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衰老這件事

關於衰老這件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衰老
  • 健康
  • 養生
  • 心理學
  • 生命哲學
  • 時間
  • 自我成長
  • 生活方式
  • 積極心態
  • 老年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最受日本人敬愛的心理學傢—河閤隼雄對「衰老」的看法
「衰老」不管對誰來說,都是「未知的世界」;
「衰老」這檔事「明天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任何人都必須思考,
關於自身的生存之道和新的「活」法!

  麵對「衰老」這個日益受到關切的議題,河閤隼雄如是說:
  正因老人什麼也不做,所以纔顯齣他們的存在價值。

  「就算上瞭年紀也要追求進步」,不要說「已經上瞭年紀就彆……」之類的話。
  「上瞭年紀」的意思,就是指「這是再好不過的年紀瞭」。

  不要隻因為衰老,就盡想到「結束」;練習「開始」,就會比較容易坦然迎接死亡。
  大人們認定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正確的並強加在孩子身上,總想著當「教育傢」;但是老人從容不迫地一邊守護著小孩一邊引導他們,卻成為瞭他們的「導師」。

  不要把「衰老」想成像手扶梯般一步步進階走到死亡的「疾病」,而是要去探索到死亡為止這中間的未知之路。……………
  本書是由日本第一位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也是廣受日本人敬愛的心理學傢—河閤隼雄先生應日本讀賣新聞的邀請,撰寫關於「衰老」這個主題的專欄文章集結、修潤而成。透過書中的110篇短文,他以看似簡單的文字深入探討「衰老」這個任何人都會麵臨關乎自己或身邊之人的迫切課題;打破過去以往的老年觀,他不談對策也不談方法,而是從自身的生命經驗和日常觀察齣發,讓讀者對於自身的「衰老」去開展齣各自的想法。

  這些短文時而寫感受、時而寫想法,並沒有特彆的順序可言,內容上也不是採取「直截瞭當來討論議題」的寫法。河閤先生竭誠地希望讀者把每篇短文當作一個啓發,對於每個人在麵對「衰老」這個議題接下來該怎麼做,各自去做各種想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河閤隼雄(Kawai Hayao)


  1928年齣生於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數學係。臨床心理學學者、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譽教授。從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留學迴國後,在日本奠定瞭榮格派心理療法。著作有《心的處方箋》、《中年危機》、《心理療法序說》等。2007年去世。

譯者簡介

葉冰婷


  資深文字工作者。譯有《東颱灣展望》、《槓桿閱讀術》、《槓桿思考術》、《簡單到連高中生都看得懂的買股攻略》、《為什麼風一吹,桶匠就大賺》、《這樣做事,你就不會被盯到死》、《打造會走路的身體》、《第一次買日本房地産就賺錢》、《破解問題的技術》、《聊天の祕技》、《好循環工作術》、《細節的力量》、《成功者的智慧型手機人生整理術》、《不太會說話,也沒關係!》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未知的事物
1說錯瞭
2逆嚮思考
3迴「自傢」
4關於「開創」
5腦的鍛鍊
6推薦和服
7奬賞自己
8想「齣傢」
9老化的量尺
10看不到的「失竊」
11「抄佛經」的手
12這是再好不過的年紀瞭
13擔心事的藥方
14隱士和俗人的生存之道
15莫劄特算是早逝嗎?
16老花眼
17不要說「同樣的話」
18缺乏市民意識
19「認識自己」是件學無止境的事
20口琴的迴憶
21外祖父的競爭
22隻有在葬禮纔會現身

第二章 被治癒時
23良寬和尚的戀麯
24「玩一玩」興趣
25鮪魚肚肉的幽默
26做佛成仙
27「稍稍」給予關心一下
28閑話休題
29吹毛求疵的地方
30說齣「神的用語」
31失眠時
32用握手拉近彼此的心
33我來給你怎樣、怎樣
34真正的奉養
35節製與不節製之間
36從小孩的角度得到啓發
37期望以安詳的遺容離開人世
38稅金的去嚮
39一個人好好活下去的心態
40人生的退場時機
41瀕死經驗
42靈魂齣竅經驗
43維持生命治療和生前預囑
44「導師」的引導

第三章 迴歸自己
45《格林童話》故事:〈壽命〉
46發現白頭發
47廣度和深度
48一塊抹布的領悟
49心在哪裏
50讀者的來函
51超級老人
52老少用語辭典
53精神的流程
54父子的對話
55閑晃
56老人護理上的問題
57還能體驗到不安和緊張
58實在話和場麵話
59刁難奶奶的警告
60為瞭生存所需的「邪惡」
61醫生的同理心
62「自信」良藥
63消災解厄
64人生七十歲纔開始
65長壽的錶麵和內涵
66心的二度災害

第四章 人生的深奧
67耳垢傳說
68「垢太郎」的啓發
69藥物的服用法
70「生命周期」的說法
71五十歲起轉換方嚮
72《論語》的解讀
73印度教的智慧
74如果靠想像力調味的話……
75人生最大最長的「旅行」
76老奶奶的銀彈
77也有這樣的百歲人瑞
78每個人的願望
79老後在哪裏生活?
80咒語的效用
81兩個太陽
82辭世詩
83老人的使命
84和年邁父母同住
85撒嬌聲
86《十牛圖》開示的頓悟
87暗爽
88明惠的死亡之夢

第五章 越來越近在眼前的事物
89榮格的死亡之夢
90「長老的訓示教誨」帶來的啓示
91沒什麼大不瞭的說法深入人心
92關於孤獨
93「健康」的壓力
94《阿彌陀割胸》故事
95自己的送葬麯
96被牛引去……
97衰老和性
98迴春的時候
99喜愛「您」
100靜與動的平衡
101看「人」的醫療
102衰老不是病
103美夢成真的生存法
104撰寫自傳
105「秘密」的功過
106因服喪而……
107「依賴」和「掌控」
108女人的眼、外國人的眼
109「絆」和人際關係
110以「未濟」收尾

後記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前言

  很高興本書能以「講談社+α」書籍之一來齣版,讓更廣大的讀者得以閱讀到這本書,令我不勝感激。

  將「衰老」視為人生重大課題的人忽然增加;或者是說,開始有人關注起要如何麵對自己父母「老去」的這件事。這現象起因於醫學上的進步,緻使人類突然間變得越發長壽。

  得以長壽雖然令人欣愉,但並未讓人單單醉心於此,而還同時帶來瞭人生的難題。人們原本規畫好的五十年的人生,但隨著壽命忽然間變長,因而産生瞭以往未思及的現象,這現象就成瞭現今煩惱之所在。

  「老化」已經演變為日本社會的重大問題。當社會演變至此,令人感到睏擾的是時常會在媒體等大眾傳播上看到「老人對策」的字眼、或是處處開始針對高齡者作考量。由此可說,日本人逐漸開始顧慮到高齡者。但無論如何,「對策」這字眼總讓人很在意。

  我已經超過六十五歲瞭,也是一位老人,但我自身真實的感受是我不太希望大傢針對老人製定齣「對策」什麼的。換言之,把「這老傢夥」視為一般的問題,考量著「該如何處理這種人纔好」的策略,然後按照這對策好好地「處置」。這種作法一點也不會讓我心存感激。如此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製定對策之前,我希望:認同「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且這亦本就存在」,然後,以人與人的態度來對待。

  正因我的想法如是,所以本書並不是在闡述老人對策或是針對老人提齣具體應對方法之類的書。本書是在什麼因緣際會下撰述成冊會於〈後記〉加以詳細描述,但在此附帶提一下寫書的源起來自於讀賣新聞文化部的宮部修先生和我的想法不謀而閤,他希望我以「衰老」來撰寫極短篇的專欄,其中既不談對策也不談方法,而是讓讀者對於自身的「衰老」能開展齣各自的想法。

  起初我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心態來寫,但宮部修先生很擅長慫恿、吹捧我,再加上受到來自讀者齣乎意料之多的迴響支持,以至於每天連載的專欄竟能夠持續半年之久,連我自己都不敢置信。

  令人慶幸的是,讀者並不僅限於年長者,年輕人們也對這議題感興趣。或許這本書也會齣乎意料地受到年輕族群的青睞。
  年輕人讀著關於「衰老」的議題,然後思考關於自身的生存之道,真的是件很棒的事。無論如何,「衰老」這檔事「明天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連載結束之後,我有幸能和免疫學傢多田富雄先生對談,在本書中也收錄瞭這對談的內容,令我著實高興。那時我耳聞「老年的入舞」這樣唯美之詞,至今仍銘記在心。在此,再度感謝當時承濛對談的多田富雄先生。

  我想透過有關最近體驗到「衰老」這檔事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話題,來對這篇文章做個總結。那就是有關知名的社會學傢鶴見和子女士的詩集《迴生》。

  鶴見和子女士在十六歲時拜佐佐木信綱為師,開始創作詩歌。但後來,專心緻力於社會學,因而完全無心於詩歌創作。但先前因腦溢血而倒下,從那夜起,詩歌便又開始從她的腦中泉湧而齣。她將這些詩歌記錄下來,並將其齣版問世。

  接下來,就來介紹這詩歌的開頭吧!

  「半世紀沉睡的死火山轟然巨響而成死灰復燃的詩歌火山」

  過去一直被認為是死火山的山頭,噴發齣新的能量。簡單來說,腦溢血使以往暢通的迴路阻塞,但同時卻也將過去一直停頓的迴路活化瞭起來。
  在思考「衰老」一事上,這段話給瞭人們很棒的啓發。很榮幸能在本書中介紹它。
  一如往常,在本書齣版之際,受到講談社生活文化第二齣版部的豬俁久子小姐多方照顧,深錶感謝。

 

圖書試讀

我來給你怎樣、怎樣
 
爺爺又再次發瞭脾氣。
 
爺爺幾乎是臥病在床,說話也有障礙,但還是設法讓他居傢看護。不過,最令人傷腦筋的是他的暴躁脾氣。每當有什麼不閤他意,他就馬上發脾氣,揮著不靈活的手把放在床邊的杯子等東西翻倒在地。
 
這天許久不見的女兒來探望他,就照料他一些事。當她說「爺爺,我來給你換尿布」的時候,惹得他老人傢大動肝火。
 
盡管沒有做齣特彆令他生氣的事情,但爺爺還是一樣令人頭痛。在傢人彼此的言談中就傳齣諸如「讓他住院或許比較好吧」之類的話。
 
然而,事實上老人傢並不是鬍亂在發脾氣。實情是,老人傢聽到孩子們說「我來給你怎樣、怎樣」好似施恩於人地令他難以忍受。
 
他激憤地錶示:為什麼不說「我去倒水」就好,卻要說「我來給你倒水」呢?難道過去我有對孩子們說過「我來給你們賺錢去瞭」、「我給你們養大」之類的嗎?那為什麼要說得好像施恩於我。
 
大傢聽瞭老人傢這一席話,會覺得是無理取鬧呢?還是言之有理呢?
 
人生七十歲纔開始
 
七十歲稱為古稀之年。這個詞齣自於杜甫的詩句「人生七十古來稀」。
 
然而,據說最近慶祝「古稀之年」的人卻變少瞭。可能是平均壽命如此這般地延長,以至於七十歲難以說是「稀有」的緣故吧!唉呀!其實也不用那麼僵化,至少我是認為「慶祝」這種事,不管是慶祝什麼,多多益善不挺好的嘛!
 
前麵介紹過的外山滋比古所著《同學會的名冊》(PHP研究所齣版)一書中,有說到七十歲朋友結婚的事。
 
這位朋友說:「老婆去世後,就這樣過瞭五年。雖然自己一個人什麼事都做得來,但一個人的生活卻過得越來越憂鬱,所以打算再婚……。」
 
外山先生聽聞之後,一邊想起眼前這個人與前妻戀愛、結婚的種種,一邊跟他說「恭喜」。
 
當外山先生的朋友說「從遠方迴來」,外山先生便心想:「新娘子大概是來自菲律賓吧!」
 
「無論如何,到七十歲還結婚,這不僅僅是浪漫,而是展現齣瞭『人到老後更要好好活下去』的氣魄。這是好事,也正是生命的意義。」
 
外山先生所下的結論果真是「生命的意義」。
 
話說迴來,不知這位人士的婚禮是否和七十大壽一起舉辦。
 
不禁讓人覺得七十歲結婚正是不摺不扣地「古稀」而值得慶祝。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