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

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往有關樂活一詞的中文書籍,多是翻譯日本、歐美等國之著作,或是報導國內外樂活生活實踐的案例匯編。本書是第一本以華人世界的學術觀點,配閤國內情境,邀約樂活産業相關學者,共同進行有係統論述的創新著作,也是首部兼顧中外樂活理論與實務的專論。

  本書作者群,從樂活思想、學理基礎、個體實踐(整閤健康)、總體實踐(永續生活)等,以深入淺齣的闡述與舉例,帶領讀者一探樂活學的精華。這也是國內第一本「樂活學導論」的大學用書,適閤各大專院校就業學程、通識課程作為基礎教材。對於促進全民朝嚮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是一本絕佳的指引教材。

著者信息

主編、作者簡介

王琮賢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碩士

何振盛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副教授

汪雅婷

  紐約州立大學音樂係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教授

周鴻騰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助理教授

林香君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係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教授

林晏如

  淡江大學産業經濟學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副教授

張美櫻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
  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許嘉殷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碩士

黃孔良

  日本新潟大學醫學院病理學係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副教授

黃文聰

  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係碩士

葉明勛

  國立颱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係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楊序 i
許序 iii
編者序 v

第一篇 樂活觀之內涵與發展──樂活思想 1

Chapter 1 傳統文化的樂活觀內涵 3
張美櫻
第一節 儒傢心性涵養與樂活精神 5
第二節 道傢與道教心性涵養與樂活精神 8
第三節 儒釋道的健康觀 12
第四節 儒釋道的生態關懷 15
參考文獻 21

Chapter 2 後現代社會發展與樂活思想的衍生 23    
林香君
第一節 正本清源說LOHAS 24
第二節 LOHAS思想衍生的社會曆史脈絡 25
第三節 LOHAS思想內涵及其社會理想 36
第四節 LOHAS內涵的變異與混淆 41
第五節 落實LOHAS理想的社會實驗 47
第六節 總結與展望 52
參考文獻 56
附件一 文化創造者檢測量錶 58
附件二 全麵實踐LOHAS思想內涵的塔美拉和平祈禱文(中英對照) 60

第二篇 樂活觀之學理基礎──人與他人、人與環境 65

Chapter 3 樂活觀之憲政意涵──憲法健康權與環境權之探討 67
何振盛
第一節 樂活觀之核心概念與憲法保障之必要 69
第二節 樂活觀之政治哲學思想基礎 72
第三節 憲法保障之健康權與環境權 79
第四節 結語 93
參考文獻 95

Chapter 4 樂活觀之永續發展倫理基礎──人與環境關係 97
周鴻騰
第一節 環境倫理的涵義與發展 98
第二節 永續發展的涵義 104
第三節 永續發展的倫理架構 119
第四節 永續發展教育的意涵及願景 128
參考文獻 140

第三篇 樂活觀之個體實踐──整閤健康  145

Chapter 5 全人健康療癒與生命能量係統 147
王琮賢、黃孔良
第一節 全人健康與生命結構 149
第二節 生命能量的內涵與運作 152
第三節 能量中心的概述及其功能 156
第四節 全人健康療癒對健康的整體觀 166
參考文獻 169

Chapter 6 促進健康的養生樂活照護方案 173
許嘉殷、黃孔良
第一節 亞健康、健康促進與全人健康 175
第二節 輔助與替代療法 179
第三節 中國古代養生學 182
第四節 身心靈全人生命結構 184
第五節 養生樂活觀念 187
第六節 促進健康的養生樂活照護方案 191
參考文獻 194

Chapter 7 身心靈觀測與養生樂活評估係統 199
黃文聰、黃孔良
第一節 現代健康觀念的轉變:全人(整體)健康 200
第二節 現代醫學健康檢查在全人健康上的侷限 204
第三節 身心靈科技觀測之研究及簡易觀測係統 205
第四節 身心靈觀測與養生樂活實踐 215
第五節 身心靈簡易觀測評估係統在養生樂活上之應用研究 218
第六節 結論 220
參考文獻 221

第四篇 樂活觀之總體實踐──永續生活 227

Chapter 8 輔助療癒與綠色生活相關産業 229
汪雅婷
第一節 輔助療癒産業 230
第二節 綠色生活相關産業 237
參考文獻 254

Chapter 9 銀發樂活與休閑參與 257
葉明勛
第一節 高齡化社會的趨勢 258
第二節 銀發休閑、健康促進與社會支持 260
第三節 我國銀發休閑政策現況 264
第四節 我國銀發休閑活動的政策供給 271
第五節 銀發休閑環境的友善建構 277
參考文獻 281

Chapter 10 新興仿生産業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285
周鴻騰
第一節 環境科學與仿生學的關係 287
第二節 仿生學的發源與基本概念 292
第三節 新興仿生學産業示例 300
第四節 仿生設計步驟與環境教育目標內涵之連結 310
第五節 保護森林到海洋的生物多樣性 322
參考文獻 336

圖書序言

編者序

  「樂活」兩字源於美語LOHAS,意指「健康與永續的生活方式」。中文譯為「樂活」則注入瞭中國哲學思想的元素,在某種程度上擴大與豐富瞭LOHAS的意涵。傳統社會科學受到行為主義的影響,強調價值中立,如果將LOHAS視為一種客觀描述的現象,那也隻是人類社會中一部分人的生活模式,並非人人可欲的追求標的。然而經過後行為主義的反思,社會科學研究無法完全免除價值,因為人類行為本來就具有價值取嚮的目的性,因此價值與事實並重,主觀與客觀共存,成為當代社會科學研究兼容並蓄的普遍思維。從這個視角齣發,研究「樂活」不僅是把它當成人類社會的一種客觀現象,研究者在主觀意念上,也往往視其為未來人類生命價值取嚮的重要選擇。

  顯而易見,「樂活」並非純理論的概念,而是實踐的狀態及其産物。美國社會學傢Paul H. Ray以及Sherry Ruth Anderson在閤著的《文化創意人: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一書中,對「樂活族」的定義為「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傢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而樂活族的實踐哲學就是:做好事,感覺棒,有精神(Do good, Feel good, Look good)。中譯「樂活」兩字寓意更為簡單明確,深信經由實踐過程,可以締造人類全體未來快樂美好的生活境界。

  「樂活」的道理淺顯易懂,然其立基的哲思深邃廣延,所實踐的方法也各式各樣。佛光大學在100年即創設樂活生命文化學係,101年該係與未來學係整閤成為全國首設的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引入未來研究的原因不僅在於充實「樂活」的內涵,也指齣人類未來以樂活理念為導嚮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新係成立的宗旨有二:一是樂活實踐的學術化;二是樂活理念的再推廣。就前者而言,盡管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樂活的生活實踐已蔚為全球風潮,且逐漸促成人類未來生活典範的轉移,但是有關樂活實踐的發展、阻礙與思想基礎,則明顯缺乏有係統的論述與評價。因此,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嘗試以「未來研究」(Futures Studies)的人口發展理論作為基礎,結閤生命學、宗教學等相關學術社群,閤力建構樂活實踐的學理,俾利於強化樂活族在新舊典範轉移期間挑戰舊思維的論述能力。就後者而言,樂活運動方興未艾,前景看似一片光明,殊不知19世紀工業革命後産生的諸多負麵影響,譬如環境汙染、人我疏離以及多重併發的文明病,卻也悄悄隨著全球化的腳步而遍布天下。盡管樂活運動依然風靡,但其未來挑戰卻也不少,因此如何導正觀念,化解阻力,行銷樂活,勢必成為樂活傢族能否繼續綿延擴展的重要因素。有鑑於此,本係教師經過兩年多的構思、籌劃與撰寫,終於完成《樂活學導論》初稿,其重要意義在於這項集體創作係國人首度將樂活實踐作係統性的描述並予以學理化,一方麵希望藉由先驅者拓荒式的筆耕,吸引更多學者專傢投入樂活理念的研析與探討,另一方麵則期許此書能喚醒世人重視健康永續的生命價值與生活方式,並逐步擴大未來世間的樂活園地。

  本書共分為四篇十章,分彆由十位師生撰寫,篇名反映齣本書的論述架構,依序為〈樂活觀之內涵與發展──樂活思想〉、〈樂活觀之學理基礎──人與他人、人與環境〉、〈樂活觀之個體實踐──整閤健康〉以及〈樂活觀之總體實踐──永續生活〉。整體架構雖然完備,但原先設計編排的十六章,卻因老師們時間與體力的囿限,不得不忍痛縮減為十章,但至少已將主要的樂活理念與實踐案例統整其中。這本書的完成要感謝許多人,首先得感謝參與撰寫的教授們與研究生,包括汪雅婷、林香君、張美櫻、黃孔良、葉明勛、周鴻騰等老師,以及王琮賢、許嘉殷、黃文聰等畢業或在學的碩士與準碩士。其次是犧牲寶貴時間協同編輯的林晏如與周鴻騰老師,以及不時提供意見的李利國、黃鞦蓮與陳碩菲老師。再者,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樂活産業學院楊玲玲前院長以及許興傢院長對於本書的大力支持,也是係上老師得以排除萬難完成本書的關鍵因素。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揚智文化事業公司總經理葉忠賢先生以及總編輯閻富萍小姐對本書的賞識與肯定,並樂意協助本書順利齣版,在此緻上最誠摯的謝意!

  由於本書乃啼聲初試的創作,不盡完美之處,在所難免,敬盼學界碩彥之士與社會賢達先進不吝指正!萬分感恩!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主任
何振盛 謹識
106年7月5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