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正義救台灣

分配正義救台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敬一專序推薦
  「楊教授所談論的台灣社會不公平,不但與當下許多年輕人的抑鬱息息相關,也恰巧是我自己近年來研究、關注的主題。他的書給我相當的啟發,我認為對於一般讀者,也一定會有相同的效果。」--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

  *楊志良說:這將是我最後一本非公衛健康的「雜書」。因為如果台灣可以從目前的向下惡性循環,開始向上反轉,就不用再苦口婆心寫「雜書」了。


  *分配,是刻骨銘心的問題;政府如果感受不到人民的痛,人民將收回交付給政府的權力。民主國家,政黨失去政權是常事,但請千萬不要為了保政權,搞到失去國家!

  *最厲害的殖民不是用武力,而是用思想,無聲無息的滲透,被殖民的一方毫無所覺,還對殖民者感恩戴德。台灣對美國就是這樣,被賣了都不知道,還幫對方數鈔票。

  *政府的基礎建設如造橋鋪路、維持治安等等,都是受薪階級出的錢,富人繳稅少,卻享用優質的公共財及建設成果,小老百姓種樹,富人納涼,如此劫貧濟富,政府領導人不覺得羞愧嗎?

  *所得合理分配是艱鉅的工程,卻是政府不可逃避的責任。採用「混和型經濟」,生產讓市場自由競爭,分配用社會主義力求平均,才能讓民眾許願,下輩子再當台灣人。

  公衛學者出身,為何跨足談分配、談經濟?

  公平分配正是公衛的核心精神,全民健康不能有貧富貴賤之分,《禮運大同篇》中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楊志良一生追求的目標。他真心相信,此刻台灣仍有許多如他一般抱持愚公心情,不甘心台灣就此一敗塗地,伊于胡底的人,而此時正是理性公民應該發聲、應該挺身的關鍵點。

  楊志良憂心台灣的未來,希望能改變台灣深陷泥沼的現狀,他認為,關鍵就在於「分配」問題。書中深入剖析多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因為奉行美國新自由主義,高度偏袒富人、貶抑勞動價值,讓原本較均富的社會,走上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歧途;台灣目前所有的問題,都是從這裡開始產生的,環環相扣,進而影響其他層面,政治上,政商水乳交融、形成政黨、民代、財團共犯結構;同時,台灣又實施民粹式的福利制度,導致財政嚴重虧空,債留子孫。

  「生產」只是經濟發展的手段,「分配」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一個國家社會,只要做好分配,即使經濟沒成長,依然可以提升財富效用及社會福祉,讓人民覺得過得幸福,也就是,重要的不只是把餅做大,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分到足夠的餅。

  要改變台灣當前的傾頹衰敗,政府唯一的路就是實踐分配正義,而稅制就是財富重新分配的神兵利器。我們期待政府有魄力進行稅改,提升施政效能的同時,也必須靠公民力量提升整個社會的公民意識。政府與人民同步成長,才能同心合力救台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楊志良


  1946年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個性鮮明,說話直率,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為人生目標。對台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台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被譽為「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另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台灣大崩壞》(天下文化出版)。

圖書目錄

推薦序  給陽光率直的歐吉桑加油  朱敬一
序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第一部  這樣下去,我們必定失去國家
第一章  悲慘世界誰造成?--政府對人民痛苦無感,台灣加速崩壞
第二章  你有被剝奪的感覺嗎?--分配不公刻骨銘心
第三章  一切政府出錢?--分配效能考驗大家的智慧
第四章  你要貧窮的民主嗎?--分配不均,馬克思魂必將再現

第二部  師承美國,施政失靈
第五章  大政府、小政府,該走哪條路?--台灣曾有輝煌榮景
第六章  美國墮落,禍害他國--「假面超人」的真面目
第七章  弱肉強食的「全球化」--立足點不平等,如何奢談貿易自由
第八章  近三任總統斷送台灣未來--從均富大道到貧富懸殊的歧途

第三部  台灣人的悲哀
第九章  台灣債,淹腳目--政府又小又窮,國債高築
第十章  有錢人繳的稅多,還是你我?--劫貧濟富的稅賦不公
第十一章 炒房炒地不只禍害經濟--錢潮奔向房市,產業無法升級
第十二章  薪資凍漲,人口凍長--雙凍效應,凍住年輕世代的未來
第十三章  黑心商人,毒嚇全台--美麗寶島變貪婪之島
第十四章  台灣沒有大老,只剩老大--經濟問題,就是政治問題

第四部  讓我們一起追求幸福國度 
第十五章  把人民照顧好,經濟自然好--採取「混和型經濟」是解藥
第十六章  稅改救國家--講清楚說明白,誰說人民不理性
第十七章  展開新公民運動--讓台灣成為具思辨能力的公民社會

後記
附錄  2014國民黨敗選深層探討

圖書序言

第二章  你有被剝奪的感覺嗎?

有一年夏天我到蒙古,看到公羊的生殖器都套著塑膠袋,為什麼?做何用?問了當地人,原來是節育用,避免公羊及母羊交配。因為母羊若夏天懷孕,將在嚴冬生產,但冰天雪地寸草不生,沒草吃小羊活不了。所以蒙古人讓羊隻在冬末交配,小羊生下來時是初夏,有草可吃了。傳統蒙古牧民還有個習慣,夏天不宰牛羊,只喝牛羊乳及吃乳製品,冬天牛羊少草吃且人需要熱量,才宰殺牲畜來吃。

依季節變化調節牲畜生育、規畫糧食配置,確保一整年不虞匱乏,這就是「分配」的重要。持家必須重視分配,治國更須重視分配,社會才會安定。台灣當前諸多社會問題發生的癥結,就是分配!政府只顧拚經濟,餅做大卻沒有公平分配,一般普羅大眾分到的餅更小,薪資倒退15、16年,施政資源又分配不均,造成老無所終、幼無所養及壯無所用等社會問題,大家心中不平可想而知。

台灣,欠缺分配正義!

分配  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  

分配為什麼重要?

不只蒙古人,農業社會時,人們在農作物或漁獲豐收時,或曬乾或醃漬長期保存,固然是為了惜物惜福不浪費,也是備不時之需,萬一來年欠收,家裡還有食物裹腹。「分配」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分配做得好,生活便不虞匱乏,伴隨而來的「擁有」,更帶來心理上的安定與幸福感。

經濟學的基本邏輯很簡單:用最少的資源生產最多的東西,達到最大的滿足。經濟」一詞,不論對國家、社會、企業、個人,都有兩層意義:一是以最少的資源產出最多的果實;二是將有限的資源做最好的配置,以求帶來最大的效用及福祉。

總而言之,「生產」只是經濟發展的手段,「分配」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國家合理分配預算於教育、健康、研發、基礎建設、社會福利、國防外交等,為全民創造最大的幸福(Gross Happiness);個人及家庭依需求及喜好,將有限的財富分配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獲得最大的滿足。

用台灣目前的流行語「確幸」來說,大家努力工作,追求的就是確幸。小確幸如一頓美食、一趟小旅行,為日常生活帶來雀躍與快樂;大確幸如存款數字不斷上升或購車置產,為長遠人生帶來安全感。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