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剛剛好就好

工作,剛剛好就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生活感悟
  • 職場
  • 成長
  • 治愈
  • 散文
  • 隨筆
  • 人生
  • 積極
  • 溫暖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係列熱銷15萬本!繼《隻要好好過日子》、《開始,期待好日子》,阿飛2018年全新力作。
  彆因為忙碌而忘瞭初衷,期許我們都能──好好吃、好好睡、好好玩樂,好好工作。


  為瞭工作而活著,為瞭活著而工作,
  兩者都稱不上幸福。
  工作的目的,不就是為瞭好好生活,
  如果因為工作而沒有瞭一點像樣的生活,
  那麼,努力工作又存在什麼意義?

  工作的我們總是貪心想要麵麵俱到:成為老闆的得力助手、同事的絕佳隊友、傢中的經濟之柱……,現實卻無法樣樣兼顧。那些我們都忘瞭的關於工作的重要提醒,卻是構築美好生活的根基。

  「這本書並不是要教導你成功的捷徑……比較像是人生旅途中某一部分的指引,……提醒每個人,也包括自己,彆在忙碌中忘瞭初衷……」────阿飛

  其實,我們從不擔心也不害怕工作的,
  隻是有時會忘瞭使勁的力道,
  讓過多的愛意、期待,造成工作與生活的失衡,
  因而變得疲倦、抱怨、厭世、暗黑,不再是自己。

  不妨試著稀釋工作在人生的濃度,
  劃分同事與朋友的界綫,
  理性的將事與人依輕重緩急排序,
  享受工作,也因工作而成為更好的人。

  心態:環境不會為你而變,隻能調整自己的態度
  關係:不要隻會做人,但做人也是做事的能力之一
  方式:埋頭努力並沒有用,努力在對的地方纔行
  生活:生活不隻是工作,善待自己纔是最重要的工作

編輯推薦

  從業務轉戰行銷,進而成為行銷總監的阿飛,曆經多份工作,從職場菜鳥成為帶領團隊的領導者,一路的辛苦與拼搏,讓他明白處於每個階段正在改變之中的你,麵臨瞭什麼樣的迷茫與失落。非教條式的工作術實用書,而是當你麵對職場迷惘時,猶如個人導師的溫馨提點。

支持工作人生均衡推薦──

  馬剋    職場圖文作傢
  王東明    口語錶達專傢、企業講師、廣播主持人
  吳若權    作傢
  崴爺    街頭派創業傢
  江湖人稱S姐    知名職場部落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阿飛


  歲數四十、抓不住青春尾巴的臭酸熟男。

  擁有自由作傢及行銷人雙重身分。
  目前任職某廣告行銷公司行銷總監。

  不想成為彆人口中的兩性專傢,
  因為所謂的專傢好像跟政客沒什麼兩樣。
  努力想成為文藝青年,
  但終究隻是發綫日益升高、身材逐漸走樣的大叔!

  著作| 緻 那些事與願違的愛情、隻要好好過日子、開始,期待好日子
  facebook︱ 請搜尋「關懷阿飛大叔基金會」
 

圖書目錄

輯一.心態
環境不會為你而變,隻能調整自己的態度
01做好自己,彆怪罪彆人
02比起學曆與腦袋,影響錶現的是態度
03為瞭還能工作而抱持感謝
04專注在自己該做的、能做的就好
05勇敢麵對錯誤,那是重返成功的契機
06為瞭好好工作,更要好好玩樂
07自尊是工作應有的氣度,但自大卻不是
08守信用,是一切的基本
09明白自己的不足,就要找機會補足
10加入想像力,讓工作力永遠新鮮
11不必追求自己能夠完投九局
12爭贏瞭一局的勝利,然後呢?
13將討好打包,學會與孤獨共處
14彆隻低頭看腳下的步伐,下一階段纔重要
15越是復雜的事,就要簡單想
16麵對害怕的事,唯有理解纔能剋服恐懼

輯二.關係
不要隻會做人,但做人也是做事能力之一
17穩固同事之間的關係,必須倚靠自己的能力
18資深隻代錶做得久
19彆讓愛情成瞭工作的一部分
20把你們的愛,轉換成彼此的助力
21價值是自己的,不該是公司的光環
22 想升級,難免要打幾隻怪
23 同事,是能共同做事的人
24溝通,是為瞭讓自己更容易做事
25說閑話的人永遠都不缺
26有餘力就多齣點力
27彆讓善良成為你的緻命點
28不必勉強融入不適閤的圈子
29將「我覺得」去除,成為優秀的觀察者
30彆讓自己的善意,成瞭對方的壓力
31由自卑演變為自大
32樂於贊美,少用批判

輯三.方式
埋頭努力並沒有用,努力在對的地方纔行
33再偉大的工作,也不該為它捨棄健康
34當事情越多,你越需要冷靜
35時間有限,找齣腦力的最佳時段
36如何寫齣令人滿意的企劃案
37將準備做好七八成,自然有餘裕
38寜願多花時間留意每個細微
39閱讀,讓腦袋重新開機
40提醒自己思考三分鍾後再說
41先考慮不做什麼
42做百件事,不如一件事做百遍
43模仿是最容易進步的手段
44試著將眼前的事物分門彆類
45尊重專業,纔是專業的錶現
46一句話會齣現十種想法
47建立自己的資料庫,重點就好
48要不斷質疑目前的做法

輯四.生活
生活不隻是工作,善待自己纔是最重要的工作
49當個廢柴,沒什麼不可以
50不要為瞭滿足彆人而委屈瞭自己
51人生無需時時嚮前衝,不如順勢而為
52可以寬容,但不能放縱
53勇氣隻在必要時展現
54讓自己開心是人生的唯一目標
55量力而為不是懦弱的錶現
56忽好忽壞纔叫人生
57如果還可以盡力,那就撐下去
58明白你我的差異,看淡彼此的誤會
59成為大人的學習
60適當的不悅,展現底綫;無謂的遷怒,使人憤怒
61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62坦承麵對不足,反而成長瞭
63當一個溫暖的人
64給新鮮人的十個建議
 

圖書序言



  當你成為所謂的社會人之後,佔我們一天最多時間的,不再是上學,不會是玩樂,也不是交際,更不會是睡眠,而是工作(其實我一直認為,當學生也是一種工作,學校是另一種型式的職場)。

  準備、勞動、討論、整理、聯絡,還有應酬,各式各樣的工作內容佔據瞭我們的時間。因此,好好解決工作難題,好好麵對職場百態,自然便有機會擁有自在舒適的生活。

  隻要是長期關注我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並不鼓勵人生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更討厭那種「因為你不肯犧牲自己時間纔不會成功」的觀念。做好自己該做的,有餘力再去幫助身邊的人,朝著設定的目標一點一點慢慢前進,其實要做到這樣其實已經很不容易,究竟工作還要我們犧牲多少呢?工作的目的,不就是為瞭好好生活,如果因此而沒有一點像樣的生活,那麼,努力工作到底又存在什麼意義?

  業績第一名、賺到很多錢、升職加薪,都不等於獲得瞭人生的巨大成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看起來贏得許多,實際上卻是輸掉更多,可能是輸掉瞭友情與親情,也許是輸掉瞭自己的健康。

  我個人嚮來對於「做人比做事重要」這種觀念抱持質疑,或許是看到太多逢迎拍馬的人在職場上如魚得水,令人感嘆小人得勢,認真做事是傻子,難道做人真的比較重要嗎?但,也許我們隻看到瞭錶麵,擁有好人緣當然很棒,懂得討好上司固然吃香,可是,在職場上要穩穩坐在一個位置,沒有一點點真正的實力是無法坐得長久,開公司不是做慈善事業,老闆需要的終究是要有能力、可以做事的人。

  我在前作《開始,期待好日子》曾嘗試加入一些自己對於職場與工作的看法,獲得不少讀者的迴響,發現原來有許多人需要這方麵一些指引與建議。寫職場題材的書,對我來說並非容易的事,畢竟我不是一個多麼熱愛工作的人,也不是工作能力卓越或位高權重的人,不確定由這樣的我來錶達意見是否具有說服力。

  我寫這本書並不是要教導你成功的捷徑,更不是要炫耀自己的工作能力,當然這也不是教你做事技巧的工具書;這本書比較像是人生旅途中某一部分的指引,隻是單純分享一些自己在職場多年後的心得,希望能透過書寫提醒每個人,也包括自己,彆在忙碌中忘瞭初衷。期待這本書的文字能帶給讀者與自己一些工作上的幫助與生活上的動力。

  期許我們:好好吃、好好睡、好好玩樂、好好工作。

  人生需要的,不就隻是如此而已嗎?
 
阿飛

圖書試讀

為瞭好好工作,更要好好玩樂
 
不可否認,工作很重要,麵對工作,我們必須付齣勞力、腦力、技術與創意來換取報酬,然後用辛苦得來的酬勞打造自己理想的生活。然而,我非常不喜歡鼓吹大傢「工作第一」的言論,以及那種「因為你不肯犧牲多一點的時間,纔無法成功」的觀念。
 
工作有成就固然很好,但它絕對不會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要件。而且,想要有良好的工作成效,更需要良好的休息品質。
 
有人盡力把工作當成一切在生活著,也有人把生活當成工作過日子,這兩者皆不可取。無論如何,都要讓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纔有機會擁有成就感與幸福感。
 
有時候,我們隻顧著埋頭拼命工作,隻知道不能偷懶,卻不明白值得努力的目標是什麼,到最後沒有得到心中真正想要的,反而是努力地摧毀自己的健康。
 
請記得:彆以為某些事、某些人很重要,但他們再怎麼重要,也比不過你自己重要。
 
我曾經閱讀過工作狂的相關研究報導,報告指齣,休假對於熱愛工作的人在麵對工作相關思考與情緒的調整上,具有正麵的效果。長時間的假期確實可以讓工作者有好好復原的機會;而且重返工作崗位後,還能恢復到比之前更佳的水準錶現。
 
休息,不代錶無所事事;輕鬆玩樂,並不代錶放縱或懶惰懈怠,而是願意正視內心的疲乏,以及為瞭保有對於夢想的動力,都在提醒著:不要太過虧待自己。
 
韆萬不要認為「休假玩樂好內疚」,休假是你的權利,到底有什麼好內疚的?不要想著「自己可能會被取代」,如果你的能力這麼容易被取代,那是否該換工作瞭呢?也不要認為「我不在就沒有人可以處理」,你真的沒那麼偉大,這世上沒有什麼是非你不可的。沒有做不完的事,隻有做不完事的人。大部分的問題不是我們的工作如何,而是抱持的心態如何。
 
如果在休假時沒有好好安排、好好放鬆、好好充電,反而會讓自己容易鬍思亂想,可能會感到焦慮、孤單,或沒安全感,既然都有時間能休息瞭,請妥善安排,找齣適閤自己的假期計劃與休息方式,避免齣現「休假不知做什麼,乾脆迴去工作好瞭」這樣的想法。

用户评价

评分

哇,看到《工作,剛剛好就好》這個書名,我第一秒就覺得很有親切感!身在颱灣,每天為瞭生活打拼,誰不希望找到那個“剛剛好”的工作狀態呢?不是那種拼死拼活、犧牲生活品質的“燃燒自己”,也不是那種得過且過、缺乏成就感的“佛係”。這本書名就好像一劑心靈的良藥,點齣瞭我們好多人的心聲。我猜這本書的內容,大概會探討現代人在職場中如何平衡個人價值、工作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吧?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設定工作目標,但又不至於把自己逼瘋的實用方法?或者說,它會引導我們思考,到底什麼纔算“剛剛好”?是薪水、是職位、是彈性工時,還是工作本身的樂趣?我蠻期待看到書中能有一些案例分析,比如不同年齡層、不同行業的人,是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剛剛好”工作模式的。特彆是對於剛入職場的年輕人,或是麵臨職業瓶頸的中生代,這本書也許能提供一些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嚮。我希望它不是那種空泛的勵誌雞湯,而是能提供一些落地、可執行的建議,幫助我們把生活和工作這兩條平行綫,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评分

我是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工作,剛剛好就好》這個書名的,瞬間就覺得一股清流襲來。在颱灣,大傢好像都有一種“拼命三郎”的刻闆印象,好像不拼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算成功。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個人越來越覺得,活得太纍,反而失去瞭很多樂趣。這本書名,恰恰點齣瞭我一直在尋找的那個“剛剛好”的狀態。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和價值,同時又不至於讓自己感到壓力過大。會不會有一些關於如何與同事、上司建立良好關係,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的技巧?或者,它會鼓勵我們去擁抱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從而減輕不必要的焦慮?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實際的案例,分享一些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人,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那個“剛剛好”的平衡點的。因為光說理論容易,但看到彆人怎麼做的,會更有啓發性。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職業目標,並找到實現目標而又不犧牲生活品質的方法,那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评分

《工作,剛剛好就好》,光是書名就足以讓人心生嚮往。在颱灣,很多人都在為瞭所謂的“成功”而奔波,但往往忽略瞭過程中最寶貴的——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我總覺得,工作應該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這本書名,給我一種“適度用力,活齣精彩”的感覺。我猜它應該會探討如何在工作中保持專業和效率,但同時也能保有自己的個性和生活節奏。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設定清晰的工作界限,避免工作侵占個人時間的實用方法?或者,它會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找到一份讓自己感到滿足和快樂的工作,而不是僅僅為瞭薪水而妥協?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如何培養自我同情,善待自己的建議。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對自己要求過高,一旦達不到就感到沮喪。這本書,也許能幫助我們學會原諒自己,接納不完美,然後重新齣發。如果它能讓我對工作和生活有一個更積極、更平衡的看法,那這本書就真的太有價值瞭。

评分

最近真的好需要一本關於工作與生活的書,看到《工作,剛剛好就好》這個書名,立刻就被吸引住瞭。在颱灣,我們壓力其實不小,尤其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常常覺得好像不拼盡全力就會被淘汰一樣。可是,每次看到身邊一些朋友,為瞭工作犧牲瞭健康、傢庭,甚至夢想,我都會開始反思,工作到底是為瞭什麼?是為瞭賺錢?是為瞭實現自我?還是為瞭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多彩?這本書名“剛剛好就好”,讓我覺得它不是那種追求極緻、完美主義的論調,而是強調一種適度、平衡的狀態。我很好奇,它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工作定位的方法?會不會探討如何在工作中保持積極性,但又不至於過度消耗自己?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時間管理、情緒管理,甚至是人際關係處理的技巧,這些都是我們在職場中常常會遇到的挑戰。而且,如果能有一些關於如何拒絕無效社交、學會說“不”的建議,那就太棒瞭!畢竟,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攬在身上,找到那個“剛剛好”的邊界,纔能真正地活齣輕鬆和自在。

评分

《工作,剛剛好就好》,這名字一聽就讓人覺得舒服,好像找到瞭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在颱灣,我們有時候真的會陷入一種“工作狂”的陷阱,總覺得好像彆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不能停下來。但久而久之,身心俱疲,反而效率不高,甚至對工作産生瞭厭倦。這本書名直擊痛點,我猜測它應該會探討如何擺脫這種“內捲”的文化,找到一種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工作方式。也許它會教我們如何辨識齣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工作,而不是盲目地跟隨潮流,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或者,它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在傢辦公,或者是在工作中尋找彈性,來平衡個人生活和職業發展的策略。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工作之外的興趣愛好,讓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的建議。因為隻有當生活有瞭其他寄托,我們纔能更好地麵對工作中的挑戰,不會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而忽略瞭其他重要的事物。這本書,或許就是一本幫助我們找迴生活主導權,而不是被工作牽著鼻子走的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