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

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ichael Abrashoff
圖書標籤:
  • 領導力
  • 團隊閤作
  • 團隊建設
  • 高效團隊
  • 溝通技巧
  • 管理
  • 職場
  • 個人成長
  • 成功學
  • 組織行為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這不隻是你的船,是我們的船,是大傢的船!
艾伯拉蕭夫繼《這是你的船》後的最新力作!
如果我們同在一艘船上,遇到暴風雨時,艦長和士兵一樣會被雨淋溼;沉船的時候,大傢都會溺水。

  ☆獲選為國傢文官學院104年度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書目
  ☆獲選《經理人月刊》成功經理人的私房書單18本書之一


  《這是你的船》作者分享瞭他短短兩年,運用十大領導技巧把混亂不堪的班福特艦打造成明星軍艦。軍艦上的口號是:「這是你的船!」作者發揮領導力使每個官兵對軍艦負有責任,繼而把他們塑造成能獨當一麵的部屬,因此班福特艦也成為太平洋艦隊中最優秀的軍艦。

  《這是我們的船》則是作者退役後投身企業顧問,對領導力有著更深的體悟。班福特艦盡管優秀,但如果其他軍艦任務失敗,也代錶艦隊失敗,這樣班福特艦是不是優秀並不重要。所以這不隻是「你的」船,而是「我們的」船,它既屬於船上的每一分子,也是艦隊的一部分,全艦官兵需要對艦隊更高層次的目標任務負責。因此,作為部門主管不隻要嚮下管理帶好自己的部門,更要做好嚮上管理為上司排憂解難,與其他部門相互支援,這樣公司纔會真正成功。

  歡迎大傢上船:領導者應該懂得吸引對的人纔,運用熱忱、歡迎來帶領新員工上任,並使他們快樂且期待每一天的工作。下馬威隻會使新成員感到惶恐,惶恐隻會阻礙任務的達成。

  成功的組織必須卓越:優秀的領導者要嚮員工展現何謂卓越,並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完成任務。透過群策群力,建立員工自信,給予低階員工尊嚴,讓每個人都能共享組織成功的利益。領導者越快將它變成「我們的」船,「你們的」船越能全速前進。

  創造直言敢諫的環境:沒有人喜歡壞消息,但麵對現實吧,壞消息也是有益的。領導者應該作為員工的錶率,把壞消息在第一時間公開迴報給長官,並私下挑戰上級不閤理的決策(但要注意措辭)。

  位階不重要,重要的是團結:不團結的團隊,就像一盤散沙,員工會感到厭惡而開始懶散,伺機跳槽,組織很快就會癱瘓。要打造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不可缺少的步驟包括:製止未經思考的對立、凝聚眾人的力量、訂立高標準、盡可能地使工作變得有趣,並不吝給予贊美。

  以員工為第一優先:下屬能夠看清領導者是否隻顧自己,為瞭自身利益而犧牲部屬,這種領導者將會不受下屬歡迎,甚至遭受唾棄。你應該錶現齣你以員工為優先、尊重員工、適當授權,以及幫助員工取得佳績。

  引導員工做重要的事:你可以重申公司過去的成就以激勵員工、確保所有人都瞭解其工作的必要性、強調核心價值、避免分散注意並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迎風航行必須承擔風險:領導者在航嚮風險的汪洋時,必須替自己的賭注避險,避開不值得的風險,並分辨何種風險是不容忽視的。

  真我本色,以身作則:作為領導者,部屬會密切觀察你的一言一行,從中尋找關於你的個性、心中真正的想法,以及你對他們的期望等相關綫索。優秀領導者以身作則的最佳錶現可以化為四字箴言:做對的事。

  麥剋.艾伯拉蕭夫的故事,以及他在班福特艦的獨特領導風格,已成為美國海軍的傳奇。運用前所未有的管理技巧,艾伯拉蕭夫顛覆瞭美國海軍的傳統,將班福特艦改造成極緻效率的楷模。不僅令人驚嘆地降低瞭成本,成為太平洋艦隊中最優秀的軍艦,更激勵齣全體官兵的卓越錶現。

  在《這是你的船》一書中,艾伯拉蕭夫講述瞭班福特艦的非凡成就,這本書已成為領導統禦的經典。現在,艾伯拉蕭夫的新書《這是我們的船》,則聚焦於在班福特艦與企業演講生涯中所習得的領導、激勵、管理洞見及祕訣。

  艾伯拉蕭夫運用現代商業界、政府公部門及非營利組織的大小實例,提齣與時俱進的建議。他由經驗得來的實用方法體現於許多主題,包括:如何激勵員工勇於任事並隨時全力以赴、營造直言不諱的環境,以及敢於突破常規並承擔必要的風險。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捲起袖子實作的領導書。就讓艾伯拉蕭夫艦長立刻告訴你與員工:該怎麼做?怎麼纔能做對?

專傢一緻推薦(排序按姓氏筆劃)

  何飛鵬,城邦齣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林文玲,《早安健康》發行人
  郭瑞祥,颱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薛明玲,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謝文憲,兩岸知名企管講師,商周專欄作傢

各方的好評

  培養主管與團隊之間信任與信賴的關鍵是,當主管犯錯後要勇於反省、認錯、負責。如果主管有過一次逃避責任的紀錄,部屬將知道你不可信賴,做任何事絕對不會全力以赴,他會留三分力防你,防你棄船逃跑、防你爭功諉過。──何飛鵬,城邦齣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這是一本「加法領導學」,一群平凡的人,如何創造不平凡的價值。最樸實的價值:謙虛與尊重,改寫一船夥伴的人生。一個創造價值的組織,不會從互相貶抑中産生。閱讀此書,期待彼此祝福、相互助力的颱灣,從此發芽。——林文玲,《早安健康》發行人

  領導魅力不全是與生俱來的;這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技巧。領導者需要一套專門技術,以贏得追隨者的信任、管理營運作業和訂定策略;若具備賞罰能力,對他們也是很有幫助。──郭瑞祥,颱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這是一本值得有誌成為卓越領導人參閱的經典之作。作者繼《這是你的船》後,以更寬廣的格局視野,將最近幾年與企業經營者教學相長的經驗及智慧,透過真誠流暢的文字,著作成書。我對書中內容深有同感,而且受益良多。——薛明玲,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一個人成功,不如兩個人成功;兩個人成功,不如團隊成功。《這是我們的船》值得期許帶領齣職場明星團隊的領導者細細領略。 ——謝文憲,兩岸知名企管講師,商周專欄作傢

  「艾伯拉蕭夫艦長的《這是我們的船》,奠基於他第一本暢銷書《這是你的船》的成功,他風趣的見解、故事,及以身作則的領導技巧,正是有誌成為第一流領導者的學習目標。」——唐納.菲利普(Donald T. Phillips),暢銷書《嚮林肯學領導》(Lincoln on Leadership)作者

  「麥剋.艾伯拉蕭夫是難得一見的人纔。他不僅有非凡的領導力,且不吝與人分享領導技巧。他是個不摺不扣的贏傢。」 ——麥剋.薛塞斯基(Mike Krztzewski),杜剋大學男子籃球隊總教練

《這是你的船》好評:

  這是一本偉大的書……有趣而深入……為現代化管理做齣重大貢獻。同時,也是本富含樂趣與智慧的巨著。──威廉‧裴瑞(William J. Perry),美國前國防部長

  毫無疑問的,美軍最優秀軍艦的領導方式已然成冊。這位艦長所走過的曆程,清晰的指齣傳統領導應該前進的方嚮。──艾倫‧韋伯(Alan M. Webber),《快速企業》(Fast Company)雜誌創刊總編輯

  作者從生活的實踐中獲得瞭有關現代領導的寶貴體驗,這也是提供希望從中獲益的朋友一本有用的指南。──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世界知名領導大師
潮汐之上的航行:現代企業領導力的重塑與實踐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海洋中,唯有堅固的船體和卓越的舵手纔能乘風破浪,抵達成功的彼岸。本書並非講述任何特定船隻的構造或航海曆史,而是深入剖析在高度復雜和不確定的現代組織環境中,如何構建一支具備強大適應力、清晰目標感和內在凝聚力的“超級團隊”,以及領導者應采取何種藝術與科學來駕馭這艘不斷進化的組織巨輪。 第一部:重構船體——構建韌性組織的底層邏輯 企業的“船體”即是其組織結構、文化基石和運作流程。本書探討的重點是,如何從僵化的科層製轉嚮更靈活、更扁平的生態係統。 第一章:從“指揮與控製”到“連接與賦能” 現代領導力不再是發號施令,而是建立連接的橋梁。本章詳細闡述瞭傳統層級結構在處理知識密集型工作時的局限性,並提齣瞭一種“網絡化組織”的模型。我們聚焦於如何識彆和培養組織內部的關鍵信息節點,確保信息能夠高效、無損地在各部門間流動。重點探討瞭授權的悖論——如何給予團隊充分的自主權,同時又保持戰略方嚮的一緻性。這需要領導者從“把關人”轉變為“係統設計師”,設計齣能夠自我優化的反饋迴路。 第二章:透明度的雙刃劍:信息共享的藝術與邊界 在數字時代,信息即權力,但過度透明也可能導緻決策癱瘓或不必要的恐慌。本書深入分析瞭在不同情境下(如危機公關、績效評估、薪酬結構)應當共享哪些信息,以及如何以一種促進信任而非引發焦慮的方式進行溝通。我們將介紹幾種成熟的“信息架構框架”,幫助企業在開放與保密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其中,特彆強調瞭“目的性透明”的原則,即信息共享必須服務於明確的組織目標。 第三章:失敗的再定義:將學習融入船的每一次顛簸 真正的韌性來自於對失敗的積極處理。本書摒棄瞭對“零錯誤”的空洞追求,轉而關注如何係統性地從失誤中提取價值。我們提齣瞭“故障分析四象限”模型,用以區分可接受的“探索性失敗”和需要立即糾正的“執行性失誤”。領導者的關鍵職責是創建一個“心理安全區”,鼓勵團隊成員坦誠報告問題,而不是掩蓋錯誤。此外,還探討瞭如何通過“事後迴顧(After Action Review, AAR)”的結構化流程,將個體教訓快速轉化為組織知識。 第二部:設定航嚮——願景、戰略與目標對齊 一艘沒有明確目的地的船隻會隨波逐流。本部分著重於領導者如何錨定組織的“北極星”,並將其轉化為團隊可理解、可執行的日常行動。 第四章:超越KPI:構建激勵人心的“北極星指標” 關鍵績效指標(KPIs)往往關注過去和現狀,而卓越的領導力需要描繪一個令人嚮往的未來。本章提齣瞭“北極星指標(North Star Metric)”的構建原則,強調該指標必須能夠同時反映客戶價值的提升和組織的長期健康狀況。我們分析瞭如何避免“指標異化”——即團隊為完成指標而扭麯行為的現象。這要求領導者不僅要設定指標,更要解釋指標背後的“為什麼”,使團隊成員産生內在的驅動力。 第五章:自適應規劃:在不確定性中保持敏捷 傳統年度戰略規劃已不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本書倡導一種“滾動式戰略”方法,強調小步快跑、持續驗證的決策過程。我們詳細介紹瞭如何使用“情景規劃”來預判多種未來可能性,並為每種情景準備預先設計的乾預措施。核心在於培養團隊的“認知敏捷性”,即快速識彆環境變化並調整策略的能力,而不是固守過時的計劃。 第六章:價值鏈的協同效應:跨職能團隊的“化學反應” 現代組織很少是單一部門能獨立完成任務的。本書探討瞭如何打破部門間的“筒倉效應”,建立高效、高信任度的跨職能工作組。這不僅僅是資源分配的問題,更是文化和溝通習慣的重塑。重點在於定義清晰的“共同成功標準”,確保不同專業背景的成員朝著同一個客戶價值交付目標努力,而非各自為營。 第三部:卓越的舵手——領導者的自我修煉與影響力 領導力最終是個體行為的藝術。本部分關注領導者自身的心態、決策質量以及對團隊情緒的調動。 第七章:決策的質量而非速度:避免認知偏差的陷阱 即使是最聰明的領導者也會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本章係統性地梳理瞭常見的決策謬誤,如確認偏誤、錨定效應和群體思維。我們提供瞭一套結構化的“決策清單”,幫助領導者在關鍵時刻慢下來,引入不同的視角,並主動尋找反駁自己觀點的論據。這是一種刻意的、反本能的思維訓練。 第八章:情緒智能的科學:共情、衝突與驅動力 領導力是一種影響力的體現,而影響力的核心在於理解人性。本書區分瞭“同情心”和“共情心”,並闡述瞭共情如何轉化為有效的領導行動。尤其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建設性的衝突。衝突不應被壓製,而應被視為發現組織盲點的機會。我們提供瞭處理高難度對話的腳本和技巧,以確保團隊討論既坦誠又富有成效。 第九章:承載遺産:培養下一代領導者的機製 卓越的領導者不是創造追隨者,而是培養更多的領導者。本書最後探討瞭係統化的繼任者計劃和導師製度。這不僅僅是為C級高管做準備,而是將“培養能力”內化為所有中層管理者的日常職責。成功的領導力轉型在於,當舵手放開方嚮盤時,船依然能穩健前行,這是對組織長期健康最負責任的承諾。 本書旨在為那些渴望從“管理好今天的業務”轉嚮“設計好明天的組織”的領導者提供一套全麵、實操性強的理論框架和工具箱,讓他們能夠自信地駕馭復雜多變的商業航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麥可.艾伯拉蕭夫(班福特艦前艦長)


  麥可.艾伯拉蕭夫(Michael Abrashoff)艦長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研究所,主修政治學。三十六歲時,擔任美國前國防部長裴瑞的軍事助理。當他卸任軍事助理後,鏇即接掌班福特艦,成為太平洋艦隊最年輕的艦長。艾伯拉蕭夫接任艦長後,立即透過一係列的改革,在短短的兩年內,把一艘混亂不堪、績效奇差的軍艦,打造成一艘美國海軍最優秀的軍艦。為瞭幫助更多的企業組織也可獲得同樣的成就,艾伯拉蕭夫艦長於2001年離開海軍後,在波士頓創辦基層領導(Grassroots Leadership)管理顧問公司,並擔任執行長。你可以透過以下網址連結他的網站:www.grassrootsleadership.com/

譯者簡介

張芝瑋


  颱大財務金融所畢業,具美國財務分析師資格,曾任職國內金控與外商銀行外匯交易部門。2013年移居美國波士頓,現任職美國避險基金公司。

圖書目錄

導論:這不隻是你的船,而是我們的船  013
 
第一章 啓航:歡迎大傢上船  023
在新人上任前就準備歡迎他們  027
讓新人覺得自己被關心  029
給新人一本通往成功的護照  030
優秀的員工並非唾手可得  032
嚮真正瞭解你需求的人尋求建議  035
嚮上司緻敬(並嚮他們學習)  037
持續招募員工,即使他們已經報到上班  039
 
第二章 善於激勵:鼓舞每個人做到最好  043
讓他們掌舵,但勿偏離航道  046
訓練你的人員全速前進  047
給部屬根與翅膀  051
讓優秀的員工大放異彩  059
投入,然後脫離  060
花點時間在汙水係統吧  062
小心縫隙  064
讓部屬準備好迎接成功  066
幫助部屬跨越障礙  068
改變部屬對失敗的看法  072
讓部屬以自己的工作為傲  073
讓員工不隻掌握自己的工作,而是掌握自己的命運  075
讓部屬的職場生活多一些趣味  077
 
第三章 鼓勵部屬暢所欲言:培養說真話的環境  081
讓官兵嚮上將說實話  088
讓說真話成為你的招牌  089
絕不讓部屬知道你想聽什麼,他們隻會附和你  091
問題發生時,先問部屬發現這個問題多久瞭  092
不論多痛苦,都要在第一時間傳達壞消息  093
剋製討好上級的衝動  095
坦白說齣事實以錶達你的關心,但態度仍要充滿敬意  097
確保訊息在階級間雙嚮流動  100
彆讓自己睏在細節當中  101
鼓勵人們跳齣框架(但不要太誇張)  104

第四章 全員集閤:同心協力  107
你不一定要成為上將  111
任務目標:團結閤作  113
顧客也喜歡同心協力的團隊  117
讓人人都有機會掌舵  119
彆做虛有其錶的事  121
讓部屬過得更好  122
打破僵局  126
問題不在人,在製度  129
領導力訓練能帶來豐碩的成果  131
替部屬保留顔麵  133
盡可能地錶揚員工  134
讓最自負的士兵負責領導  135
設立高標準  137
 
第五章 頭銜不是萬能的:創造互信的環境  141
優先考慮部屬的權益  146
信賴的環境不能隻靠人們維護,還必須有適閤的製度 148
在乎能帶來信賴感  150
追求卓越但避免自負  152
不濫用位階  153
總是比彆人更努力  154
信任,訓練,授權  156
彆忽視基層人員  157
對屬下友善,但不能稱兄道弟  161
一視同仁  165
你不需事事都做到完美無缺  169
 
第六章 星光領航:傳達組織的共同目標  173
鑑往知來  177
設定清楚的組織目標  180
理解比信任更重要  185
隻專注於重要的事物  187
彆以為部屬早就知道組織的核心價值  190
從失敗中獲取教訓  193
 
第七章 迎風航行:承擔必要的風險  197
知道什麼風險可以事先避免  200
即使你不同意對方的意見,也要保持尊敬的態度  203
不冒不值得的風險  205
確保你有備用計畫  209
不可一味逃避風險  210
 
第八章 真我本色:以身作則並達成績效  215
可以從基層的工作發掘領導者  222
失敗的經驗可以成為絕佳的導師  223
治癒你的大頭癥  226
讓部屬自由發揮  229
用你的氣度贏得權力與快樂  231
突如其來的挑戰可以讓人成長  233
瞭解自己的影響力有多大  235
準備好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237
熱愛你的工作  239
由你帶頭  240
做對的事  241
 
尾 聲 領導者必須謙卑  247
    誌謝  24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第二章 善於激勵:鼓舞每個人做到最好
 
要把一個企業變成贏傢,你必須說服每個人全力以赴,盡自己所能做到最好。但許多年輕人不瞭解何謂卓越,更彆說明白它看起來、聞起來、感覺起來是什麼樣子。這不代錶他們是不好的人,隻不過缺乏一個可以激勵他們的楷模。又或許他們的朋友總是對錶現好的人嗤之以鼻,所以他們隻願做到最低標準,但求及格就好。你的挑戰在於:用行動嚮他們展現何謂卓越,使他們想在自己的人生中達到卓越,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並嚮他們展示員工如何能從一個成功的組織中獲益。追求卓越絕不是一句抽象的口號。一個偉大的領導人必須定義何謂卓越,鼓勵他的團隊用創新的方法超越巔峰。這的確不容易,但做得到。

班福特艦所締造的紀錄就是一個見證。我的士兵是從全體海軍中隨機挑選齣來,他們都是善良、可靠、勤奮的士兵,且當中沒有人含著金湯匙齣生。許多應募而來的男女都隻有高中畢業,有些甚至惹過麻煩。他們把從軍視為幫助自己獲得一份民間工作的墊腳石,隻是數饅頭過日子。

乍看之下,這些士兵並非可造之材,但我們都知道,也必須明白,第一印象常是錯誤的,尤其是以之來判斷一個人的潛力時。

我隻不過是運用以下的方法:有限度地授權、不斷地訓練和演習,以灌輸他們自信、對每份工作都賦予尊重(包括汙水管理)、創造所有官兵之間的信任、讓大傢共享這艘船成功的利益、教導每個人從失敗中學習,好讓我們的船全速前進。

湯姆士.史都華是現任《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總編,他曾在《財富》(Fortune)雜誌上建議,一個組織不隻需要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還需要授權聲明(permission statement),一個書麵或心照不宣的共識,使員工有權思考、迴應抱怨、錶達不同意見,以及在老闆指示的範圍內作決定。在貨櫃商店的分店裏,銷售員和收銀員被授權主動解決客戶的問題。即使他們因此而犯錯,但這些錯誤通常不會比主管親自處理可能犯的錯更嚴重。通用電器(General Electric)曾隨機抽取瞭幾個曾犯過的重大錯誤,分析結果顯示,即使當初多幾個主管蓋章批準,這些錯誤也無法因此避免。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心裏還是有點小忐忑的。畢竟“卓越團隊”這四個字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感覺離我這個基層小主管有點遠。不過,我翻瞭一下目錄,發現裏麵有些章節的題目還挺吸引我的,比如“如何建立信任”、“如何有效授權”、“如何處理團隊衝突”等等,這些都是我每天都在頭疼的問題。我總覺得,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讓大傢心甘情願地跟著你乾,而且大傢都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隻要把任務分配下去,大傢就會照做,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還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摩擦。這讓我意識到,領導力絕不僅僅是發號施令,更是一種藝術,一種與人溝通、激勵人心、化解矛盾的藝術。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如何纔能真正做到“卓越”,它有沒有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或者是一些可以學習的思維模式?我特彆希望它能分享一些在颱灣本土成功應用案例,因為我們這裏的文化和工作方式都比較有特色,國外的案例雖然也有藉鑒意義,但終究是隔瞭一層。這本書的“修訂版”字樣,也讓我覺得它是在不斷完善和進步的,不是一本寫完就完結的書,這說明作者很認真,也很願意傾聽讀者的反饋。我很期待能夠從中找到一些能夠直接應用到我工作中的方法,讓我的團隊變得更有效率,也讓我的領導工作變得更輕鬆一些,不再是每天都在救火,而是能夠主動地規劃和引導。

评分

這本書的題目《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一下子就讓我感覺很有共鳴。它沒有用“管理”或者“領導”這種比較生硬的詞匯,而是用“船”這樣一個比喻,非常有畫麵感。在颱灣,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中都強調團隊閤作,但實際操作中,卻常常會遇到一些瓶頸。《這是我們的船》就好像在說,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條船上的乘客,也可能是船員,大傢的目標都是要把船開得更遠,更穩。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如何纔能讓團隊成員産生這種“主人翁”的意識,讓他們不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是真正地為團隊的成功而努力。我期待它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建立團隊信任的技巧,以及如何去激勵團隊成員,讓他們發揮齣最大的潛能。畢竟,一個卓越的團隊,離不開每一個成員的付齣和努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去理解我的團隊,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在這個“船”上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歸屬感。修訂版,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吸取瞭更多的經驗,更加完善,也更能貼閤現在的商業環境,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真是太有吸引力瞭!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有一種親切的、共同努力的氛圍。“船”這個比喻,非常形象地概括瞭團隊閤作的精髓。在颱灣,我們常常講“同舟共濟”,這句話完美契閤瞭這本書的主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地探討,如何纔能真正做到“同舟共濟”,如何讓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感受到自己是這個“船”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願意為這艘“船”的航行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建立團隊的信任機製,以及如何處理團隊內部的意見分歧。畢竟,在一個團隊裏,難免會有不同的聲音,關鍵在於領導者如何能夠有效地引導和化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實用、易於掌握的技巧,讓我能夠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領導能力,帶領我的團隊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修訂版,也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更加成熟和完善,能夠給我帶來更多新的視角和實用的建議,這讓我非常期待。

评分

我最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有些團隊能夠如此高效地協作,而有些團隊卻總是因為溝通不暢、目標不一緻而陷入僵局。《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這個書名,恰恰點齣瞭問題的核心。它強調的是“我們”的力量,而不僅僅是領導者個人的能力。在颱灣,我們常說“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在團隊管理中尤其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如何纔能真正地建立起這種“團結”的力量,如何讓團隊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有效處理團隊衝突的技巧。畢竟,人多口雜,意見不一是在所難免的,關鍵在於領導者如何能夠化解矛盾,找到共同點,並且帶領團隊繼續前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大道理。同時,“卓越團隊”這幾個字也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信心,我相信它能夠幫助我提升自己的領導力,帶領我的團隊走嚮更高的目標。修訂版,也意味著這本書在不斷地進步和完善,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這讓我更加期待它能夠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

评分

拿到《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的名字吸引瞭。在颱灣,我們常說“一人獨大不是團隊”,這句話充分體現瞭團隊閤作的重要性。《這是我們的船》這個名字,就很好地詮釋瞭這一點,它傳遞齣一種“大傢都是一條船上的人,要一起努力”的理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如何纔能真正地建立起這種“一體感”,如何讓團隊成員感受到自己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有效溝通,如何處理團隊內部矛盾,以及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技巧。畢竟,一個卓越的團隊,離不開良好的溝通和融洽的氛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落地、可操作的方法,讓我能夠學以緻用,帶領我的團隊不斷進步。修訂版,也讓我相信它一定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優化和更新,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給我帶來更多新的啓發和思考。

评分

我一直覺得,一個好的領導者,就像一個好的船長。船長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要指揮船上的每一個船員,讓他們各司其職,朝著同一個方嚮前進。這本書的書名《這是我們的船》就非常有畫麵感,它強調的是“我們”,而不是“我”。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提醒,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把團隊的成功歸功於自己,或者把失敗的責任推給彆人,但這都不是一個真正卓越領導者應有的態度。我期待這本書能深入剖析,如何纔能真正做到“我們”的力量,如何去構建一個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船上重要一員的氛圍。是不是要有一些特定的溝通技巧?或者是在決策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吸納團隊成員的意見?在颱灣,很多時候團隊閤作都比較講究“默契”,但這種默契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需要領導者去一點點培養和建立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指導,告訴我們如何一步步地去建立團隊的信任感,如何讓大傢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甚至願意承擔責任。我尤其想知道,當船遇到風浪的時候,船長該如何安撫船員,如何帶領大傢一起剋服睏難?這正是領導力最考驗人的地方。修訂版,說明它一定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優化和更新,我相信它會包含更多符閤當下時代背景的內容,讓我能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评分

哇,我真的等到這本書《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瞭!當初第一版齣來的時候,我就覺得很有感覺,名字就透著一股子“大傢都是一條船上的人,要一起努力”的勁兒。這次修訂版,光是看到封麵就覺得更沉穩、更值得信賴瞭。我最近帶一個小團隊,雖然規模不大,但常常會遇到溝通不順、目標不一緻的狀況,每次開會都像在打仗一樣,大傢意見都很多,但就是擰不成一股繩。我常常思考,到底什麼樣的領導纔能讓團隊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是靠威嚴?靠纔能?還是靠情商?這本書的名字《這是我們的船》,一下子就點醒瞭我,原來領導力的核心不在於“我”有多厲害,而在於如何讓“我們”這個整體變得強大。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管理理論,而是更接地氣,告訴你怎麼把一群人變成一個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團隊。我特彆期待它裏麵能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而不是空泛的道理。畢竟,理論講得再天花亂墜,落地執行纔是關鍵。颱灣的企業文化有時候很講究人情味,但有時候又特彆注重效率,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讓團隊既有溫度又有力度,這絕對是每個領導者都要麵對的挑戰。這本書的修訂版,肯定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吸取瞭更多實踐經驗,也結閤瞭現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所以我對它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啓發和實用的工具,讓我能夠更好地帶領我的團隊,駛嚮成功的彼岸。

评分

拿到《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的名字吸引瞭。《這是我們的船》這個說法,一下子就拉近瞭距離,讓領導者和團隊成員感覺是站在同一條戰綫上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和被動的執行者。這讓我想到,在颱灣,我們很多人在工作中都非常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希望能夠建立一種和諧、互助的團隊氛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去構建這種“船”的文化,如何去培養團隊成員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是不是需要一些具體的溝通策略,或者是在團隊建設方麵的一些活動?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團隊成員不夠積極,但這背後可能隱藏著領導者在激勵和授權方麵的一些不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齣一些具體的指導,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去發掘和培養團隊中的人纔。同時,“卓越團隊”這幾個字也讓我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我把我的團隊打造成一個真正“卓越”的團隊,讓大傢都能在這裏找到成就感和價值感。修訂版,也讓我相信它一定包含瞭更多更新、更實用的內容。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些團隊能夠像一颱精密的機器一樣高效運轉,而有些團隊卻總是磕磕絆絆,效率低下?《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痛點。它讓我聯想到,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僅僅是發號施令的人,更是一個能夠激發團隊潛能,讓每個人都發揮齣自己最大價值的人。在颱灣,我們常說“識人”,意思是知道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然後把他們放在最閤適的位置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如何纔能真正做到“識人”,並且能夠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去分配任務,去激勵他們。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關於團隊溝通的技巧,尤其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信息爆炸,溝通不暢往往是團隊效率低下的根源。如何能夠建立一種開放、坦誠的溝通環境,讓團隊成員敢於錶達自己的想法,敢於提齣質疑,甚至敢於犯錯,這對我來說至孫重要。這本書的“修訂版”字樣,也讓我覺得它一定比初版更加完善,可能加入瞭更多實戰案例和最新的管理理論,這讓我非常期待。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些耳目一新的觀點,也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讓我能夠帶領我的團隊,真正地“揚帆起航”。

评分

拿到《這是我們的船:卓越團隊的領導技巧(修訂版)》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的名字吸引瞭。感覺就像在說,我們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在一個共同的載體上,一起努力。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公司內部,有時候雖然都是同一個部門,大傢好像都在為公司做貢獻,但實際工作中,卻感覺像是一個個孤島,各自為政。我一直覺得,領導力的核心在於凝聚力,在於讓團隊成員産生歸屬感和使命感。這本書的名字就很好地傳達瞭這一點。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裏麵有沒有詳細闡述如何去構建這種“船”的文化,如何在團隊中營造一種“同舟共濟”的氛圍。是不是需要一些具體的活動或者溝通方式?在颱灣,大傢對人情世故比較看重,如果能結閤這一點,分享一些如何用人性化的方式去領導團隊,那就更好瞭。我希望這本書不要隻是講理論,而是能提供一些非常落地的、可以立即實踐的方法。比如,當團隊成員遇到瓶頸時,領導者應該如何去支持他們?當團隊目標齣現分歧時,領導者又該如何去協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提供一套完整的思路,讓我從一個“管理者”真正轉型為一個能夠帶領團隊“揚帆遠航”的“船長”。修訂版,也意味著它可能吸納瞭最新的管理理念和實踐經驗,這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