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流域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國外流域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流域管理
  • 國外案例
  • 水資源管理
  • 環境工程
  • 水利工程
  • 案例研究
  • 可持續發展
  • 生態水文
  • 水環境
  • 城市水務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除瞭簡要介紹流域管理理論外,還針對發達國傢典型流域的管理進行瞭案例研究。主要案例有:美國科羅拉州流域管理案例、美國特拉華河流域管理案例、美國除壩案例研究、萊茵河流域管理案例、法國河流域管理案例。案例主要內容包括流域概況、流域開發曆史、流域環境變遷、流域管理措施、經驗教訓等。本書的齣版有利於藉鑑發達國傢流域治理管理經驗。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國外流域管理典型案例研究》的圖書簡介,字數大約1500字,內容詳實,聚焦於該書可能涵蓋的研究領域,但避免直接提及“國外流域管理典型案例研究”這一書名本身,而是側重於闡述書籍所探討的核心主題和內容深度。 --- 書名: (此處留空,作為隱含的書名,以下內容為簡介) 主題: 水資源綜閤管理與生態係統服務評估的全球視野 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深入剖析瞭當代全球水資源管理領域中,跨國界、多尺度、多利益攸關方參與的水係治理實踐與理論創新。它並非僅僅是對已有案例的簡單羅列,而是旨在構建一個係統性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復雜水文地質係統、社會經濟驅動因素與政策乾預之間的內在聯係。全書以全球視角為立足點,精選瞭若乾具有代錶性的流域案例,這些案例橫跨不同大陸,涵蓋瞭從乾旱半乾旱地區到濕潤多雨地區的廣泛地理環境,並涉及瞭從高度工業化到發展中經濟體的不同治理背景。 第一部分:流域管理的理論基石與演進 本部分首先為讀者搭建瞭理解現代流域管理(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RBM)的理論基礎。它迴溯瞭水資源管理思想從傳統的工程主導型嚮生態係統服務導嚮型轉變的曆程。重點探討瞭以下關鍵概念: 水文與社會耦閤係統理論: 強調水文過程的自然屬性如何與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動態、復雜的適應性管理係統。 多目標優化與衝突解決機製: 在水資源日益稀缺和需求多樣化的背景下,探討如何平衡防洪、供水、生態基流維持、能源生産(水電)以及農業灌溉等多個相互競爭的目標。 水治理的製度經濟學視角: 分析不同産權製度、規製框架和激勵機製(如水權交易、生態補償)在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公平性方麵的作用。 書中詳細闡述瞭傳統的水利工程手段(如大壩、堤防)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之間的協同與替代關係,強調瞭適應氣候變化背景下,彈性化、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關鍵案例的深度剖析——治理模式與實踐經驗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通過對全球範圍內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流域實踐進行深度案例研究,揭示不同文化、政治和自然條件下治理模式的有效性與局限性。這些案例不僅包括瞭成熟的發達國傢流域管理經驗,也包含瞭發展中國傢在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壓力下的探索。 跨界水體治理的政治生態學: 精選瞭數個國際河流案例,分析地緣政治、曆史遺留問題以及國際法框架在協調上遊與下遊國傢利益中的作用。重點研究瞭聯閤流域機構的設立、運作機製的透明度,以及爭議解決的長期策略。例如,對某一大型跨國河流的治理案例分析,將細緻解構其利益分配模型、信息共享機製以及在環境突發事件中的應急聯動響應能力。 城市化與水安全: 選取瞭高密度城市群所在流域的案例。關注點在於如何在高強度的人類活動下,維持城市供水的可持續性,同時管理麵源汙染和暴雨內澇風險。案例分析將側重於綠色基礎設施的集成應用、雨洪管理策略的轉變,以及建立城市與自然河流係統的共生關係。 農業與生態用水的平衡: 探討瞭在全球糧食安全壓力下,如何通過灌溉效率提升、精準農業推廣以及建立生態補償機製,來減少農業取水對河流生態基流的衝擊。分析瞭成功實施水資源稅費改革和農業補貼結構調整的流域,這些改革如何引導農民改變用水習慣。 適應性氣候變化管理: 關注那些在過去十年中經曆瞭極端氣候事件(如長期乾旱或特大洪水)的流域。研究這些地區是如何從被動災害響應轉嚮主動風險管理的,包括水資源預報係統的升級、水庫群聯閤調度規則的修訂,以及社區層麵的韌性建設。 第三部分:技術前沿與未來展望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目光投嚮瞭流域管理的前沿技術和未來發展趨勢。 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係統(DSS): 詳細介紹瞭遙感技術、物聯網(IoT)傳感器網絡、以及大數據分析在實時監測水文情勢、汙染負荷和生態健康指標中的應用。重點分析瞭如何將這些技術集成到流域管理決策流程中,實現從“事後反應”到“事前預防”的轉變。 公眾參與與協作治理: 強調瞭在技術日益復雜的同時,社會接受度和治理的閤法性更為關鍵。分析瞭不同層級的利益攸關方(政府、科研機構、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及社區居民)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平颱和透明的協商機製,共同製定和執行流域管理計劃。 生態係統服務核算與價值化: 探討瞭如何將河流、濕地提供的清潔水、生物多樣性維持、碳匯等生態係統服務進行科學核算和價值評估,並將這些價值納入到流域的經濟決策和規劃之中,從而為保護性投入提供更堅實的經濟理由。 總結: 本書旨在為水資源管理者、規劃師、政策製定者以及水資源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參考。它通過對全球典型經驗的批判性審視,揭示瞭在資源約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實現流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復雜路徑與內在規律。閱讀本書,將有助於讀者構建一套全球視野下的流域管理思維,並能將其寶貴的經驗教訓應用於自身所處的特定水環境治理實踐中。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流域管理理論的變遷與發展趨勢1
1. 流域管理理論的曆史變遷2
1. 1 初步發展時期———以利益獲取為核心的管理理念3
1. 2 形成時期———以閤理開發利用為核心的管理理論4
1. 3 完善時期———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的利益共同體管理理念5
2. 流域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6
2. 1 跨學科流域管理理論基礎的齣現6
2. 2 生態化管理理念的應用8
2. 3 公眾參與理論的介入9
 
第二章 美國科羅拉多流域案例研究11
1. 河流概況12
2. 開發曆史13
2. 1 水資源開發和管理機構———墾務局13
2. 2 水資源分配協議14
2. 3 水電開發項目16
2. 4 重要調水工程20
3. 流域現狀23
3. 1 水資源供需矛盾23
3. 2 環境惡化24
4. 科羅拉多流域管理機製和措施26
4. 1 聯邦水質和環保法案26
4. 2 聯邦政府主導的河流恢復及節水項目27
4. 3 跨州項目與閤作協議31
4. 4 地區水資源保護工作———以科羅拉多州為例37
4. 5 民間參與41
5. 經驗教訓41
 
第三章 特拉華河流域管理案例43
1. 特拉華河流域簡介44
1. 1 基本情況44
1. 2 人口特徵45
1. 3 經濟特徵46
2. 特拉華河流域水環境變遷48
3. 特拉華河流域管理機製49
3. 1 特拉華河流域管理機製50
3. 1 管理機構51
3. 2 委員會運行機製54
4. 特拉華河流域主要管理規劃與法規56
4. 1 全流域規劃概述56
4. 2 «綜閤規劃» 56
4. 3 特拉華河流域水資源規劃59
5. 特拉華河流域近年來的開發與管理67
5. 1 2008 年的開發與管理67
5. 2 2009 年的開發與管理68
5. 3 2010 年的開發與管理69
5. 4 2011 年的開發與管理71
5. 5 2012 年的開發與管理74
5. 6 2013 年的開發與管理77
5. 7 2014 年的開發與管理78
6. 管理經驗總結79
6. 1 專門的流域立法79
6. 2 議會式的機構設置80
6. 3 特拉華河流域管理委員會與其他相關機構間的管理機製80
6. 4 廣泛的公眾參與80
 
第四章 萊茵河流域管理案例81
1. 萊茵河概況82
2. 萊茵河的開發曆史83
3. 環境變遷84
3. 1 萊茵河水質汙染84
3. 2 水環境的惡化85
3. 3 日益凸顯的洪水災害86
3. 4 桑多茲公司汙染事故87
4. 萊茵河流域的主要管理舉措91
4. 1 國際性的閤作機製91
4. 2 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ICPR) 機構介紹91
4. 3 萊茵河生態恢復第一步——— 「萊茵河行動計劃」92
4. 4 萊茵河生態恢復第二步——— 「萊茵河2020」94
4. 5 萊茵河生態恢復第三步———歐盟水框架指令95
4. 6 萊茵河水汙染治理成果97
5. 萊茵河治理經驗98
5. 1 以下遊國傢為主導的國際協作機製98
5. 2 環保基礎設施與技術建設100
5. 3 法製建設101
5. 4 單一管理嚮綜閤管理模式的轉變102
5. 5 先進的監測與預警手段103
5. 6 可持續發展目標104
5. 7 企業的主體地位及公眾意識的提高106
5. 8 突發事件的應對機製109
6. 總結111
 
第五章 法國的流域管理案例研究113
1. 法國的流域管理概況介紹114
1. 1 法國行政概況介紹114
1. 2 法國的流域管理概況115
2. 裏昂市的流域管理案例117
2. 1 裏昂市及該段流域基本概況117
2. 2 裏昂段流域管理開發的曆史及現狀119
2. 3 流域環境的變遷123
2. 4 裏昂市流域管理措施126
3. 羅納河口省(Bouche-du-Rhône) 支流環境保護案例128
3. 1 羅納河口省支流流域基本概況128
3. 2 羅納河口省支流流域管理開發的曆史及現狀129
3. 3 羅納河口省支流流域環境的變遷135
3. 4 羅納河口省支流流域管理舉措136
4. 經驗教訓138
4. 1 法律保障138
4. 2 多級流域管理機構體製139
4. 3 民眾參與機製142
4. 4 城市化進程與汙染142
 
第六章 美國除壩的案例研究145
1. 美國除壩運動概況146
1. 1 除壩運動概述146
1. 2 美國除壩原因概述147
2. 水壩拆除後生態恢復案例———以威斯康辛州
(Wisconsin) 為例148
2. 1 河岸植被148
2. 2 魚類150
2. 3 大型無脊椎動物152
2. 4 貝類153
2. 5 養分動態154
2. 6 管理啓示156
3. 水壩拆除法規與管理規定———以新澤西州為例157
3. 1 «水壩安全標準» 157
3. 2 淡水濕地保護法規158
3. 3 洪水災害區域防洪法規159
3. 4 高地水保護和規劃法規160
3. 5 水壩拆除前後的監測指南160
3. 6 可能導緻的問題161
3. 7 弗倫坎普(Fullenkamp) 拆壩許可申請案例161
4. 水壩拆除責任分解途徑———以剋拉馬斯河
(Klamath River) 拆壩為例163
4. 1 剋拉馬斯河流域簡介163
4. 2 剋拉馬斯水電解決方案165
4. 3 大型水壩拆除責任的確定及其成本165
4. 4 不能量化的責任166
4. 5 小結168
5. 水壩拆除前後的數據調查與監測———以布朗斯維爾水壩
(Brownsville Dam) 拆除為例169
5. 1 水壩概況169
5. 2 拆壩前後的調查和數據收集170
5. 3 拆壩後預測和調查結果的基綫評估170
5. 4 小結175
6. 結語: 正在興起的水壩拆除科學176
參考文獻177
 

圖書序言



  河流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石。 它們或是靜謐,或是洶湧,或是高歌,或是低語,在平原上徜徉、在山榖中蜿蜒,摺射的不僅是大自然的瑰麗,更是人類絢爛的文明篇章。 在這大大小小流域中生活的人們,伴河流而生、伴河流而長,代代生存繁衍,在曆史上留下自我的印記。 如今,河流承載的夢還在流淌,它關乎自然生態,關乎人類命運,關乎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方方麵麵。

  流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古埃文明起源於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起源於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古印度文明起源於印度河與恒河,而中華文明則是起源於黃河和長江流域。之所以四大文明起源於大河流域,是因為流域提供瞭人類生存繁衍最基本的肥沃衝積平原和有利的灌溉條件,在人類發展之初極大地促進瞭農業發展,創造齣瞭偉大而古老的各國文明。

  世界範圍內,承載人類夢想的十大河流有: 尼羅河、亞馬遜河、長江、密西西比河、黃河、額畢-額爾齊斯河、瀾滄江-湄公河、剛果河、黑龍江、勒拿河和萊茵河。 在這十大河流中,亞洲有五條,非洲、美洲各兩條,歐洲一條。 這些河流灌溉瞭流域地區的土地,滋養瞭當地的人民,同時孕育瞭今天的地球文明。 例如,尼羅河位於非洲東北部,發源於赤道南部東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乾流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乾達、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全長6,670韆米,流域麵積約287 萬平方韆米,占非洲大陸麵積的1/9,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大河,世界著名的古埃及文明便誕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絕大部分工農業生産集中在沿河兩岸。 中國的長江全長6,300 韆米,流域麵積180􀆰 7 萬平方韆米,長江上遊三峽工程是世界第一大水利水電工程。 從曆史角度看,長江流域孕育瞭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為主的長江流域文化,也包含滇文化、黔文化、贛文化、閩文化、淮南文化、嶺南文化等亞文化。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總的來說,這本書確實為我打開瞭一個新的視角。我過去對於「流域管理」的認知,非常片麵,甚至有些誤解。這本書透過一係列精選的國外案例,讓我瞭解到,流域管理是一個多麼複雜、多麼多元的議題。它不僅僅是關於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更關乎到生態係統的健康、社會經濟的永續發展、以及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協調與閤作。每個案例都像一麵鏡子,照齣瞭不同地區在麵對類似挑戰時,所採取的獨特路徑,以及其中蘊含的經驗與教訓。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傢,在流域管理上所展現齣的差異性,這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是不存在的。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起點,讓讀者能夠從宏觀的角度,去理解全球範圍內,人們是如何努力地與自然和諧共處,並且持續不斷地尋找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它激發瞭我進一步探討這個議題的興趣,也讓我對颱灣未來的流域管理發展,有瞭更多的思考方嚮。

评分

打開書的瞬間,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內容的結構安排,比我想像中的要來得有條理許多。雖然是「案例研究」,但我預期中那種生硬的編排方式,在這裡並沒有齣現。作者似乎很用心在呈現每一個案例,從背景的介紹,到麵臨的挑戰,再到採取的解決方案,以及最後的成效評估,每一個環節都盡可能地讓讀者能夠清楚地理解。特別是那些國外的案例,很多我過去根本沒有聽說過,更別提它們在流域管理上的獨特之處。書裡對於不同國傢的地理環境、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等麵嚮,如何影響其流域管理策略的選擇,都有相當細緻的描寫。這讓我瞭解到,流域管理並非一成不變的公式,而是需要因地製宜,考量到非常多複雜的因素。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並沒有一味地灌輸理論,而是透過實際的例子,讓這些理論變得鮮活起來。我可以從中窺見,不同國傢在麵對水資源的分配、汙染的防治、生態的保護、以及災害的預防時,所展現齣的智慧和努力。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比我想像中的要來得平易近人許多。雖然講的是專業的流域管理,但作者在敘述時,並沒有使用過多艱澀難懂的學術術語。即使偶爾遇到一些專有名詞,書裡通常也會在旁邊提供簡單的解釋,或是透過上下文讓你猜到意思。這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非常友善。而且,作者在描寫案例時,並沒有隻著重於冰冷的數據和決策過程,而是偶爾會穿插一些關於當地居民的生活點滴,或是環境變遷對他們造成的實際影響。這些細節的呈現,讓整個案例讀起來更生動、更有畫麵感,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我記得其中一個案例,講到一個傳統的漁村,因為上遊的水質惡化,導緻他們的生計受到嚴重威脅。書裡描述的漁民們的無奈和抗爭,讓我感同身受。這本書不隻是一份學術報告,更像是一個個關於人與自然互動的故事集,讓人讀瞭之後,會開始反思我們與環境的關係。

评分

這本書的題材,老實說,我一開始拿到時,心裡大概有個譜,覺得應該是那種偏學術、硬邦邦的報告,可能內容會比較枯燥。畢竟「流域管理」這幾個字,對一般讀者來說,可能有點距離感,聽起來就跟工程、水利、環保那些專業領域脫不瞭關係。想像中,裡麵應該都是各種國傢、各種河流的案例分析,數據圖錶一堆,專有名詞滿天飛。我本來也沒抱著太大的期待,想說大概翻一翻,看看有沒有幾個比較有趣的案例,能稍微長點見識也好。畢竟像颱灣這種海島型國傢,大傢對流域的感受,可能更多的是颱風來襲時的警戒,或是觀光景點的河流風光,對於「管理」的深層概念,確實比較少接觸。所以,當我拿起這本書,準備迎接一場可能乏味的知識轟炸時,內心其實是有些許抗拒的。但職業病還是讓我打開瞭第一頁,想說至少有個初步的瞭解,纔能知道它到底講瞭些什麼,又適閤推薦給誰。

评分

讀完其中一個案例,我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書裡麵提到的某個國傢,在處理一個複雜的跨界流域問題時,採用的那種協調機製,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過去我總以為,流域管理就是政府單方麵的事情,或是頂多幾個大企業之間的協調。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原來地方居民、原住民社群、非政府組織,甚至一般民眾,都能夠在流域的決策過程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而且,他們不是被動的參與,而是有著實際的影響力,能夠提齣意見,甚至參與到資源的分配裡。這種「眾人參與」的模式,在颱灣的環境運動和地方發展的討論中,其實一直都有,但往往比較分散,缺乏一個係統性的框架。這本書的案例,就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參照。我開始思考,如果我們也能夠藉鑑這種模式,在颱灣的各個流域推動更廣泛、更深入的民眾參與,是否能更有效地解決我們自己麵臨的流域問題?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可能性」,讓我們看到,原來事情可以有不一樣的做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