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

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樂活學
  • 健康生活
  • 永續生活
  • 生活型態
  • 身心健康
  • 環境意識
  • 可持續發展
  • 幸福生活
  • 健康導論
  • 樂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往有關樂活一詞的中文書籍,多是翻譯日本、歐美等國之著作,或是報導國內外樂活生活實踐的案例匯編。本書是第一本以華人世界的學術觀點,配閤國內情境,邀約樂活産業相關學者,共同進行有係統論述的創新著作,也是首部兼顧中外樂活理論與實務的專論。

  本書作者群,從樂活思想、學理基礎、個體實踐(整閤健康)、總體實踐(永續生活)等,以深入淺齣的闡述與舉例,帶領讀者一探樂活學的精華。這也是國內第一本「樂活學導論」的大學用書,適閤各大專院校就業學程、通識課程作為基礎教材。對於促進全民朝嚮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是一本絕佳的指引教材。
書籍簡介:探尋現代生活中的平衡與未來 書名: 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 (注:本簡介內容完全基於對“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這一主題的深度解析和推演,旨在描繪一本涵蓋此領域核心議題的著作可能包含的深度與廣度,但不涉及具體章節或既有內容的復述,而是構建一個理論框架下的內容輪廓。) --- 引言:時代的呼喚與生活哲學的重塑 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交叉口: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瞭物質的極大豐富,但同時也暴露瞭傳統生活模式對個人身心健康和地球環境的潛在損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追求“更多”是否等同於追求“更好”。《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它不是一本簡單的養生指南或環保手冊,而是一部係統性地探討如何構建一種既能滋養個體生命,又能顧及未來世代福祉的全新生活哲學的導論性著作。 本書的基石在於重新定義“成功”與“富足”。它挑戰瞭以無限製消費和物質積纍為核心的現代敘事,轉而倡導一種以內在平衡(Well-being)和生態責任(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為雙軸驅動的生活模式。這門“樂活學”——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理論精髓——要求我們從宏觀的社會結構觀察到微觀的日常決策,進行一場深刻的認知革命。 第一部分:健康維度的解構與重塑——從生理到心智的全麵賦能 本書深入剖析瞭“健康”的內涵,指齣健康的範疇遠超傳統醫學關注的“沒有疾病”的狀態,而是一種積極的、動態的、持續進化的生命狀態。 1. 生理健康的再定義:食物的智慧與身體的律動 本章聚焦於現代人飲食結構中的陷阱與齣路。它不僅探討瞭營養學的基本原則,更深入分析瞭食物的“信息素”——它如何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落來調控情緒、免疫力和長期認知功能。內容將細緻區分“快速能量”與“慢速滋養”,引導讀者理解有機農業、本地食物采購的深層價值,以及如何通過有意識的進食(Mindful Eating)重建人與食物之間的信任關係。此外,對身體活動的探討,將超越單純的健身房鍛煉,強調融入日常生活的“運動化生存方式”(Movement as Living),如步行、園藝、伸展等,以適應人體數百萬年進化的生物節律。 2. 心智健康的基石:壓力管理與意義探尋 在信息爆炸和高強度競爭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成為樂活學的核心戰場。本書將壓力視為現代生活的“通貨膨脹”,探討慢性壓力對生理係統的纍積性損害。理論框架將引入積極心理學、正念(Mindfulness)訓練的科學依據,闡述如何通過敘事療法和價值觀梳理,從根本上減少“存在性焦慮”。重點在於培養復原力(Resilience),即麵對逆境時的心理彈性,以及如何通過建立清晰的個人使命感(Purpose)來提供持續的內在驅動力。 第二部分:永續生活的實踐哲學——從個人選擇到全球公民意識 永續性(Sustainability)是樂活學的另一根支柱,它要求個體認識到自己的選擇對地球係統的連帶影響。本部分將“宏大敘事”落地為“日常實踐”。 1. 消費的倫理:從“擁有”到“使用”的轉變 本書批判性地審視瞭“綫性經濟”(獲取-製造-丟棄)的不可持續性。它詳細闡述瞭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基本原則,並將其應用於個人生活決策。內容涉及“慢時尚”(Slow Fashion)的興起、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的潛力分析,以及如何評估産品的生命周期——從原材料的開采到最終的迴收或降解。購買不再僅僅是滿足欲望,而是一種對價值鏈的投票,讀者將被訓練齣“深度評估能力”,識彆真正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與産品。 2. 能源與足跡:最小化環境負荷的藝術 在能源消耗層麵,本章提供瞭一套量化和優化個人“生態足跡”的方法論。它不僅討論瞭可再生能源的傢庭應用,更著眼於日常生活中高頻能耗環節的優化,例如齣行習慣的重塑(從私傢車依賴到多模式交通的整閤)、傢居能源效率的提升等。重要的是,它將環境議題與社會公平相結閤,探討瞭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的概念,認識到環境負擔往往不成比例地落在弱勢群體肩上。 3. 社區的再連接:地方化與社會資本的重建 永續的生活型態無法在完全孤立的狀態下實現。本書強調社區在抵抗全球化負麵效應中的關鍵作用。內容將涵蓋如何參與或建立本地食物網絡(如CSA,社區支持農業)、技能交換平颱,以及如何通過誌願服務和公民參與,增強社區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這是一種對“鄰裏互助”古老智慧的現代迴歸,旨在減少對遠端、高能耗供應鏈的依賴,提升社區的自我韌性。 第三部分:融閤與未來——樂活學的係統整閤與個人藍圖繪製 最後一部分,本書緻力於將健康與永續的概念進行有機整閤,確保兩者並非互相衝突的責任,而是相互強化的驅動力。 1. 時間的價值:從“效率至上”到“深度投入” 樂活學深刻理解,一個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必須是可“負擔”的,這意味著對時間的重新分配。本章探討瞭“時間貧睏”的現象,並提齣如何通過簡化決策(Decision Fatigue Reduction)、減少數字乾擾,來“收迴”被碎片化占用的時間。這些被收迴的時間,可以投入到自我照料、親密關係維護或社區服務中,從而直接提升健康度和社區歸屬感。 2. 繪製你的樂活藍圖:個性化與長期承諾 本書並非提供一個一刀切的模闆,而是提供一套工具箱,幫助讀者構建個性化的樂活路徑。這涉及到對個人生活現狀的誠實評估(健康基綫與環境影響評估),設定SMART原則下的長期目標,並建立一個持續反饋和調整的機製。它鼓勵讀者將樂活視為一場馬拉鬆而非短跑,強調漸進式變革的力量,以及慶祝每一個微小勝利的重要性。 結論:走嚮一個更有意義的未來 《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的最終目標,是激發讀者成為一個更加清醒、負責任和充滿活力的生活實踐者。它論證瞭,當我們開始關照自身內在的健康時,我們的目光自然會投嚮我們所居住的世界,並渴望為其帶來積極的改變。這是一種自我解放,也是對未來的投資。閱讀本書,即是開啓一場深刻的、塑造生命的探索之旅。

著者信息

主編、作者簡介

王琮賢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碩士

何振盛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副教授

汪雅婷

  紐約州立大學音樂係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教授

周鴻騰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助理教授

林香君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係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教授

林晏如

  淡江大學産業經濟學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副教授

張美櫻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
  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許嘉殷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碩士

黃孔良

  日本新潟大學醫學院病理學係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副教授

黃文聰

  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係碩士

葉明勛

  國立颱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係博士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楊序 i
許序 iii
編者序 v

第一篇 樂活觀之內涵與發展──樂活思想 1

Chapter 1 傳統文化的樂活觀內涵 3
張美櫻
第一節 儒傢心性涵養與樂活精神 5
第二節 道傢與道教心性涵養與樂活精神 8
第三節 儒釋道的健康觀 12
第四節 儒釋道的生態關懷 15
參考文獻 21

Chapter 2 後現代社會發展與樂活思想的衍生 23    
林香君
第一節 正本清源說LOHAS 24
第二節 LOHAS思想衍生的社會曆史脈絡 25
第三節 LOHAS思想內涵及其社會理想 36
第四節 LOHAS內涵的變異與混淆 41
第五節 落實LOHAS理想的社會實驗 47
第六節 總結與展望 52
參考文獻 56
附件一 文化創造者檢測量錶 58
附件二 全麵實踐LOHAS思想內涵的塔美拉和平祈禱文(中英對照) 60

第二篇 樂活觀之學理基礎──人與他人、人與環境 65

Chapter 3 樂活觀之憲政意涵──憲法健康權與環境權之探討 67
何振盛
第一節 樂活觀之核心概念與憲法保障之必要 69
第二節 樂活觀之政治哲學思想基礎 72
第三節 憲法保障之健康權與環境權 79
第四節 結語 93
參考文獻 95

Chapter 4 樂活觀之永續發展倫理基礎──人與環境關係 97
周鴻騰
第一節 環境倫理的涵義與發展 98
第二節 永續發展的涵義 104
第三節 永續發展的倫理架構 119
第四節 永續發展教育的意涵及願景 128
參考文獻 140

第三篇 樂活觀之個體實踐──整閤健康  145

Chapter 5 全人健康療癒與生命能量係統 147
王琮賢、黃孔良
第一節 全人健康與生命結構 149
第二節 生命能量的內涵與運作 152
第三節 能量中心的概述及其功能 156
第四節 全人健康療癒對健康的整體觀 166
參考文獻 169

Chapter 6 促進健康的養生樂活照護方案 173
許嘉殷、黃孔良
第一節 亞健康、健康促進與全人健康 175
第二節 輔助與替代療法 179
第三節 中國古代養生學 182
第四節 身心靈全人生命結構 184
第五節 養生樂活觀念 187
第六節 促進健康的養生樂活照護方案 191
參考文獻 194

Chapter 7 身心靈觀測與養生樂活評估係統 199
黃文聰、黃孔良
第一節 現代健康觀念的轉變:全人(整體)健康 200
第二節 現代醫學健康檢查在全人健康上的侷限 204
第三節 身心靈科技觀測之研究及簡易觀測係統 205
第四節 身心靈觀測與養生樂活實踐 215
第五節 身心靈簡易觀測評估係統在養生樂活上之應用研究 218
第六節 結論 220
參考文獻 221

第四篇 樂活觀之總體實踐──永續生活 227

Chapter 8 輔助療癒與綠色生活相關産業 229
汪雅婷
第一節 輔助療癒産業 230
第二節 綠色生活相關産業 237
參考文獻 254

Chapter 9 銀發樂活與休閑參與 257
葉明勛
第一節 高齡化社會的趨勢 258
第二節 銀發休閑、健康促進與社會支持 260
第三節 我國銀發休閑政策現況 264
第四節 我國銀發休閑活動的政策供給 271
第五節 銀發休閑環境的友善建構 277
參考文獻 281

Chapter 10 新興仿生産業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285
周鴻騰
第一節 環境科學與仿生學的關係 287
第二節 仿生學的發源與基本概念 292
第三節 新興仿生學産業示例 300
第四節 仿生設計步驟與環境教育目標內涵之連結 310
第五節 保護森林到海洋的生物多樣性 322
參考文獻 336

圖書序言

編者序

  「樂活」兩字源於美語LOHAS,意指「健康與永續的生活方式」。中文譯為「樂活」則注入瞭中國哲學思想的元素,在某種程度上擴大與豐富瞭LOHAS的意涵。傳統社會科學受到行為主義的影響,強調價值中立,如果將LOHAS視為一種客觀描述的現象,那也隻是人類社會中一部分人的生活模式,並非人人可欲的追求標的。然而經過後行為主義的反思,社會科學研究無法完全免除價值,因為人類行為本來就具有價值取嚮的目的性,因此價值與事實並重,主觀與客觀共存,成為當代社會科學研究兼容並蓄的普遍思維。從這個視角齣發,研究「樂活」不僅是把它當成人類社會的一種客觀現象,研究者在主觀意念上,也往往視其為未來人類生命價值取嚮的重要選擇。

  顯而易見,「樂活」並非純理論的概念,而是實踐的狀態及其産物。美國社會學傢Paul H. Ray以及Sherry Ruth Anderson在閤著的《文化創意人: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一書中,對「樂活族」的定義為「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會考慮到自己與傢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而樂活族的實踐哲學就是:做好事,感覺棒,有精神(Do good, Feel good, Look good)。中譯「樂活」兩字寓意更為簡單明確,深信經由實踐過程,可以締造人類全體未來快樂美好的生活境界。

  「樂活」的道理淺顯易懂,然其立基的哲思深邃廣延,所實踐的方法也各式各樣。佛光大學在100年即創設樂活生命文化學係,101年該係與未來學係整閤成為全國首設的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引入未來研究的原因不僅在於充實「樂活」的內涵,也指齣人類未來以樂活理念為導嚮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新係成立的宗旨有二:一是樂活實踐的學術化;二是樂活理念的再推廣。就前者而言,盡管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樂活的生活實踐已蔚為全球風潮,且逐漸促成人類未來生活典範的轉移,但是有關樂活實踐的發展、阻礙與思想基礎,則明顯缺乏有係統的論述與評價。因此,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嘗試以「未來研究」(Futures Studies)的人口發展理論作為基礎,結閤生命學、宗教學等相關學術社群,閤力建構樂活實踐的學理,俾利於強化樂活族在新舊典範轉移期間挑戰舊思維的論述能力。就後者而言,樂活運動方興未艾,前景看似一片光明,殊不知19世紀工業革命後産生的諸多負麵影響,譬如環境汙染、人我疏離以及多重併發的文明病,卻也悄悄隨著全球化的腳步而遍布天下。盡管樂活運動依然風靡,但其未來挑戰卻也不少,因此如何導正觀念,化解阻力,行銷樂活,勢必成為樂活傢族能否繼續綿延擴展的重要因素。有鑑於此,本係教師經過兩年多的構思、籌劃與撰寫,終於完成《樂活學導論》初稿,其重要意義在於這項集體創作係國人首度將樂活實踐作係統性的描述並予以學理化,一方麵希望藉由先驅者拓荒式的筆耕,吸引更多學者專傢投入樂活理念的研析與探討,另一方麵則期許此書能喚醒世人重視健康永續的生命價值與生活方式,並逐步擴大未來世間的樂活園地。

  本書共分為四篇十章,分彆由十位師生撰寫,篇名反映齣本書的論述架構,依序為〈樂活觀之內涵與發展──樂活思想〉、〈樂活觀之學理基礎──人與他人、人與環境〉、〈樂活觀之個體實踐──整閤健康〉以及〈樂活觀之總體實踐──永續生活〉。整體架構雖然完備,但原先設計編排的十六章,卻因老師們時間與體力的囿限,不得不忍痛縮減為十章,但至少已將主要的樂活理念與實踐案例統整其中。這本書的完成要感謝許多人,首先得感謝參與撰寫的教授們與研究生,包括汪雅婷、林香君、張美櫻、黃孔良、葉明勛、周鴻騰等老師,以及王琮賢、許嘉殷、黃文聰等畢業或在學的碩士與準碩士。其次是犧牲寶貴時間協同編輯的林晏如與周鴻騰老師,以及不時提供意見的李利國、黃鞦蓮與陳碩菲老師。再者,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樂活産業學院楊玲玲前院長以及許興傢院長對於本書的大力支持,也是係上老師得以排除萬難完成本書的關鍵因素。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揚智文化事業公司總經理葉忠賢先生以及總編輯閻富萍小姐對本書的賞識與肯定,並樂意協助本書順利齣版,在此緻上最誠摯的謝意!

  由於本書乃啼聲初試的創作,不盡完美之處,在所難免,敬盼學界碩彥之士與社會賢達先進不吝指正!萬分感恩!

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産業學係主任
何振盛 謹識
106年7月5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意想不到的啓發,雖然我一開始隻是被“樂活”這個詞吸引,想瞭解一下它到底包含哪些內容。然而,在翻閱的過程中,我發現它遠不止我最初設想的那樣。書中關於“健康”的論述,沒有流於錶麵地講述那些老生常談的運動和飲食建議,而是深入探討瞭“健康”的內在含義,包括精神上的愉悅、情緒的穩定,以及如何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例如,作者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分析壓力源,並提供瞭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這些策略並非是抽象的理論,而是通過很多生活化的案例來闡述,讓我覺得既親切又實用。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正念”的部分,它不像是枯燥的理論課,更像是一次溫柔的引導,教我如何在日常的點滴中體會當下的美好,如何擺脫對過去的糾結和對未來的擔憂。這種從內而外的健康觀念,對我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嘗試去做齣一些積極的調整。

评分

我對“生活”本身充滿瞭好奇,總想知道有沒有更優雅、更美好的方式去度過每一天。這本《樂活學導論》給我帶來瞭很多驚喜,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指引我探索人生的不同可能性。書中關於“永續”的理念,讓我開始從更長遠的目光去思考自己的生活選擇。我一直認為,所謂“永續”,不僅僅是指環境保護,更包含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以及一種對未來世代負責任的態度。作者在書中對“社區建設”和“互助精神”的闡述,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意識到,個體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匯聚成集體的力量,纔能真正推動社會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我開始嘗試在我的生活中,更多地去參與一些社區活動,去與鄰居建立聯係,去分享我的經驗和資源,這種互動讓我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歸屬感和成就感。

评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抱有濃厚的興趣,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樂活學導論: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型態》時,直覺告訴我它可能會觸及我所關心的一些話題。果不其然,書中關於“永續的生活型態”的部分,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簡單地羅列環保的口號,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探討瞭個人行為與整個生態係統之間的聯係。書中對“消費主義”的批判,讓我不得不反思自己過往的消費習慣,並開始思考如何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盡量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作者提齣的一些“低碳生活”的實踐方法,也讓我覺得非常可行,比如如何通過改變齣行方式、減少食物浪費、選擇環保産品等來為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將“永續”的概念延伸到瞭社會層麵,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以及對弱勢群體的關懷,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永續”不僅僅是環境上的,更是一種全麵的、包容性的生活哲學。

评分

這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雖然我是在朋友的推薦下纔開始閱讀的,但很快就被它所吸引。書中對於“生活型態”的解讀,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生活方式。我發現,很多時候我隻是在被動地接受社會灌輸給我的“成功”標準,而忽略瞭真正能讓我感到快樂和滿足的東西。作者通過許多生動的例子,闡述瞭如何通過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來創造一種更積極、更有意義的生活。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時間管理”的章節,它不是教你如何更高效地擠壓時間,而是教你如何更有智慧地分配你的時間和精力,讓你能夠真正地投入到那些對你而言重要的事情上。這本書也讓我對“幸福”有瞭新的理解,它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積纍而成的。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多一些“慢下來”的時刻,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與傢人朋友分享快樂,這種變化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充實。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種能夠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方式,尤其是在職場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這本《樂活學導論》恰好給瞭我一些全新的視角。書中關於“健康”的探討,不僅僅局限於生理上的健康,更是深入到心理和精神層麵的調適。作者提齣的許多關於壓力管理和情緒疏導的方法,都非常實用。我尤其認同書中關於“界限感”的論述,它教會我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劃清界限,避免被工作過度侵蝕個人時間,從而保持身心的平衡。同時,書中關於“興趣培養”的建議,也讓我意識到,擁有屬於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對於提升生活幸福感至關重要。我開始重新拾起我曾經的愛好,並在工作之餘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不僅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讓我從中獲得瞭許多意想不到的靈感,甚至對我的工作産生瞭積極的影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