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你剪裁星空:傷痕與美好都構成瞭人生,同光教會20年

聽你剪裁星空:傷痕與美好都構成瞭人生,同光教會2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教會曆史
  • 同光教會
  • 信仰
  • 人生感悟
  • 傷痕與治愈
  • 成長
  • 迴憶錄
  • 見證
  • 信仰曆程
  • 二十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愛.信仰,身而為人,最大的詰問──
見證颱灣人權演變,宗教與信仰如何帶領時代的曆史之書

  颱灣第一個同誌基督教會
  「同光長老教會」成立20周年
  近百則文章,涵蓋個人生命故事/深度紀錄/評論專著
  颱灣同誌運動珍貴圖片資料,首度麵世


  人權/性權/心靈思潮,重磅之作
  快樂與悲傷構成的都是人生,傷痕是完整人生最美的布景
  眾星集結,不隻是愛,更是勇氣的故事集結連作

  特彆收錄:「同光二十年大事紀」全彩拉頁、「同語錄」彆冊
  一眼看盡颱灣同誌平權、人權運動重要事件
  書中書彆冊「同語錄」,選錄聖經生活智慧金句、同光教會活動圖片
  重磅之書,最美麗的注解

  因誤解而降生的星星,往下墬落卻散放成更美麗的地之星塵
  且繼續放光,繼續朝這世界發聲
  同光,在颱灣的一隅,靜默保守每個人的心,傾聽每一個人的聲音

  二十年前,一處對同誌族群友善,願意理解、協助他者的暗夜燈塔開始發亮。由楊雅惠牧師帶領的同光同誌長老教會,一九九六年五月正式成立。不對異同分彆,任何人皆可在此歇息、獲得勇氣,進而生成行動與生活的力量。

  二○一六年五月,同光教會成立二十年。這一路纍積瞭許多美好,也留下瞭一些傷痕,但悲歡離閤纔是完整的人生。每個人生都動人,而勇敢的人們在性少數平權、婚姻平權、愛滋服務、街友服務等行動,從不缺席。時間磨損記憶,時代不願遺忘,於是著作去銘記,將已經走過、正在行走、以及將要奔嚮的道路,前眺迴首,嚮前行的提燈人緻敬,與現在的行動者對話,朝未來詰問。滿天繁星齊放微光,典範已然創造,是時候,靜聽這群與眾不同的靈魂,在整片浩瀚星空中剪裁齣來的言語,開啓更多元的可能。

  剪裁一片寜靜星空,聽見他者與自我及所相信的,最幽微而純粹的心之音。

  *更多資訊,請上基本書坊部落格:gbookstaiwan.blogspot.com/

名人推薦

  ※上帝說,要有光便有瞭光──各界手牽手推薦

  前玉山神學院教授|陳南州 颱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許承道
  立委|蕭美琴 學者|姚立明 搖滾傳教士|硃約信
  作傢|駱以軍、羅毓嘉、陳栢青

  ※金蝶奬得主/藝術傢|黃子欽 視覺統整

  我們的「同誌」二字,不隻是「同性戀者」,而是包括所有「誌同道閤」的「同誌comrade」:愛滋感染者、跨性彆者、同性戀者、異性戀者、同誌的父母、同誌的小孩……種種無以名之者。上帝創造的各種人,都可以在同光教會裏自由地信上帝、自在地做自己。──同光同誌長老教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同光同誌長老教會


  1995年10月22日,楊雅惠牧師透過網路號召一群男同誌基督徒在颱北市義光長老教會成立颱灣第一個認同性少數社群的基督徒團體:約拿單團契。
  1996年5月5日,約拿單團契的成員在義光教會許承道牧師見證下,於淡江中學禮拜堂設立颱灣第一個認同性少數社群的基督教會:同光同誌長老教會,楊雅惠牧師受聘為第一任駐堂牧師,至1998年7月。
  1996年起,每年舉辦對外公開的聖誕晚會,從未間斷。
  1999年6月6日,曾恕敏傳道師受聘為同光教會駐堂傳道師。
  2001年,在颱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等地建立小組聚會據點。
  2001年8月,齣版首本著作《暗夜中的燈塔》。
  2003年,參加第一屆颱灣同誌遊行,此後從未缺席。
  2004年5月2日,曾恕敏牧師在同光教會受封立為第二任駐堂牧師,為颱灣第一位公開齣櫃的同誌牧師。
  2007年,與推動性少數平權的團體共同倡議「婚姻平權法案」。
  2011年7月,陳煒仁經同光教會推薦,成為颱灣首位公開同誌身分進入颱南神學院攻讀道學碩士的神學院學生。陳煒仁於2014年6月畢業,為當屆畢業生緻詞代錶。
  2014年4月1日,香港的黃國堯牧師受聘為第三任駐堂牧師。
  2016年5月,同光教會成立二十年,舉辦「信仰交叉路」係列活動。第二本著作《聽你剪裁星空》齣版。

  同光教會相信上帝愛世人,不須任何條件,歡迎所有人參加聚會。

  +
  同光教會
  E-mail|tongkwang@gmail.com
  網站|www.tkchurch.org
  Facebook|www.facebook.com/tongkwangchurch
  Twitter|twitter.com/tk_church
  微博|weibo.com/u/3701367291

圖書目錄

前言 ◎同光同誌長老教會
    
Part I【我們的曆史】    
01>從放逐中歸迴,在恩典中站立    ◎Ian
02>我對同性戀的看法 ◎楊雅惠 牧師
03>在同誌教會建立上帝國 ◎楊雅惠 牧師
04>上主是我的牧者,祂知道我是同誌    ◎曾恕敏 牧師
05>牧養同誌路    ◎黃國堯 牧師

Part II【我們的故事】    
06>在同光教會重新遇見上主 ◎Jeremiah
07>同光二十載 ◎John
08>一段青春愛戀的掙紮 ◎Timberland
09>與耶穌散步的路程 ◎伊凡
10>上帝掌權的人生    ◎諾恩
11>迴頭看纔知道一切都是美麗的安排 ◎Awu
12>活齣純粹的我 ◎小捲
13>愛在滋長的歲月 ◎Ian
14>我的邊緣人生,主的奇異恩典 ◎諧琳
15>生命的覺醒,自我的恢復 ◎Stephen
16>尋找盼望的傢 ◎Pedro
17>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阿誌
18>貼近自己就是貼近上帝 ◎麥可
19>就在我內 ◎司徒敬
20>仍然在路上    ◎查令
21>彩虹夢,神學路    ◎小恩
22>玫瑰色的妳/你    ◎許傢恒
23>因為齣走,所以點亮    ◎黃師母
24>給同光教會二十週年    ◎小恩媽媽
25>求真記    ◎硃曉英
26>陪伴同誌傢人的心得    ◎太陽餅2.5

Part III【我們的人生階段】
27>彩虹共和國    ◎小恩、小元、舞葉
28>我嚮主祈禱    ◎Jovi
29>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    ◎Pedro
30>置迴原住民脈絡中尋找自我的意義 ◎瑪拉達.達努巴剋

Part IV【我們的社會實踐】    
31>愛得勝! Love Wins! ◎小元、小恩、舞葉
32>在愛慈傢園見證上帝的愛與恩典 ◎Fred
33>希望的漣漪 ◎Zoe

Part V【我們的信仰】
34>聖經是性少數社群的福音 ◎Jeremiah
35>基督教與性少數的韆年糾葛 ◎Jeremiah、小元
36>失樂園? ◎Jeremiah
37>雙城記    ◎Jeremiah
38>道德或潔淨? ◎Jeremiah
39>希臘/羅馬文化與猶太/基督教思想的「恐同陰謀」    ◎Jeremiah
40>耶穌是所有人的「同誌」    ◎Jeremiah
41>眾水不能熄滅的烈焰    ◎小元、Jeremiah

Part VI:【我們的未來】
42>普世基督教對同誌族群的態度以及同誌封牧之路──以PCUSA及COS為例 ◎鄭仰恩 牧師
43>彼此陪伴,更深經驗基督「跨越邊界」無限的愛    ◎曾宗盛 牧師
44>從耶穌對性議題的教導和牧養反思同性愛的爭論    ◎張仁和 牧師
45>透過認識同誌基督徒,我更深地認識自己與認識人 ◎蘇貞芳 牧師
46>當颱灣教會嚮右轉 ◎王貞文 牧師
47>超越同性戀的同誌神學 ◎歐陽文風 牧師
48>奇異(酷兒)信任Trust Is A Queer Thing ◎萳西.葳爾森 牧師/博士
Rev. Dr. Nancy Wilson
49    跟隨楊雅惠的腳蹤行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Yahui Yang ◎西奧多.詹寜斯 教授/牧師
Prof. Rev. Theodore Jennings
50>成為世界的光 ◎同光同誌長老教會

附錄:同光同誌長老教會曆年立場聲明

圖書序言

前言

  上帝,……我們相信;我們已經告訴瞭你我們相信……我們沒有否認你,那麼起身來護衛我們吧。哦上帝,承認我們,在全世界麵前。也給我們生存的權利!──《寂寞之井》

  在「人權」已是普世價值的今日,世界上仍有八十一個國傢/政府將同性親密視為犯罪(多數是非洲國傢及伊斯蘭國傢,以及俄羅斯),予以懲罰、甚至處死。颱灣人民經曆過漫長白色恐怖的無辜死難與人權斲傷,纔逐漸爭取到民主自由;各種人權運動對颱灣人民而言,就算沒有共鳴,多半也會同情。人們在生活周遭可以輕易看見女性、原住民、勞工,所以女性權益、原住民權益、勞工權益在颱灣社會都有立法保障(盡管並未完全落實)。但是性工作者權益、性少數者權益,長期以來卻因為社會的「羞恥運作」,多數人並不瞭解她/他們的處境。

  參考過去西方國傢的經驗,颱灣的性少數運動者深知「現身」的重要性,所以自2003年起每年舉辦「颱灣同誌遊行」(Taiwan LGBT Pride),目的就是要讓社會大眾正視性少數社群的存在。起初,同誌遊行隻在颱北市;如今,颱中市、颱南市、高雄市、花蓮市都有各自的同誌遊行。性少數運動並且結閤各種弱勢社群運動,特彆是性工作者權益運動與勞工運動,彼此提攜、互相扶持。很幸運地,有許多充滿愛心且頗具影響力的藝人/公眾人物站齣來力挺颱灣同誌遊行,她/他們對於促進社會大眾接納性少數社群居功厥偉。

  2015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全麵閤法化,這是受基督教思想影響的西方國傢中性少數平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有不少同誌朋友期待颱灣成為亞洲第一個讓同性婚姻閤法化的國傢,因為2016年初當選新總統的蔡英文女士、新國會的第一大黨民主進步黨與第三大黨時代力量都曾公開宣示支持婚姻平權。但是在傳統父權觀念、宗教右派(以基督教為主)牽製下,再加上立法院中其他政黨仍未錶態,目前看來婚姻平權還沒有露齣曙光,颱灣距離完整的性少數平權仍有一段長路要走。

  這二十年來,有不少性少數者的真人實事電影在颱灣上映,這些悲慘的故事引起許多颱灣民眾迴響,例如:《男孩彆哭》(1999年美國電影,女跨男者Brandon Teena因跨性彆身分被女友的前男友發現而遭其夥同友人性侵並殺害)、《為巴比祈禱》(2009年美國電影,男同誌青少年Bobby Griffith因無法得到保守基督徒母親接納而自殺)、《模仿遊戲》(2014年英美閤資電影,英國電腦科學傢Alan Turing因男同性戀者身分被發現而遭受不人道對待)、《丹麥女孩》(2015年美國電影,丹麥畫傢Einar Wegener在妻子支持下,自1920年代起以Lili Elbe女性身分生活,最後因性彆重置手術失敗而過世)。在颱灣的土地上,也有類似的悲慘故事:2000年4月20日,從小展現陰柔氣質的「玫瑰少年」葉永鋕,在他就讀的屏東縣高樹國中廁所內被發現陳屍於血泊中,疑似遭霸淩緻死;2003年5月7日,颱灣第一位公開變性人身分的林國華,長期因遭歧視、求職遭拒,生活無以為繼,自殺離世;2008年5日21日,創立同光教會、支持性少數社群不遺餘力的異性戀女牧師楊雅惠,因身體重病且被所屬宗派教會排斥,她在自傳《背著十字架的女牧師》(2008)中寫道,地上已經沒有教會願意讓她牧養,她想到天上去服事上帝,沒多久便燒炭結束人生;2010年11月29日,一對年輕女同誌在屏東縣車城鄉相偕自殺,遺書上寫著「我們倆是真心相愛,既然無法得到傢人認同,隻好跟自己這輩子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伴侶走完人生的路」;2012年10月30日,就讀新北市蘆洲區鷺江國中的楊允承,因不堪長期被同學辱罵娘娘腔而在學校跳樓身亡,遺書中寫著「即使消失會讓大傢傷心,卻是短暫的,一定很快就被遺忘,因為這是人性」,就在他跳樓前一天,颱北市纔剛剛舉行瞭刷新紀錄人數參加的同誌大遊行;2015年12月,留著一頭長發的保二總隊男警葉繼元,工作錶現正常,卻被長官以「儀容違反警紀」為由予以免職;2016年3月2日,花蓮縣秀林鄉一名17歲跨性彆少年,疑似因「性彆仇恨犯罪」(sexual hate crime)緻死。還有許多沒有被媒體報導的悲劇,每天在颱灣社會各角落發生。當然,偶爾也有激勵人心的故事:1996年11月10日,作傢許佑生與男友葛瑞舉行颱灣首場公開同誌婚禮;2015年1月3日,屏東縣霧颱鄉大武部落的魯凱族女同誌伴侶彭哥和小翠獲得族人同意,以部落傳統儀式共同收養小翠的姪女萱萱,成為萱萱的「雙親」,相當於部落認可她們「多元成傢」。可惜,激勵人心的故事遠少於讓人心碎的故事。

  許多人(主要是基督徒)以「維護傢庭」、「保護兒少」之名,指控性少數社群要求的「人權」與「平權」是違反道德、破壞社會的「特權」,會危及下一代的福祉。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傢庭暴力、兒少虐待、近親性侵害都發生在一般人以為「正常」的異性戀傢庭中(其中不乏基督徒傢庭),而加害人都是利用「傳統傢庭價值」賦予的傢父長權威來對傢庭中的弱勢者施暴。具有性少數特質的兒少在傳統傢庭中受到的身心暴力特彆嚴重,並且求助無門;在傢庭外的知情者,往往因為不認可這些孩子的性彆特質而選擇袖手旁觀。不論是雙性人、跨性彆者、同性戀者、雙性戀者……,性少數者期盼的隻是有尊嚴地做自己,跟相愛的人光明正大地組織傢庭,並且樂意收養一般異性戀夫妻不想要的特殊孩子。性少數者要的不過就是愛與被愛,如此而已。但,連這麼卑微的祈求,都不可得。

  曆史上,基督徒曾遭到猶太教及羅馬帝國的迫害;但是當基督徒取得權力之後,卻反過來壓迫非基督徒、非白種人、女人、性少數者……;而這些壓迫,掌握話語權的教會領導階層都為之背書,宣稱符閤「聖經根據」。隨著時代演進,大多數基督徒已不贊同蓄奴及種族歧視,也漸漸學習尊重女性,但不少基督徒迄今仍鄙視非基督徒、逼迫性少數者,甚至說「歧視性少數者」也是「言論自由」。基督教內部曆史已經充滿對立與殺戮,現今卻還有基督徒濫用聖經來傷害他人。幸好,在神學傢與聖經學者的努力之下,關於聖經經文的真相慢慢被還原,「上帝的話」終於重新照亮受壓迫者的生命,解放被禁錮者的心靈。

  2001年8月,同光同誌長老教會發錶《暗夜中的燈塔》,期許成為同誌社群的守護者、避風港。數韆名曾經來過同光教會尋求安慰與接納的性少數朋友,就算不完全滿意,大多也肯定同光教會的努力。然而同光教會不隻是幫助者,也是受助者。許多牧師、直同誌朋友幫助我們,許多渴望呼吸自由空氣的女女男男加入我們,貢獻她/他們的力量。同光教會不是孤單地扮演燈塔。如同滿天繁星的支持者與參與者,在這漫漫長夜中,一路上為我們發光,照亮我們所走的每一步。同光同誌長老教會的「同誌」二字,不隻是「同性戀者」,而是包括所有「誌同道閤」的「同誌」(comrade)—愛滋感染者、跨性彆者、同性戀者、異性戀者、同誌的父母、同誌的小孩……種種無以名之者。上帝創造的各種人,都可以在同光教會裏自由地信上帝、自在地做自己。

  2016年5月,同光教會成立滿二十年。這一路上發生很多悲歡離閤,纍積齣一些美好,也留下瞭一些傷痕。太多動人的故事,太多勇敢的人們,不該在時間的磨損下就此被遺忘。因此,我們再次齣書,將已經走過、正在行走、以及將要奔嚮的道路,留下階段性的紀錄。我們不敢自稱創造典範,但盼讀者願意聽聽我們在整片浩瀚星空中剪裁齣來的隻字片語。

  本書分為六個部分,共50章。第一部分「我們的曆史」先嚮讀者介紹同光教會成立至今的經過,接著第二部分「我們的故事」收集我們許多夥伴的生命故事,與讀者分享我們如何在現實與理想、心碎與盼望之間努力生存下來。

  第三部分「我們的人生階段」嚮讀者概略介紹性少數社群的復數生命樣態。在多元成傢難以實現的處境中,性少數者多半必須單獨麵對老化,在走嚮人生終點之前要麵對許多難題。颱灣已經邁嚮高度老年化社會,這些難題也極可能發生在異性戀者身上。歲月帶給性少數者與異性戀者相同的考驗,彼此之間應該互相學習,集思廣益。目前為止,在颱灣及世界各國都非常缺乏原住民及少數族裔的性彆書寫,所以我們特彆邀請原住民同誌撰寫颱灣原住民的性/彆處境,希望讓讀者看見母親颱灣容顔的另一麵。

  第四部分「我們的社會實踐」整理過去二十年來,同光教會在性少數平權、婚姻平權、愛滋服務、街友服務等方麵所做的一些努力。這部分篇幅顯然較少,因此我們在社會關懷與服務方麵還得繼續多努力。

  第五部分「我們的信仰」是關於基督教神學與聖經詮釋的學術性文章,這些文章的前身都在《暗夜中的燈塔》齣現過。近十五年來有許多學者發錶新的研究,我們希望將這些新知也介紹給讀者,所以將先前的文章全麵改寫,以便嚮讀者說明同光教會如何閱讀、理解、詮釋聖經,而基於這樣的聖經詮釋,同光教會如何建構立基於改革宗的神學。簡言之,我們相信主耶穌基督嚮這世界宣講的上帝國,不是隻拯救異性戀者的福音,而是屬於包括性少數者在內「所有人」的解放與救贖。

  最後,在第六部分「我們的未來」,我們邀請國內外長期服事、參與或關注性少數社群的牧師與神學傢撰文分享經驗,最後一章是由同光教會牧師與長老共同執筆,把我們目前的挑戰做一個階段性歸納報告,並嘗試為下一個世代的性少數社群教會與基督徒提齣願景。

  本書的各作者,除瞭同光教會的曆任駐堂牧師、其他教會的友好牧師,以及一位受邀撰寫特稿的原住民同誌之外,其他都是在同光教會聚會的會友。同光教會的會友包括來自各社會領域、各教會宗派的成員,其中有跨性彆者、女同誌、男同誌、異性戀者、同誌的母親等。我們相信,在基督裏所有人都能共融閤一。讀者們或許注意到,多數作者使用筆名/化名寫作,這是因為在颱灣現今的性彆光景下,作者們仍然必須顧慮自己及傢人的處境。就訊息傳遞的目的而言,本書的內容比作者們的姓名更重要,相信讀者們應該也能認同。我們更加期盼,有朝一日,當同光教會再次齣書時,同一群或下一群作者們已經可以心無罣礙地現身說法,那樣的颱灣,誠然讓人心嚮往之。

  由於性彆研究與基督教研究以歐、美居多,許多相關語匯尚未建立各地通用的漢語翻譯,本書在必要時都會加註原文。凡引用聖經經文,會以不同字體印刷,在關鍵字詞會附註希伯來文及希臘文之拉丁字母轉寫。聖經經捲的中文簡稱,係參照《聖經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在記年法方麵,本書採取一般教會慣用的「主前」(before Christ,簡寫BC)和「主後」(anno Domini,簡寫AD)或一般文獻通用的「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簡寫BCE)和「公元」(common era,簡寫CE)。

  我們相信上主愛世人,不偏好任何性彆,因此在本書中齣現的代名詞或泛稱會視情形適當地以「女男平行形式」呈現,例如:「她/他們」、「母親父親」、「姊妹弟兄」、「女男同誌」等, 並盡可能少用「天父」、「父神」等隱含父權暗示的字眼,改用性彆中立的「主」、「上主」、「上帝」、「主上帝」、「神」等。

  我們衷心期盼,這本書不但可以讓讀者對性少數議題與基督信仰有一番嶄新認識,更讓讀者願意成為性少數者的朋友,在關鍵時刻站齣來,成為暗夜中的燈塔,也成為滿天繁星,一起發光,為所有世人照耀希望之路。

文◎同光同誌長老教會

圖書試讀

仍然在路上

文◎陳煒仁(查令)


小的時候

我的記憶從幼稚園開始。當時剛進入到那所斜坡下的學校,帶著眼淚,我進入到教室當中。連續一個星期,止不住的眼淚,在收到一颱模型動力船之後似乎收斂瞭起來。在船真的能航行在大臉盆的時候,那一天放學前,我看見瞭那位戴著眼鏡的男孩,比我長一個年級,教室在圖書館的旁邊,有一小群人圍著他,彼此在說話,散發齣來的氣息,吸引著我。由於我是半途入學,而那個男孩沒有多久就畢業,並沒有太多可以互動的機會。

我和女同學之間的互動,一直比和男同學好很多,也因此,我常被認為是屬於女生那群的人,隻和少數的男同學保持特彆好的互動。有一次的打鬧當中,男同學們公開地認為我不屬於男生的群體,並認為我的動作舉止像極瞭女孩子,幫我取瞭一個「娘娘腔」的外號。某一次的體育課後,有口渴的男同學在找水喝,我遞齣我的水壺,卻得到「我不敢喝你的水,怕變得和你一樣」的迴應。在小學高年級時,越加和女同學走得近,和男同學的距離似乎更遠,他們時常會傳著「某某女生喜歡你」,或是已經在交往的消息,是不是有人覺得我刻意地喬裝靠近女生、近水樓颱呢?班導師在某一次月考的成績單公佈的那天,看著排名第一的我說:「這是讓陳煒仁揀到的。」我覺得他並不喜歡我,也沒有因為我的學習結果而給適當的贊美或肯定,原因可能在於我不夠像個男生。

轉換到國中的那個暑假,我常常作惡夢。那個年代,學區的國中規定男生要理三分頭。不知道為什麼,我非常地抗拒,直到新生訓練前一天,我纔被爸爸壓著去理瞭頭發,在迴傢的路上經過便利商店,我感覺羞愧低著頭走進去,風的流動異常的冷。隔天,我被分配到和一位國小同學同班的班級,我不敢和任何人說話,下課時留到教室沒有人瞭,纔覺得可以安心離開。但是,剛走到門口,其他的國小同學們正好走過,高聲呼喊著:「快來看!陳煒仁也剪短頭發!」除瞭三分頭,衣服與鞋子都在被嚴格要求的範圍,校長錶示這是學校的傳統,多少人因為這樣考上瞭南一中與省南女。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