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選譯今釋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選譯今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科技不斷進步,解除大自然給我們的限製;經濟不斷成長,解除物質給我們的限製;管製不斷放寬,解除製度給我們的限製。我們不思節製,為所欲為,一步一步將世界推嚮懸崖邊緣。

  曆史的發展雖然屢次背離孔子的思想,然而終須迴到孔子指引我們的道路,世界纔有永續發展的可能。――孫震

  《論語》是儒傢思想的經典,是至聖先師孔子與其弟子的答問錄,記載瞭關於「仁」與「倫理」的各種智慧。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各以半部《論語》,助宋太祖及宋太宗平定、治理天下,故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古代中國社會處於停滯經濟時代,政府依靠禮製安定社會秩序,倫理在此時發揮重要作用;現代社會的成長經濟型態帶來便利生活,卻也因個人欲望過度擴張,造成傷害他人利益的事件層齣不窮。利己與利他的界綫失去平衡,大同社會的理想愈來愈難實現,令現代社會發展陷入不安。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中國文化精髓的集結,是儒傢思想在現代的重新詮釋。前颱大校長孫震以經濟學者的角度,利用古人的智慧解決當前社會各種難題,找齣未來世界的運行法則――在物欲與自我利益高漲的當代世界,仁慈和倫理並非陳舊的觀念,隻要迴歸孔子指引的方嚮,地球就能永續發展。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孫震


  國立颱灣大學經濟係畢業,獲美國奧剋拉荷馬大學經濟學博士。曆任颱大經濟係教授、颱大校長、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元智大學遠東經濟講座教授等職。現為颱大名譽教授、颱大經濟研究學術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著作甚豐,包括《半部論語治天下》《儒傢思想的現代使命》《世事蹉跎成白首》《世界經濟走嚮何方?點亮儒學的明燈!》《現代經濟成長與傳統儒學》《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人生的探索與選擇》《颱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嚮》《經濟發展的倫理基礎》《理當如此》《人生在世》《颱灣經濟自由化的曆程》《時還讀我書》《颱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等書。
 

圖書目錄

序  讀《論語》,此其時矣! 張作錦
序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黃啓方
自序 大傢讀《論語》

學習是幸福的源泉—學而1.1
品德比纔華更重要—學而1.6
儒傢人格的特質:溫、良、恭、儉、讓—學而1.10
貧而樂,富而好禮—學而1.15
禮樂教化勝過政令與刑罰—為政2.3
學習與思考使人生的智慧增長—為政2.15
禮在倫理之後—八佾3.8
仁義必須在利益前麵—裏仁4.5
利誠亂之始也—裏仁4.12
真纔實學纔是人生最可靠的資本—裏仁4.14
君子與小人之彆—裏仁4.16
王者的氣概與智慧—公冶長5.5,雍也6.1
不要聽他怎麼說,要看他怎麼做—公冶長5.10
子貢未聞孔子談性與天命—公冶長5.13
四項君子的品德成就子産政治傢的地位—公冶長5.16
說話真誠、做人正直纔能受人尊敬—公冶長5.25
子路重情義,顔淵重品德,孔子心懷天下—公冶長5.26
子路果決、子貢通達、冉求多纔,皆可以為政—雍也6.7
心中懷著遠大的理想纔會不在意眼前的窮睏—雍也6.11
博施濟眾是仁的極緻—雍也6.30
豐盛人生的四個條件—述而7.6
財富雖好,但我心中另有嚮往—述而7.12
孔子聞〈韶〉:音樂的社會功能—述而7.13
求仁得仁,道德本身就是人生的目標—述而7.14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7.16
忠、孝、友愛,不求人知,可謂至德矣—泰伯8.1
雖有珍貴的品德,仍需以禮節製—泰伯8.2
孔子少談的主題:利、命、仁—子罕9.1
既竭吾纔,欲罷不能:學習的路上—子罕9.10
歲月如逝水,不捨晝夜—子罕9.16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子罕9.22
人生難料,天命難測:顔迴與子貢—先進11.18
萬紫韆紅總是春:聽孔門弟子各抒心願—先進11.26
仁就是剋製自己,依禮而行—顔淵12.1
君子不憂不懼—顔淵12.4
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天下就大治瞭—顔淵12.11
孔子的正名主義—子路13.3
發展經濟是施政的優先目標—子路13.9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正直與孝行的兩全之道—子路13.18
潔身自愛,不接受無道之君的俸祿—憲問14.1
造福百姓就是仁—憲問14.16,憲問14.17
正名的故事:陳恆弒其君—憲問14.21
求學是為自己,不是為彆人—憲問14.24
君子的三種境界—憲問14.42
君子的美德—衛靈公15.1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15.24
人生應有遠大的目標,不是為謀衣食—衛靈公15.32
人、臣之道與治國安邦的方略—季氏16.1
紀綱敗壞,而國危矣—季氏16.2
交友之道—季氏16.4,顔淵12.23
君子有三畏—季氏16.8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17.4
君子亦有惡乎—陽貨17.24
孔子在齊國的際遇—微子18.3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子張19.23
附錄一 孔子年錶(周遊列國時期及以後)
附錄二 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
 

圖書序言

自序 

大傢讀《論語》


  二○一二年十一月,我被推選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中基會)董事長。這個由美國退還八國聯軍庚子賠款,在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代於一九二四年成立的基金會,再過一年多就要滿九十週年瞭。我心裏一直想著應該做些什麼特彆的事,以慶祝這個中華民國最古老基金會的九十歲生日?就在這個時候,孔孟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我們基金會董事郭為藩兄提齣英譯《論語》若乾篇章的構想,於是由孔孟學會提齣申請,經中基會執行委員會通過資助。

  這個英譯《論語》計畫的工作小組由六個人組成,我也應為藩兄之邀濫竽其中。我們六個人有兩位是退休大使,一位是退休銀行傢,一位是物理學博士,現在教企業倫理的管理學院教授,為藩兄是社會心理學傢和特殊教育專傢,而我是經濟學者。我們的共同特點是愛好中華傳統文化,從小受一點國學教育,對研讀《論語》有很大的興趣和熱忱。

  這個英譯計畫有三點重要的意義。第一,以資本主義經濟與民主政治為主要內涵的現代西方文化,隨著全球化普及世界各國,由於鼓勵個人追求財富、權利和自由,雖然成效卓著,然而其對經濟永續發展與社會和諧安定的不利影響也日漸顯現,需要儒傢重視倫理、義務與責任的思想來救贖。第二,傳統儒學專傢比較不熟悉現代西方社會科學,而接受現代西方教育的社會科學學者愈來愈少接觸傳統儒學,雙方需要加強對話與溝通。第三,《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文獻,將《論語》中的重要篇章英譯並給予現代的詮釋,最有助於西方一般讀者瞭解儒傢思想。

  我們工作小組的六位朋友,彼此協調,各自選擇自己想寫的十五章,閤為九十章,作為對中基會九十歲生日的賀禮。經過一年多的密集開會和討論,於二○一五年十一月提齣初稿;再經一年修正和補充一些相關資料,於二○一六年十一月提齣最終報告。現在完整的《論語粹語英譯今釋》(A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Select Chapters of the Analects)正洽由香港中華書局齣版,應可於二○一八年問世,完成我們想要在西方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文化席捲全世界、滔滔者皆是也的今天,輸齣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點微薄的初願。

  孔孟學會的《論語》英譯計畫結束後,我有一點欲罷不能,繼續挑選《論語》的一些篇章,加以譯繹。不過這次隻是為瞭自己的興趣,所以未加英譯。我雖已退休多年,但是演講邀約仍然不斷,為瞭認真準備演講,不得不時譯時停,以緻不能維持穩定的工作品質。尤其到瞭一年將盡之際,過去答應的一些邀約一一到期,更覺應接不暇。所以決定暫時停下來,等待將來有完整的時間再繼續。

  檢討過去一年的成果,包括原來十五章中的十四章,共已完成五十八章,各章引用的部分不包括在內。這五十八章的品質並不在同一水準,過去參加孔孟學會英譯計畫的十四章顯然有點「輕、薄、短、小」,如嚴格要求應「打掉重練」,不過我隻做瞭部分補充。這五十八章中有五十六章以孔子為主,隻有兩章以弟子為主,其中顔迴談的是自己追隨孔子學習的體驗,子貢則是為老師的名聲辯護。過去傳統時代不鼓勵讀書人做生意,子貢的地位未受到重視,現代經濟成長時代,我們應提高子貢的地位,作為儒商的典範,鼓勵所有産業界,包括農、工、商在內,堅持倫理,創造價值,促進世界經濟的永續發展。

  司馬遷說:「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史記.貨殖列傳》)根據《史記.孔子世傢》的記載:「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贛廬於塚上,凡六年而後去。」

  司馬遷重視經濟發展,他也在揄揚子貢的地位吧!公元二○○○年,我初到麯阜,瞻仰孔廟、孔府和孔林,看到孔子墳墓右前方有一所簡陋的矮屋,說是子貢廬於塚上所居,雖然明知是今人新建,但是想起當年師徒情誼,仍然忍不住熱淚盈眶。

  我並未從師學《論語》,更不用說有「明師指點」。我初到颱灣的時候住在姨母傢,看到姨父睡不著覺的時候背「四書」;為他提「四書」中任一句,他都能接著嚮下背,覺得十分羨慕。後來我讀颱中宜寜中學,這所由裝甲兵子弟中學改製而成的私立中學,董事長是蔣緯國將軍,唯我並非裝甲兵子弟,隻是裝甲兵子弟中學春季對外招插班生,我恰好沒學校讀,投考錄取。一九五二年我畢業的時候,得到蔣將軍贈送的四十元書捲,以二十三元從颱中市中正路中央書局買瞭一本啓明書局刊印,由瀋知方主稿、蔣伯潛注釋的《語譯廣解四書讀本》,從此置於床頭,沒事翻一翻,現在早已翻成散頁。這本書是我一生讀過無數本書當中,對我求學和做人幫助最大的一本,也是我讀「四書」的啓濛老師。

  我譯繹《論語》,為自己設下兩個標準:一個是譯文要明白通順,不像翻譯文字,一個是釋文應包含一些啓發或感動,這樣纔會讓這本書有所貢獻。我希望成果尚能差強人意。

  宋太祖和太宗的兩朝宰相趙普曾對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陛下緻太平。」所以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惜近人多不讀瞭!我希望中國人都讀《論語》。其實縱然從來沒讀過《論語》的中國人,他的思想中和行為中,也有《論語》的影響,因為《論語》的教誨像春雨潤物一樣,早已深入到中華文化之中。杜甫有一首〈春夜喜雨〉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過如果大傢都不讀,數十年之後,恐怕我們的文化就不一樣瞭。我希望西方人也讀《論語》,俾使西方文化更能造福人群。

  感謝我的好朋友高希均兄同意由「天下文化」齣版本書。過去我常怕自己的書沒有銷路,不敢拖纍希均兄。可是《論語》是中國人的《聖經》,希均兄是滿懷文化使命感的人,所以建議請我們的共同好友張作錦兄看一看。作錦兄如覺得可以就齣版,並請作錦兄賜序。我另外邀請前颱大文學院院長、我的同事和好友黃啓方教授也寫一序,他們的溢美之辭我愧不敢當。

  最後,讓我藉這個機會感謝我的助理盧曼珍女士。曼珍是颱大社會科學院退休祕書,過去曾幫助社科院多位院長,現在迴來協助我們颱大經濟研究學術基金會的行政事務,其實最多時候是幫助我處理文稿。曼珍畢業於颱大夜間部中文係,做事認真、負責、迅速、確實,文字訓練紮實,是我很大的福氣。我要說一聲:曼珍,謝謝。
 

圖書試讀

仁義必須在利益前麵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裏仁4.5
 
夫子說:「富與貴是我們喜愛的東西,不過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縱然得到也不接受。貧與賤是我們嫌惡的東西,不過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縱然得到也不排除。君子失去仁還有什麼名聲可言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違背仁;匆忙之間如此,危難之間也如此。」
 
不論追求富貴或排除貧賤,都要用正當的方法,否則寜願不要富貴,或寜願處於貧賤。在儒傢的價值係統中,「正當」比財富和地位更重要,當必須加以選擇時,正當居於優先的地位。什麼是正當?怎樣纔算正當?這就涉及倫理問題。倫理是人與人之間應維持的關係,或人與人相處應遵守的原則。人與人之間要有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關心彆人,不做傷害彆人的事,最好能幫助彆人,增加彆人的利益,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仁。
 
君子是有品德的人,而品德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仁。所以孔子說:「君子失去仁,還有什麼名聲可言呢?」仁是我們一輩子應守住的美德,就算是匆忙之間和危難之間都不可放棄。
 
不過,仁是關心彆人的利益,富貴與貧賤則涉及自己的利益。我們不能否認,人的天性對自己的利益比對彆人的利益更關心,這也是大自然為瞭所有生物的生存發展所做的設計,讓一切生物都知道趨吉避凶。因此仁雖然是一種高貴的品德,但若與個人利己之心發生衝突時,並不是每個人、每個時刻都能堅守不移。所以孔子稱贊他最欣賞的弟子顔迴:「迴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由此更見仁的珍貴,個人必須終身修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社會必須以製度加以支持,這在孔子時代就是「禮」,在今天就是所謂「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