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宋詞100:大考最易入題詞作精解

圖解宋詞100:大考最易入題詞作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簡彥姈
圖書標籤:
  • 宋詞
  • 圖解
  • 文學
  • 考試
  • 古詩詞
  • 文化
  • 經典
  • 解讀
  • 高考
  • 中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圖解讓宋詞更簡單~~
  ●初學者必知詞學常識
  ●應考者必備詞學素養
  ●新文青必讀宋詞名作
  ●附文青格格教學影片QR CODE,讓文青格格帶您聆賞宋詞,低唱花間尊前

  宋代麯子詞情思細膩,韻緻悠長,值得再三玩味。浸濡日久,既能陶冶我們的性情,更使人氣質齣眾,談吐不俗;讀詞、論詞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心靈補帖,亦時下學子通過大考關卡必經之試金石。

  本書為您歸納整理海峽兩岸大考曝光度最高的宋詞(含中、晚唐、五代詞)100闋,內容除瞭百讀不厭的著名詞作,還包括淺顯的語譯、精湛的賞析、生動的圖解及觸類旁通的活用小精靈,不但刪繁就簡、一語中的,更教您如何舉一反三,將宋詞情思與日常生活及時下走紅的歷史小說、宮廷劇結閤,並從中領悟齣寶貴的人生哲理、實用的寫作絕技,讓您搖身一變成為一位學養深厚、考場得意的新文藝青年!
 
好的,以下為您提供一份圖書簡介,其內容不涉及《圖解宋詞100:大考最易入題詞作精解》這本書的任何具體信息: --- 《山河入夢:唐詩意境賞析與創作指南》 前言 中華詩歌的輝煌殿堂中,唐詩無疑是一座巍峨的豐碑。它不僅是盛世氣象的載體,更是無數文人墨客情感與哲思的凝結。唐詩以其多樣的體裁、豐富的題材和超凡的藝術魅力,跨越韆年,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們的語言習慣與審美情趣。 本書《山河入夢:唐詩意境賞析與創作指南》,旨在引導讀者深入體會唐詩的精髓,理解其時代背景、藝術手法,並嘗試在繼承的基礎上,激活自身的詩性錶達。我們將目光聚焦於唐詩的“意境”——那種情與景交融、虛實相生、引人深思的藝術境界。 第一部分:盛唐氣象與詩歌的時代脈動 第一章:初唐的奠基與革新 初唐,是唐詩從南北朝餘風中蛻變的關鍵時期。本章將探討以“初唐四傑”為代錶的詩人如何擺脫陳腐的宮體詩風格,開始關注現實,並逐步確立起近體詩(律詩和絕句)的規範。重點分析格律的初步成熟對詩歌錶現力的提升作用。 格律的確立與格調的轉變: 解析初唐詩人如何逐步掌握聲律,為後來的黃金時代打下堅實的結構基礎。 邊塞詩的雛形: 介紹如王績、楊炯等詩人早期對邊塞題材的初步嘗試,預示著盛唐邊塞詩的磅礴之氣。 第二章:盛唐的黃金時代——氣象萬韆 盛唐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高峰,詩人們以飽滿的自信和開闊的胸襟,描繪齣波瀾壯闊的時代畫捲。本章將深度剖析以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為代錶的幾位巨匠及其風格流派。 李白與浪漫主義的極緻: 分析其詩歌中奔放的想像力、對自由的無限嚮往,以及如何運用誇張、比喻等手法營造夢幻般的意境。重點解析“仙氣”與“俠氣”的交織。 杜甫與現實主義的豐碑: 探討杜甫如何以深沉的悲憫之心,記錄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動盪,確立瞭“詩史”的地位。分析其語言錘煉和結構布局的嚴謹性。 王維與山水田園的禪意: 闡釋王維如何將禪宗思想融入山水描繪,創造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寧靜意境。探討其用色與光影的微妙處理。 第三章:中晚唐的轉摺與深化 中唐和晚唐時期,詩歌風格趨嚮沉鬱、細膩與哲理化。詩人們開始反思盛唐的狂放,轉而探討個體的生命體驗和歷史的無常感。 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 探討白居易如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關注民生疾苦,推動詩歌的社會功能。 韓愈、孟郊的奇崛與瘦硬: 分析他們在題材選擇和語言風格上的創新,特別是“以文為詩”的嘗試。 晚唐的唯美與感傷: 聚焦李商隱、杜牧等人的作品,解析其迷離婉轉的意象和對歷史興亡的深沉感懷。 第二部分:意境的構造:唐詩藝術手法的解構 意境是唐詩的靈魂。本部分將從具體技巧層麵,拆解詩人是如何營造齣令人難忘的畫麵和情感氛圍的。 第四章:情景交融的藝術 唐詩的動人之處,在於將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完美融閤,達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境界。 以景襯情: 分析如何通過描寫特定的自然景象(如鞦風、落日、孤雁)來烘托詩人的哀愁或孤寂。 移情於物: 探討詩人如何賦予無生命之物以人的情感色彩,使物象成為情感的載體。 虛實相生的妙用: 解析詩中“幻”與“真”的對比手法,如夢境、迴憶、想像的介入,如何擴展詩歌的空間感和深度。 第五章:語言的錘煉與意象的選擇 唐詩的語言簡潔而精確,每一個詞語都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 動詞的選擇與描寫的力度: 探討“吟鞭東指”中“吟”的傳神性,以及如何通過精準的動詞使靜態畫麵煥發生命力。 意象的疊用與文化積澱: 解析梅、竹、月、酒等經典意象在不同詩人心中的多重含義,以及它們如何成為文化符號。 對仗的平衡與氣勢的營造: 專門分析律詩中工整對仗的技巧,以及如何利用對仗產生節奏感和結構美。 第三部分:創作實踐:從鑑賞到錶達 理解唐詩,最終目的是為瞭啟發自身的創造力。本部分將提供實用的創作指導,激發讀者對詩歌的熱情。 第六章:確立詩歌的“題眼”與“立意” 成功的詩歌往往有一個明確的核心情感或視角,即“題眼”。 如何捕捉生活中的詩意瞬間: 訓練讀者對日常細節的敏感度,將瑣碎的生活體驗轉化為可入詩的素材。 從“陳詞濫調”到“新穎視角”: 討論如何避免落入俗套,找到一個獨特而深刻的切入點來審視傳統題材(如送別、詠懷)。 第七章:格律詩的基礎練習與突破 本章聚焦於近體詩的創作規範,並提供逐步深入的練習方法。 絕句的精煉: 探討四句詩中如何做到“起、承、轉、閤”的完美銜接,特別是如何在第四句達到情感的爆發或意境的收束。 律詩的結構佈局: 教授如何搭建八句詩的骨架,確保頷聯和頸聯對仗的工整與內容的遞進關係。 嘗試古體詩的自由抒發: 在掌握近體詩規範後,鼓勵讀者嘗試更自由的古體詩,以適應更宏大或更散文化的敘事需求。 第八章:跨越時空的對話 詩歌創作不應是封閉的係統。本章鼓勵讀者將唐詩的藝術精神,運用到現代生活的書寫中。 現代題材的古風演繹: 探討如何將現代的科技、都市景觀納入詩歌的意境框架中。 口語與書麵語的調和: 在保持詩歌語言的張力與美感的前提下,如何適當地融入當代人的思維方式。 結語 《山河入夢》不是一本枯燥的詩歌理論彙編,而是一份邀請函,邀請您走入盛唐的風雨,與李杜把酒言歡,與王維共賞煙嵐。通過細緻的賞析和真誠的創作引導,我們希望讀者能體會到,每一首偉大的唐詩,都是一次對生命、對自然、對時代的深刻叩問。當您闔上書頁,願您能帶著唐詩的韻味,重新審視腳下的山河,並敢於用自己的聲音,去譜寫屬於您自己的詩篇。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簡彥姈


  一九七六年生於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博士。現為輔仁大學、國防醫學院、臺灣科技大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等校兼任助理教授。曾開設錶達與經典閱讀、中國文學專題、歐蘇文賞析、小品文選、詩詞欣賞、詞麯選、古典小說選讀、旅遊文學、大一國文、應用文等課程。

  著有《圖解唐詩100:大考最易入題詩作精解》、《圖解宋詞100:大考最易入題詞作精解》、《圖解大考經史古文:精煉閱讀寫作,探解試題》、《圖解大考子集古文:精煉閱讀寫作,探解試題》、《圖解應用文──職場‧大考‧生活必勝絕招100迴》、《圖解中國文學史(上)──詩歌‧倚聲‧戲麯大觀園》、《圖解中國文學史(下)──辭賦‧文章‧小說瓊林宴》、《唐詩三百首新賞》(閤著)、《陸遊史傳散文探論──以《南唐書》為例》、《詞苑新聲──名傢詞導讀》、《陸遊散文新論》、《鄉情‧背景‧前途──鄉土文學論戰》、《颱南府城巡禮──荷鄭啟之,永續文化盛名》、《海‧天‧蘭嶼──達悟飛魚,雙獅龍頭喧天》等書。
 

圖書目錄

自 序

第1章 中唐、晚唐、五代詞
1-1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舊題李白〈菩薩蠻〉
1-2 西風殘照,漢傢陵闕 舊題李白〈憶秦娥〉
1-3 日齣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三闋
1-4 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溫庭筠〈更漏子〉
1-5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菩薩蠻〉
1-6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韋莊〈思帝鄉〉
1-7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韋莊〈菩薩蠻〉五闋之二
1-8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韋莊〈菩薩蠻〉五闋之三
1-9 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馮延巳〈采桑子〉
1-10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李璟〈攤破浣溪沙〉
1-11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李煜〈玉樓春〉
1-12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清平樂〉
1-13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相見歡〉
1-14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
1-15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浪淘沙〉
1-16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
1-17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 李煜〈虞美人〉

第2章 北宋詞
2-1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柳永〈八聲甘州〉
2-2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2-3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望海潮〉
2-4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戀花〉
2-5 濁酒一杯傢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範仲淹〈漁傢傲‧鞦思〉
2-6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範仲淹〈蘇幕遮‧懷舊〉
2-7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張先〈天仙子〉
2-8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2-9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蝶戀花〉
2-10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嚮花間留晚照 宋祁〈玉樓春‧春景〉
2-11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歐陽脩〈生查子‧元夕〉
2-12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歐陽脩〈踏莎行〉
2-13 十年岐路,空負麯江花 歐陽脩〈臨江仙〉
2-14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歐陽脩〈玉樓春〉
2-15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歐陽脩〈蝶戀花〉
2-16 須知道,這般病染,兩處心頭 蘇軾〈沁園春〉
2-17 相顧無言,惟有淚韆行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廿日夜記夢〉
2-18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蘇軾〈江城子‧密州齣獵〉
2-19 但願人長久,韆裏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2-20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2-21 迴首嚮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2-22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23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蔔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2-24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蘇軾〈西江月〉
2-25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蘇軾〈點絳唇〉
2-26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2-27 西州路,不應迴首,為我沾衣 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2-28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蝶戀花‧春景〉
2-29 從別後,憶相逢,幾迴魂夢與君同 晏幾道〈鷓鴣天‧佳會〉
2-30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晏幾道〈蝶戀花〉
2-31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踏莎行‧郴州旅捨〉
2-32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2-33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 賀鑄〈天香〉
2-34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彥〈少年遊〉
2-35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 周邦彥〈蘇幕遮〉
2-36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絃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2-37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周邦彥〈浣溪沙〉
2-38 樓上闌乾橫鬥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周邦彥〈蝶戀花‧早行〉
2-39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摺柔條過韆尺 周邦彥〈蘭陵王‧柳〉

第3章 南宋詞
3-1 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陳剋〈臨江仙〉
3-2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硃敦儒〈鷓鴣天‧西都作〉
3-3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3-4 此情無計可消除,纔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
3-5 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3-6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3-7 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8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李清照〈聲聲慢〉
3-9 樓下水流何處去?憑欄目送蒼煙暮 趙鼎〈蝶戀花‧河中作〉
3-10 莫等閒、白瞭少年頭,空悲切 嶽飛〈滿江紅‧寫懷〉
3-11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陸遊〈釵頭鳳〉
3-12 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陸遊〈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
3-13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陸遊〈蔔算子‧詠梅〉
3-14 華胥夢,願年年、人似舊遊 辛棄疾〈聲聲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和李清宇韻〉
3-15 求田問捨,怕應羞見,劉郎纔氣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3-16 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3-17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3-18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辛棄疾〈摸魚兒〉
3-19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辛棄疾〈鷓鴣天〉
3-20 正梅花、萬裏雪深時,須相憶 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3-21 莫貪風月臥江湖,道日近、長安路遠 辛棄疾〈鵲橋仙‧ 和範先之送祐之弟歸浮梁〉
3-22 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 辛棄疾〈八聲甘州〉
3-23 瞭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3-24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3-25 隻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辛棄疾〈醜奴兒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3-26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辛棄疾〈賀新郎〉
3-27 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辛棄疾〈瑞鶴仙‧賦梅〉
3-28 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 辛棄疾〈浣溪沙〉
3-29 餘馬懷,僕夫悲,下恍惚 辛棄疾〈韆年調〉
3-30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31 昨夜鬆邊醉倒,問鬆我醉何如? 辛棄疾〈西江月‧遣興〉
3-32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3-33 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 辛棄疾〈南歌子‧新開池戲作〉
3-34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3-35 兒女此情同,往事朦朧 辛棄疾〈浪淘沙‧賦虞美人草〉
3-36 後夜獨憐迴首處,亂山遮隔無重數 楊炎正〈蝶戀花‧別範南伯〉
3-37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薑夔〈揚州慢〉
3-38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薑夔〈暗香〉
3-39 宮裡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 吳文英〈八聲甘州‧陪庾幕諸公遊靈巖〉
3-40 何處閤成愁?離人心上鞦 吳文英〈唐多令‧惜別〉
3-41 風刀快,剪盡畫簷梧桐,怎剪愁斷? 蔣捷〈金盞子〉
3-42 悲歡離閤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虞美人‧聽雨〉
3-43 寫不成書,隻寄得、相思一點 張炎〈解連環‧孤雁〉
3-44 病翼驚鞦,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 王沂孫〈齊天樂‧蟬〉

附 錄
附錄一:重要詞人小傳
附錄二:精選宋詞100 題
附錄三:作文金句100 例
附錄四:近年宋詞100 闋齣題概況
附錄五:倚聲填詞若乾闋

主要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171404
  • 叢書係列:圖解係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麯子詞發展至宋代而臻於完備,為有宋一代文學之代錶;宋詞象徵古典歌詞的最高成就。本書所謂「宋詞」採廣泛的定義,即包含麯子詞初興期之晚唐、五代階段,至北宋詞傢漸多、詞作漸豐、體裁與風格等方麵漸趨於成熟,終至蔚為奇觀;南宋繼以發揚光大,以辛棄疾為集大成者,至南宋末,流於審音調律、雕章琢句,盛極而衰。書中所選詞作,可說涵蓋瞭宋詞發展由興而盛、從盛至衰的整體軌跡。

  自幼鍾愛文學,又以古典歌詞之精微妙麗最深得我心,故每每沉醉於宋詞的世界裡,吟哦涵詠,低迴品味,怡然自得。及長,入中國文學係、所就讀,受教於 李師德超、 張師仁青二先生;後又追隨 邱師燮友研究唐宋散文,但宋詞依舊是我的最愛,師生閒來一起討論詞學、倚聲填詞,樂在其中。近年講授五專國文課程,得以接觸 顏師瑞芳用河洛語吟唱詩詞、古文,在老師扣人心絃的嗓音中,讓我深刻領略到麯子詞「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情韻綿長的絕佳風味。

  俗話說:「詩莊詞媚」,詩詞本一傢。詩主端莊,如大傢閨秀,雍容得體,落落大方。詞尚柔媚,如小傢碧玉,情思細膩,溫婉可人。因為詩是讀書人平日所思所想,以嚴肅的態度為之,無論國計民生、歷史興亡、個人感慨等,應有盡有,題材多元,境界開闊。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雲:「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直抒胸臆,道齣誌在經世濟民、獻身社稷的理想。而詞卻是文士閒居、宴饗時,以輕鬆的心態創作,所以內容不齣美女愛情、相思離別等;儘管題材狹隘,但一闋好詞必須「要眇宜修」,即講求精微妙麗並加以修飾、妝點,使之讀來意韻深長。如歐陽脩〈玉樓春〉雲:「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雖然錶麵上寫吟風賞花之事,但不經意間亦流露齣讀書人堅持理想、擇善固執的品格。足見詞作務求柔媚蘊藉,不宜直率淺露,首重絃外之音,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為上品。

  詞最早起源於隋唐民間。至中唐,文人逐漸加入倚聲填詞之列。中唐白居易、劉禹錫、張誌和、戴叔倫、韋應物等詩人都有長短句之作,不過都是偶爾染指,並未成為風尚。

  晚唐、五代是詞的成熟期。溫庭筠為歷史上第一位全力填詞的文人,詞到他手中有瞭與詩歌迥異的風格,成為一種正式的文學體裁。韋莊與溫庭筠同為花間詞人,並稱「溫韋」;二人為晚唐、五代的代錶詞人。

  五代時,「十國」中的南唐也是詞發展的另一重鎮,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及宰相馮延巳之作為南唐詞的代錶。尤以李後主泣訴晚年囚居汴京的亡國血淚,道盡世間一切人事的悲哀,最是感人肺腑!

  北宋初代錶詞傢晏殊、歐陽脩所作多為小令,以供宴會娛賓之用。

  至柳永,開始大量創作慢詞,以行役見聞、市井生活為主題,前者以鋪敘手法為之,把旅途中所見景物寫入詞中,為蘇軾豪放詞之先聲;後者則不避俚語、俗諺,生動道齣升鬥小民的心聲,故形成「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盛況。

  蘇軾進一步以詩為詞,直抒胸臆,且不拘泥於聲律,將詞的內容、境界與手法等推嚮另一個高度,開創豪放詞風。至此詞擺脫音樂的束縛,而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創作。

  北宋末,周邦彥任職於大晟府,專務審音調律、創新麯調,轉而講究詞的音律諧和、技巧精工,形成格律詞興盛的局麵。其詞在錶現手法上推陳齣新,窮極工巧,為北宋婉約詞之集大成者,亦南宋格律詞之奠基者。

  此外,還有跨越北宋、南宋之際的女詞人──李清照,其詞風淒婉悲愴,自成一傢,人稱「易安體」。

  南宋詞大緻可分為兩派:一派近於蘇軾豪放詞,如辛棄疾、張孝祥、陸遊、劉剋莊等,由於偏安江左,戰鼓頻傳,其詞慷慨激昂,風格豪邁,流露齣濃烈的愛國思想。一派近於周邦彥格律詞,如薑夔、史達祖、王沂孫、吳文英等,由於文網極嚴,動輒罹禍,其詞寄興深微,音律工整,寫下許多精緻的詠物作品。

  而辛棄疾是南宋全力填詞的作傢,也是兩宋詞之集大成者。其詞主要成就在於承沿東坡豪放風格,繼以發揚光大;同時也創作瞭不少符閤歌詞本色的婉約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找一些能提升自己文學素養的書,你知道的,在颱灣,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度其實蠻高的,尤其是在準備一些升學或公職考試的時候,對古典文學的掌握度是加分項。我聽朋友推薦瞭這本《圖解宋詞100》,說它對於理解一些比較拗口的詞句很有幫助,特別是那些經常齣現在試題裡的經典篇章。不過,我的疑慮是,宋詞的魅力除瞭文字的優美,更在於它與當時社會風氣和文人命運的緊密結閤。如果這本書隻專注於「圖解」和「精解」,卻忽略瞭時代背景的鋪陳,那讀起來可能會覺得有點「乾巴巴」的。我期待的是一種更為立體、更有故事性的敘述方式,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識點羅列。畢竟,學習宋詞不隻是背誦,更是一種與韆年前文人的對話。我希望能從書中讀齣那種滄桑感和時代的厚重,而不是隻學到如何應付考試的技巧。

评分

對於這類精選型的書籍,內容的取捨往往是最大的學問。一百首詞,要在浩瀚的宋詞寶庫中挑選齣「最易入題」的,這個標準本身就很有討論空間。我的個人偏好是,寧可少選一些,但選進去的作品都能讀齣一番新意或獨到見解,也不希望看到一堆耳熟能詳卻缺乏深入解讀的作品被塞進來。我更在乎的是「解」的深度,而不是「選」的廣度。宋詞的韻味,很多時候藏在那些不那麼主流的作品裡,那些在時代洪流中被略微掩蓋的聲音,往往更真實、更動人。如果這本書隻是重複教科書或坊間俗解的觀點,即便配上再精美的圖,對我來說吸引力也會大打摺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種「不一樣的看見」,一種能讓我對熟悉的詞作產生全新感悟的視角,而不是僅僅提供一個標準答案的複製品。

评分

坦白講,對於這種主打「大考最易入題」的書籍,我總是會保持一個比較謹慎的態度。畢竟,考試的重點往往是選擇題的關鍵字或特定意象的連結,這容易讓人陷入「為考試而讀書」的窠臼。宋詞的美,很多時候在於它的留白,在於那種弦外之音,是考試很難完全捕捉到的。我擔心這本書為瞭追求「易懂」和「入題」,會過度簡化瞭詞作本身的藝術性。比如,一首詞裡的情緒轉摺,那種微妙的「層次感」,如果被簡單地標註上「此處描寫景物,彼處抒發懷古」,那就太可惜瞭。我希望讀者能夠在理解基本意涵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詞人當時的心境起伏,而不是像在看一本解剖學圖譜一樣,把一首完整的藝術品拆得支離破碎。文學的價值,終究還是要迴歸到審美和情感共鳴上。

评分

這本《圖解宋詞100》聽說評價還不錯,但說實話,我個人是比較務實的讀者,對這種「圖解」的行銷手法總是抱持著一點點懷疑的態度。畢竟,宋詞的精妙之處,很多時候在於那種意境的營造和歷史背景的沉澱,光靠幾張圖示就能完全「解」透,我覺得有點難度。我更在乎的是,作者如何帶領讀者進入詞人的心境,而不是隻停留在錶麵的結構分析。如果隻是把詞句拆解成幾個模塊,再配上簡單的插圖,那跟看高中課本的解析有什麼兩樣?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從蘇東坡的豪放到李清照的婉約中,體會到時代的脈動,感受到文學的溫度。有些書喜歡把複雜的東西弄得很簡單,結果就是失去瞭深度。我還是比較喜歡那種需要自己動腦筋去體會的文字,那種讀完後會讓你「嗯」一聲、然後陷入沉思的感覺,纔是宋詞的魅力所在。希望這本書不要變成那種看完就忘、隻留下「哦,原來是這樣」的快餐式讀物。

评分

我一直覺得,宋詞是華語文學裡非常精緻的一個門類,它的節奏感和韻律美,是詩歌難以比擬的。因此,在選擇相關閱讀材料時,我會非常看重作者的品味和選材的眼光。我比較好奇《圖解宋詞100》在「圖解」這部分是如何拿捏分寸的。如果圖解得過於現代化或卡通化,可能會嚴重破壞宋詞那種典雅的氛圍,讓人齣戲。宋詞的畫麵感應該是內斂的、詩意的,而不是那種色彩鮮豔、資訊爆炸的視覺呈現。我追求的是一種「意在言外」的境界,也就是說,好的圖解應該是輔助性的,能夠幫助讀者想像齣那個時代的風貌和詞人的情景,而不是喧賓奪主,把讀者的注意力都拉到圖上去。如果這本書能做到在不失古韻的前提下,提供有效的視覺輔助,那當然是值得讚賞的,但這其中的平衡點,很考驗作者的功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