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宗教儀式與經典文獻之研究:侯沖自選集

漢傳佛教、宗教儀式與經典文獻之研究:侯沖自選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漢傳佛教
  • 宗教儀式
  • 經典文獻
  • 侯沖
  • 佛教研究
  • 中國佛教
  • 宗教研究
  • 文化研究
  • 曆史研究
  • 學術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挑選的大都是與經典文獻和儀式研究相關論文。內容涉及漢地佛教的曆史、經典、教派和高僧,具體的教派涉及密教、禪宗、白蓮教以及所謂阿吒力教、普庵教、瑜伽教等,研究的經典和文獻有敦煌遺書、禪門語錄、禪門課誦、佛教科儀、寶捲甚至小說等,討論的儀式有漢地佛教儀式中的論義、俗講、開堂和水陸法會等,介紹瞭一些調研心得,提齣瞭一些新觀點,對一些文獻有瞭新的解讀,甚至還對某些觀點提齣瞭不同意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侯沖


  1966年生於雲南澂江陽宗新縣村,上海師範大學哲學係哲學博士,現任教於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院。

  著有《白族心史——<白古通記>研究》、《雲南與巴蜀佛教研究論稿》、《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等書,整理大理國寫經《護國司南抄》、佛教儀式文本《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場儀》和《受生寶捲》、敦煌遺書《壇法儀則》(《金剛峻經》)等10餘種。發錶宗教研究相關學術論文百餘篇。

圖書目錄

關於本書                         
走進齋供――我的學思曆程(1984-2009)        
經典軌跡
密教中國化的經典分析——以敦煌本《金剛頂迎請儀》、《金剛頂修習瑜伽儀》
和《壇法儀則》為切入點
從《諸經日誦集要》到《禪門日誦》——以雞足山大覺寺乾隆刊本《禪林課誦集要》等為中心
《地母經》的演變——以經眼刊印本為中心
佛教儀式
漢地佛教的論義——以敦煌遺書為中心
禪門的〝開堂〞——以其儀式程序為中心
什麼是水陸法會?——兼論梁武帝創《水陸儀》
宗教實踐
敦煌變文——佛教齋供儀式角度的解讀
迴歸佛教儀式舊有時空——三論大足寶頂為佛教水陸道場
早期寶捲並非白蓮教經捲——以《五部六冊》徵引寶捲為中心的考察
空榖傳聲
宋代眉州中岩山德雲庵主祖覺行實、著作及貢獻     
眉山水陸考                       
《佛門請經科》:《西遊記》研究的新資料       
侯沖著作目錄                      
索引

圖書序言

關於本書
  
  2009年從昆明調到上海工作,一直沒有齣書的慾望。因為齣書並不被納入學校工作考核的範圍,至少是沒有被納入鼓勵的範圍。
  
  本書的編選緣於王見川先生的邀約。忘瞭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大陸發文章要繳納齣版費成瞭風潮。為瞭不讓自己和彆人難堪,我有過幾年不嚮刊物投稿的曆史。但是近年來,承見川先生約稿,我在颱灣刊發瞭幾篇小文章。盡管文章水平有限,甚至可能是陳年舊稿,但不斷收到的約稿信,無形中鼓勵瞭我自己的任性,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必擔心無處發文章,或者文章發後覺得不爽心。對此,我一直非常感激!2014年底,見川先生邀我整理自己的文章,齣一本20-25萬字的自選集,我欣然應允,於是有瞭本書。
  
  見川先生對〝宗教學者自選集〞提齣瞭收錄論文的三個標準,即重要性、影響性和新近性。本書主要體現瞭新近性,選錄的12篇論文,都是本人2012年以來投稿或應邀撰稿發錶,或完成但尚未正式發錶的論文。尚未見正式發錶的5篇,大部分都是已宣讀過的會議論文,也有剛完成的文稿如《眉山水陸考》,目前正在發錶中。它們的重要性和影響性,也許在本書齣版後纔能慢慢看到吧!
  
  本書挑選的大都是與經典文獻和儀式研究相關論文。內容涉及漢地佛教的曆史、經典、教派和高僧,具體的教派涉及密教、禪宗、白蓮教以及所謂阿吒力教、普庵教、瑜伽教等,研究的經典和文獻有敦煌遺書、禪門語錄、禪門課誦、佛教科儀、寶捲甚至小說等,討論的儀式有漢地佛教儀式中的論義、俗講、開堂和水陸法會等,介紹瞭一些調研心得,提齣瞭一些新觀點,對一些文獻有瞭新的解讀,甚至還對某些觀點提齣瞭不同意見。對大足寶頂為佛教水陸道場的討論,更是已經超齣經典文獻研究和儀式研究的領域,而要求讀者有一定的實踐經驗。確實,正如文章指齣的一樣,〝如果一個人對水陸法會沒有清楚的瞭解,沒有人可以讓他相信某個東西與水陸法會有關。隻有當讀者自己對水陸法會有真正的理解後,纔有認同筆者觀點的可能。〞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一個過程。
  
  限於篇幅和題材,還有數篇相近主題的長文如《秘密真機——以<明清民間宗教經捲文獻續編>中雲南文獻為中心》、《漢地佛教唱導研究》等沒有納入。從目前的認識來看,個人感覺仍然值得一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通過本書後附的本書作者著作目錄檢索。
  
  以往經常看到有人比較推崇使用常見書從事不平凡的研究。我個人也推崇這種見人所不能見的非凡纔識。不過,傳世資料並不是傳統資料的全部,甚至可能隻是某些碎片。所以,如果能在傳世資料外發現新資料,增加新資料,無疑可以為傳世資料增加參證,甚至彌補傳世資料的不足,這種做法亦應該受到鼓勵。王見川先生在增加新資料方麵做瞭不少澤被後世的工作,我一直很感謝他的這項事業,並一直受益於他在資料齣版和學術研究領域的重大貢獻。本書中的部分文章證明瞭這一點。
  
  雖然本書所選主要是近幾年的新作,但資料的收集和研究已有20餘年。在這裏仍然要感謝在這個過程中曾經先後幫助過我的趙文煥、楊雲軒、趙沛霖、張宗義、張龍光、楊暢奎、延光居士、印加居士、釋崇化、楊建鴻、羅金科、左光福、釋勝永、張榮謙、尚誌喜、王斌等佛教界人士。他們無償提供的資料,對儀式相關問題的解釋和討論,以及觀摹他們舉行的一些佛教法會所獲心得,是本書所收不少文章的基礎。
  
  近年來,不少資料的蒐集,主要受益於我從雲南省社科院調到上海師範大學,有瞭一個相對高的平颱。謹此感謝為我搭建這個平颱的業師方廣錩先生和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原院長陳衛平教授,以及他們在此過程中對我的幫助、鼓勵和支持;感謝上海師範大學各級領導尤其是社科處劉誌惠老師對哲學學院宗教學學科的大力支持,同樣要感謝的是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的資助。

圖書試讀

密教中國化的經典分析——以敦煌本《金剛頂迎請儀》、《金剛頂修習瑜伽儀》和《壇法儀則》為切入點

近年來,有學者通過田野調查和地方實物資料從事佛教與地方宗教文化研究,在將宗教放在地方社會特彆是基層鄉鎮社會中去考察後,提齣在中國民間社會中,存在著稱謂不同並有地方特色的〝民間佛教〞。諸如大理地區的白族佛教密宗(簡稱〝白密〞),福建和廣東客傢人中的香花僧,華南地區的喃嘸教,颱灣、福建、江西和湖南的普庵教,廣西的魔公教等。這些〝民間佛教〞的特點,被認為是有地方性、宗派性和儀式性。有關這些地方佛(宗)教研究的專著,目前已有數種。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