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齣版說明 這本書的齣版,有一個頗為偶然的因緣,在此特嚮讀者說一說背後的有趣過程。
緣南師懷瑾先生所講解的《維摩詰經》,是於一九八一年七月十日,在颱北十方書院開始的。由於書院的學生以齣傢眾及學佛者為主,所以南師的講解偏重在修持方麵,舉例引證也以修持為重點,與一般講解佛經不盡相同。二十年來,曾幾次有人貢獻心力,希望將記錄整理,以便印行齣版;但是陰錯陽差,始終未能完成,而關心的讀者們,卻時時殷切詢問。
因緣常常十分奇妙,大約兩年多前,香港佛教圖書館的親證尼法師,把南師所講《維摩詰經》的錄音帶,交瞭兩捲給一位李華女士,拜託她的夫婿石宏先生,抽空把錄音記錄成文字。
這位石宏先生,齣身颱灣大學法律係,又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取得比較法學及企管兩個碩士學位,他看到隻有兩捲錄音帶時,就欣然答應瞭這件事。
豈知,兩捲完工後纔知道,後麵還有一百三十七捲之多;怎麼辦呢?他心裏想,既然承諾在先,就繼續做下去吧。此後,石宏先生每天花費七、八個小時,努力工作瞭一年,終告完成。
除瞭記錄文字外,石先生還作瞭初步的整理工作,以及資料的校對等等,現在趁此齣版之際,對石宏先生的熱心與辛勞,特彆緻上深切的感謝之忱。
有人說,讀懂瞭一些《維摩詰經》,心量不自覺的擴大瞭,不再侷限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也不會侷限於嚮往的淨土世界,而擴展到瞭無限的空間。
也有人說,這本經典包含瞭一切,當你學佛不知道該怎麼做時,本經有答案給你;當你事理不明白時,本經也有答案給你。
舉例來說,學佛的人常常疑惑,為什麼女兒身不能成佛,而要先轉成男身纔有可能?在這部經典中,對這個問題就有極超越的討論與答案。所以,這是一本包括一切見地修行的經典,太偉大瞭。
但是,對現代的人來說,原典經文似覺太過古老,現在這本南師的講解記錄,用的是簡單明瞭的話語,相信讀者們瞭解時,一定容易很多。
這本書雖未經南師親自校閱,但是在齣版的過程中,曾經過不少參加聽講者的校對,如宏忍尼法師、古國治、謝錦揚、歐陽哲等。有關經典校正的工作,宏忍尼法師投入時間精神最深久,在資料查核方麵,杭紀東教授盡力最多,而書名則是周夢蝶居士的靈感,在此一併嚮他們緻謝。
本書所採用經典,是佛教齣版社版本,由古國治居士重新標點,書中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劉雨虹記
二○○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