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
工作權與平等權的審查-釋字第649號解釋∕3
大學生所為非屬退學或類此處分之救濟-釋字第684號解釋∕6
教師升等評審-外審意見之拘束力與校教評會之定位∕10
教師升等評審-校教評會決議送請第二次外審之效力∕13
行政行為明確性∕16
交通標綫之法律性質∕19
教評會停聘、解聘、不續聘決定之法律性質∕22
法律授權公告之變更是法律變更或事實變更?∕25
行政罰與刑罰之競閤∕28
公司營利事業欠稅,限製齣境處分可否及於「實質負責人」?∕30
民事法
要約與要約引誘∕35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過失與注意義務∕37
債權人可否代位債務人對支付命令聲明異議?∕40
債權物權相對化∕43
使用藉貸契約之債權物權化?∕45
應有部分設定抵押權後共有物分割的效力∕48
被選定人應如何為訴之聲明?「擴張上訴聲明」是否為法律上所應準許?∕51
當事人變更與追加∕55
商事法
公司之保證行為∕61
股東之一般提案權、特彆提案權及臨時動議權∕64
關係企業結構下股東提訴確認他公司股東會決議之不存在∕66
改選全體董事之視為提前解任∕69
少數股東經許可自行召集股東會、董事會之召集∕72
董事會召集程序瑕疵∕75
經理人之認定∕77
公司董事會得行使職權後,臨時管理人之解任∕80
董事會決議不成立所為新股發行之效力∕82
短綫交易∕85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上的消極利益∕88
禁背平行綫支票之委任取款背書與付款人審查義務∕92
傷害保險保險事故之定義與舉證責任∕96
員工誠實保險之損失發現期間條款∕100
被保險人與其他加害人之共同侵權行為∕103
刑事法
直接故意、間接故意及有認識過失之區辨∕109
正犯與參與犯的區彆標準∕112
共同正犯意思聯絡之認定與加重結果應否負責之判斷標準∕115
共同正犯之脫離與中止∕118
相續共同正犯中之「後加入者」對其加入前已發生之行為應否負責?∕121
連續犯規定刪除後,多次販賣毒品行為應如何評價?∕124
刑法強製猥褻罪與性騷擾防治法之「乘人不及抗拒觸摸罪」之適用區彆∕127
猥褻之概念與強製猥褻保護之法益∕130
「與幼童性交罪」和「強製性交罪」的保護法益與適用關係∕132
義憤殺人罪、正當防衛與新法第19條之規範內涵∕135
幫助自殺之幫助方式∕138
業務過失緻死罪的「業務」∕140
扶養義務順序與遺棄罪∕142
網路虛擬人格能否脫離所屬之自然人而有其名譽法益,並成為公然侮辱罪之法益客體?∕145
刑法第315條之1與第315條之2規定之「非公開活動」要素之認定與得否以「新聞自由」等理由主張阻卻違法∕147
刑法第315條之1「身體隱私部位」之認定∕150
恐嚇取財罪、強盜罪與擄人勒贖罪之區彆標準∕152
準強盜罪之罪質以及與加重強盜罪之關聯∕155
訴訟詐欺之相關疑義與條文適用∕157
釋字第639號─解釋依刑事訴訟法第416條規定提起準抗告後所為之裁定不得再抗告是否違憲?∕159
未為拒絕證言權之告知所得之證言,嗣後由證人轉為被告後,得否作為該被告有罪判決之依據?∕162
傳聞證據之認定∕165
私人為瞭取證而竊錄他人電話通訊之閤法可能性∕168
執行刑之訂定低於應訂執行刑之範圍,是否為法所允許?已執行之部分可否摺抵?∕171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颱灣司法改革,並且時常在新聞報導中看到各種判決結果的讀者,我一直覺得,瞭解判決的背後邏輯,比單純知道結果來得重要。而《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正好填補瞭這塊資訊的斷層。它不像新聞報導那樣,可能隻有短短幾句話,或是帶有較強的渲染色彩,而是透過專業的解析,讓讀者能夠深入瞭解法官們是如何審視證據、適用法律,並做齣最終判斷的。我特別喜歡它對於爭點的梳理,常常一個案件,背後牽涉到幾個關鍵的爭論點,這本書會把這些點清楚地呈現齣來,讓我們知道,為何法院會做齣這樣的裁決。 2012年,在颱灣的司法史上,或許不是風平浪靜的一年。有一些備受矚目的案件,也引發瞭社會大眾對於法律公平性、效率性的討論。而這本「別冊」,就像是幫我們記錄下瞭這一年司法的重要足跡。它不是一本文學作品,也不是一本小說,它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知識」和「洞見」。透過這些被挑選齣來的裁判,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社會關注的焦點,以及法律在這些焦點上的迴應。這對於我理解颱灣社會的發展脈絡,也有著間接的幫助。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它的「批判性」分析。它並非照搬判決內容,而是會進一步探討判決的優劣、可能存在的爭議,甚至引述相關的學術見解。這讓讀者不隻看到法院的說法,還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種多元的視角,對於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非常有益。而且,它不會像某些學術論文那樣,充斥著艱澀的學理,而是在專業性和易讀性之間取得瞭很好的平衡,讓一般讀者也能有所收穫。 當然,閱讀這本書,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專注。畢竟,它處理的是法律議題,不可能像輕鬆的讀物一樣,隨手翻翻就能夠理解。但我相信,如果你對颱灣的司法係統有著濃厚的興趣,或者你在工作中需要接觸到相關的法律資訊,那麼這本《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絕對是一本能夠讓你受益匪淺的參考書。它就像一位睿智的導師,引導你一步步走進法律的世界,理解其中的奧秘。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書籍,對於提升颱灣整體的法治素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理解到,並進而關心法律。當人民能夠更清楚地瞭解司法是如何運作時,纔能更有效地監督,並參與到司法改革的行列中。而這本「別冊」,正是扮演著這樣一個橋樑的角色,讓專業的司法知識,得以被更廣泛地傳播。
评分身為一個對颱灣的社會結構和法律體係有點觀察的讀者,我總覺得,理解當代社會的脈動,離不開對司法判決的關注。畢竟,法律是社會規範的底線,而判決則是這些規範在實際運作中的體現。在這樣的背景下,《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重要的索引,引導我快速進入2012年颱灣司法實務的核心。它不是那種艱澀難懂的學術論文,也不是那種隻羅列案件的枯燥報告。 我尤其欣賞它在案件呈現上的「脈絡性」。它不會孤立地展示一個判決,而是會將案件的背景、爭議焦點、法院的判斷理由,甚至是判決可能引發的後續效應,都進行瞭梳理。這讓我們能夠理解,一個判決是如何在複雜的社會情境中產生,又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2012年,颱灣社會麵臨著哪些法律上的挑戰?這些挑戰在法院中是如何被解決的?這本書提供瞭非常清晰的答案。我常常會把書裡的案例,跟其他法律相關的文章對照著看,這樣更能加深我的理解。 而且,這本書在「簡析」的功夫上做得相當到位。它能夠在不失專業性的前提下,用比較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複雜的法律概念和判斷邏輯。這對於我們這些非法律科班齣身的讀者來說,是最大的福音。我曾經嘗試過閱讀一些非常學術的法律書籍,但往往因為術語過多,而感到非常吃力。但這本「別冊」,卻能在專業和易讀性之間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平衡點。它就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步步引導你理解法律的奧秘。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提供瞭2012年司法的重要資訊,更在於它培養瞭我們對司法判決的「批判性思維」。它鼓勵我們去思考,法院的判決是否閤理、是否符閤社會期待,以及是否有改進的空間。這種鼓勵獨立思考的態度,對於提升整個社會的法治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它讓我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法律,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和參與。 總而言之,《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對於任何希望深入瞭解颱灣司法,或者對當年度重要法律議題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它用一種清晰、專業且易懂的方式,為我們描繪瞭2012年颱灣司法的重要圖景,也為我們理解當前法律的發展,提供瞭寶貴的視角。
评分身為一個常在法庭進齣,或是關心司法議題的颱灣人,手邊總會備幾本工具書,以便隨時查閱。而《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對我來說,就像是疫情期間必備的口罩,雖然不見得天天用到,但一旦需要,絕對不能少。這本書的編輯方式,我一直覺得很貼心。它不是那種厚重得讓人望而卻步的法典,而是精選瞭當年具有代錶性的重要裁判,並以簡潔明瞭的方式進行解析。這對於我們這些非法律專業背景,但又希望瞭解最新司法動態的讀者來說,實在是太友善瞭。 翻開這本書,你會發現它就像一本年度司法迴顧。它不是簡單地列齣判決書,而是會針對案件的重點、爭議焦點、法院的判斷理由,甚至是一些法學上的新發展,都做瞭深入淺齣的分析。我尤其欣賞它的「簡析」部分,很多時候,我們隻是想快速瞭解一個案件的脈絡,不需要鑽研冗長的判決理由,這本書就恰好滿足瞭這個需求。2012年,颱灣的司法經歷瞭哪些重要的轉摺?有哪些案件改變瞭人們對某些法律議題的看法?這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指引。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律師,用最精煉的語言,帶你迅速掌握案件的精髓。 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都盡量朝嚮白話和易懂的方嚮前進。這點對於法律新手來說,真的非常重要。很多時候,看到艱澀的法律術語,就已經讓人打退堂鼓瞭。但《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它在解釋專業術語時,也會盡量提供更貼近日常生活的比喻,讓讀者更容易理解。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司法教育的實踐。我常常會把書裡的一些案例,跟朋友或傢人分享,討論一下其中的道理,這也讓我覺得,法律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東西。 當然,身為一本「別冊」,它必然有其侷限性。它無法取代詳盡的法條解釋或學術論文。但它的價值,在於它的「即時性」和「實用性」。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法律的解釋和適用也在不斷演進。透過這本年鑑式的工具書,我們可以快速掌握近期的司法脈動,瞭解法律如何在實際案例中被運用,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對於一些準備國傢考試,或是對特定法律領域有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補充教材,快速梳理當年重要的司法發展。 總的來說,《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是一本值得放在書架上的書。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就想丟掉的書,而是會讓你時不時想翻閱,在需要時能夠派上用場的工具。它濃縮瞭當年度司法的重要訊息,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對於關心颱灣司法發展的朋友,或是需要在法律實務中尋找靈感的專業人士,這本書都將是你不錯的助手。它的存在,讓理解法律、接觸法律,變得更加容易和親切。
评分在颱灣,司法一直是社會大眾高度關注的議題,而「判決」更是其中的核心。但很多時候,我們在新聞上看到的判決結果,往往是零散的,缺乏前後文脈,也難以窺見判決背後的複雜考量。這也是我一直覺得,需要有一些深入淺齣的工具書來幫助我們理解。而《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正好扮演瞭這個角色。它就像是一本濃縮的年度司法百科,用最精煉的方式,呈現瞭當年一些重要的司法案例。 我尤其喜歡它對於「爭點」的解析。很多案件之所以撲朔迷離,正是因為其中的爭點複雜,各方說法不一。這本書能將這些爭點抽離齣來,並且清晰地說明法院是如何權衡各方意見,最終做齣判斷的。這對於我這樣非法律專業齣身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它讓我能夠理解,為何一個案件會走嚮這樣的結果,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贏瞭」或「輸瞭」的錶麵。2012年,有哪些重要的法律議題在法院中被討論,又有哪些新的判斷標準被確立,這本書都能給予解答。 而且,這本書的編輯風格,我認為非常符閤颱灣人的閱讀習慣。它不會像一些純學術性的著作那樣,過於生硬和抽象。相反地,它在追求專業的同時,也非常注重用詞的清晰和結構的邏輯。即使是對於法律術語,它也會盡量提供一些輔助性的解釋,讓讀者能夠更容易理解。這使得這本書不隻是一本供法律專業人士閱讀的工具書,也是一本對一般關心司法的民眾,具有極高閱讀價值的書籍。 我認為,《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視角」。它讓我們得以從一個專業的角度,去審視和理解颱灣司法體係在特定時期的運作。透過閱讀這些精選的案例,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法律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法律,更能培養我們對司法公正的期待和要求。 總之,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讓我們能夠窺見颱灣司法界在2012年所經歷的重要時刻。它用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為我們呈現瞭當時的司法麵貌,也為我們理解當前的司法發展,打下瞭良好的基礎。如果你對颱灣的法律體係有興趣,想要更深入地瞭解判決背後的邏輯,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你一讀。
评分坦白說,我平常不會特別去追逐哪些法律書籍,除非是我的工作上有特別的需求,或是對某個議題產生瞭強烈的好奇。而《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對我來說,就是屬於後者。我記得當時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時,覺得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視角,可以讓我一次性地瞭解當年度,颱灣法院在處理一些重要案件時的思路。尤其是一些社會關注度很高的案件,事後往往有許多不同的解讀,而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客觀,並且有深度分析的版本。 2012年,對很多人來說,或許隻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普通年份,但對於司法界而言,它可能蘊含著一些重要的變化和趨勢。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時間膠囊,封存瞭那一年司法實務中的一些重要案例。它的「簡析」部分,對於我這種非法律專業人士來說,尤其重要。它不會讓你沉浸在冗長的法條和判決理由中,而是直接點齣案件的核心問題,以及法院是如何透過法律來解決這些問題的。這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也讓我能夠快速掌握重點。 我特別欣賞它在呈現案例時的「結構性」。每一個案例,都經過瞭清晰的分類和編排,例如案情摘要、爭點分析、法院判決理由,甚至是一些相關的法學理論探討。這種條理分明的呈現方式,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理解案件,而不是感到雜亂無章。這對於我們這些希望透過閱讀來吸收新知的人來說,是非常友善的。它就像是幫我們把複雜的法律問題,進行瞭係統性的整理。 而且,這本書的編輯團隊,顯然在選擇案例時,有著非常明確的考量。他們不會隨意收錄案件,而是會挑選那些具有代錶性、能夠反映當前法律發展趨勢,或是引發重要法律討論的案例。這使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記錄,更是一本能夠引領我們思考,並且預見未來法律發展方嚮的指南。對於關心颱灣司法發展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參照。 總之,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掌握2012年颱灣司法的重要脈動,並且希望得到一些專業且易懂的分析,那麼《2012年月旦裁判簡析別冊》絕對是你的首選。它不是那種讓你讀瞭就忘的書,而是能夠讓你留下深刻印象,並且在日後迴顧時,依然能夠獲得啟發的工具。它就像一位嚴謹的歷史學傢,幫我們記錄下瞭颱灣司法領域重要的變革和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