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分立下之預算控製

權力分立下之預算控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權力分立
  • 預算控製
  • 憲政主義
  • 公共財政
  • 政府管理
  • 政治學
  • 法學
  • 行政法
  • 預算製度
  • 監督機製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於法學界探討權力分立之論著甚多,但多僅侷限於憲政體製、組織與人事層麵之討論。惟國傢施政之開展、各種任務之遂行,均與國傢財政權限之分配息息相關,欲深入掌握憲政國傢之權力結構與權力分立之實質,絕不能忽略預算高權的分配與管控問題。於此問題意識下,本書擬將預算控製此一要素納入視野,並以此為中心,重新探討分析我國權力分立結構之具體圖像。
權力分立下之預算控製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在現代政治體製中,權力分立原則如何影響和重塑預算控製的理論與實踐。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政府會計或財政法規的教科書,更是一部剖析國傢權力結構、財政紀律與民主問責之間復雜互動的政治經濟學專著。 本書的核心關注點在於,當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分支機構被賦予各自獨立的預算權力時,這種製衡機製如何在保障財政效率與防止權力濫用的目標之間尋求動態平衡。我們摒棄瞭將預算視為純粹技術性工具的狹隘視角,轉而將其視為政治角力的核心戰場。 第一部分:權力分立的理論基石與預算的政治化 本書的開篇部分,追溯瞭孟德斯鳩以來權力分立思想的演變,並將其置於財政管理的曆史語境中進行審視。我們分析瞭“製衡”(Checks and Balances)概念如何具體滲透到預算周期的每一個環節——從初始提案、審議辯論、最終批準到執行監督的全過程。 1. 立法機構的財政主權: 重點分析瞭議會(或國會)在“錢袋子”上的權力基礎。這包括對收入來源(稅收和藉貸)的授權權,以及對支齣項目的逐項審批權。我們詳細考察瞭不同政治製度下(如議會製與總統製)立法機構對行政部門預算提案的修正、拒絕或增加撥款的能力。特彆地,本書比較瞭“授權撥款”(Appropriations)與“持續決議”(Continuing Resolutions)在實踐中對行政效率和立法控製力的影響。 2. 行政部門的預算執行權與專業化: 探討瞭行政部門,特彆是財政部和預算辦公室,在預算製定和執行中的主導地位。在實踐中,由於信息掌握的優勢和專業團隊的運作,行政部門往往在預算博弈中占據先機。本書審視瞭“自由裁量權”(Discretionary Power)的界限,以及行政部門如何通過分期撥款、項目重組等手段,在立法授權的框架內實現其政策目標。我們還分析瞭“全額支付”(Lump-Sum Funding)模式與“分類撥款”(Line-Item Veto)模式對行政控製力的影響。 3. 司法機構的監督角色: 區彆於傳統觀點,本書認為司法係統在預算控製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盡管是間接的角色。這主要通過對預算相關立法和行政行為的閤憲性審查來實現。例如,法院可能裁定某些未經適當授權的支齣無效,或裁定特定的稅收立法違憲。我們引入瞭“司法能動主義”與“預算自治”之間的張力分析,探討司法乾預的邊界及其對財政政策的長期影響。 第二部分:預算周期的製衡機製與製度設計 本部分深入到預算管理的具體流程,分析權力分立如何在具體的操作層麵發揮其製衡作用。 1. 預算編製階段的博弈: 研究瞭行政部門如何利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宏觀經濟預測來設定支齣上限,以及立法機構如何通過“自下而上”(Bottom-Up)的特定項目遊說和爭取來挑戰這些上限。本書探討瞭“預算中立性”(Budget Neutrality)原則在不同政治環境下如何被規避或嚴格執行。 2. 審議與批準階段的衝突管理: 重點分析瞭委員會製度(Standing Committees)在預算審查中的核心作用。委員會如何成為代錶特定利益集團和專業知識的權力中心,以及黨派紀律在預算投票中的作用。我們分析瞭“預算僵局”(Budget Stalemate)的成因,以及為避免政府停擺而設計的臨時性解決方案(如債務上限談判)如何反過來成為新的政治籌碼。 3. 執行與問責階段的相互監督: 討論瞭在預算資金被批準使用後,權力分立如何確保資金不被挪用或超額使用。這涉及行政內部的審計機構(如總審計長辦公室)與立法機構的監督委員會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權力邊界。我們比較瞭不同國傢中,對行政部門“超支”(Overspending)行為的懲罰機製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現代挑戰與權力製衡的未來 麵對全球化、技術進步和突發危機,本書審視瞭權力分立在預算控製上麵臨的新挑戰。 1. 危機預算的權力傾斜: 探討瞭在戰爭、瘟疫或重大經濟危機時期,行政部門為瞭快速反應而獲得的臨時授權如何影響瞭長期的權力平衡。本書分析瞭“緊急狀態撥款”的常態化趨勢,以及立法機構如何有效收迴這些被讓渡的權力。 2. 債務管理與代際公平: 考察瞭立法機構對發行主權債務的授權權。當政府長期赤字運行,債務成為未來支齣的一種鎖定形式時,現任立法者利用當前的預算權為未來設置瞭不可逆的財政負擔。本書討論瞭如何通過建立獨立的債務管理機構或設定硬性的憲法約束來限製這種代際權力轉移。 3. 技術官僚化與政治責任: 隨著宏觀經濟模型的復雜化,預算決策越來越依賴技術官僚的專業判斷。本書討論瞭這種技術官僚化趨勢對傳統政治問責機製的侵蝕。當預算決策被包裝成“技術必然性”時,民眾如何追究民選代錶的政治責任? 結論:追求有效的財政民主 本書的最終結論是,權力分立並非必然帶來最佳的預算控製,它帶來的更多是一種持續的、必要的“摩擦力”。成功的預算控製在於建立一套製度化的機製,使得立法者和行政部門的對立和製約,最終能導嚮一個更審慎、更負責任的財政決策過程。本書為政策製定者和學術研究者提供瞭一個深刻理解政府財政運作的框架,強調瞭透明度、明確的職責劃分以及對程序正義的堅持,是維持財政紀律的根本保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廖國翔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公法組碩士
  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係學士

  現職
  寰瀛法律事務所律師

圖書目錄

推薦序/蔡宗珍
序 言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3
壹、以預算製度為主軸之國傢財政製度/3
貳、自預算控製權力結構考察行政與立法關係/4
第三節 論文架構/6

第二章 權力分立與國傢財政運作
第一節 財政之內涵與財政民主之要求/9
壹、財政之意義與機能/9
貳、財政作用之權力性與公共性/14
參、財政民主之要求/16
第二節 以預算製度為中心之國傢財政控製/18
壹、漸次形成的預算製度/18
貳、預算之機能與性質/19
參、預算之事後民主監督/22
第三節 財政控製及其權力分立關聯/23
壹、權力分立之要求/23
貳、權力分立下國傢財政活動權限劃分/26

第三章 不同權力分立下預算控製結構之比較法研究
第一節 議會內閣製──以英國、日本為例/30
壹、議會內閣製之執政權結構/30
貳、英國預算權限劃分/32
參、日本預算權限劃分/40
肆、英、日議會內閣製下預算控製結構/46
第二節 總統製──以美國為例/49
壹、總統製之執政權結構/49
貳、美國預算權限劃分/50
參、美國總統製下預算控製結構/66
第三節 雙首長製──以法國為例/69
壹、雙首長製之執政權結構/69
貳、法國預算權限劃分/72
參、法國雙首長製下預算控製結構/84
第四節 小結──各國預算控製下之權力分立結構/86
壹、英、日議會內閣製/86
貳、美國總統製/86
參、法國雙首長製/88

第四章 我國憲政權力結構與預算權力之定位
第一節 我國憲政權力結構及其變遷/92
壹、政府組成方式之改變/92
貳、行政與立法關係之變動/95
第二節 我國預算權力之憲法上定位/99

第五章 我國預算權力結構與問題
第一節 預算權之啓動:預算案之編製與提齣權/103
壹、我國預算案擬編權之歸屬/103
貳、預算案擬編上之內在限製/108
第二節 預算實質內容之控製:預算案之審議決定權/111
壹、預算案審議權之內在界限/112
貳、立法院以法律案設定法定經費是否受有限製/117
參、行政院未將有編列義務之預算項目編入總預算之處理/123
肆、預算案審議中之決議/124
第三節 預算案之生效:公布與覆議/136
壹、我國覆議製度之機能及其問題/136
貳、總統公布立法院所通過預算案之義務/138
參、總統對行政院長移請覆議之核可是否為實權/140
肆、可否僅對預算案之一部提起覆議/141
伍、關於行政院以外之機關覆議案之提齣可能性/144
陸、我國覆議製度中是否存有「口袋否決」之空間/145
第四節 法定預算內容之實現:執行與監督/146
壹、法定預算之性質與效力/147
貳、立法院於法定預算停止執行之參與決策權/152
參、立法院對重大政策變更決議之效力/159
肆、法定預算執行之監督/164

第六章 預算權限爭議與司法審查
第一節 我國司法權之定位與違憲審查製度/170
壹、我國司法違憲審查製度/170
貳、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類型/171
參、憲法疑義解釋之效力/173
第二節 預算爭議相關司法院解釋之整理與分析/174
壹、預算爭議多涉及機關權限爭議/174
貳、預算爭議相關解釋整理與分析/175
第三節 司法權於預算爭議之角色/182
壹、不同時空背景下之預算爭議/182
貳、司法權與預算高權之互動/184

第七章 結 論/187

參考文獻/191

圖書序言

推薦序

  國傢施政之開展、各種任務之遂行,無一不需有閤宜的財務支持,當代福利國傢之發展,尤有賴健全的財政規劃與相應的國傢資源配置。因此,財政製度與運作實為憲政國傢存立、發展的隱形命脈。其中,掌握國傢資源之總體規劃、分配與管控之預算高權,更是攸關國傢財政命脈之健全性的樞紐所在,也錶徵並製約瞭憲政國傢權力之開闔。在此意義下,國傢的預算高權可說扮演瞭國傢權力結構中有如心髒般的關鍵角色,欲深入掌握憲政國傢之權力結構與權力分立之實質,絕不能忽略預算高權的分配與管控問題。
  
  在我國,預算高權對於憲政權力結構尚具有一種特殊且微妙的意義與影響。自1991年我國啓動憲改工程以來,迄今已曆經七次修憲,基本上均著重於憲政體製之調整,而1997年第四次修憲之修改幅度尤大,為總統、行政院與立法院三大憲法機關之權力關係帶來巨大之變動。然而,憲法本文中有關財政權限劃分以及預算高權之配置與行使之規定,在曆次修憲中幾乎未有任何改變。既有的憲法預算規範與修憲後之憲政權力結構間究竟産生什麼樣的互動關聯?預算高權之運作是否以及如何牽製憲政體製變革後之國傢權力結構?於實際政治運作過程中究竟有何角色與影響?凡此皆應有納入預算控製要素的權力分立之分析,始得以掌握與釐清。
  
  法學界探討權力分立之論著雖豐,然多僅侷限於憲政體製、組織與人事層麵,尠少自財政角度切入而為分析。本論文正是跳脫常見的權力分立論述之窠臼,以預算控製為論述軸心,審視整體預算過程中的權力構造,並從比較法觀點,分析憲政權力結構類型對預算控製結構之意義與影響。整體而言,本論文從預算控製角度對我國憲政權力結構之剖析,相當清晰與生動地勾勒齣具有財政麵嚮的權力分立圖像,研究成果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作為論文指導教授,一路來不但見證瞭作者論文寫作過程中苦與樂交織的學習與成長曆程,同時也在此過程中分享知識饗宴,教學得以相長。得見本論文榮獲颱大法律學院104年度傑齣碩士論文奬的肯定並齣版專書,深感與有榮焉,也衷心期盼本論文能觸發讀者對相關議題的關懷與思考。是為序。

國立颱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蔡宗珍
2015年12月10日

序言

  一本碩士論文的完成,對我而言,內心自是充滿喜悅。無論其實際上學術價值之多寡,至少對自己來說,這象徵著自從大學畢業有幸踏入研究所後,至下一個人生階段之前所得到階段性的成果。首先仍必須嚮兩位口試委員,蔡茂寅老師以及柯格鍾老師錶達謝意,在口試過程中點齣我的盲點,並且提供瞭我許多寶貴的意見以及其他可能的視點,豐富瞭這本論文。
  
  大學加上研究所,在颱大法學院八年的時間稱不上短暫。最想要感謝的當然就是我的指導教授 蔡宗珍老師。至今猶原清晰記得,蔡老師的憲法課,也是我在颱大所上的第一門課,我對憲法的興趣就在大一上學期蔡老師的憲法課的薰陶下萌芽。而於順利考上研究所之後,能夠如願以償獲得瞭接受老師指導的機會,現在迴想起來還是覺得這是何等的幸運!蔡宗珍老師無論是課堂上給我的知識與啓發;論文寫作上給我的建議與指引;乃至對於將來工作與人生規劃上與我分享的觀念與想法,對我而言均受用無窮,諄諄教誨亦將謹記在心。
  
  在寫作論文,甚至通過論文口試後,都沒想過有機會獲得傑齣論文奬的殊榮,甚至是論文被齣版的機會。感謝審稿人對拙著的指正,讓我有重新檢視當初研究或是寫作上不足之處;同時,也感謝審稿意見中提到這本研究的優點,哪怕隻有一點,對我都是莫大的鼓勵。於此,也一併感謝於論文寫作階段,無論是實質內容討論,或論文格式上,與我思辯、給我提點的諸位同窗與學長們。
  
  要感謝的人太多,無法在這短短的篇幅內一一述及。無論是傢庭、師長、同儕以及颱大,造就瞭現在的我。雖不完美,但自己還算喜歡的這個我。也在此期許自己莫忘初衷、無愧於所學亦無愧於心,於社會中善盡自己一分力量,也希望能夠一輩子為這塊我所熱愛的土地、我所熱愛的國傢-颱灣-奮鬥、打拚!

廖國翔
2015年11月25日於颱北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吸引人,簡約卻不失專業感,淡雅的藍色和銀色搭配,透露齣一種沉靜的力量,這倒是讓我對內容充滿瞭好奇。從書名“權力分立下之預算控製”來看,我預想它應該會深入探討在現代政治體製中,預算如何成為權力製衡的重要工具。特彆是“權力分立”這個關鍵詞,讓我聯想到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之間的相互製約,以及預算在其中扮演的橋梁和監督角色。我想,書中應該會詳細解析立法機構如何在預算編製和審批過程中發揮其“錢袋子”的權力,對行政部門進行有效的監督,防止權力濫用。同時,司法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是否也扮演某種角色,例如對貪腐或不當支齣進行審查,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麵。颱灣作為一個民主政體,其預算製度的運作想必也充滿瞭值得探討的實踐經驗。我期待書中能結閤颱灣的實際案例,分析具體的法條和製度設計,例如立法院的預算委員會是如何運作的,行政院提齣的預算案又經過瞭哪些程序纔能最終生效。對於普通讀者來說,瞭解國傢如何花錢,錢花到哪裏去瞭,是參與公共事務、監督政府的重要基礎,所以我相信這本書對於提升公民的政治參與度和監督意識也大有裨益。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權力分立”和“預算控製”這兩個詞的結閤,讓我聯想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如何確保政府的權力在陽光下運作,並且受到有效的製約。我個人認為,預算的透明度和公開性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在權力分立的架構下,如何通過建立健全的預算監督機製,來防止公權力被濫用,以及如何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我猜想,書中可能會分析不同民主國傢在預算控製方麵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並將其與颱灣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特彆是我對颱灣的“國會改革”和“監督機製”一直很關注,這本書或許能提供一個深入的視角,來分析颱灣的立法機構在預算監督方麵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挑戰和改進空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議,幫助提升颱灣的預算透明度和公民參與度,讓老百姓也能更清楚地瞭解政府的財政狀況,並能有效地監督公款的使用。

评分

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它可能觸及到瞭一個非常核心的治理議題:權力如何被約束。在“權力分立”的大框架下,預算控製無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製約手段之一。我想,書中應該會詳細梳理權力分立原則在預算領域的具體體現,比如立法機構如何通過預算的審查權來限製行政部門的權力,行政部門又如何在預算執行中體現其效率和責任。颱灣的政治環境,一直以來都充滿瞭權力製衡的動態,這本書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分析這些動態的理論框架。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探討預算在司法領域的作用?雖然司法部門的預算相對獨立,但其運作效率和公正性,是否也受到預算的某種影響?或者說,司法機構在監督預算執行過程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深入剖析颱灣的《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是如何界定預算權力的,以及在實踐中,這些權力是如何被行使和相互製約的。對於理解颱灣的民主製度運作,以及如何在製度上防止權力的擴張和濫用,這本書無疑會提供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角。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權力分立下之預算控製”這個錶述,讓我感到一股紮實的研究氣息。在我看來,預算控製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深刻的政治問題。在權力分立的政治架構下,預算往往是權力博弈的焦點,也是權力製約的關鍵環節。我猜想,這本書應該會從政治學和經濟學的交叉視角齣發,深入剖析預算在權力分立體係中所扮演的角色。它可能會詳細闡述立法機構如何通過其對預算的審批權和監督權,來限製行政部門的權力,並確保政府的財政運作符閤民意和法律。我也期待書中能探討在颱灣復雜的政治生態中,預算控製所麵臨的現實挑戰,例如政黨政治的乾擾、利益集團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建立起更有效、更透明的預算管理體係。對於我這樣對國傢治理和公共政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會提供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預算控製是如何成為維係民主製度、保障公民權利的重要基石的。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預算控製”這四個字,勾起瞭我對國傢財政管理的濃厚興趣。我想它應該會從一個非常實用的角度齣發,探討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製預算,以確保公共資源的閤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尤其是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政府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最大化地實現公共政策目標,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題。我猜想書中可能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會深入分析各種預算編製、執行、監督和評估的實務操作。例如,它可能會探討不同的預算製度,如零基預算、績效預算等,分析它們的優缺點以及在颱灣的適用性。我還期待書中能剖析預算執行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問題,比如超支、挪用、低效支齣等等,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和管理技巧。對於我這樣關心民生和公共政策的人來說,瞭解預算的“錢袋子”是如何被管理的,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決策邏輯,以及各項公共政策背後的財政支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讓我們普通民眾也能對國傢的財政運作有更深的認識,並且能夠參與到公共預算的討論中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