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作者在公財經法領域內所發錶之論文,財經法本屬公法與私法混閤之領域,我國學界從私法觀點研究財經法已有一定成果,公法上之論述,除稅法自成一格外,仍有許多進步空間。本論文集第一部分探討經濟監督議題,探討公平交易法與國傢經濟行為、同業公會以及行政爭訟之相關問題;傳統之金融監督,特彆是金融監理組織之立法內容與獨立性保障影響金融監理之成效,成為本書經濟監督另一項核心領域。第二部份討論財政秩序議題,從法律觀點論述預算製度、審計製度與公共債務以及屬於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分擔金、規費與特彆公課之相關議題。論文雖分彆於不同時間刊載於國內不同專書與期刊雜誌,惟作者依當前法製,做適當之重新整理、修正,以饗讀者,提供國內學術界與實務界處理相關問題時之參考;同時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吸引更多法律人投身此類領域之研究。
作者簡介
蕭文生
現職: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係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學曆:颱灣大學法律係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序言
第一篇 經濟監督
.國傢經濟行為與公平交易法∕3
.同業公會為公平交易法聯閤行為處分主體之研究∕63
.公平交易法爭議與行政爭訟程序∕119
.公平交易法有關欺罔及顯失公平裁判之評析∕179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草案評析∕213
.金融監理機關財政獨立之法製研究∕241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修正草案評析∕293
第二篇 財政秩序
.預算法修正評析(I)──遵守總體經濟均衡原則∕317
.現代民主法治國原則下的政府審計製度∕345
.自法律觀點論公共債務∕391
.論全民健康保險法之強製納保製度及保險費之訂定∕421
.自法律觀點論規費概念、規費分類及費用填補原則∕443
.特彆公課事件10年來行政法院裁判見解研析∕519
序言
本論文集收納個人曆年來在經濟監督與財政秩序領域內所發錶之13篇法律論文。公財經法屬於新興之法領域,亦屬於跨領域之研究議題,其不但是法學討論之標的,亦是經濟學、財政學、會計學、公共行政學等研究之議題。對法律人而言,研究財經法勢必麵對許多挑戰。此類傳統上並非法律人研究之重點或新興法律領域,例如,中央銀行製度、金融監理、公共債務、審計製度、規費製度、預算製度、特彆公課等,對國傢未來發展將扮演決定性之角色。
自1992年從德國學成歸國後,本人延續博士論文中有關公財經法之研究,包括公平交易法、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之議題。在這段期間內,隨著國傢財政情勢演變,財政法日益受到重視,許多以往並非法律人著墨之領域,開始有相關論著齣現。個人何其有幸,在行政院國傢科學委員會資助之下,能夠有係統的探討相關議題,聆聽並閱讀許多法律與非法律學術先進之意見及研究成果,感受公財經法學巨大變化過程所帶來之影響,並以發錶個人學術著作之方式共襄盛舉。
本論文集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討經濟監督議題,可分為一般性之經濟監督,以公平交易法為對象,包括4篇論文,國傢經濟行為與公平交易法、同業公會為公平交易法聯閤行為處分主體之研究、公平交易法爭議與行政爭訟程序,以及公平交易法有關欺罔及顯失公平裁判之評析。專業經濟監督則以金融監理為對象,主要探討組織法與監理組織獨立性之問題,包括3篇論文,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草案評析、金融監理機關財政獨立之法製研究,以及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修正草案評析。第二部分討論財政秩序議題,亦分為一般性議題及針對財政收入之專門討論。前者有3篇論文,包括預算法修正評析(I)──遵守總體經濟均衡原則、現代民主法治國原則下的政府審計製度,以及自法律觀點論公共債務。後者亦有3篇論文,包括論全民健康保險法之強製納保製度及保險費之訂定、自法律觀點論規費概念、規費分類及費用填補原則,以及特彆公課事件10年來行政法院裁判見解研析。上述論文發錶在不同時期,事實與法製麵迄今不免有所改變,在不變動論文核心觀點下,盡量作適度修正與補充,以配閤閱讀與研究之需要。
諸篇論文寫作過程中,感謝所有教導、協助以及鼓勵我的眾多師長與一同成長、彼此激勵之友人。特彆是協助我蒐集、整理資料,打字校稿、提供意見者,不在少數,在此無法一一列舉,惟感謝之意並未因而減少。當然傢人之支持與體諒更是本論文集問世之重要關鍵,母親張月雲女士、愛妻則音與兩位小朋友棫庭及棫旂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之鼓勵與寬容,在此銘感五內。
中正大學法研所謝文明、許智婷、簡敬軒、許宏吉、韓昕亞、周明萱、楊欣玲等同學以及我的專任助理黃瑩芝小姐提供之協助,乃是本書完成之重要因素。此外,公平交易季刊、法令月刊、政大法學評論、颱灣法學雜誌、中正大學法學集刊、法學叢刊、公平交易委員會及司法院,提供協助與發錶平颱,在此一併緻謝。
行政院國傢科學委員會提供充足之研究經費,乃是本書齣版最重要之推手。元照齣版公司對本書編輯校訂投入之心力以及協助,使本書得以順利齣版,在此由衷感激。本書雖經一再審閱,仍不免有疏漏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
蕭文生
於嘉義.中正大學法學院
2011年11月
“國傢.經濟監督.財政秩序”,光是這幾個關鍵詞組閤在一起,就自帶一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讓人瞬間肅然起敬。這不像是那種輕鬆消遣的小說,更像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反復咀嚼,纔能體會其中精妙的“真經”。 從“國傢”的角度切入,很明顯,這本書是以宏觀的視角來審視經濟問題,它可能不僅僅是討論某個行業的規章製度,而是要探討國傢作為一個整體,在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這其中,必然涉及到國傢權力與經濟自由之間的微妙平衡。 而“經濟監督”,這部分聽起來就充滿瞭“管理”和“規範”的意味。我猜想,這本書會深入探討國傢是如何運用各種手段來確保經濟活動的健康運行,比如如何防止壟斷,如何打擊金融犯罪,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等等。它可能會列舉很多具體的例子,分析不同國傢在經濟監督方麵的經驗和教訓。 最吸引我的是“財政秩序”這四個字。這簡直是國傢經濟的“生命綫”。一本關於財政秩序的書,必然要觸及到稅收、公共支齣、政府債務、預算管理等一係列至關重要的問題。它會不會揭示齣,一個國傢財政的穩定與否,是如何直接影響到民眾的生活,以及國傢整體的經濟信譽? 我甚至可以想象,這本書會像一位高明的“醫生”,為國傢的經濟“把脈問診”,分析癥結所在,並提齣“治療方案”。它可能會對不同國傢在財政管理上的得失進行比較,從中提煉齣一些普適性的原則和可藉鑒的經驗。 讀完這本書,我期待自己能夠對國傢在經濟活動中的“管”與“理”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希望能對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健康、有序的財政體係有更清晰的認識。
评分《國傢.經濟監督.財政秩序》——這書名,簡直就是一本濃縮的政治經濟學教材,一眼掃過去,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邃思考與嚴謹邏輯。它不是那種讓你捧著咖啡在陽光下隨意翻閱的閑書,而是需要你一本正經地坐在書桌前,拿齣筆和紙,準備好與作者一起進行一場思想的深度對話。 從“國傢”這個宏大的起點齣發,這本書想必是在探討國傢機器在經濟領域的“存在感”和“影響力”。它不會隻是停留在理論模型,而更可能是要分析國傢如何在現實世界中,通過製定政策、實施法律、建立機構等方式,來塑造和引導經濟的走嚮。這其中,對於國傢權力的邊界、運作的效率,以及可能存在的弊端,想必都會被一一審視。 緊接著的“經濟監督”,這詞聽起來就充滿瞭“規矩”和“約束”。我好奇的是,作者會從哪個角度切入?是強調市場失靈時,國傢監督的必要性?還是探討監督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尋租”現象,以及如何防止監管者本身變成“被監管”的對象?它可能會深入分析不同類型的經濟活動,在哪些方麵需要什麼樣的監督機製,纔能做到既有效又不過度。 而“財政秩序”,這絕對是這本書的“壓軸”大戲。財政,說到底就是國傢“錢袋子”的管理。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收多少稅”、“花多少錢”的淺層,而更可能是在探究如何建立一個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財政體係。這其中,必然會涉及到如何處理國債,如何平衡公共服務與財政赤字,如何保證財政決策的透明度和問責製。 我感覺,這本書很可能是在為我們揭示一個完整的“國傢經濟治理”的藍圖,從宏觀的國傢戰略,到具體的經濟監管手段,再到核心的財政健康,一步步地層層剝開,讓我們看到國傢經濟運作的內在邏輯和復雜性。
评分天呐,《國傢.經濟監督.財政秩序》!這個書名,聽起來就不是一般的“重量級”。這絕對是一本能夠讓你“啃”下去,並且有滿滿收獲的書。它精準地抓住瞭現代國傢經濟運作中最核心的幾個維度,讓人一看就覺得“這書有料!” 首先,“國傢”這個詞,就奠定瞭它必然是站在一個非常高的高度來審視經濟現象。它不會僅僅討論個體企業的經營策略,而是會從國傢整體的角度,去分析國傢在經濟活動中扮演的宏觀角色,包括它的政策製定、法律框架、以及如何影響整個經濟生態。這不僅僅是理論,我感覺這本書很可能還會結閤大量的曆史事實和現實案例,來佐證它的觀點。 而“經濟監督”,這部分就讓人聯想到“管”與“束”。這本書大概會深入探討,國傢是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管”住經濟的,比如如何防止市場壟斷、如何規範金融行為、如何保護消費者等等。它可能還會分析不同國傢在經濟監督方麵的優劣,以及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睏境。這絕對是一門關於“度”的藝術,太鬆瞭會亂,太緊瞭會壓抑。 “財政秩序”,這四個字更是直指國傢經濟的“命脈”。財政,不單單是政府收支的問題,更是國傢信譽、經濟穩定以及社會公平的基石。這本書或許會深入剖析,一個健康的財政體係是如何構建的,它涉及到瞭稅收製度、公共支齣、債務管理等多個層麵。它可能會揭示齣,財政的混亂是如何導緻經濟動蕩,反之,秩序井然的財政又如何能為國傢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我有一種預感,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是什麼”,更可能是在探索“為什麼”和“怎麼做”。它可能會帶我們審視國傢經濟治理的方方麵麵,去理解國傢在其中扮演的必要角色,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監督和審慎的財政管理,來構建一個穩定、繁榮的經濟環境。
评分哇!《國傢.經濟監督.財政秩序》這書名,光聽著就覺得一股正氣凜然、嚴謹細緻的學究氣撲麵而來!簡直就是為那些對國傢機器如何運作、錢袋子如何管理有著濃厚興趣的颱灣同胞量身定做的。 想象一下,翻開書頁,是不是首先會被國傢在經濟領域扮演的“守護神”角色所吸引?這本書大概不會僅僅停留在宏觀理論的層麵,而是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經濟偵探”,仔細地揭示國傢是如何伸齣“監管之手”,去撫平市場經濟的毛刺,防止它變得太過野蠻生長。 “經濟監督”這四個字,聽起來就充滿瞭“抓小偷”、“查賬本”、“打假”的味道。它會不會深入探討有哪些監督的工具和手段?是法律的利劍?是行政的鐵腕?還是市場自身的約束力?亦或是科技的賦能?而且,這種監督的尺度又該如何把握?太緊瞭怕扼殺活力,太鬆瞭又可能讓牛鬼蛇神趁虛而入。 更彆說“財政秩序”瞭!這簡直是國傢經濟的“心髒起搏器”。一本好書,總得講講錢從哪裏來,錢到哪裏去,怎麼花纔有效率,怎麼收纔公平閤理,萬一“心髒病”發作瞭(比如財政赤字過大、債務危機),又該如何搶救?這本書是不是會提供一套“經濟體檢”的指南,或者是一劑“財政強心針”的配方? 總而言之,這本書的書名就暗示著它是一場關於“國傢力量如何被用來守護經濟健康”的深度探索。我真的很好奇,它會為我們描繪齣一幅怎樣清晰、完整、甚至是充滿智慧的國傢經濟治理藍圖。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實在太有份量瞭,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可以讓你沉下心來,好好鑽研的學術大作。《國傢.經濟監督.財政秩序》這幾個字,就已經勾勒齣瞭一個龐大的框架,讓人不禁聯想到國傢在經濟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監督來維持財政的穩定與秩序。 作為一名對經濟發展和政府治理議題頗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很關注國傢如何運用各種機製來規範市場行為,保障民眾的福祉。尤其是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國傢層麵的宏觀調控與微觀監督顯得尤為重要。這本書的書名,恰恰觸及瞭這些核心議題。 它似乎在探討國傢如何界定其經濟監管的邊界,又如何平衡效率與公平,如何在保證自由市場活力的同時,避免齣現過度的投機、壟斷以及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而“財政秩序”的提齣,更是直指國傢財政的健康與可持續性,這包括瞭稅收、支齣、債務管理等方方麵麵,其背後牽涉到國傢治理的智慧和能力。 我猜測這本書會深入剖析這些概念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復雜關係,例如,經濟監督的有效性如何影響財政秩序的穩定,反之亦然。它可能會提供一些理論模型、曆史案例,甚至是政策建議,來闡釋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國傢應該如何調整其經濟監督的策略和財政政策,以應對各種挑戰。 讀到這樣的書名,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不少討論的畫麵,期待它能帶來深刻的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