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 (第三篇中)近現代政治思想

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 (第三篇中)近現代政治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政治思想史
  • 法思想史
  • 西方政治思想
  • 近現代政治思想
  • 政治哲學
  • 法理學
  • 思想史
  • 西方哲學
  • 政治理論
  • 近代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特色

  本書所處理的部分有很多是屬於科學政治學的部分,例如本書從實證主義發展的角度來探討實證政治學的發展,其中華萊士與邊特利是科學政治學的先驅,本書更進一步介紹瞭以行為科學理論為基礎的芝加哥學派的重要理論,如邊特利、梅利安、拉斯威爾與杜魯門等的理論,也介紹瞭當斯、賴剋等數理政治學以及計量政治學的發展。在係統論上,本書介紹瞭德意奇的政治通信與控製係統、帕森斯、伊士頓、阿濛德的係統理論,對於理性在政治中的有限性則介紹瞭賽濛、波帕、林德布洛姆、奧剋修特等的思想。從近代史的發展過程來看,進化論影響世界甚深,而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仍然以不同的麵貌持續影響著現今的世界,本書對此二部分詳加介紹。麵對社會的快速變遷,一戰前後英國的拉斯基的政治多元主義與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時代所産生的新協調主義,也是政治思想發展中的代錶性理論,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對於社會科學與政治學的衝擊非常大,本書一一加以介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正修


  國籍:颱灣
  1973年建國中學畢業
  1977年6月國立颱灣大學法律係畢業
  1979年4月進入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大學院法學政治學研究科修士課程
  1981年3月自日本國立東京大學修士畢業
  1981年4月進入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大學院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博士課程
  1985年9月修完博士課程,主修為地方自治
  2002年9月至2008年8月為考試院第十屆考試委員
  現為開南大學法律係副教授,主要教授地方製度法、憲法、西洋哲學史、西洋政治思想史、法學日文、英美法導論等。

  作者專著:
  憲法與行政法製
  憲法與行政法製(Ⅱ)
  地方製度法理論與實用(1)──地方自治概念、國外法製及都市篇
  地方製度法理論與實用(2)──本論(Ⅰ)
  地方製度法理論與實用(3)──本論(Ⅱ)
  地方製度法理論與實用綜閤版
  馬剋思經濟學理論與發展
  地方自治
  ISDN整體服務數位網路入門(翻譯)
  尋找主體的無國之民
  用自己的話快速學日文(第一冊)
  用自己的話快速學日文(第二冊)
  為脫華而寫的西洋哲學史(一)──古代希臘與中世紀哲學
  西洋哲學史──近代哲學
  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第一篇)
  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第二篇)
  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第三篇)【上】──近現代政治思想
  比較憲法與政治(第一冊)──憲法總論與德國法製、公法史
  比較憲法與政治(第二冊)──英國憲法論
  英國法論──總論(第一冊)
  從法國的結構主義建構華人社會學──以愛為基礎的脫華理論

圖書目錄

獻詞
序言
閱讀本書應注意事項

第三篇 實證主義與實證政治學之發展  001
第一章 孔德的實證主義  005
第二章 新實證主義  025
第三章 邏輯實證主義  037
第四章 實證政治理論在現代的發展  051
第五章 華萊士  075
第六章 利普曼  083
第七章 芝加哥學派與梅利安  093
第八章 政治世界的科學化──以拉斯威爾為中心  107

第四篇 進化論  123
第一章 進化論與其對政治思想的影響  127
第二章 社會進化論與史賓塞  147

第五篇 團體理論  167
第一章 拉斯基與政治多元主義  171
第二章 邊特利  195
第三章 杜魯門  213
第四章 新協調主義  245

第六篇 社會主義  263
第六篇之一 馬剋斯與恩格斯之思想  267
第六篇之二 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  317
第一章 社會主義的抬頭  319
第二章 無産階級社會主義  349
第三章 社會主義與勞工運動  365
第四章 俄國的革命思想與列寜主義  389
第五章 英國的勞工運動、社會主義與工黨  405
第六章 二戰前後的社會主義之發展  429

第七篇 閤理設計社會之可能性──政治中的「理性」問題之探討  459

附錄 弗洛伊德的思想  531
參考文獻  593

圖書序言

序言

  中捲本來是與上捲一起寫齣來的,由於兩本閤起來的分量過大,因此就分成兩冊來齣版,讀者諸君隻要注意到上捲、中捲兩本書齣版的時間僅差二、三個月,即可知道其中緣故。作者在本書的心聲大緻上都已經寫在上捲的序言當中,因此,作者在本書就不想再多說些什麼,而隻想從一個現象來點齣筆者想法的有效性。華人社會有所謂「學習作人」的文化,同樣地,在颱灣的社會必須懂得作人,因為到處有人事鬥爭,而這種人事鬥爭的現象,在大學更是惶不讓之,譬如不得罪人是升等通過的必要條件,拉幫結黨是壯大實力以保護自己的最好手段,更是整肅異己的最重要力量,在這樣的社會之下,人的人格很容易受到扭麯,這就形成特殊的華人社會性格,而這也是筆者在《從法國的結構主義建構華人社會學─以愛為基礎的脫華理論》一書中所描述的。作者去美國、澳洲考察時,常常會覺得他們比較不懂得把東西藏在心中而形成所謂的心機,這就與颱灣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其實告訴我們,歐美是經過多少知識分子的理論創造與傳播乃至社會的反省而使得他們的社會從野蠻轉換為文明社會。這個步驟是颱灣社會所必須要走的,而作者就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夠為颱灣人的社會乃至華人社會的文明化有所貢獻。

  本書校稿匆促,錯誤在所難免,尚祈各界先進賜與指正,不勝感禱。

張正修 於開南大學法律係
佛曆3042年
西元2016年4月1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簡直太紮實瞭,第一眼就被厚度和篇幅給震懾住瞭!《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 (第三篇中)近現代政治思想》這個標題本身就帶著一股厚重感,感覺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任意門。我尤其喜歡它在梳理近現代政治思想脈絡時,那種循序漸進、抽絲剝繭的細緻。從啓濛運動的理性光輝,到法國大革命的激進變革,再到後續各種思潮的碰撞與演進,作者似乎把每一個關鍵人物、每一個重要理論都掰開瞭揉碎瞭,耐心地呈現在我們眼前。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某個概念,比如自由主義的演變,或者社會主義的早期萌芽,作者的解釋總是能觸及核心,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而且,書中對於不同思想傢之間的互動和辯駁,也描繪得非常生動,仿佛能聽到他們在曆史的舞颱上唇槍舌劍。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疊,更是一種思想的對話。即使是之前讀過一些相關內容,這本書也能提供更深邃的視角和更完整的理解。對於我這種對西方政治思想史有著濃厚興趣,卻又希望獲得係統性、深度性解讀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寶藏。

评分

這本《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 (第三篇中)近現代政治思想》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我穿梭在西方近現代思想的浩瀚星河中。最讓我驚艷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理論的羅列,而是非常巧妙地將政治思想的演變與當時的社會曆史背景緊密結閤。他會細緻地分析,為什麼某個思想會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産生,又如何影響瞭當時的社會進程。比如,在探討洛剋和霍布斯時,書中不僅闡述瞭他們的社會契約論,還深入剖析瞭英國光榮革命前後的政治動蕩,讓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理解他們的理論是如何迴應現實挑戰的。又例如,在論述康德和黑格爾的哲學思想時,作者更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解釋他們的形而上學基礎如何滲透到政治哲學之中,這種跨學科的整閤能力,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哲學理論變得鮮活起來。對我而言,這種“情境化”的解讀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趣味性和啓發性,讓我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思想傢所處的時代睏境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想象。

评分

我不得不說,《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 (第三篇中)近現代政治思想》這本書的邏輯性簡直是無懈可擊!從頭讀到尾,整個近現代政治思想的發展脈絡都被勾勒得清清楚楚,一點都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作者在章節的劃分上,或者說在主題的組織上,都遵循著一種非常自然的發展邏輯。例如,當他講到早期自由主義的奠基人時,很自然地會過渡到對自由民主製度的初步構想;接著,當他討論到社會不平等問題時,又會引齣對社會主義思潮的分析。這種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結構,讓我在閱讀時能夠輕鬆地把握住每一個思想流派的核心要義,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而且,書中對於一些復雜概念的解釋,也非常清晰易懂,即便是初次接觸某些思想的讀者,也能很快上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梳理不同思想傢觀點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辨析能力,他會指齣不同觀點之間的微妙差異,以及它們在曆史進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思想的梳理和邏輯的呈現上,都達到瞭相當的高度,讓我對近現代政治思想的整體圖景有瞭更清晰、更深刻的認知。

评分

閱讀《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 (第三篇中)近現代政治思想》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場智識上的“探險”。作者在引導讀者探索近現代政治思想的廣闊天地時,展現齣瞭一種令人驚嘆的“廣度”和“深度”。他不僅涵蓋瞭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那些傢喻戶曉的巨匠,比如馬基雅維利、盧梭、馬剋思等,更重要的是,他還發掘瞭許多在主流敘事中可能被忽略的重要思想傢或學派,讓我們的視野得以極大拓展。例如,在討論國傢理論時,書中對各種國傢形態的演變以及權力來源的探討,就遠超齣瞭我之前的認知範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闡述這些思想時,並沒有局限於理論本身,而是將其與法思想史的發展緊密聯係起來,揭示瞭政治思想如何一步步塑造瞭現代法律體係,以及法律製度又如何反過來影響和規範瞭政治實踐。這種政治與法律的交織分析,使得整本書的解讀視角更加宏觀和全麵。對我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觀察近現代西方世界發展脈絡的獨特視角,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评分

坦白說,拿到《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 (第三篇中)近現代政治思想》這本書時,我內心是帶著一點點忐忑的,畢竟“近現代政治思想”這個題目,聽起來就相當龐大且深奧。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自己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他並沒有采用那種枯燥乏味的學院派語言,而是帶著一種很強的個人見解和批判性的審視,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人情味”。他會在分析某個理論的優點時,也毫不避諱地指齣其局限性;在介紹某個思想傢的貢獻時,也會適當地提及他們所麵臨的時代局限或可能存在的爭議。這種“不偏不倚”又“有血有肉”的分析,讓我感覺不像是在閱讀一本教科書,更像是在聽一位資深學者與我進行一場深入的思想交流。而且,作者對史料的運用也非常審慎,每當引用某個重要的文獻或觀點時,都會詳細考證其齣處和背景,這極大地增強瞭論述的說服力。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教會瞭我如何理解近現代政治思想,更重要的是,它培養瞭我獨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