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第五版)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第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帥建林
圖書標籤:
  • 國際貿易
  • 貿易實踐
  • 國際商務
  • 齣口
  • 進口
  • 貿易法規
  • 貿易政策
  • 全球化
  • 商業
  • 第五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融入世界經濟大潮的中國和接納瞭中國經濟的世界在客觀上對財經人纔或外語人纔的智力需求都不是單一的。快速運行的全球經濟呼喚既具有紮實專業知識又擁有嫻熟的外語語言技能的複閤型人纔。這種需求是一般的單一專業教育所不能滿足的。「專業+英語」或「英語+專業」的複閤型人纔將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優勢,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亊實。

  目前許多大學外語係實行瞭「英語+經貿專業」這一辦學方針和復閤型人纔培養模式;同樣,許多大學又將其財經專業教學計劃細化為「經濟/貿易/金融/會計/管理主幹課程+英語」的課程體係,實行雙語教學。不管是「經貿英語」或「商務英語」還是財經專業課程試行的「雙語教學」,其根本教學目標都是相同的,即增強學生直接使用英語從亊國際經貿的涉外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國際商務實戰技能。

  本書適閤MBA學員,英語、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商務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或上述相關專業的本科高年級學生,同時也適閤接受成人教育的學生和職業培訓班的學生學習,還適閤經貿界人士、銀行界人士、國際商務從業人員強化其國際商務英語能力和相關專業業務能力之用。
 
《全球貿易實務精要:從理論到實踐的深度解析》 一、本書核心定位與目標讀者 本書《全球貿易實務精要:從理論到實踐的深度解析》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係統且極具實操性的國際貿易知識體係。我們深知,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國際貿易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一係列復雜法律、金融、物流和文化交流的綜閤體現。 本書不包含任何關於“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Fifth Edition)”這本書的具體章節、作者信息、特定案例或引述內容。我們的焦點完全集中於構建一個獨立、原創且緊密貼閤當前全球貿易環境的知識框架。 本書的目標讀者群體廣泛,包括但不限於: 外貿新手與從業人員: 渴望快速建立紮實基礎,避免初入職場可能遇到的常見陷阱。 企業管理者與決策者: 需要宏觀視角理解貿易政策變化對企業戰略布局的影響。 供應鏈與物流專業人士: 尋求優化跨境物流、風險控製和閤規流程的深度洞察。 法務與金融顧問: 需要理解貿易融資、信用證操作、以及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製的最新發展。 商學院高年級學生與研究生: 作為課堂理論知識的有力補充,提供高度實踐導嚮的學習材料。 二、內容架構與深度解析 本書內容被精心劃分為六個核心模塊,層層遞進,確保知識的連貫性與實用性。 模塊一:國際貿易基礎理論的當代重構 本模塊將拋棄陳舊的理論敘述,專注於解析驅動現代貿易流動的核心經濟學原理,並探討技術進步(如數字平颱經濟)如何重塑比較優勢的傳統概念。 全球價值鏈(GVCs)的動態演變: 分析GVCs的碎片化、再區域化趨勢,以及“小批量、高頻率”的貿易新形態對傳統大宗貿易模式的衝擊。 貿易壁壘的隱性化: 深入剖析技術性貿易壁壘(TBTs)、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SPS)以及非關稅壁壘(NTBs)的復雜性,以及企業如何應對這些“軟性”阻礙。 貿易多元化戰略: 探討企業如何基於地緣政治風險和市場潛力,構建“中國+N”或“區域內部循環”的供應鏈布局。 模塊二:國際貿易閤同的起草與風險管理 閤同是貿易的基石。本模塊側重於實戰操作層麵,講解如何構建一份“無懈可擊”的國際買賣閤同。 核心條款的精確定義: 對“貨物規格”、“檢驗標準”、“索賠時效”等關鍵條款進行逐項拆解與範例分析。 責任風險的分配與轉移: 詳細闡述閤同中關於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的適用範圍界定,特彆是在當前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的新挑戰。 爭議解決機製的選擇與執行: 對比仲裁(ICC、SIAC等)與訴訟的優劣,並提供選擇最佳爭議解決路徑的決策框架。 模塊三:精通國際貿易術語(Incoterms)的應用精髓 國際貿易術語(例如:FOB, CIF, DDP等)看似簡單,但其在不同運輸方式和閤同情境下的適用差異是引發糾紛的重災區。 多式聯運與術語的兼容性: 重點分析在集裝箱運輸和鐵路聯運中,如何準確運用和界定E組、F組、C組和D組術語的風險與成本分界點。 術語的金融影響: 闡釋不同術語如何直接影響到賣方和買方的融資需求、保險投保範圍及信用證條款的設置。 數字化工具輔助選擇: 介紹如何利用最新的行業指南和軟件工具,避免因術語誤用導緻的報關延遲和額外費用。 模塊四:跨境支付、結算與貿易融資的實戰指南 本模塊聚焦於資金流的安全與效率,是決定貿易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環節。 信用證(L/C)操作的細節把控: 深度解析《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 600)的最新解讀,重點關注單據的“錶麵一緻性”審查,以及如何處理“不符點”(Discrepancy)。 新型支付方式的風險評估: 探討跨境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在貿易結算中的應用前景與閤規挑戰。 應收賬款管理與齣口信保: 詳細介紹齣口買方信貸、訂單融資等工具的運用,幫助企業有效管理國際應收賬款的流動性風險。 模塊五:海關閤規、檢驗檢疫與稅務籌劃 貿易的終點是貨物順利清關並交付,閤規性是這一階段的生命綫。 海關估價的底層邏輯: 深入剖析世界貿易組織(WTO)海關估價協定,講解交易價格法在實務中的具體操作,避免因估價爭議導緻的罰款。 原産地規則(Rules of Origin)的策略應用: 區彆分析纍積規則、增值百分比法,以及RCEP等自貿協定下原産地規則的特殊要求,指導企業進行原産地布局以獲取關稅優惠。 齣口退稅與跨境增值稅的銜接: 梳理主要經濟體的齣口退稅政策框架,並講解供應鏈優化如何閤法降低整體稅務負擔。 模塊六: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的韌性構建 現代貿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物流和供應鏈效率的競爭。 集裝箱與班輪運輸的博弈: 分析當前全球運力緊張情況下的訂艙策略、費率談判技巧,以及如何有效應對港口擁堵和滯箱費。 冷鏈與特殊貨物運輸的規範: 針對高價值、溫敏性貨物的特殊包裝要求、溫控記錄與責任劃分進行詳盡說明。 供應鏈可視性與數字化轉型: 介紹利用物聯網(IoT)、AI預測工具如何增強端到端的可視性,提前識彆並乾預潛在的延誤點,構建更具韌性的貿易通道。 三、本書的獨特價值 本書的撰寫遵循“理論服務於實踐,實踐指導理論深化”的原則。我們摒棄瞭空泛的概念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的圖錶解析、實操流程圖、以及高度概括的風險提示框,確保每一頁內容都能直接轉化為讀者的行動指南。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係統地理解並駕馭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將風險轉化為機遇,從而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競爭地位。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Part 1 Overview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2 Bas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1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2.2 General Concept of Absolute Advantag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Chapter 3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3.1 Sociocultural Barriers
3.2 Economic Barriers
3.3 Trade Barriers
Chapter 4 E-commerce
4.1 Why to E-commerce
4.2 How to E-commerce
4.3 How E-commerce Is Changing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4.4 Challenges Faced by E-commerce Business

Part 2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5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5.1 Generalization
5.2 A Guide to Incoterms 2020
Chapter 6 Terms of Commodity
6.1 Name of Commodity
6.2 Quality of Commodity
6.3 Quantity of Commodity
6.4 Packing of Commodity
6.5 Commodity Inspection and Customs Formalities
Chapter 7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
7.1 Modes of Transport
7.2 Clause of Shipment
7.3 Major Shipping Documents
Chapter 8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8.1 Parties to the Insurance
8.2 Marine Insurance
8.3 Insurance of Land, Air and Postal Transportation
8.4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argo Insurance
Chapter 9 Terms of Price
9.1 Price Elements
9.2 Pricing Methods
9.3 Pricing Strategies
9.4 Money of Account and Avoidance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
9.5 Use of Commission and Discount
9.6 Clause of Price
Chapter 10 International Payments
10.1 Amount of Payment
10.2 Payment Currency
10.3 Instrument
10.4 Payment Methods
10.5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Chapter 11 Claims, Force Majeure and Arbitration
11.1 Claims
11.2 Force Majeure
11.3 Arbitration

Part 3 International Trade Procedure
Chapter 12 Launching a Profitable Transaction
12.1 Market Research
12.2 Sourcing Contacts
12.3 Tips for a Successful Negotiation
Chapter 13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Procedures
13.1 Export Procedures
13.2 Import Procedures
Chapter 14 Business Negoti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Contract
14.1 Enquiry
14.2 Offer
14.3 Counter-offer
14.4 Acceptance
14.5 Conclusion of a Contract
Chapter 15 Export & Import Documentation
15.1 Government Control Documents
15.2 Commercial Documents
15.3 Finance Documents
15.4 Transportation Documents
15.5 Insurance Documents

Part 4 Trade Forms
Chapter 16 Agency, Distribution and Consignment
16.1 Agency
16.2 Distribution
16.3 Consignment
Chapter 17 Tenders
17.1 Invitation for Bids
17.2 Submission of Tenders
17.3 Bid Opening
17.4 Evaluation of Tender
17.5 Tender Discussions and Tender Decision
17.6 Establishment of Contract
17.7 Execution of Contract
Chapter 18 Futures Trading
18.1 Introduction to Futures Trading
18.2 Futures Market
18.3 Futures Contract
18.4 Hedging
Chapter 19 Counter Trade
19.1 Barter
19.2 Counterpurchase
19.3 Compensation Trade
19.4 Switch Trade
19.5 Offset

Part 5 WTO & Globalization of Trade
Chapter 20 WTO: Objectives, Functions and Basic Principles
20.1 WTO: an Overview
20.2 WTO: Objectives, Functions and Basic Principles
Chapter 21 WTO: Structure
21.1 WTO Organization Structure
21.2 Ministerial Conference and China’s Accession: Doha, 2001
21.3 The WTO Secretariat
Chapter 22 Overview of WTO Agreements
22.1 Some Interpretations
22.2 A Navigational Guide to the WTO Agreements
Chapter 23 Globalization of Trade and Future of Global Trade
23.1 Globalization of Trade
23.2 The Future of Global Trade
Appendix Glossa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with English—Chinese
Interpretations
Bibliography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6804915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2.9 x 36.2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五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融入世界經濟大潮的中國和接納瞭中國經濟的世界在客觀上對財經人纔或外語人纔的智力需求都不是單一的。快速運行的全球經濟呼喚既具有紮實專業知識又擁有嫻熟的外語語言技能的複閤型人纔。這種需求是一般的單一專業教育所不能滿足的。「專業+英語」或「英語+專業」的複閤型人纔將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優勢,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亊實。

  目前許多大學外語係實行瞭「英語+經貿專業」這一辦學方針和復閤型人纔培養模式;同樣,許多大學又將其財經專業教學計劃細化為「經濟/貿易/金融/會計/管理主幹課程+英語」的課程體係,實行雙語教學。不管是「經貿英語」或「商務英語」還是財經專業課程試行的「雙語教學」,本人認為其根本教學目標都是相同的,即增強學生直接使用英語從亊國際經貿的涉外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國際商務實戰技能。對於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應採取何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專傢、學者以及從亊相關專業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們一直在辛勤探索著。

  「經貿英語」、「雙語教學」這些名稱自問世之日起,便備受人們的青睞。商務人員希望通過對「經貿英語」這一學科的學習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英語人纔希望通過對該學科的學習熟悉和掌握基本的經貿專業知識和商務知識。同樣,財經專業的學生渴望通過「雙語教學」模式來同時提高其專業水平和英語水平,以及直接使用英語從亊相關專業工作的實戰能力。在全球經濟互動的形勢下,經貿英語或商務英語已逐漸成為一門單獨的學科,即被認為是一門以國際商務為語言背景的應用性學科,它的研究對像是在這一特定語言環境下所使用的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研究其語言現象和語言覎律。該學科著重研究英語在使用過程中由於行業、團體、功能等因素而產生的變體及其覎律,主要研究方嚮為:①語體功能;②教法、學法研究;③專門用途英語的翻譯理論與實踐。國際商務所涉及的領域很寬廣,因此,對國際商務所涉及的主要學科的選材便顯得尤其重要。顯然,經貿英語的教學前提應該是完成對國際商務所涉及的主幹課程的教學,即以下所提及的經貿專業闆塊的教學。這是因為,學生在缺乏係統的國際經貿知識的狀態下,或者對國際經貿沒有多少感知的前提下,去學一門以國際經貿為語言背景的實用英語從而獲得其實戰技能,是不具備可操作性的。

  該英文版本的《國際貿易實務》具有以下特點:

  1.案例豐富
  該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敘述上的「案例導嚮」和「問題導嚮」。教材的每一部分或每一章都從一個具體的使人感到睏惑的案例或現實問題開始,從而提高瞭讀者的閱讀興趣,加強瞭讀者對所學內容的記憶。

  2.多功能
  該教材的編著者帥建林副教授曾長期在國外從亊國際貿易、國際工程承包、國際投資等實際工作,現在又從亊相關學科的教學幵作為我的博士生緻力於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專業方嚮的研究。因此,該教材的編寫既強調實務和技術層麵,也注重全方位、多功能地培養學生的綜閤素質。

  3.針對性強
  該教材可滿足英語專業學生、經貿專業學生或國際商務人士閱讀經貿專業原著的需要。它既可作為「經貿英語」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作為目前諸多實行「雙語教學」的大學經貿專業的專業教材。

  4. 適用麵廣
  本書適閤MBA學員,英語、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商務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或上述相關專業的本科高年級學生,同時也適閤接受成人教育的學生和職業培訓班的學生學習,還適閤經貿界人士、銀行界人士、國際商務從業人員強化其國際商務英語能力和相關專業業務能力之用。

  經濟學傢張維迎博士說過:「讀書諈大的成本是時間而不是書價。要買好書,不要買便宜的書。「僅此獻給明智的讀者。
 
何澤榮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我們這些在產業鏈中擔任中遊供應角色的企業來說,國際貿易的「道德與永續性」規範,正迅速從「加分題」變成「必考題」。這部分往往是傳統教科書更新最慢的地方。我非常關注這第五版在「供應鏈透明度」和「人權盡職調查」(Human Rights Due Diligence, HRDD)方麵的著墨。例如,我們採購的原料,必須確保沒有使用到童工或強迫勞動的疑慮。書中是否能提供一套清晰的SOP,指導企業如何透過第三方稽核、區塊鏈溯源等技術,來證明我們供應鏈的「潔淨性」?這不僅是為瞭滿足歐美大品牌的採購要求,也是颱灣企業形象的關鍵。如果書中隻是簡單提到「需符閤國際勞工組織規範」,那力度遠遠不夠。我需要看到具體可執行的框架,比如如何設計供應商的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以及萬一發生供應商不閤規時,我們的「補救措施」(Remediation Plan)應該包含哪些要素,纔能避免自身被連帶懲罰的風險。

评分

說實在話,市麵上的國際貿易書籍,十本有八本都在強調傳統的信用狀(L/C)操作與單據風險控管,這部分固然重要,但對我們這種早已全麵數位化、主要使用D/P或即期匯款的科技業來說,那些冗長的手續費計算和審單細節,讀起來簡直像在看古董文獻。我真正期待的是,這本第五版能否更積極地擁抱FinTech在貿易融資中的應用?現在很多銀行都在推動區塊鏈技術來簡化供應鏈金融,這本書有沒有篇幅去分析,如果採用基於DLT(分散式帳本技術)的提單係統,傳統的擔保與保險機製該如何調整?這纔是影響我們資金週轉效率的關鍵。此外,我們颱灣廠商在跟東南亞或拉丁美洲的新興市場做生意時,常遇到的潛在法律風險,例如當地政府的徵收風險或不可抗力條款的解釋歧義,書中是否能提供更具體的爭端解決路徑建議?如果隻是泛泛而談國際仲裁(ICC, SIAC),那跟網路上搜尋到的資訊沒有太大區別。我們需要的是,針對特定區域的交易習慣差異,提供實戰化的風險緩解策略,畢竟,處理一筆跨國交易,很多時候不是「知不知道法規」,而是「懂不懂對方的潛規則」。

评分

從教學實務的角度來看,一本好的教科書,除瞭內容要新,更重要的是「結構」和「引導性」。我對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好奇。如果它仍然維持那種「先介紹法規、再舉例說明」的線性敘事,坦白講,對剛接觸貿易領域的年輕人來說,吸收門檻會非常高。我理想中的第五版,應該要顛覆傳統,或許可以採用「情境式學習」:比如,先設定一個「A公司(颱灣電子零組件製造商)接獲一筆來自德國客戶的大訂單」,然後,圍繞這個情境,逐步拆解:報價、保險選擇(CIF vs. DDP)、文件準備、資金清算、以及最後可能遇到的交貨延遲索賠。這樣讀者纔能立刻將抽象的規則,連結到具體的商業決策點上。如果書裡能穿插大量的「思考題」或「案例研討」,並且這些案例都是基於近三年發生的真實貿易糾紛改編的,那絕對能提升讀者的參與感和實用價值。畢竟,貿易實務不是背誦條文,而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做齣風險最低的判斷,這需要的是決策樹的訓練,而非死記硬背。

评分

最後,我想談談這本書的「在地化」與「國際化」的平衡。作為一本名為《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的書籍,它當然需要放眼全球,但對颱灣讀者而言,它必須具備高度的「颱灣視角」。我希望它不隻是翻譯或轉述瞭美國或歐洲的貿易慣例,而是能夠針對我們颱灣特有的法規環境進行解讀。例如,在處理兩岸貿易(雖然敏感,但在很多廠商業務中仍是事實)時,海關的申報規範與稅則判讀,與一般國際貿易的處理方式常有顯著差異,書中能否提供一個「颱灣實務對照錶」?又或者,在貨物運輸保險的選擇上,麵對的是哪個區域的航線風險最高,應如何配置保險額度?如果能加入颱灣金融業針對齣口押匯、外幣避險工具的最新產品介紹,哪怕隻是簡要提及,都能讓這本書從一本「國際通論」升級為一本「案頭必備的颱灣貿易實務聖經」。這種細膩的在地化調整,是判斷一本書是否真正為讀者著想的關鍵指標。

评分

這本《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第五版)》聽說評價很不錯,身為一個長期關注國際經貿動態的颱灣讀者,我對這類工具書一直有種又愛又恨的感覺。愛的是,它能提供一個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務操作的指引,畢竟在我們這個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島嶼經濟體上,不熟悉國際慣例簡直寸步難行。恨的是,很多教科書寫得太學究氣,教條味太重,讀起來就像在啃冷硬的石頭,很難跟得上瞬息萬變的市場脈動。我特別希望這第五版能在「數位貿易」和「綠色供應鏈」這兩個我們當前最頭痛的領域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解析。例如,針對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製(CBAM),書裡有沒有深入探討中小企業該如何調整齣口報價和文件準備?畢竟,理論上大傢都知道要減碳,但實際操作層麵,那些繁瑣的計算和報告怎麼辦?如果書中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貿易顧問那樣,用條列式的Checklist,搭配颱灣廠商常遇到的實際案例(例如,被國外客戶質疑原產地證明文件的有效性),那就太棒瞭。單純介紹WTO協定或Incoterms 2020的條文解釋,對我們這些每天在跟倉儲、報關行、銀行打交道的業者來說,幫助有限,我們要的是「如何不齣錯地完成交易」的秘訣,而不是學術性的辯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