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日本

殘酷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憑藉一支手機就能知天下事的時代,
我們卻無力去改變現狀,
彷彿習慣了絕望,只能在絕望中自得其樂……

  殘酷,來自日常生活的易碎與不穩定,
  後311日本,流行文化中潛藏的社會真實,洞見表象背後的真相,
  ──台灣的日本觀察,缺的就是這一塊!


  殘酷不只是天災──
  泡沫經濟後,富裕社會的幻夢卻不敵發達資本主義中殘酷的生存競爭。
  迷戀青春,卻無法給予新世代更好的生活條件。

  殘酷日本,集體療癒之必要!
  人生不是以殘酷終結,而是以希望作為下一個階段的開端。

  殘酷日本,進擊的隱喻!
  圍牆內的人,面對威脅時,是被動的自我防衛,還是積極向外拓展?
  災難讓日常生活的安全感備受挑戰,但也可以是「走出去」的契機。

  →反戰一輩子的宮崎駿,最後一部《風起》其實在歌詠軍國主義?

  →圖書館戰爭,進擊的巨人,該主動出擊還是被動防衛?

  →村上春樹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以及角田光代的泡沫女性們,反映日本社會中的哪種現實?

  →單身寄生蟲、援助交際、禁室培育、無差別殺人、繭居族、御宅族(宮崎勤事件)、個別駭人聽聞的變態凶案(酒鬼薔薇聖斗事件)……

  →青春的迷戀,就業困難,貧富差距大,明天沒希望;泡沫經濟後的鬱悶,在災難過後,會不會產生想要復原的動力和希望?

名人推薦

  南台科技大學教授、台灣石川啄木學會會長、台灣芥川龍之介學會會長 林水福
  日本文化觀察家 銀色快手   
  ~專文推薦~

  「台灣對於日本通俗流行文化,始終少人耕耘,或雖有些許成果,然而由於絕大部分的報告或論文使用日文發表,反而在學界與社會之間築起一到高牆。湯禎兆這本《殘酷日本》正好稍可滿足或者說填補這方面的不足與缺陷。他的『觀察』,是主觀的,甚或是『偏見』,反而洞見表象背後的『真相』。」~林水福

  「當社會結構出現巨大轉變的同時,帶著排斥基因的反社會人格分子成不定時炸彈卻無從防範,迫使人們重新思考生命的無常與隨機殺人的潛在威䝱,而我們也只能依賴『小海女』式的熱情來擁抱充滿無常的人生。」~銀色快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湯禎兆


  香港作家。

  專研日本文化研究及電影評論,前者相關著作有《整形日本》、《命名日本》、《日本中毒》、《日本進化》、《人間開眼》及《亂世張瞳》等;後者有《日本映畫驚奇》、《香港電影血與骨》及《香港電影夜與霧》等。2013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組別)。

  湯禎兆臺灣繁體版書目
  1. 日本電影研究《感官世界──游於日本映畫》,臺灣:萬象出版社,1996年。
  2. 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俗物圖鑑》(又名拜物圖鑑),臺灣:商周出版社,1999年。
  3. 日劇研究《日劇最前線》,臺灣:商周出版社,2000年。
  4. 香港電影研究《香港電影血與骨》,臺灣:書林,2008年。
  5. 日本文化研究《整形日本》,臺灣:博雅書屋,2010年。
  6. 日本文化研究《命名日本》,臺灣:博雅書屋,2012年。
  7. 日本文化研究《悶騷日本》,臺灣:奇異果文創,2015年。

圖書目錄

【推薦序】
揭開AKB48與村上春樹的另一面相──讀殘酷日本有感  林水幅 
獻給焦慮不安世代的未來啟示錄  銀色快手
 
【災難之後】
‧種族滅絕──災難時勢下的潮流小說
‧AKB48的紀錄現象學
‧現金或土地?三一一的復興問題
‧從日夜世界的秩序看日本社會內部的錯位邏輯
 
【青春迷戀】
‧女優裸形之發展
‧宮藤官九郎編劇日常
‧村上春樹的殘務整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由兩個村上到輕小說
‧西尾維新的語言魔法
‧圖書館戰爭的平行世界
‧融入青春時代背景
‧御宅族的正名運動

【月的暗面】
‧攤販夜食文化史
‧深夜食堂中的國族料理精神
‧流行文化的鄉村想像
‧吉田修一的都市空間
‧由商店街到便利店
‧市郊房地產逆向下流
‧角田光代的泡沫女性
‧情報世界下的伊坂幸太郎
‧學校階級制與成長的荒謬
‧零戰想像

【就活百相】
‧由半澤直樹談起
‧大學生就職活動的日本小說
‧日本人的工作時數
‧美麗又殘酷的上京夢

【動漫內核】
‧風起之日式解讀
‧宮崎駿回顧
‧怪物的孩子細田守
‧言葉之庭的職人脈絡與風景角色觀
‧浮世想像百日紅
‧透過EVA回應歷史
‧魔女少女小圓──叛逆的物語
‧巨人進撃的議題
‧水木茂的鬼太郎人生
 
【後記】
後三一一的日本夢心路重構

圖書序言

〈後記:後311的日本夢心路重構〉湯禎兆
 
    就算作最保守的推量也有三十年了,我們這一代六十後的中年漢(也即是台灣慣稱的五年級生),對日本的興趣乃至熱情已持續了好一段歲月。嚴格來說,日本夢的勢頭也確實經歷起伏顛簸。我不下一次表明自己並非原教旨主義式的日本迷,七十年代雖然也有《錦繡前程》(即《俺たちの旅》)、《排球女將》(即《燃えろアタック》)、《幪面超人》(即《假面騎士》)、《鹹蛋超人》(即《Ultraman》)乃至《哥斯拉》等流行文化的致命誘惑,但我的中毒契機始於八十年代,而且亦與當年風靡一時的流行歌手如近藤真彥及澤田研二等無涉,反而是老掉牙的黑澤明及小津安二郎等巨匠導我上路。九十年代初往日本留學,我一直面無愧色向日本友人說乃因小津而來,那大抵就是個人的日本夢起點。
   
八、九十年代的而且確是日本洪流的黃金歲月,一浪接一接的日劇,由月九到野島伸司乃至野澤尚,令人看得目不暇給。不少人誤以為當年的日劇浪潮,與今天的韓流大同小異,以為《太陽的後裔》不過是《東京愛情故事》的異代同質產物。我認為不過屬一重美麗的誤會,日本流行文化的魔力從來在其異質多元化上,此所以一系列月九劇的影響力,其實與《跳躍大搜查線》乃至三谷幸喜筆下的《古畑任三郎》系列等不遑多讓,而我們的日本夢也一直在主流與邊緣兩端游走,即使主流中光譜也疆域遼闊,你我各取所需樂在其中。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