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公權力運用高科技定位技術,追蹤監視人民日常生活行動日益普遍,甚至被認為是追訴犯罪維護治安的利器;但是此項公權力的行使與人民基本權密切相關,如何在保障人權基本前提下,允許國傢利用高科技實現諸多國傢目的,確是一項艱钜的任務,也是必須重視的議題,亟待釐清與解決。
本書從憲法上位的觀點齣發,並以行政法具體的措施作為研究素材,就高科技定位追蹤監視之內涵、態樣與法律規範等麵嚮,蒐集國內外法製與實務做法(例如美國及德國等),加以詳細論述、比較分析,對於公權力運用高科技定位技術追蹤監視與基本人權的諸議題,以及公權力要求第三人提供資料協助追蹤監視行為涉及的法律與其救濟問題,均能深入研究,兼具理論與實用性、國際化與本土化,從理論的檢證到實務的落實,切閤時代需求。本書提齣具有前瞻性的具體結論與建議,可作為我國立法政策及實務機關執行的重要參考。
作者簡介
黃清德
【現職】
颱灣警察專科學校海洋巡防科副教授兼科主任
【經曆】
颱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副教授
颱灣警察專科學校中隊長
國立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
【學曆】
中央警察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
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學博士
德國慕尼黑大學公法研究中心訪問研究
【著作】
警察法總論(閤著)
變遷中的警察法與公法學(閤著)
警察人員法律須知(閤著)
推薦序一 黃啓禎
推薦序二 李惠宗
謝 詞
序 言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製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 5
第二章 個人資料保護之國際發展趨勢
第一節 跨國性資料保護之規定 / 11
第二節 美國與德國資料保護規定 / 37
第三節 小 結 / 44
第三章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措施及其法律依據
第一節 位置資料與個人隱私 / 51
第二節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措施的特性 / 69
第三節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與基本權的乾預 / 73
第四節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措施的主要型態 / 79
第五節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措施的法律規範 / 114
第六節 小 結 / 129
第四章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涉及的基本人權
第一節 憲法列舉與未列舉的基本人權 / 135
第二節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涉及的憲法列舉基本權 / 136
第三節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涉及的憲法未列舉基本權 / 150
第四節 小 結 / 166
第五章 美國與德國的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措施
第一節 美國運用科技定位措施追蹤監視的情形 / 169
第二節 德國運用科技定位措施追蹤監視的情形 / 192
第三節 小 結 / 217
第六章 公權力要求第三人提供資料協助追蹤監視
第一節 私人作為資料蒐集的主體 / 221
第二節 資訊服務業者配閤提供客戶相關資料 / 227
第三節 公權力機關調閱監視錄影係統影像資訊 / 240
第四節 小 結 / 251
第七章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的法律控製
第一節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應遵守的 / 255
第二節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的司法審查 / 309
第三節 小 結 / 322
第八章 科技定位追蹤監視的法律救濟
第一節 訴訟權與基本權利之實現 / 327
第二節 科技定位措施的法律救濟問題 / 331
第三節 落實告知原則確保科技定位追蹤監視的救濟 / 341
第四節 小 結 / 351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 355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 365
二、外文文獻 / 376
推薦序一
在過去的一百年裏,科技突飛猛進,迅速改變瞭人類各領域生活原來的模式和樣貌,對於公權力的運作,也同樣發生深刻的影響,其賴以運作所需的法律,也隨之發展,科技與法律從而成瞭新興的重要課題。除瞭專利、生物科技等早已熟悉的科技法律領域外,由於定位科技的精準性和便利性,政府機關廣泛運用在追蹤與監視等各種用途上,隨處可見。這些公權力的作為和個人資料保護等隱私權之間,如何平衡的法律問題,乃成為必須麵對的法律課題。
本書作者黃清德博士在碩士與博士階段,皆與本人結下師生之緣,也協助本人所主持研究計畫之執行,因此和他有較多近距離的接觸與認識,對作者的用功專注,留有深刻印象。2007年暑假,為提升學術視野與充實本論文之內容,更接受本人的安排,遠赴德國訪問研究兩個月,使其博士階段的求學生涯,更為豐富多元。
政府機關為達成其任務,運用科技定位措施,進行追蹤監視,人民之相關基本權利必然受到嚴重的乾預,從人權保障以及依法行政的法治觀點,當然是必須重視的議題,有關的法律疑慮也亟待釐清與解決。本書原為作者之博士論文,備受各審查教授之肯定,完成學位後,又進一步再作修正補充而成。在內容方麵,作者就題目相關之議題,從憲法基本權之保障齣發,探究實際運作層麵之閤法性、檢視相關法製、以迄法律救濟等均納入探討之列。並對於公權力運用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時,提齣若乾應該遵守的法律原則,檢視現行科技定位追蹤監視可得依據之法規的閤憲性問題。另外,為求思慮之周延,更參引美國、德國等更先進國傢之相關法製與實際經驗,比較我國之現況,以貼近時代需求,最後融閤提齣具體之建議,誠屬一學術佳作。
本書對於設定之議題研究深入,內容豐富,兼具理論與實務,值得提供學術界與實務界之參考,爰樂於推薦如上。
黃啓禎
2011年9月28日
推薦序二
公權力運用科技定位措施,進行追蹤監視,處處可見,例如路口監視器、ETC設備等。人民在公權力監控下,基本權逐步受到的影響,此為現代科技社會必須重視的議題。本書作者就與此有關的議題,從憲法上位的觀點齣發,並以行政法具體的措施作為研究素材,從理論的檢證到實務的落實,切閤時代需求。
作者在本書寫作上,首先就個人資料保護的國際發展趨勢加以說明,接著探討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措施,例如透過衛星係統定位、行動電話定位等,實務上運用情況,及其對於基本權利會形成如何重大的影響,其法製上諸問題加以論述分析,並比較美國、德國科技定位追蹤監視的情形與發展情況,進而對於我國運用定位科技追蹤監視的議題提齣一些看法與建議。其次探討公權力要求第三人協助科技定位追蹤監視,例如電信業者提供通聯等紀錄協助定位、公權力機關嚮第三人調閱監視錄影影像資訊問題,涉及資料當事人隱私等基本權乾預,與電信業者的營業自由,以及依法律課以私人履行義務的原則與界限問題。
作者並針對公權力運用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應該遵守的原則以及閤憲審查問題,提齣一些法律原則作為運用科技定位追蹤監視應該遵守的準則,檢證現行作為科技定位追蹤監視依據的法規範的閤憲性問題。再其次探討科技定位追蹤監視對於人民權利侵害的救濟問題,以確保憲法上的救濟權。最後提齣總結與具體建議,以及對於未來的展望。
作者在東海大學法律係博士班研讀期間,參與本人開授之行政法專題研究課程,其所作報告每每有發人深省之見解,對他人之報告,亦常有鞭闢入裏的評論。本論文係其博士論文,不但兼具理論與實用性、國際化與本土化,同時亦契閤時代的需要,能夠提齣具有前瞻性的具體結論與建議,可作為我國立法政策及實務機關執行的重要參考,爰樂為之序。
李惠宗
2011年8月28日
謝詞
我與東海大學結緣早於1982年大學聯考放榜,初見校園的美,即深深受到吸引!21年後的2003年有幸再錄取法律學係博士班,終於有機會成為東海人,格外喜悅與珍惜!曆經七年半,終於完成論文得到博士學位,過程雖然很辛苦,卻甘之如飴,無限喜悅。一路走來,感謝師長、好友以及傢人對我的提攜、鼓勵與支持,往後我會更加努力。
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黃啓禎博士,從論文的孕育到順利誕生,老師容許我很大的空間去自由思考,睏頓時,老師適時給我許多指點,鞭闢入裏,解除我的睏惑。2007年暑假期間承濛老師百忙中,親自帶領到心嚮往之的德國慕尼黑大學短期進修作研究,並參訪許多大學與名勝,開拓眼界和胸襟,獲益良多,老師在訪德期間對於一切生活起居的安排與照顧無微不至,無限感激。
論文口試審查委員蕭文生院長與蕭淑芬老師在初稿評鑑會與學位口試時,對於論文的架構與實質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钜細靡遺,讓我的思慮更周延,對於研究議題的理解加深加廣;初稿評鑑會時承濛蕭淑芬老師緻贈許多珍貴的資料,讓我的論文可以更加的深入和精采。李惠宗老師治學嚴謹,對於資料保護議題深入的研究,由衷佩服,在我的論文大綱及研究計畫審查與學位口試時,對於論文的形式和實質提供許多中肯的建議和指正,獲益良多,甚至鼓勵我可以把論文齣版,增添我的信心。邱太三主任平易近人,長久以來關心人權議題,理論與實務兼備,對於問題掌握深入淺齣,直指核心,提供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製定的來龍去脈,獲益匪淺。林昱梅老師思路清晰,提醒瞭許多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未注意到的問題,讓我思考的觸角可以更為廣泛與多元,也釐清我一些心中的疑惑。衷心感謝口試審查委員的指正與肯定,以及指導老師的寬容,讓論文得以完成及通過審查。
感謝我的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李震山大法官,長期指導、提攜與照顧,也讓我參與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課程,並提供報告與參與討論的空間;感謝蔡教授震榮老師、林教授東茂老師與蔡教授庭榕老師在我論文寫作過程中的不時的關懷、鼓勵與指導;颱北大學公法研討會,提供給我學習、參與討論與報告的機會,陳春生大法官與程明修教授及諸多先進提供給我寶貴意見,都是促成我論文得以順利完成的推手,非常謝謝。
東海大學法律係就像個大傢庭,讓人感覺溫馨而自在,論文口試當日院長林更盛教授與溫豐文教授的加油打氣,無限溫暖;係上師長的學識與為人處世都是我學習的典範,耀州、 美蘭、芳瑜、禾裏助教長期以來給我關照與幫助,謹緻上最大的謝忱。感謝同門師兄弟李介民教授、黃源銘教授、楊文蘭老師、林麗芬課長以及諸多學弟妹們的關懷與鼓勵!
謝謝我的服務機關颱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曾主任 英哲與諸多長官、同事不時的鼓勵與提攜,每週與曹昌棋老師一起跑步,討論問題,互相激勵,得到許多靈感;謝謝在德國期間吳麗琪博士、呂理翔兄與李寜修學妹的照顧與協助蒐集資料;很感謝我的好朋友許坤田副分局長賢伉儷,在我博士班就學期間不嫌棄叨擾提供住宿與關懷;我的學生蔡易展先生在電腦方麵幫瞭我很多忙,協助我解決很多問題,謝謝!還有很多師長與好朋友幫助與關心我,隆情高誼,永銘在心!
最後要謝謝我的傢人,我終於畢業瞭,這個成長應該歸功於您們,這一分喜悅要跟您們分享。謝謝遠在嘉義的父親體諒我無法經常迴傢,隻能以電話請安;身為傢中老麼,哥哥姊姊不僅是我成長過程中學習的典範,也是我的避風港,謝謝您們與兄嫂無私的付齣,照顧我們的父母親,讓遠在颱北的我和斐鈴可以沒有後顧之憂。感謝我的愛妻斐鈴,在公務繁忙而且自己博士班課程繁重下,辛勞擔起傢務,讓我可以全心全力完成論文,辛苦瞭,謝謝妳!兩個寶貝明媛、明翰是我努力的原動力,希望你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最後,要把這份喜悅分享給在我博士班二年級時去世的最親愛的媽媽,謝謝您養育栽培我!
黃清德
2011年1月22日謹誌
序言
現代社會中公權力運用高科技定位技術,追蹤監視人民的現象處處可見,例如透過衛星定位係統、行動電話定位、監視錄影係統追蹤監視,這些措施甚至被認為是維護治安追訴犯罪的利器;但是此項公權力的行使與人民基本權息息相關,如何在保障人權基本前提下,允許國傢利用高科技措施實現諸多國傢目的,確實是一項艱钜的任務,也是亟待釐清與解決,不得不重視的議題,是我多年來關心與努力研究的問題。
本書是就我的博士論文加以修正補充而成,從憲法觀點齣發,就公權力運用高科技定位技術追蹤監視與基本人權相關之重要問題,以及高科技定位追蹤監視之內涵、態樣與法律規範等問題,就國內相關法製、實務做法與司法見解,以及外國法製與實務,例如美國及德國等,加以詳細論述、比較分析,希望可以達到兼具理論與實用性,兼顧國際化與在地本土化討論的目標;並就公權力要求第三人提供資料協助追蹤監視行為,涉及的法律問題以及其法律救濟等相關問題加以探討,期待可以契閤時代的需要;最後並提齣具體的結論與建議,希望可以作為我國未來立法與實務機關執行的重要參考。
本書的付梓,感謝恩師李震山大法官、黃啓禎教授、蔡震榮教授與李惠宗教授鼓勵;謝謝元照齣版公司支持,協助編輯、排版與校對。本書順利齣版,讓個人多年來對此問題的心得,能與讀者分享,謝謝你們。
本書要獻給生我養育我劬勞的先父黃課先生與先母黃謝西雲女士,以及我所有的傢人!
黃清德
2011年8月8日
我平常就喜歡看看一些關於社會議題的書,特彆是那些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最近聽到《科技定位追蹤監視與基本人權保障》這本書,名字聽起來就很吸引人。我一直覺得,科技進步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因此犧牲瞭我們的人權,那代價就太大瞭。尤其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我們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足跡,似乎都被記錄瞭下來。我常常在想,這些龐大的數據被收集來做什麼?是不是真的隻是為瞭提供更便利的服務,還是有更深層的目的?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比如分析不同國傢在這方麵的法律規定有什麼差異,以及我們普通民眾應該如何保護自己,不受不當的監視和追蹤,那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書。我特彆希望作者能用一些生動的事例來解釋,而不是枯燥的理論,這樣我纔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妙。
评分這本書光看書名《科技定位追蹤監視與基本人權保障》,就覺得內容一定會很硬核,但又非常重要。現在科技發展那麼快,手機、智慧手環、網路攝像頭,甚至連路邊的監控設備,無時無刻不在收集我們的資訊。我個人一直很擔心,這些資訊會不會被濫用,尤其是我這種比較注重個人隱私的人。像是上次我齣門去某個地方,沒多久就有相關的廣告彈齣來,雖然可能是巧閤,但心裏總會有點毛毛的。這本書如果能好好解釋這些科技背後是如何運作的,又是如何跟我們的隱私扯上關係的,那真的太好瞭。我尤其好奇的是,在追求安全、便利的科技發展之餘,我們該如何確保自己的基本人權不被侵犯?會不會有法律上的界定,或者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掌握自己的資訊?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的建議,不隻是理論上的討論,而是真的能讓一般讀者,像我這樣對科技不是專傢但又生活在其中的人,能夠有所瞭解,甚至有所行動。不然,我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隱私在不知不覺中被一點點剝削瞭。
评分這本《科技定位追蹤監視與基本人權保障》的書名,我個人覺得非常有前瞻性。在我看來,科技發展一日韆裏,尤其是在我們生活周遭的各種電子設備上,定位、追蹤、甚至是監視的功能,其實都越來越普遍。從智能手機的GPS定位,到社群媒體上無形的追蹤,再到公共場所的監視器,這些都讓我們感覺自己仿佛生活在一個被“看管”的世界裏。我一直很好奇,在這樣的科技浪潮下,我們所說的“基本人權”,比如隱私權、自由權,究竟受到瞭怎樣的挑戰?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個深入的分析,探討科技的強大力量與人權保障之間可能産生的張力,並且提供一些理論性的框架,來思考如何平衡兩者的關係,那就非常棒瞭。我希望它不隻是羅列問題,而是能提齣一些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讓我們知道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如何纔能保有自己的尊嚴和自由。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名字《科技定位追蹤監視與基本人權保障》,一開始讓我有點卻步。我總覺得這類題材會非常專業,充斥著我不太懂的技術術語和法律條文。但是,最近幾年,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個人隱私被侵犯的問題,加上新聞報導中也常齣現與科技監視相關的爭議,讓我開始覺得,這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得不麵對的議題。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把這些復雜的概念,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並且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方法,來幫助我們如何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又能維護自己的基本人權,那它就非常有價值瞭。我有點期待作者是否會討論到一些新興的科技,像是AI在監視領域上的應用,以及相關的倫理問題。畢竟,科技的進步是不可逆的,如何引導它朝嚮更符閤人權的方嚮發展,纔是關鍵。
评分我最近在書店裏看到一本叫做《科技定位追蹤監視與基本人權保障》的書,光聽書名就覺得話題性十足。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科技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手機裏的App會知道你去瞭哪裏,網路上的瀏覽紀錄會被記錄下來,甚至我們傢裏的智能音箱可能也在“傾聽”我們的對話。這些科技帶來的便利確實毋庸置疑,但同時也帶來瞭巨大的擔憂,那就是我們的個人隱私是否因此而曝光,我們的基本人權是否受到瞭侵犯。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這些科技是如何被用來追蹤和監視我們的,以及這種監視行為會對我們的生活産生哪些潛在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保護自己基本人權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法律上、技術上,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纔能不讓自己成為科技監視下的犧牲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