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大變身!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大能力

繪本大變身!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大能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繪本
  • 情境遊戲
  • 親子互動
  • 兒童啓濛
  • 思維訓練
  • 想象力
  • 創造力
  • 遊戲化學習
  • 幼兒教育
  • 能力培養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從38本繪本齣發,設計152款生活遊戲,
陪著孩子玩中學,引導自發學習,
全麵啓動孩子的社交、溝通、動作發展、認知與感官能力!
 
  什麼?繪本不僅能用來講故事,平時看似不起眼的文具或日常用品,都可以拿來重現故事場景,帶著孩子一起玩角色遊戲?
  
  不僅如此,這些走齣繪本故事的生活遊戲,個個都擁有「無窮深意」,一點也不會「玩過水無痕」。呼應重視幼兒身心發展的幼教新課綱,152個遊戲,個個都具備纍積孩子感官、身體動作發展、語文溝通、認知與社交能力的豐富內涵。

  現在,就跟著書中的創意教具示範與遊戲玩法步驟,讓繪本故事走入孩子周遭的生活情境,陪孩子玩齣自己的大能力!

  6位具備心理輔導、特殊教育,以及兒童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專業背景的教師團隊,以38個繪本故事為基礎,運用身邊看似不起眼的材料、或文具店很容易買到的各式DIY素材,共設計齣152個創意遊戲。每個遊戲都透過【材料】、【玩中學】與【一起這樣玩】三部分,開啓大人的遊戲設計靈感,引導大小朋友一起跟著玩。每個遊戲,都經過教師團隊實際與孩子互動的曆程,提供【進階玩法】與【小叮嚀】,提點遊戲過程的眉眉角角。

  如以暢銷30萬冊的《我的感覺》套書為例,專業教師團隊透過免洗紙盤、竹筷子等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製作「感覺臉盤」,讓小朋友指認不同臉部錶情所代錶的情緒,帶領孩子學習情緒的認知與辨識;用瓦楞紙、冰棒棍、扭蛋殼、圖釘等製作「情緒摩天輪」,透過引導語讓孩子進入故事情境,從抽取卡片的過程中練習視覺動作協調,藉由說齣圖卡人物的錶情與動作,想想若是這些感覺找上自己時可以怎樣處理,培養描述情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經典有趣的繪本故事,透過心理、諮商輔導團隊的專業設計,得以變身為一步步纍積孩子能力的生活遊戲。《繪本大變身: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孩子大能力》不僅是幼教、特教、早療教師與誌工媽媽等泛教育工作者,陪伴孩子發展生活自理、社交溝通、感官與動作發展的具體參考,也是親子共讀故事之後,進一步DIY重現故事場景、親子共玩的遊戲發想指南。
 
本書特色

  陪伴孩子發展能力的具體參考,繪本共讀共玩的遊戲指南!

  從聽故事到玩故事:38個繪本故事,每個故事都延伸齣4個場景或情境,共發展齣152個生活遊戲。藉由有趣的創意遊戲場景,循序漸進帶領孩子透過角色扮演,開啓孩子主動學習的動機。

  遊戲發想示範指南:從咖啡渣、寶特瓶、圖畫紙、颳鬍泡,到很容易被忽視廢棄的竹筷、冰棒棍、泡綿巧拼地墊等,這些日常不起眼、隨手可得的素材,在教師團隊的巧思下,都變身成為絕佳的互動遊戲小道具。

  專業團隊精心設計: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袁巧玲博士領軍,由一群具心理、教育、特教與諮商輔導的專業團隊共同設計,每個遊戲都曾實際與孩子演練互動,不僅適用早療發展,也適閤幼教與親子共玩。

  玩中學,發展大能力:呼應各領域均衡發展的幼教新課綱,從步驟化的遊戲設計中,逐步纍積孩子在社交、溝通、動作發展、認知與感官等各領域能力,重視全方位能力培養。這些能力各自包括更細緻的能力發展:

  社交能力:能與同儕交談、解讀肢體語言和錶情、與他人分享與輪流、瞭解他人情緒並有適當反應……

  溝通能力:動作模仿、仿說、接收指令、聽覺記憶、錶達需求、能使用形容詞、與描述與問答……

  動作發展:包括平衡、攀爬、上下階梯、單腳站立等粗大動作,以及使用剪刀、撕貼、手眼協調等精細動作……

  認知能力:配對、分類、事件順序、因果關係、相關與相反概念、邏輯思考、問題解決……

  感官能力:能辨識聲音、能注視圖片與物品、願意觸摸不同材質的物品、能配對相同觸覺的物品……

名人推薦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小魚媽(陳怡安),親子部落客、親職作傢
  水瓶麵麵(李貞慧),國中教師、繪本譯者、推廣者
  幸佳慧,繪本作傢、譯者、推廣者、評論者
  周育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係副教授,《聽寶寶說話》作者
  陳佩玉,國立颱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係助理教授
  黃瑽寜,颱北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玩轉想象力:《童心未泯:150個激發創造力的思維遊戲》 作者: 遊戲設計與兒童發展專傢團隊 齣版社: 奇思妙想文化 裝幀: 精裝全彩印刷,附贈趣味貼紙與角色扮演道具卡 --- 導言:喚醒沉睡的創造之光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與孩子的連接日益緊密,但真正的深度互動和思維的自由馳騁卻似乎變得奢侈。許多看似益智的活動,往往是“標準答案”的重復訓練,扼殺瞭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童心未泯:150個激發創造力的思維遊戲》正是為打破這種“標準化教育”的桎梏而生。本書並非枯燥的理論指導,也非簡單的塗色或連綫遊戲,它是一扇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奇妙大門。我們深信,真正的學習發生在“玩耍”之中,而創造力是孩子未來麵對復雜世界時,最可靠的生存技能。 本書匯集瞭來自全球頂尖遊戲設計師、兒童心理學傢和資深幼教工作者的智慧結晶,精心設計瞭150個涵蓋感知、邏輯、情緒錶達、空間構建與敘事建構等多個維度的情境遊戲。這些遊戲旨在激發孩子進行“非綫性思考”,學會從多個角度審視問題,並勇於嘗試“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 第一輯:感官的交響樂——探索世界的物理法則 (情境遊戲 1-50) 本輯重點在於重建孩子與真實世界最原始、最純粹的連接。我們摒棄瞭過於依賴電子屏幕的模擬體驗,迴歸到對材質、溫度、聲音、氣味和光影的真實感知上。 核心理念: 培養細緻入微的觀察力,理解事物運作的基本原理。 精選遊戲示例: 1. “影子劇場的魔術師” (情境 05): 利用不同光源(手電筒、颱燈、陽光)和不透明物體,在白牆上創作齣動態的敘事故事。孩子學習的不僅是光影變化,更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光綫和形狀)錶達無限的情感。 2. “聲音地圖的繪製者” (情境 18): 在傢中或公園進行“安靜行走”,記錄下聽到的所有聲音,並用符號或圖畫標記其來源、遠近和性質(尖銳、低沉、斷續)。這訓練瞭孩子的聽覺分辨能力和抽象符號錶達能力。 3. “泥土的建築學” (情境 33): 挑戰孩子用不同濕度和配比的沙土、泥巴,建造一座能夠抵禦“人工小洪水”(澆水壺)衝擊的微型堤壩。這涉及簡單的工程學、材料科學的直觀理解。 4. “觸覺盲盒猜謎” (情境 45): 準備一個不透明盒子,放入不同質地(光滑、粗糙、柔軟、堅硬、有彈性)的物品,讓孩子僅憑觸覺進行辨認和分類。 發展能力側重: 觸覺敏感度、空間感知、初期物理概念理解、專注力持久性。 --- 第二輯:邏輯的迷宮——建構清晰的思維路徑 (情境遊戲 51-100) 創造力並非空中樓閣,它需要堅實的邏輯基礎作為支撐。本輯遊戲設計巧妙地將抽象的邏輯推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綫中,讓孩子在“破解謎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排序、分類、因果關係和模式識彆。 核心理念: 培養係統性思考能力,訓練逆嚮思維和假設檢驗。 精選遊戲示例: 1. “遺失的顔色密碼” (情境 62): 設定一個由紅、黃、藍三種顔色按特定規則(如:A+B=C,B+C=D,但D的顔色是秘密)組閤齣的新顔色係統。孩子需要通過多次嘗試和觀察,推導齣隱藏的組閤邏輯。 2. “時間綫上的小偵探” (情境 78): 提供一係列打亂順序的圖片(例如:種子發芽、澆水、長成花朵、被蜜蜂采蜜),讓孩子按正確的因果順序排列,並解釋每個步驟之間的必然聯係。 3. “非傳統的分類法” (情境 89): 要求孩子用三種以上不同的標準對同一組物品(如積木、水果)進行分類(例如:按顔色、按形狀、按重量、按是否可以食用)。這打破瞭固有的標簽思維。 4. “如果…會怎樣?”的鏈式反應 (情境 95): 拋齣一個宏大的“如果”情境(如:“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水突然變成瞭果凍”),引導孩子從第一層結果推導第二層、第三層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發展能力側重: 因果推理、序列組織、邏輯推理、問題分解與整閤。 --- 第三輯:情感的劇場——理解與錶達內心世界 (情境遊戲 101-150) 情商的培養是創造性思維得以健康發展的土壤。當孩子能夠準確識彆和錶達自己的情緒,並理解他人感受時,他們的敘事能力和同理心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核心理念: 通過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擬,安全地處理復雜的情緒,發展同理心與社會交往技能。 精選遊戲示例: 1. “情緒轉換的麵具遊戲” (情境 105): 準備一些中性的麵具或卡片,要求孩子在聽到一個情景描述(如“小貓丟瞭玩具”)時,快速在麵具上畫齣、或用肢體語言錶現齣“驚訝”、“傷心”或“著急”等不同層次的情緒。 2. “衝突解決的模擬法庭” (情境 119): 設定一個簡單的衝突場景(如兩個玩伴都想要同一個玩具),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嘗試提齣至少三種不同的、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3. “我的英雄日記” (情境 130): 鼓勵孩子創作一個擁有超能力(但超能力必須與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小難題相關,如“能讓所有東西變乾淨的超能力”)的英雄,並記錄這位英雄一周內成功解決的三件“小事”。這幫助孩子將“能力”與“責任”聯係起來。 4. “未完成的音樂故事” (情境 148): 播放一段充滿情緒起伏的無歌詞背景音樂,要求孩子根據音樂的鏇律和節奏,即興編造齣一個有起承轉閤的故事,並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進行對話。 發展能力側重: 情緒識彆與管理、同理心、敘事構建、公開錶達的自信心。 --- 結語:玩,是孩子最認真的工作 《童心未泯:150個激發創造力的思維遊戲》不提供標準答案,它提供的是無限的可能性。我們鼓勵傢長和教育者,在引導孩子進行這些遊戲時,放棄“糾正錯誤”的心態,轉而擁抱“另一種可能”的視角。 每一個遊戲,都是一個開放的邀請函,邀請孩子進入一個自由探索、安全試錯的場域。當孩子們在這些遊戲中揮灑汗水、大笑或略帶沮喪時,他們正在進行一項最重要的人類活動:學習如何創造性地、有韌性地、充滿好奇心地麵對一個未知的未來。 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完成遊戲數量的多少,而在於遊戲過程中,孩子思維火花閃爍的頻率。讓玩耍迴歸其本真麵目——它是驅動孩子成長的核心引擎。 --- (此書簡介共計約1500字,詳細描述瞭三輯內容及其側重的能力培養,並闡述瞭本書的設計理念,未提及原書名中的任何元素。)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袁巧玲 博士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係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實踐教學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行為分析博士。持有博士等級的國際行為分析師BCBA-D,以及紐約教育部核認教育督導證照。曾任美國聖約翰大學助理教授,美國 Fred S. Keller School 傢長教育與師資培訓督導,學齡前教育傢庭顧問,並多次在歐美國傢發錶研究成果。

  現任芙爾德教育中心教學督導,引進美國以孩子為導嚮的教學係統,開辦兒童教養相關的培訓課程,緻力提供孩子最完善的學習環境。著作:《關鍵七招,孩子真好教》(天下文化)、《親愛的小寶貝在想什麼?》(新手父母)、《請你跟我這樣教自閉癥幼兒》(書泉)

  本書由芙爾德教育中心團隊共同著作。共同作者群包括:袁巧玲(芙爾德教育中心教學督導)、林怡伶(ABA早療老師)、李鴻儀(副行為分析師,BCaBA)、邱宛儀 (職能治療師)、張洪(副行為分析師,BCaBA)、鄒劭彤(ABA早療老師)。芙爾德教育中心網址 www.steppingforwardedu.com

圖書目錄

當動機藏在遊戲中……                     袁巧玲
本書使用說明

Chapter 1社交篇:來 ! 交個朋友吧!
《火車好多節》
遊戲001:翻滾吧小氣球
遊戲002:小小投籃高手
遊戲003:小工人力量大
遊戲004:大傢躲到哪去瞭?
《生氣王子》
遊戲005:看看彆人、猜猜自己
遊戲006:誰有好辦法?
遊戲007:歡樂鏇轉咖啡杯
遊戲008:驚悚骷髏頭鬼屋
《鰐魚先生在百貨公司上班》
遊戲009:電梯要去哪?
遊戲010:餵飽鰐魚先生
遊戲011:我的臉是小畫盤
遊戲012:降落吧!熱氣球
《我是藝術傢》
遊戲013:小小孩的美妝大賽
遊戲014:通往世界的一扇窗
遊戲015:彩繪衣服大亂鬥
遊戲016:送給媽媽的大禮
《最特彆的東西》
遊戲017:模型船再現
遊戲018:最佳造型師
遊戲019:餅乾怎麼分
遊戲020:特彆日分享會
《環遊世界做蘋果派》
遊戲021:異國風情椰殼船
遊戲022:猴子猴子請藉過
遊戲023:牙買加之夜
遊戲024:印地安帳篷
《嚮上爬、嚮下爬》
遊戲025:愛收藏畫的啄木鳥
遊戲026:轉轉貓頭鷹
遊戲027:麋鹿下棋
遊戲028:神奇樹立體棋盤
 
Chapter 2溝通篇:聽聽說說,今天好高興!
《我的百變馬桶》
遊戲029:捲筒衛生紙工廠的危機
遊戲030:躲在馬桶蓋後麵的巨大動物
遊戲031:百變馬桶製造工廠
遊戲032:沖沖馬桶彈珠颱維修大作戰
《我的感覺》
遊戲033:感覺臉盤
遊戲034:情緒摩天輪
遊戲035:我好嫉妒
遊戲036:我會關心彆人
《愛哭公主》
遊戲037:誰纔是公主?
遊戲038:準備一場派對
遊戲039:我不是泥巴公主
遊戲040:我的藍色派對
《貝雷的新衣》
遊戲041:羊毛滿天飛
遊戲042:忙碌的牛仔
遊戲043:我們的牆一樣
遊戲044:能乾小幫手
《爸爸大集閤》
遊戲045:瘋狂造句
遊戲046:爸爸的海鮮便當
遊戲047:司機的路綫
遊戲048:超刺激拳擊賽
《歡迎來到神奇船》
遊戲049:燈泡測試員
遊戲050:逛農場
遊戲051:動物飼料員
遊戲052:遊園車司機
《莉莉愛問為什麼》
遊戲053: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遊戲054:故事換我演
遊戲055:啓動吧!我的武器
遊戲056:外星人躲貓貓
《娜娜的假期》
遊戲057:山林度假村
遊戲058:雪世界桌遊大賽
遊戲059:娜娜遊樂園場
遊戲060:星的聯想世界
 
Chapter 3動作發展篇:123,蹦蹦跳跳動一動 !
《跟著動物醫生過一天》
遊戲061:刺蝟的七彩霓虹刺
遊戲062:掉光光的美洲豹斑點
遊戲063:午餐時間到嘍!
遊戲064:鰐魚奶奶的閃亮亮新牙
《長襪皮皮來嘍》
遊戲065:院子大掃除
遊戲066:彩色波霸手搖杯
遊戲067:長襪皮皮的閃亮新發型
遊戲068:長襪皮皮的特殊快遞公司
《我想做壞事》
遊戲069:衛生紙秘密任務
遊戲070:小小維修工
遊戲071:義大利麵好美味
遊戲072:踩踩大地毯
《北京遊》
遊戲073:飛車遊北京
遊戲074:一起逛市集
遊戲075:大筆一揮
遊戲076:漫天飛舞紅燈籠
《海底100層樓的傢》
遊戲077:海豚的花式套圈圈
遊戲078:章魚的超強噴嘴
遊戲079:海馬的歡樂鏇轉木馬
遊戲080:寄居蟹的冰淇淋蛋捲殼
《偷偷看一下動物的傢》
遊戲081:蜜蜂們的蜂窩
遊戲082:不怕著涼的樹枝巢穴
遊戲083:海狸的薯條餅乾窩
遊戲084:動物住哪裏
《野貓的研究》
遊戲085:貓的足跡
遊戲086:臭臭的貓大便
遊戲087:垃圾桶午餐也很美味
遊戲088:逗逗貓咪樂開懷
《免費贈送》
遊戲089:採蘋果小幫手
遊戲090:誰來幫我搬椅子?
遊戲091:我也會烤蛋糕
遊戲092:誰是我的小天使?
 
Chapter 4認知篇:猜猜看,這是什麼?
《小奈奈的好好吃蔬菜飯》
遊戲093:上街買菜去
遊戲094:把米變乾淨
遊戲095:我是小廚神
遊戲096:洗碗疊疊樂
《小老鼠奇奇去外婆傢》
遊戲097:蝴蝶採蜜
遊戲098:小老鼠騎魚
遊戲099:修理木吊橋
遊戲100:外婆的鬆餅
《迴轉壽司》
遊戲101:豆皮壽司
遊戲102:好吃蝦手捲
遊戲103:魚片握壽司
遊戲104:迴轉壽司
《蔬菜園裏麵的秘密》
遊戲105:小農夫拔蔬菜
遊戲106:社區同樂會
遊戲107:誰在盪鞦韆
遊戲108:大傢一起挖挖挖
《毛毛蟲列車》
遊戲109:我也會搭車
遊戲110:採番茄農傢樂
遊戲111:蜘蛛吐絲
遊戲112:魔法蘋果樹
《奶奶的記憶森林》
遊戲113:土撥鼠與狐狸
遊戲114:傢庭用品戳戳樂
遊戲115:做一條項鍊
遊戲116:奶奶的記憶拼圖
《短耳兔》
遊戲117:裏外怎麼不一樣?
遊戲118:量一量,有多長?
遊戲119:看時間烤麵包
遊戲120:聽故事、來解謎
《幸福的大桌子》
遊戲121:小小船員航海趣
遊戲122:我們都是大廚師
遊戲123:神氣小工人
遊戲124:哪裏好奇怪?
 
Chapter 5感官篇:摸一摸,哇!好多驚奇發現!
《100層樓的傢》
遊戲125:採鬆果打果汁
遊戲126:蛇爸覓食去
遊戲127:蝙蝠的顛倒世界
遊戲128:蜘蛛王子的網
《小象的雨中散步》
遊戲129:下雨的盛宴
遊戲130:拯救小象大作戰
遊戲131:吃下肚的神秘食物
遊戲132:小象的湖中探險
《好朋友》
遊戲133:驚奇的榖倉
遊戲134:騎車兜風去
遊戲135:稻穗裏找小羊
遊戲136:採果實、吃飽飽
《我的飛天浴缸》
遊戲137:蜂巢浴缸
遊戲138:浴缸列車
遊戲139:鏇轉咖啡杯浴缸
遊戲140:迷宮浴缸
《搭飛機去旅行》
遊戲141:行李怎麼那麼重
遊戲142:安全檢查好緊張
遊戲143:乘風起飛
遊戲144:飄飄降落傘
《小鵪鶉捉迷藏》
遊戲145:小鵪鶉,你在哪?
遊戲146:大傢一起找小雞
遊戲147:果凍裏的小鵪鶉
遊戲148:原來小雞在這裏
《搶救動物園──尋找狐猴》
遊戲149:聽聽看,誰在叫?
遊戲150:動物躲貓貓
遊戲151:摸摸你是誰
遊戲152:鴨子冰上秀

圖書序言

自序

用玩的,學最快!

  每個小孩都「愛玩」,但卻不是每個小孩,都像大人心中所期待的那樣「愛學習」。如何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我在美國求學期間曾閱讀過不少相關研究,其中讓我獲益良多的,就是將學習項目融入在遊戲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各種能力。
       
  遊戲對孩子的正嚮影響非常多,從增加學習動機,提升專注力、持續度、記憶力,發展自我概念,建立自信心,到強化神經係統連結等等,遊戲都能扮演正嚮的積極的角色。我從教自己孩子Aidan的經驗中,也獲得相同的映證。

  我很喜歡透過遊戲來教兒子各項能力,因為遊戲具彈性、有變化,讓他在歡樂的氣氛下自然學習,也不會因感覺到大人的「刻意教」而使動機變低。說穿瞭,其實我教孩子的方式很簡單,就是運用美國研究的理念,讓教學與生活做連結,把任何時間和事物都當成寶貴的學習機會。

  比方說,我從不用圖卡、字卡教兒子英文,也不會單單隻教物品的名稱。因為孩子即使可以說齣100個東西的名稱,也不代錶他能與人對話。填鴨式的教學效果,遠遠比不上自然情境的教學,從說故事到日常生活,就算兒子聽不懂,我也都假裝他聽得懂,持續對話,或直接在孩子有興趣的事物上幫他描述。這種情境與詞匯的聯結,都讓Aidan在生活體驗中,對語言産生更深刻的印象。

  正因遊戲對孩子有如此大的幫助,在這本新書《繪本大變身: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大能力》中,我與芙爾德教師團隊,以自身所學專業為基礎,從38個繪本故事齣發,運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用品或材料,設計齣上百個讓孩子玩得投入、學得開心,大人也能在陪伴中與孩子更親密的遊戲。歸納箇中原因,這些遊戲因具備瞭三個重要特色,使得孩子的能力可以逐步纍積:
 
  特色一:讓繪本活起來,成為學習的媒介

  無論老師或是傢長,隻要曾經有教過小朋友的經驗,多少都曾為瞭設計要「教什麼」的教案,或規劃要和孩子「玩什麼」而傷腦筋。有時候還會覺得,無論怎麼教、如何玩,不就是環繞在某幾個主題嗎?常懊惱自己缺乏變化也無法突破,是許多老師或父母的共同睏擾。

  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其實繪本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材。每一本繪本,都有它獨特的故事情節和主軸;也就是說,繪本本身就已涵蓋豐富的內容,足以讓我們盡情發揮。這本書的第一個特色,就是藉由不同繪本,挑選其中重點,示範如何為不同能力階段的孩子,設計個彆化的教學活動。我們相信,當大人纍積多量又多變化的陪伴與教學經驗,在親子共玩或師生教學上,一定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
 
  特色二:用點巧思,讓簡單的材料活起來

  這本書的第二個特色,是為讀者示範如何運用最簡單廉價、甚至資源迴收的材料,花一點點巧思,便可製作齣能引發孩子學習動機的教材。

  記得我在美國紐約當老師時,發現隻要是老師,都需要自己掏腰包買教具。猶記我的第一堂課,當時還以為學校會幫忙準備教材,沒想到在空蕩蕩的教室裏,校方隻給瞭我幾盒蠟筆跟幾張白紙,以及滿場跑的8位特殊孩子,期待我可以用這些東西跟孩子們共存6小時。那一天的經驗,讓我瞭解把「nothing」 變「something」的重要性!

  我認為當老師的其中一項寶貴磨練,就是看到什麼都可以聯想,思考如何將平凡事物化為教具。跟過去不同的是,目前的教學現場,現成的玩具、教具隨手可得,因為已經有人先幫我們設想好,所以常不需要自己特彆花腦筋思考。但是,無論教學環境再怎麼方便,我還是不想放棄身為老師的精神,也不想浪費瞭那些身經百戰的裝備!

  如果隻是依賴坊間販售的現成教材或教具,不免用膩瞭就想要更新,這不僅阻礙老師或傢長的想像力,還會因為日積月纍、持續不斷的添購,使得傢裏、教室堆滿過時又缺乏吸引力的教具。此時不如動動頭腦,收集身邊中任何可以利用的材料,像是咖啡渣、餅乾盒、紙箱、豆子或是顔料等,都是發揮創造力的好素材。而且,運用這些材料的好處是,因為花費甚少又可以重復使用,就算玩壞瞭,一點也不心疼!
 
  特色三:用好故事與自製教材,融入學習目標

  當擁有豐富的教材,我們常以為孩子就自然能吸收得好、學得多。但事實上,好教材隻是成功學習路上的一個小角色,真正幕後大功臣,是如何把關鍵能力誘發齣來。然而,有時我們會受專業能力不足所侷限,不知該加強哪些能力,或是不瞭解該如何提示與引導。

  這本書集閤瞭社交、溝通、動作發展、認知與感官等五大能力領域,再將細項分布在各遊戲中,做為學習目標。因此,我們設計的活動不隻是好玩而已,背後更重要的目的是抓住孩子的吸引力,除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各領域的能力之外,教學者也能運用經研究實證過的策略與提示法,使教學更有品質。

  想抓住孩子持續參與的興趣,除瞭教案或活動本身要豐富外,遊戲本身也要有足夠的變化。身處遊戲之中,總讓人感到開心,若大人能掌握這個開心時刻,在不經意中加強孩子所需要學習的能力,學習效果往往顯而易見。我常建議傢長,不妨多瞭解與孩子年齡相對應的發展裏程碑,搭配孩子當時需要加強的能力,然後把這些學習目標融入在遊戲裏。例如,孩子在現階段需要學習模仿或輪流,設計遊戲時就可不時安排這些情境,讓孩子透過遊戲來練習。

  然而我們也要提醒的是,遊戲的玩法絕對不隻一種。大人小孩若能一起東湊西湊、變換花樣,傢長或老師可能會發現,孩子的創意無限。

  有時我們會死腦筋,覺得玩具或遊戲一定要照規則來玩,或是一次隻能玩一個。若為瞭要培養專注力或遵守規範,那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希望孩子能有想像力,這反而會抹煞孩子的創意。我的建議是,當孩子對不同的玩具或遊戲,都各自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後,大人可以開始引導孩子重新組閤不同的玩具或遊戲,來創造齣新遊戲。在這過程中,不但能觀察齣孩子的思考模式,還能根據當下情境,安排不同的假設性任務讓他們練習解決,實在好處多多!
          
  現在,就來動一動你的創意大腦,與孩子一同啓航,玩一場繪本的遊戲之旅吧!

導讀

不隻是繪本豈止是遊戲!
周育如/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係副教授

 
  近幾年,兒童閱讀的重要性已較廣為人知,但看瞭繪本還要玩遊戲,這是要做什麼啊?不瞭解兒童遊戲的人大概會覺得,玩遊戲的功用充其量就是讓孩子開心罷瞭,沒什麼大不瞭,迴歸到學習纔是比較重要的。

  但瞭解「內情」的人就知道,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中,遊戲可是個光芒四射的重要領域!主要的原因是,遊戲不僅「反映發展」也「促進發展」,一個孩子在遊戲時怎麼玩、能玩到什麼程度,反映齣來的正是他在動作技能、認知、語言、人際、情緒的內在能力,同時,透過遊戲,孩子也有機會再精進動作技能、運作思考、練習錶達溝通、學習人際互動,進而促進全方位的發展!

  或許有人會問,難道「遊戲」比「學習」還重要嗎?

  至少對年幼的孩子而言,「得到充份支持的自由遊戲」所能達成的學習效果,絕對比去上課或補習所達成的學習效果好太多太多瞭。所謂「得到充份支持的自由遊戲」是指這個遊戲是真正的「play」,具備「內在動機」、「過程取嚮」、「自由選擇」和「正嚮情感」等重要的特質,同時在資源的提供和成人引導上都得到充份供應的遊戲。說得白話一點,就是當遊戲很好玩、很想玩、可以不擔心成敗的全心投入、又能配閤孩子現階段的能力和需要給予引導時,遊戲就能帶來最大的學習效果!

  那麼,這種聽起來超夢幻、學習效果這麼大的遊戲要去哪裏找呢?沒學過兒童發展或幼兒教育的爸爸媽媽設計得齣來嗎?多少年來,發展學傢和幼教專傢都一再鼓吹遊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但在實務現場,到底要怎麼設計齣閤適的遊戲來促進幼兒發展,多數的傢長和老師還是一團濛矓。

  結果,就在今年,袁巧玲老師寫齣瞭這本「繪本大變身」,從繪本齣發,針對身體動作、認知、社交、溝通等不同的能力,精心設計瞭上百款的遊戲提供給父母和老師們使用。這本書透過繪本的情境營造來促發遊戲是非常高明的做法,故事情節使得遊戲更生動更具脈絡化,而自製遊具的巧思和變換的玩法不僅有趣,更可以讓不同需求的孩子練習到各種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特彆依不同發展領域設計瞭不同的遊戲,父母或老師可以係統性的讓孩子玩,促進全方位的發展;或針對孩子較弱的發展領域,選用閤適的遊戲來加以補強。在每個大章節中,還會以對話方塊特彆列齣該領域的發展目標,以社交技巧的目標為例,就列齣瞭共享注意、配閤他人、模仿、加入、邀請、迴應等重要項目,父母或老師在讓孩子玩遊戲時,若能特彆針對這些要點提供指導,則孩子會學得更好更精準。

  看到齣版社寄給我這本書的初稿時,我真是驚喜萬分。這真的是一本很專業又很實用的好書,不是坊間一般的遊戲或勞作書可以比擬!我感動、感佩,並舉起雙手大大的加以推薦!
 
推薦序

天啊!繪本竟然有如此的讀法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在演講中,我經常建議傢長多帶孩子離傢、齣走、再迴來。因為,大自然有無限寬廣的螢幕,等待孩子接觸與學習。但是,這迴我要改口「留在傢裏也很棒」。因為,我遇見瞭袁巧玲博士這本令人眼睛發亮的作品《繪本大變身! 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大能力》。一本把繪本閱讀發揮到極緻,讓室內也可以好好玩。

  繪本,令人愛不釋手,無論大人或小孩。看似薄薄的繪本,裏麵卻深藏著厚厚的生活、知識、想法、經驗與生命。同時,也開啓瞭孩子對於閱讀這個世界的興趣,並從中找到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閱讀這本書,有如看見哆啦A夢的神奇百寶箱。竟然能夠透過繪本的發想,變化齣如此生動、創意、好玩的遊戲教案。這讓繪本的文字與圖畫跳躍到生活裏,透過遊戲舞颱,讓孩子盡情地在社交、溝通、動作、認知與感官之間發揮、成長。

  這刷新瞭我對繪本延伸的概念。

  在從事早期療育的臨床服務上,我經常和專業團隊治療師分享,如何把給傢長的建議,化為父母在生活中可以類化、執行和演練。閱讀這本書,我發現內容更是貼心、細膩地,分享一個個遊戲與教案。同時,以貼近生活、無負擔、再利用、可執行的關鍵元素,讓親子更樂在其中,迅速纍積成功的經驗值。

  我是個愛玩的人。這迴我發現袁巧玲博士與芙爾德教育中心的老師群們,更是很會玩的人。能夠把繪本活用,玩齣無限可能。更令人激賞的是,這本書也引導著閱讀的你,親手動手做,也變成會玩、有意思、有味道的人。

  這很重要,因為孩子喜歡會玩的你,一個能夠將繪本延伸齣好玩的你。透過繪本與遊戲的攜手閤作,燃起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你的靈感與孩子的發展無限擴充。
這是一本適閤所有孩子的書,分享給關心孩子發展的你。

推薦序

融入應用行為分析的繪本遊戲
陳佩玉(國立颱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係助理教授)


  很開心看到袁老師與芙爾德的教師團隊,運用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的背景與多年教學經驗,將對幼兒最好的兩種學習方式──繪本和遊戲──融閤在一起。相信父母在閱讀本書後,對親子遊戲將能有更多發想;而老師在設計各種教學活動時,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ABA的本質,強調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應用的、行為的、分析的、技巧的、係統的、有效的,和類化等核心概念。從ABA的核心概念可窺見此領域除瞭重視將敘述詳盡的教學流程係統化地應用在具有社會意義之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錶現之外,亦強調教學者需在教學的過程中持續蒐集行為錶現的資料以檢視教學活動對行為錶現的影響,並事先計畫以促使訓練的結果可類化到其他的情境和對象。細究這些概念,可發現ABA的運用並不限於有身心障礙孩子,執行的場域和形式也不限於一對一高度結構化的訓練模式。要將ABA的所有概念轉化為一般傢長和老師熟悉且可運用的活動並不容易,而且由於ABA的部分核心概念與研究有關,因此對傢長和老師們而言可能有設計和執行上的限製。

  即使如此,袁巧玲老師和其教學團隊仍用心地列齣活動中孩子們在不同的發展領域可學習的具體行為,並以老師和傢長可瞭解的語言說明活動中的技巧和重點。雖然本書敘述的活動內容未能含括ABA的所有核心概念,但對大部分的傢長和老師們而言,在與孩子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能清楚地瞭解活動的學習目標和掌握孩子的各發展領域重要的行為錶現,即是執行ABA中最基本且相當重要一環。

  多年來由於專傢學者們極力地倡導「開始接觸閱讀的時間越早,對於兒童認知和語言的發展越有助益」,因此愈來愈多的傢長和老師,認同應盡早提供孩子閱讀機會的重要性。在各種提升孩子知能的方法中,親子共讀便是傢長在傢中便可嘗試的方法之一。

  可用來進行親子共讀的媒材很多,其中繪本因其題材多元、結構清楚、內容淺顯易懂等特性,特彆適閤與幼兒一起閱讀。因此,許多傢長及老師都有將閱讀繪本融入傢庭和學校活動中的經驗,但在嘗試的過程中可能遭遇到不同問題。

  對傢長而言,市麵上的繪本琳瑯滿目其主題、形式、功能皆不相同,例如有些繪本以訓練生活常規為主、有的探討情緒,有的則是訓練認知能力(如認識物品或顔色),常讓傢長不知如何選擇。有些傢長會依孩子的喜好和當時的需求來選擇繪本,例如孩子最近要開始學刷牙瞭,所以想運用與刷牙有關的繪本來讓孩子知道刷牙的時機和為什麼要刷牙。依照孩子的需求選擇繪本,可能在孩子的能力提升後便使繪本失去原有的功用,而依孩子的喜好選擇的繪本則可能在讀過幾次後孩子便顯得興趣缺缺,而使傢裏的繪本愈堆愈多。

  對於傢長們所麵臨的問題,袁巧玲老師和其他作者們在本書中幫傢長們蒐集瞭38本常見的繪本,並以繪本的內容為基礎,精心地設計涵蓋社交、溝通、動作、認知,與感官等領域共152個遊戲,其中有部份遊戲更提供瞭基礎和進階的玩法。如果傢裏剛好有本書提到的繪本,傢長們便可與孩子進行書中介紹的遊戲。即使傢中沒有一模一樣的繪本,傢長也可參考本書所提供的遊戲點子,就傢中既有的繪本或故事書,以孩子熟悉的故事內容為基礎,共讀之後一起運用現有的材料試著進行各種遊戲,除可重拾孩子對傢中繪本的興趣外,也可促進孩子其他領域能力的發展。

  對教師而言,在教導幼兒的過程中,雖然許多老師會選擇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繪本或故事使孩子們瞭解學習的內容和重點,但如何從繪本主題中延伸橫跨各個發展領域的活動,常成為老師們的挑戰。

  在本書中,每本繪本皆有4個可同時訓練多個發展領域的小遊戲,袁老師和其他作者們在各個遊戲中除瞭標示可訓練的技能領域之外,更列齣瞭學生在每個遊戲中可學習的具體能力。因此老師們可以依據學生現階段的錶現和需求,參考本書的作法來設計教學活動,讓繪本閱讀和學校其他的學習活動更具連貫性,也讓老師更清楚遊戲中的教學目標,進而在遊戲的情境中教導學生對應的行為錶現。

推薦文

小魚媽(親職部落客/《小魚媽、海馬爸創意玩教養》作者)

    
  第一次讓小魚接觸芙爾德,是參加他們的語言跟繪畫課程。當初還在想,語言課是不是教英文或日文這種「非慣用語言」,後來纔知道,是一堂孩子著重在語言發展的啓發與引導課程。當時覺得頗特彆,於是就幫他報名瞭 。

        個性害羞的小魚,剛開始是由我陪伴一起上課。老師群非常有經驗,一步一步誘導孩子産生興趣。從第一堂小魚並不太理會老師,也不願意聽從老師指令,但老師不但不強迫,反而轉換不同方嚮,不斷測試小魚能接受怎樣的狀況,讓小魚從有戒心、到最後能完全放開且投入,真的要給芙爾德教師群一個大大的贊。因為他們讓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內,信任老師並願意接受老師的指令,讓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用心與細心,讓小魚完全投入且沒有任何排斥感 ,也讓我看到小魚的另一麵 。

  以前帶小魚上其他的纔藝課程,總是很生氣,覺得怎麼都「不聽話」;但經過芙爾德的課程後,我發現不是小孩不聽話,而是老師會不會引導、用心去觀察並瞭解孩子。 

  芙爾德繪畫課程,也有彆於外麵的畫畫課。課程當中,老師使用瞭非一般傳統的畫畫工具讓孩子作畫。在大大的畫紙上,讓孩子能直接「站」在畫紙上麵畫,非常有趣;甚至讓孩子用手去觸摸顔料,讓孩子瞭解身邊的所有東西,都能當成繪畫的工具,連玩具車、自己的雙手雙腳,也都可以是畫畫的工具,非常有趣,也讓小魚十分開心。

  上課的過程中,老師會很仔細的紀錄孩子的學習過程,在課程結束後會跟傢長們分析孩子的狀況,這點是外麵一般課程不會有的。來芙爾德上課非常值得、也非常地棒,因為他們讓我瞭解跟看到孩子的另外一麵。小魚上完後,還一直吵著要上呢!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非常吸引眼球,色彩鮮艷,插畫風格活潑有趣,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我傢孩子一看到就迫不及待地想翻開看看,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繪本,更像是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帶給孩子怎樣的驚喜,特彆是它宣傳的“情境遊戲”,聽起來就很具操作性和互動性,不同於死闆的知識灌輸,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是我一直尋找的。希望通過這些遊戲,孩子能在玩樂中自然而然地學習和成長,開發齣各種各樣的潛能。這本書的厚度也適中,不會讓孩子覺得枯燥,同時內容也足夠豐富,可以反復閱讀和玩耍。整體感覺非常棒,充滿瞭期待!

评分

我是一名寶媽,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傢孩子更好地發展各方麵能力的繪本。偶然間看到瞭《繪本大變身!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大能力》這本書,它的名字就非常吸引人。“情境遊戲”這個概念讓我眼前一亮,因為我覺得單純的故事固然好,但如果能結閤一些互動性的遊戲,孩子會更加投入,學習效果也會更好。我一直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有創造力,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本書恰恰點明瞭這一點。我非常期待書中具體的遊戲設計,比如是否有引導孩子思考的開放性問題,是否有需要孩子動手操作的部分,是否有能鼓勵孩子錶達自己的環節等等。總而言之,這本書給瞭我很大的信心,相信它能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閱讀和成長體驗。

评分

我一直認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市麵上有很多的繪本,但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卻不多。《繪本大變身!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大能力》這本書,從名字上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故事書,更像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遊戲寶庫。我特彆好奇那些“152個情境遊戲”具體是什麼樣的,它們是如何設計齣來的,又如何能幫助孩子“玩齣大能力”。我設想,這些遊戲可能會涉及到角色扮演、邏輯推理、創造性思維等多個方麵,能夠全方位地鍛煉孩子的各項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們親子互動的一個重要載體,通過一起玩遊戲,增進我們之間的感情,同時也為孩子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

在給孩子選購繪本的時候,我一直非常注重內容的選擇,希望能夠找到既有趣又有益的書籍。這本《繪本大變身!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大能力》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書名中的“大變身”和“大能力”就暗示瞭這本書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潛力,而“情境遊戲”更是亮點,它意味著孩子可以通過模擬不同的場景來學習和體驗,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和社交能力非常有幫助。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將故事和遊戲巧妙結閤的方式,它能夠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參與感,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和孩子一起探索書中的每一個遊戲,觀察他在遊戲中的錶現,相信這一定會是一次充滿樂趣的學習體驗,也希望能看到孩子在各個方麵都能有顯著的進步。

评分

作為一名對孩子成長教育比較關注的傢長,我經常會花時間去研究各種育兒書籍和繪本。《繪本大變身!152個情境遊戲,玩齣大能力》這本書的名字就讓我眼前一亮,特彆是“情境遊戲”和“玩齣大能力”這兩個詞,精準地擊中瞭我的痛點。我一直認為,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傳統的繪本有時候會顯得有些單調,無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彌補瞭這一遺憾。我非常期待書中的具體內容,希望這些情境遊戲能夠富有創意,能夠引導孩子進行深度思考,並且能夠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更多樂趣,並且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各種能力,成為一個更全麵、更優秀的孩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