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人口高齡化是所有先進國傢共同麵臨的社會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加,高齡者的身體機能開始明顯衰退,同時罹患慢性疾病,諸如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之機率也增加。換言之,高齡化問題不僅攸關高齡者健康福祉,更大幅增加國傢醫療保健支齣而影響政府財政。因此,幫助高齡者盡可能維持健康著實重要。
許多研究證實,高齡者從事休閑活動可維持身心健康,應鼓勵他們多參與休閑活動。然而,高齡者參與休閑活動不必然能從中獲得效益,有時本身的休閑能力不足而無法勝任其中,反而形成參與壓力。是故,欲透過休閑參與而幫助高齡者維持健康,則必須協助他們選擇本身能力可及的休閑活動。
如果隻考量休閑活動的可及性,則看電視必為高齡者最適閤的休閑活動。不過,看電視屬於消磨時間的休閑活動,在短時間內也許有放鬆的效果,但每天長時間看電視反而會産生內心空洞的負麵結果,無法發揮休閑活動的健康效益。因之,高齡者休閑規劃不宜使用可及性作為唯一的考量。
假如要幫助高齡者從休閑活動中獲得身心健康效益,則必須引導他們參與結構性休閑活動。所謂結構性休閑活動,即具有明確的目標與迴饋的休閑活動。例如,長期固定時間打太極拳具有明確的健康目標與實際維持健康的迴饋,所以長期定時打太極拳屬於結構性休閑活動,可産生健康效益。換言之,欲發揮實質的休閑活動效益,則提供高齡者的休閑活動必須同時涵蓋可及性與結構性。
盡管許多研究指齣,高齡者從事結構性休閑活動可維持身心健康,但高齡者規律從事結構性休閑活動的比例卻不高。換言之,欲透過休閑活動幫助高齡者維持健康,則規劃高齡者休閑活動除瞭考量可及性與結構性之外,亦必須思考如何引發高齡者的參與動機,引導他們規律參與結構性休閑活動,纔能從中獲得最大的健康效益。
目前坊間的休閑規劃書籍以高齡者為對象並不多見,欲從中發現可及性、結構性以及動機促進三個麵嚮理論與實務兼備的書籍更如鳳毛麟角。因此,為有效規劃高齡者休閑活動,引導高齡者參與,則撰寫一本同時考量可及性、結構性以及動機理論與實務的「高齡者休閑規劃」專書,迫切需要。
基於坊間的需要,我們嘗試撰寫一本迴應這項需要的「高齡者休閑規劃」專書,由於目前相關文獻仍不足,假若本書有疏失或錯誤之處,尚請先進不吝指正。現階段,本書的相對完整性對於想遨遊休閑規劃領域的學子,有絕對之助益,值得再三品味。
本書得以齣版,我不敢居功。首先,要感謝科技部經費補助。其次,要歸功餘嬪老師、郭金芳老師與張伯茹老師從不同的概念和應用層麵切入,娓娓帶齣豐富的內容。最後,要感謝五南圖書齣版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本書齣版。
張樑治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