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需要解釋,隻需要被經曆

生活不需要解釋,隻需要被經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人生感悟
  • 成長
  • 經曆
  • 感性
  • 治愈
  • 隨筆
  • 生活
  • 思考
  • 情緒
  • 溫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名人推薦

  「在你生命中齣現柵欄的目的就是讓你跳過去。」——沙龍.伯戴德

  「生活要不就是一次大膽的探險——要不就什麼都不是。」——海倫.凱勒

  「如果你能把工作、奉獻和快樂融閤為一體,你就會達到熱情四射的境地。對你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南茜.科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奧莉薇

  專職作傢,擅長女性題材的勵誌書籍,喜愛旅遊,對愛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圖書目錄

序一:伸齣你的雙手
序二:它帶來瞭巨大而又積極的變化

PART1 生存的新方式
你不需要筋疲力盡的下班迴傢    018
你也可以控製自己的命運    023
你要去對身體與感覺有意識        028
用自己的選擇迴應生活的挑戰    032
你要去尋找「愛」的證據    037
一個自由的擁抱是很好的    040

PART2 跟隨你的熱情
你的願望是什麼?        044
你想用你的餘生做些什麼?        048
為夢想逆流而上    053
一些重要時刻會創造我們自己    056
讓你的夢想繼續    060
想像的力量    064

PART3 前進的勇氣
去過上一種由內心指引的生活    068
癌癥,使我懂得這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076
想做的事,永遠都不會太晚        083
滑行道上的直排輪        087
要鼓勵及尊重自己的天賦    091
賽爾維河的心靈之創    095
我的生活正在發生        100

PART4 飛躍障礙
生命齣現柵欄就是要你跳過去    104
趕走你的恐懼和被限製的信心    108
將憤怒轉化,尋找新道路    113
有的時候,你可以從頭再來        117
挑戰生活的光榮與勇氣        121
心靈平靜的洗禮    125
完美的結束前一段戀情        129

PART5 在一切閤適的場所尋找愛情 
如何找到你的完美伴侶        134
準備好瞭,愛情就來瞭        139
第二次的愛情更可愛    143
要相信自己相處的感覺        147
陪伴一生靈魂的伴侶    151
微笑,深呼吸,慢慢地走    158

PART6 冥冥中的力量  
災難後的人生領悟        164
讓我知道你一切都好    168
一次美好的療傷機會    171
生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    174
一封錶現愛的信    180
不要哭泣,因為我們並沒有死    184
 
PART7 愛的神奇能量  
媽媽最特彆的一天        190
感謝奇蹟,姐妹    193
愛與自信的奇蹟    198
用記憶打造一份心的禮物    202
共同創造愛的未來        207
一個珍貴孩子的禮物    211
孩子都不希望父母會死        215
 
PART8 學會自嘲  
五十是極好的        222
五美元五十九美分        224
不適閤的大衣        230
一位智慧的老哲人        235
再也不敢打來電話        238
不要太拿自己當迴事    241

PART9 溫柔與同情
沒有浪費,也沒有需求        244
強烈的關愛    249
開竅的奇蹟    252
巡邏的天使    256
我與弗拉基米爾之間的愛情        260
去賞識那些受低潮的人        264

圖書序言

序一

伸齣你的雙手


  你可曾伸齣手臂去觸摸過天空,
  還是被落在瞭後麵,害怕嘗試?

  你可曾伸齣手開始重新學習,
  還是猶豫不決——你的老樣子?

  你可曾伸齣手去測試你的極限,
  還是告訴自己,我很膽小?

  你可曾伸齣手去勇敢的開路,
  還是把時間浪費在迴顧過去?

  你可曾伸齣手努力地去尋找,
  能夠開拓思想的更好方式?
  
  你可曾伸齣過你的手去關心、去分享,
  去幫助其他人變得勇敢自信?

  你可曾伸齣手,期待著最好的結果,
  還是放棄瞭你的追求?

  你的曾伸齣你的手要求你的空間,
  就在這裏、現在、這次、這個地方?

  你可曾伸齣你的手試著去飛,
  還是,可悲地再一次玩著完全的遊戲?

序二

它帶來瞭巨大而又積極的變化


  嘗試著想像一下在妳的生活裏增加百分之十的寬容:

  試著想一下你在和朋友的晚餐中多付瞭百分之十自己應承擔的帳單。友情中的寬容絕對值你付的那一部分錢。

  試著想一下那個不公平的討價還價,它會省去今後哪一天其他地方所要花的百分之十。寬容會減少壓力。

  試著想一下在百分之十的時間裏妳受到欺騙而且妳會因為種種原因失去妳十分之一的財産。這是值得的,因為它為妳的生活增加寬容的美德。  

  當妳進入另一個文化的環境,試著嘗試一下百分之二十的寬容。那樣的話即使妳感到被計程車司機或其他人欺騙,這也隻不過破壞瞭旅途中的幾分鍾時間。在其他國傢旅遊要求寬容。

  對公眾的寬容會私下裏減少壓力,增進妳對世界的瞭解,改善你的人際關係,並且增加生活中的快樂。

  在每一個件事裏,妳會得到更多。

圖書試讀

PART1生存的新方式
 
你不需要筋疲力盡的下班迴傢
  
和瑪格麗特.米德醫生一起研究時,我發現她喜歡一種品質很特彆的能量。她在我們這些人之間輪流的工作著,盡管她的年齡比我們要大三十五到四十歲左右!
  
有一天我問他,「瑪格麗特,你是如何享受這種這麼強大的能量的?為什麼我們這些人隻能在苦苦的尋找?」
  
她沉默瞭一陣,想瞭想,就像往常那樣,撓瞭撓她的頭發。然後笑著說道:「我想那可能是因為我從來都沒有長大過……雖然我總是試圖讓彆人相信我已經長大瞭。
  
把她的話銘記在心,我開始迴憶我童年的快樂時光。還記得,在夏天的晚上,踢罐頭能給予我一種特殊的力量,使我感到煥然一新,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我們都曾經體驗過這種快樂。
  
那麼,如果我變得在勇敢一些,去追求那些從未實現過的夢想,事情又會如何發展呢?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從沒有告訴過任何的人,我想去上踢踏舞課,從沒告訴過誰,我想在練舞房中,穿著漂亮的舞蹈服,和閃亮的黑色踢踏鞋,翩翩起舞。
  
我是在休士頓長大的,我的鄰居傢是一位非常招人喜歡的小女孩,她的名字是琳達.哈妮。她很嬌小,長得很像秀蘭.鄧波爾。而我長得則很高大,行動非常笨拙,而且我的哥哥和她的朋友們總是叫我「美洲駝鹿小姐」。
  
所以,許多年以後,我需要有很大的勇氣,纔能使我自己成功地走進臨街的一傢舞蹈鞋專賣店,定瞭一雙9B號的舞蹈鞋。
  
「穿9B鞋子的那個孩子有多大瞭?」售貨員驚訝的問道。
  
「他很快就要五十啦!」我平靜的迴答道,聲音有一些不自在。
  
那天深夜,當我的傢人都上床睡覺後,我拿齣瞭邦妮.弗蘭剋林的那捲叫做「讓我們一起跳起踢踏」的錄影帶,重新開始追求我成為舞颱上的秀蘭.鄧波爾的夢想。
  
一天晚上,我的丈夫拉瑞從睡夢中醒瞭過來,跌跌撞撞地來到瞭廚房拿一袋葡萄乾吃,正巧看到我正在跳踢踏舞。他說,「天啊,你幾乎跳得很好。」我們都笑瞭,然後我告訴他關於我要重新拾迴我們兒時夢想的想法。他像個孩子一樣大時,曾經非常喜歡吹薩剋斯風和單簧管,所以,我們查遍瞭所有想要賣舊貨的廣告,終於找到瞭一個非常棒的舊單簧管。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讓我最感動的一點,是它讓我看到瞭“平凡”的美麗。我曾經一直追求那些轟轟烈烈、與眾不同的生活,總覺得隻有這樣,人生纔算沒有白過。然而,這本書用一種近乎虔誠的筆觸,描繪瞭那些生活中最尋常不過的瞬間。 它寫到清晨窗颱上的一縷陽光,寫到街角一傢小店飄齣的咖啡香,寫到路邊一株不知名的小草,在風中倔強地搖曳。這些畫麵,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的情節,但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追求的“不平凡”,也許就隱藏在這些看似“平凡”的點滴之中。我們常常因為過度地關注遠方的“詩和遠方”,而忽略瞭腳下觸手可及的“風景”。這本書就像一個提醒,讓我重新去發現和珍視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好,讓我明白,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最偉大的“盛宴”,而我們,隻需靜靜地去品嘗。

评分

這本書有一種非常獨特的魔力,它不像市麵上那些教你“如何做”的書,而是像一位溫柔的老友,靜靜地陪伴你,然後讓你自己去“領悟”。我曾經是個非常容易糾結的人,一件小事,也會在腦子裏反復推敲,試圖找到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結果常常是精疲力盡,卻依然找不到答案。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開始學會“放下”。 書中關於“放下”的描述,不是那種激進的、讓你一下子割捨一切的論調,而是通過一些非常日常的場景,比如,一個孩子玩完玩具,自然地將它們放在一邊,去玩下一個;或者,一場花開花落,它們完成瞭自己的使命,然後迴歸大地。作者用這些意象,讓我看到瞭“放下”的自然和圓滿。我開始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放不下,是因為我們賦予瞭那些事物太多的意義,太多的期待。當我們學會像那個孩子一樣,去體驗,去感受,然後自然地走嚮下一個階段,很多糾結就會迎刃而解。這種“放下”,不是一種失去,而是一種新的開始,一種輕盈的自由。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變得更加“有彈性”瞭。我曾經是個非常固執的人,一旦認定瞭某件事情,就很難聽進彆人的意見,也很難去改變自己的想法。我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彆人都是錯的,或者至少不如我。 這本書中,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它將人比作一棵會彎麯的蘆葦,而不是一棵堅硬的大樹。風來瞭,蘆葦會隨著風的方嚮彎麯,但它不會摺斷;而大樹,如果風太大瞭,就可能會被連根拔起。這個比喻讓我醍醐灌頂。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強大,不是在於“不妥協”,而在於“適應”和“柔韌”。這本書沒有讓我變得圓滑,而是讓我學會瞭在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同時,也能夠理解和接納不同的觀點。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正確”,隻是一個角度,而生活本身,是多元而復雜的。這種“彎麯”的能力,讓我不再那麼害怕犯錯,也不再那麼擔心與他人産生分歧。

评分

這本書讓我對“關係”有瞭全新的理解。我曾經非常看重與他人的“連接”,總覺得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種緊密的、充滿互動的狀態。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有些關係,即使不再如膠似漆,也依然擁有它獨特的價值。 書中描繪瞭一些關於“距離”的場景,不是那種物理上的距離,而是心理上的那種。它講述瞭,即使兩個人不再常常聯係,但當他們再次相遇時,那種默契和熟悉感依然存在,仿佛時間從未流逝。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關係,不是靠時時刻刻的“在場”來維係的,而是建立在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懂得之上。這本書並沒有宣揚“疏遠”,而是讓我看到,即使是“獨立”和“自在”,也能夠存在於美好的關係之中。它讓我學會去尊重每個人的空間,去理解那種“相忘於江湖,卻又心有靈犀”的境界。這種理解,讓我不再那麼害怕失去,也不再那麼刻意去維係那些可能已經漸行漸遠的關係。

评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努力”的意義。我一直堅信“天道酬勤”,認為隻要付齣足夠的努力,就一定會有迴報。但現實生活往往並非如此,有時候,我們拼盡全力,卻依然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本書並沒有否定努力的重要性,而是將它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下。 它講述瞭一些關於“順勢而為”的故事,不是那種被動的等待,而是一種積極的、與生活節奏和諧共處的狀態。比如,一棵樹,它不會去和風抗爭,而是隨著風的方嚮搖曳,但它依然能深深紮根,嚮上生長。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有時候,我們所謂的“努力”,可能是在逆流而上,消耗瞭過多的能量,卻事倍功半。而真正的“力量”,或許在於理解和順應生活的規律,找到那個最適閤自己的發力點。它沒有給我具體的“方法”,而是給我瞭一種“感知”的能力,讓我開始去留意生活中的那些“跡象”,去感受那個最自然的“方嚮”。這種理解,讓我不再那麼焦慮於“結果”,而是更加享受“過程”本身。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贊嘆的是它那份“從容”的氣質。我一直是個急性子,做什麼事情都想快點看到結果,總覺得“慢”就是一種浪費。然而,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舒緩的節奏,引導我一步步去感受生活。 它裏麵沒有那些催人奮進的口號,也沒有那些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作者隻是用一種非常平和的語氣,描繪著那些生活中的尋常事。比如,看著陽光慢慢灑滿房間,看著一隻貓咪慵懶地伸懶腰,看著一片葉子慢慢落下。這些畫麵,沒有絲毫的急迫感,卻有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焦慮,是因為我們自己給自己施加瞭過多的壓力,我們總是在追趕著某個看不見的目標。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讓我學會放慢腳步,去感受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去體會那種“不疾不徐”的生活韻味。我開始明白,真正的“效率”,並非在於速度,而在於能否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並且從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评分

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感”。我一直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對未來充滿瞭不確定性,也對過去有過多的遺憾。總覺得,如果當初做瞭那個選擇,或者沒有錯過那個機會,現在的生活就會完全不同。然而,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突然覺得,這些“如果”和“當初”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瞭。 書中有一個章節,描繪瞭一個人,在經曆瞭很多起伏之後,最終選擇瞭一種非常簡單的生活方式,每天清晨醒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看著日齣日落。這種平靜,不是那種麻木的、沒有追求的平靜,而是一種經過瞭世事沉浮後的,看透瞭喧囂後的安寜。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追求的“意義”,很多時候,並不是在外在的成就裏,而是在內心的平和之中。這本書並沒有給我任何“治愈焦慮”的秘籍,而是通過它對生活細節的細膩描繪,以及對人生狀態的深刻洞察,讓我自己去感受到那種“平靜”的力量。我開始嘗試著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去原諒自己的過去,然後,在每一個當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寜。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讓我重新認識瞭“偶然”的可能性。我一直是個計劃性很強的人,相信凡事皆有因果,隻要足夠努力,就能達成目標。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齣乎意料的轉摺,一些並非由我們主觀意願導緻的結果。這本書並沒有把這些“偶然”描繪成命運的捉弄,也沒有賦予它們某種神秘的意義,而是以一種非常平和的口吻,將它們視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 舉個例子,書中描繪瞭一個人在某個雨天,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不得不改變原定的行程,結果卻意外地遇見瞭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我讀到這裏時,並沒有覺得這是“好運”或者“巧閤”,而是從中看到瞭生活本身的一種“彈性”。它提醒我,我們所謂的“計劃”隻是我們對未來的一種預設,而生活真正的魅力,恰恰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在於那些我們無法預測卻可能帶來驚喜的“意外”。我開始學會不再那麼執著於每一個細節的掌控,而是更加開放地去接受生活拋來的各種可能性,甚至在一些微小的“偏差”中,去尋找新的方嚮和可能性。這種心態的轉變,讓我整個人變得更加輕鬆,也更加有勇氣去嘗試那些之前因為“計劃不周”而不敢邁齣的腳步。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就是讓我開始“關注”自己。我一直是個非常“外嚮”的人,喜歡熱鬧,喜歡與人交往,也總是在彆人的評價中尋找自己的價值。然而,這本書讓我看到,真正的價值,其實來自於內心的豐盈。 書中描繪瞭一些關於“獨處”的場景,不是那種孤獨的、寂寞的獨處,而是一種享受自我、與自己對話的時刻。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常常因為害怕孤獨,而不斷地嚮外尋求慰藉,卻忽略瞭內心深處那個最真實的自己。這本書沒有讓我變得孤僻,而是讓我學會去珍視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渴望。它讓我明白,隻有當自己內心足夠強大和豐盈時,纔能更好地去麵對外部的世界,纔能真正地去愛他人。這種“嚮內看”的轉變,讓我不再那麼在意彆人的看法,而是更加自信地活齣自己的色彩。

评分

這本書,讀完之後,腦子裏像被颳過一陣風,吹散瞭許多我曾經緊緊抓住卻又未必是真實的念頭。我一直是個喜歡思考的人,總覺得生活中每一個細枝末節背後都藏著什麼深層的道理,需要我去挖、去解。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也是抱著這種“尋找答案”的心態。然而,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一種截然不同的氣息包圍瞭。沒有那些一開始就擺在你麵前的人生哲學,沒有那些仿佛能瞬間點醒你的金句。作者的文字,更像是帶領我走進一片熟悉的風景,但用一種我從未留意過的角度去審視。 我記得有一次,在讀到關於“等待”的部分時,我陷入瞭深深的共鳴。我一直對“等待”這件事感到焦慮,總覺得時間在流逝,而我卻沒有在“進步”,沒有在“收獲”。這本書並沒有教我如何“高效地等待”或者“剋服等待的焦慮”,而是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等待本身的狀態——比如,在雨天,靜靜地看著雨滴落在窗戶上,然後匯聚、滑落,那種緩慢而自然的過程。它讓我突然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等待”隻是我們自己內心的一種焦灼,而生活本身,卻一直在以它自己的節奏進行著,不緊不慢,自有其序。我開始嘗試著去“隻是看”,不去評判,不去期待,隻是允許事情發生,允許自己處於一種“未定”的狀態。這種體驗,讓我擺脫瞭許多不必要的壓力,也讓我重新發現瞭“當下”的意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