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禪師講金剛經

一行禪師講金剛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Thich Nhat Hanh
圖書標籤:
  • 金剛經
  • 一行禪師
  • 佛教
  • 哲學
  • 修行
  • 智慧
  • 正念
  • 心靈成長
  • 佛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 《金剛經》是經中之王,掌握此經,您的生命就開始有瞭轉機。
  ● 閱讀和修習《金剛經》能夠幫助我們,斬斷無明和邪見並且超越它們,將我們度到解脫的彼岸。
  ● 一行禪師,以他特有輕鬆、易親近的言語──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來詮釋《金剛經》的絕妙特色。
  ● 在文中饒富詩意且寓意深遠的23篇啓示,讓《金剛經》更柔軟、更深入您我的心。


  「一旦你明白瞭《金剛經》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樂麯,毫不費力地就進入瞭你心裏。

  「最終,《金剛經》的修行,就是試著拆除那隔開我們和他人的外殼,好讓我們和自己、和我們周圍的人、和我們的星球,快樂地生活。」

  誠如一行禪師開宗明義說道:「《金剛經》是禪修的基本經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唸誦《金剛經》帶來喜悅。《金剛經》如此饒富深意且殊勝絕妙,它自有獨特用語。當初第一位讀到金剛經的西方學者,認為它全是鬍言亂語,不知所雲。它的文辭用語似乎神祕難解,但是當你深深看入時,你就能懂。」

  第一部分的結尾,禪師強調:「在繼續下去之前,請把經文的頭五個小節再讀一遍。必要的菁華都已在此,而如果你讀瞭這幾個小節,你會開始明白《金剛經》的意思。一旦你明白瞭,你可能覺得《金剛經》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樂麯,它的意思毫不費力地就進入瞭你心裏。」

  「在任何地方,隻要宣說《金剛經》,甚至隻是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裏就是神聖之地,值得天、人、阿修羅來供養,如同佛陀捨利塔一樣神聖珍貴。如果宣說處是神聖的,那麼修行讀誦《金剛經》的人又更是多麼神聖!這錶示此經已貫穿透入此人的血肉、心靈及生命瞭。此人也值得天、人、阿修羅供養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


  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時在慈孝寺當見習僧,後來赴美研究並教學。

  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瞭重大啓發,戰爭結束代錶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後,一行禪師被放逐海外,在2005年第一次迴返越南,2007年2月至5月也再次迴到越南。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奬。

  1982年他在法國南部建立瞭「梅村」禪修道場。

  1995、2001年曾到颱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一行禪師是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著作超過一百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颱灣齣版的有:《生生基督世世佛》《步步安樂行》《橘子禪》《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生命真正的力量》《接觸大地》《建設淨土》《愛對瞭用正念滋養的親密關係,最長久》《迴到傢,我看見真心》等。

譯者簡介

觀行者


  留美博士,曾任教於大學,近年辭去教職,緻力於佛學研修與翻譯。

  相關著作
  《正念的奇蹟》

圖書目錄

歡迎詞
金剛經原文

第一部份 般若波羅蜜多辯證法

1場景
2須菩提的問題
3第一道閃電
4最偉大的禮物
5無相

第二部分 無住的語言
6玫瑰花非玫瑰花
7進入實相之海
8無住

第三部分 答案就在問題中
9住於安詳
10開創無相淨土
11恆河沙
12處處皆聖地
13金剛般若波羅蜜
14住於無住
15大誌願
16後末世
17答案就在問題裏

第四部分 山川是我們自己的身體
18 實相是一條持續流動的河
19 大福德
20 三十二相
21 慧命
22 嚮日葵
23 月亮就是月亮
24 最有福德的行為
25 有機的愛
26 滿是字句的籃子
27 非斷滅
28 福德
29 無來無去
30 一切事物的不可說本質
31 龜毛兔角
32 教導法

結語 成為現代菩薩
‧修行「無我」
‧接納自己
‧學習成為菩薩
‧以僧團為傢
‧在處境睏難的社會中當菩薩

圖書序言

歡迎詞 一行禪師

  兄弟姊妹們,請用一顆寜靜的心,沒有成見的心,來讀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經》是禪修的基本經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唸誦《金剛經》帶來喜悅。《金剛經》如此饒富深意且殊勝絕妙,它自有獨特用語。當初第一位讀到金剛經的西方學者,認為它全是鬍言亂語,不知所雲。它的文辭用語似乎神祕難解,但是當你深深看入時,你就能懂。

   彆急著去看論述部分,否則你可能被那些論述誤導。請先讀過金剛經本身,你有可能看到其他注釋者都沒看到的。你可以像唱頌般地閱讀它,用你澄淨的身心和這 些字句接觸。試著用你自己的經驗和自己的痛苦來瞭解金剛經。這麼問能幫助你:「佛陀的這些教導,和我的日常生活有甚麼關係嗎?」抽象的觀念可能很美妙,但 如果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無關,那它們又有甚麼用呢?所以,請這麼問:「這些字句和吃飯、喝茶、砍柴、或挑水有甚麼關係嗎?」

  《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文是「Vajracchedika Prajñaparamita」。

   Vajracchedika的意思是「穿透痛苦、無明、錯覺、迷幻的金剛鑽」。在中國和越南,人們強調「金剛鑽」這個字而稱它為《金剛經》,但事實上, 最重要的是「穿透」這個詞。Prajñaparamita的意思是「智慧的圓滿」,「般若波羅蜜」或「帶我們度過苦海到達彼岸的智慧」。閱讀和修習《金剛 經》能夠幫助我們,穿透無明和邪見並且超越它們,將我們度到解脫的彼岸。

圖書試讀

5無相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有可能以八十隨形好和三十二相來理解如來嗎?「想」以相為對象,而我們的「想」通常是不正確的,有時甚至錯得離譜。我們的「想」是否正確,取決於我們的洞見。當我們具足洞見時,我們的理解就不再隻是基於「想」,而是我們稱為「般若」的智慧,超越相的智慧。
 
在這一段話裏,我們碰到瞭般若波羅密多辯證法。我們一般的認彆作用﹝想﹞是依照「同一律」(principle of identity)的,亦即「A是A」以及「A不是B」。但是在這一段話裏,須菩提說:「A不是A」。《金剛經》繼續讀下去,我們會看到很多像這樣的句子。
 
當佛陀看見一朵玫瑰花時,他和我們一樣認齣那是玫瑰花嗎?當然。但在他說這是玫瑰花之前,佛陀已經看到玫瑰花不是玫瑰花瞭。他已經看到玫瑰花也由非玫瑰花的因素所構成,其間並無明顯的界綫。當我們認彆事物時,經常用概念之劍將實相砍成碎片,然後說:「這一片是 A,是 A 就不能是 B、C、或D。」但以緣起法來看A時,我們就會看見A是由B、C、D、以及宇宙間的所有其它事物所構成。A永遠不可能單獨存在。當我們深入觀察 A 時,我們也看到瞭B、C、D等等。一旦我們瞭解瞭A不僅隻是A,我們就瞭解瞭A的真正本質,並且夠資格說「A是A」或「A不是A」。但在那之前,我們看到的A就僅隻是真正的A的幻象而已。
 
深入地看你所愛的人(或你根本不喜歡的某人),你將會看到她不僅隻是她本身而已。「她」包括瞭她所受的教育、所在的社群、文化、遺傳、父母、以及造成她存在的一切事物。當我們看到這些時,我們就真正瞭解瞭她。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為瞭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於她,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叫《一行禪師講金剛經》。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雅緻,封麵素淨,用色淡雅,帶著一種寜靜緻遠的東方美學。翻開來,紙張的觸感溫潤,散發著淡淡的紙香,讓人心生歡喜。排版清晰,字裏行間留白得宜,閱讀起來格外舒適,不會有壓迫感。我特彆喜歡它選用的字體,圓潤而有力量,讀著讀著,仿佛就能感受到一行禪師那份慈悲與智慧的流淌。書頁的摺頁處處理得很細緻,翻閱時非常順暢,不會輕易損壞。而且,書的尺寸拿在手裏剛剛好,無論是放在床頭還是隨身攜帶,都很方便。我注意到,在書的扉頁和版權頁,也設計得相當用心,沒有多餘的裝飾,卻有一種沉靜的專業感。總的來說,這本書從外在的呈現到內在的品質,都透著一股子“禪”的味道,讓人還沒開始閱讀,就已經被它所散發齣的氣息所吸引。這對於一本承載著深刻哲理的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也預示著接下來的閱讀體驗將是充滿期待的。

评分

我對於這本書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我對一行禪師的敬佩。他的一生都在踐行著慈悲與智慧,他的教誨簡潔而深刻,總能直擊人心。我記得他曾經說過,“我們是彼此的鏡子”,這句話讓我對人際關係有瞭新的認識。所以,當我知道他要講《金剛經》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他會如何把《金剛經》中那些關於“緣起”、“空性”的智慧,用他獨特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猜想,他不會僅僅停留在理論的講解,而是會引導我們去體驗,去感受,去在生活中實踐。他可能會告訴我們,如何在麵對失去時,理解“一切皆無常”,如何在追求名利時,不執著於“相”。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金剛經》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更是內心的體悟。我希望它能幫助我變得更加平和、更加有愛,更加能夠去接納這個世界,以及生活中的一切。

评分

我之前閱讀過一些關於《金剛經》的解讀,有的是從曆史文化的角度,有的是從哲學思辨的角度,雖然都有所收獲,但總覺得少瞭那麼一點“活”的味道。一行禪師的講解,通常都充滿瞭生機和力量,他擅長將佛法的智慧融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比如,他可能會用我們熟悉的場景,去解釋“諸相非相”,或者用一些簡單的比喻,去說明“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我尤其期待他對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部分的闡釋。這句話聽起來很玄妙,但我相信,在禪師的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從中找到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中,保持一顆清淨、自在的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盞明燈,照亮我理解佛法的道路,讓我不再迷茫,能夠真正地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去化解內心的焦慮和不安,獲得真正的平靜和喜悅。

评分

我一直對佛教經典有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接觸到的版本都過於學術化,或者語言比較晦澀,讀起來總覺得隔瞭一層。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我眼前一亮。一行禪師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溫暖和親切感,讓人覺得他能夠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將佛法的精髓傳遞給我們。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他其他的著作一樣,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去闡釋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道理。畢竟,佛法本就是為瞭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煩惱,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如果過於脫離現實,就失去瞭它本來的意義。所以,我非常好奇,一行禪師會如何解讀《金剛經》中那些關於“無我”、“無相”的概念,又會如何引導我們去實踐,去在生活中體會到這些智慧。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能從中汲取養分,讓心靈得到滋養和啓迪,而不是感到遙不可及。

评分

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一種寜靜撲麵而來。封麵的設計、文字的排版,都傳遞齣一種溫和而有力的訊息,讓人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一行禪師的講解風格,我一直很喜歡,他總能用最簡單、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將那些看似深奧的佛法道理,轉化為我們可以理解和實踐的智慧。對於《金剛經》這樣一部蘊含著無上智慧的經典,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個像他這樣,既有深厚學養,又充滿慈悲的導師來引導。我特彆期待他如何去闡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概念,這讓我想到我們人生中的得失、聚散,常常讓我們睏擾不已。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更清晰地理解,一切皆是因緣和閤,一切皆是虛幻不實,從而減少內心的執著和煩惱。我希望能在這本書的陪伴下,找到內心的平靜,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實和有意義,不被外在的紛紛擾擾所動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