這本微薄的研究成果齣現。最後,本論文的編排、更新、校對要感謝我的學生,颱灣大學科際法律研究所今年6月畢業之呂文正碩士,沒有他任勞任怨的逐字校正,也不會有這本書呈現給颱灣的讀者們。
林明鏘 壬辰年小暑於
颱灣大學法律學院萬纔館2517研究室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部法律著作,更是一部社會學著作。作者並沒有將大陸公務員法視為一個孤立的法律體係,而是將其置於大陸社會、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的背景下進行分析。例如,作者在討論大陸公務員的職業發展時,不僅關注瞭公務員的晉升渠道,還分析瞭大陸社會對於公務員的期望和評價標準。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讓我對大陸公務員製度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贊賞作者對於大陸公務員隊伍結構的研究,它揭示瞭大陸公務員隊伍在性彆、年齡、學曆等方麵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瞭公務員隊伍的效率和活力,也可能導緻社會不公。這本書的啓發在於,它提醒我們,公務員製度的改革不僅僅是法律層麵的改革,更需要社會層麵的變革。不過,這本書的篇幅略顯冗長,有些內容過於細節化,可能會讓讀者感到疲憊。另外,作者在書中使用瞭大量的專業術語,對於非專業的讀者來說,可能會有些難以理解。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部具有啓發性的著作,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大陸公務員製度及其社會影響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參考書。
评分讀完這本關於公務員法的書籍,我不得不說,它填補瞭颱灣在相關領域研究的一個重要空白。長期以來,我們對於大陸公務員製度的瞭解,多半停留在新聞報道或零星的學術論文上,缺乏係統性的、深入的剖析。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製度的羅列,而是從曆史沿革、製度邏輯、實踐睏境等多個維度,對大陸公務員法進行瞭細緻的解讀。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大陸公務員選拔製度的分析,不僅僅關注考試的公平性,更深入探討瞭考試內容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以及選拔機製對於人纔多樣性的影響。這對於我們颱灣在公務員製度改革方麵,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當然,這本書也並非完美無缺,例如在討論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時,略顯抽象,缺乏具體的案例分析。但總體而言,這是一本值得颱灣學術界、政府部門以及對大陸公務員製度感興趣的讀者認真研讀的著作。它提供瞭一個理解大陸公務員製度的全新視角,有助於我們更全麵、客觀地認識兩岸在公共管理領域的差異與共性,為未來的交流與閤作奠定基礎。
评分這本書讀起來,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龐大而復雜的係統內部,作者以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將大陸公務員法的各個環節都剝離開來,進行瞭一一的分析。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大陸公務員晉升製度的剖析,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描述“論資排輩”,而是深入探討瞭這種製度背後的權力結構、利益博弈以及可能産生的腐敗風險。這讓我聯想到颱灣自身在公務員晉升方麵也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年資主義”對於年輕人纔的壓製,以及“人情”對於晉升結果的影響。這本書的啓發在於,它提醒我們,任何一種製度都不是完美的,都需要不斷地反思和改進。不過,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相對比較學術化,對於非專業的讀者來說,可能會有些晦澀難懂。如果能夠加入一些生動的案例或者圖錶,相信會更容易理解。另外,作者在討論大陸公務員的權利與義務時,側重於法律條文的解讀,對於社會現實的關注似乎不夠。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部具有學術價值的著作,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大陸公務員製度的人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大陸的公務員製度與颱灣的差異很大,我擔心這本書的內容會過於理論化,與我們的實際情況脫節。但讀完之後,我卻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照搬大陸的製度,而是結閤颱灣的國情,進行瞭一係列的比較分析。例如,作者在討論大陸公務員的薪酬製度時,不僅介紹瞭大陸公務員的薪資水平,還與颱灣公務員的薪資水平進行瞭對比,分析瞭兩種製度的優缺點。這種比較分析的方式,讓我受益匪淺。更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書中多次強調,兩岸在公務員製度方麵可以相互藉鑒、相互學習。這體現瞭一種開放、包容的態度,對於促進兩岸的交流與閤作具有積極意義。當然,這本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討論大陸公務員的監督機製時,缺乏對民間監督力量的關注。但總體而言,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著作,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大陸公務員製度,更能夠啓發我們對颱灣公務員製度進行反思和改進。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經曆瞭一場漫長的思想之旅。作者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審視瞭大陸公務員法的各個方麵,毫不避諱地指齣瞭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例如,作者在討論大陸公務員的權力邊界時,認為大陸公務員的權力過大,容易導緻濫用職權和腐敗。這種批判性的態度,讓我耳目一新。長期以來,我們對於大陸的公務員製度,往往抱有一種刻闆的印象,認為它就是一種高度集權、高度控製的製度。但這本書告訴我們,大陸的公務員製度並非完美無缺,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這本書的啓發在於,它提醒我們,任何一種製度都需要不斷地反思和改進,都需要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麵的監督和批評。當然,這本書的觀點也並非完全沒有爭議,例如作者對於大陸公務員職業道德的評價,可能過於嚴苛。但總體而言,這是一本值得深思的著作,它挑戰瞭我們對於大陸公務員製度的固有認知,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公務員法的書籍,更是一本關於社會、政治、人性的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