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並不需要積極全麵性地學習每項特質,因為他們極可能已經擁有上述某些特質,這些特質被我們視為是個性中的一部分。你會看到本書將每項技能都細分齣幾個細項:創造力的定義是自我錶達(self-expression),或是創新解決問題的方式(innovative problem solving,也就是應用創造力),這兩種定義都很重要。同理心則又分為情緒、認知與應用同理心(applied empathy),這三者的重要性無分軒輊,不過當我們談到富同情心的孩子時,指的是「應用同理心」。自製力是培養良好的自我調節極為重要的一個步驟。這些技能整閤成一種能力,是有韌性,善於解決問題者所具有的,而這正是我們期望努力達成的目標。
如果這樣說還太抽象的話,讓我給大傢一個簡單的提案:從今天開始,和孩子一起練習問「為什麼 (how and why)」,而非告訴孩子「是什麼 (what)」。既然未來世界人類的競爭對手是電腦,我們就勢必要降低孩子學習「是什麼」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問「為什麼」的技能,因為電腦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給人結果與答案,但詢問「為什麼」的強烈好奇心,卻是人類纔獨有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