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思三部麯

自然哲思三部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哲學
  • 自然
  • 思考
  • 人生
  • 智慧
  • 科普
  • 散文
  • 文化
  • 啓迪
  • 自然哲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廢核百萬人接力行腳、318學運血淚隱藏版曝光!
願這本蟬蛻式的散文,聊充一聲蟬鳴,贈與有緣人。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人生四大樂事中之一,責成玉峯老師最溫暖的負擔:摯友蘇先生的女公子即將結婚,受邀與蘇先生共同的友人們閤寫一冊《女兒書》,贈與新人新婚誌慶。於是有瞭本書的〈輯一:生命教育〉,在這一輯中的16篇小品,有深有淺,老少鹹宜,可啓發若乾人生境界,成為個人在人生旅途中有益及有意義的精神糧食。

  2014年3月18日的學子衝進立法院抗議黑箱服貿,年輕世代的熱情鼓舞玉峯老師前往議會觀察、關切,他沉思後寫下本書的〈輯二:時勢的春天〉共9篇文章,為勇敢的青年們留下感人的紀錄。玉峯老師並批注:學生們讀書究理、究義所為何來?在適時、適地的關鍵時刻,選擇大公大義、愉悅地完全付齣啊!

  玉峯老師說:「我不在乎個人一切的投入有何結果,隻知道我不做會內疚。」〈輯三:廢四核,清核廢〉即收錄2013年11月12日至12月底,玉峯老師和誌同道閤者投入反核的7篇短文,留予日後迴顧與反思的參考。可喜者,在2014年春夏的社運中,開始齣現為後代子孫永續發展的「世代正義」的呼聲。

  這本書的三個議題,是感恩颱灣自然土地生界的玉峯老師對颱灣未來的希望與祝福。願這本蟬蛻式的散文,能聊充一聲蟬鳴,獻給天下有緣人。

名人推薦

  王小棣(導演)、李喬(作傢)、鄭邦鎮(颱南市教育局長)、趙天儀(靜宜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好評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玉峯教授


  颱灣民間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錶性人物。畢業於颱灣大學植物係,颱大理學碩士,東海大學理學博士。先後任教颱大、逢甲、東海、靜宜大學,曾任靜宜大學副校長、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颱灣生態學會理事長,現為「山林書院」負責人、颱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專業研究颱灣山林植物生態與分類,積約40年颱灣山林研究、調查經驗,從事生態保育運動與教育、社運、政治運動、自然寫作、生態攝影、社教演講等。2003年榮獲第二屆總統文化奬──鳳蝶奬。

  1991年創設「颱灣生態研究中心」。2000年創設全國第一所生態學係暨研究所,並捐獻、募款3韆萬元,興建生態館。2003年10月成立颱灣生態學會。著有「颱灣植被誌」專書及其他論述、散文等數十冊。2007年辭職,勘旅全球、搶救熱帶雨林,並學習、探索颱灣宗教哲學。2012年開創「山林書院」。2014年8月起,任教成功大學颱灣文學係。

  山林書院叢書
  1.玉峯觀止:颱灣自然、宗教與教育之我見
  2.山災地變人造孽:21世紀颱灣主流的土石亂流
  3.颱灣素人:宗教、精神、價值與人格
  4.蘇府王爺:颱灣素民史之一例
  5.民國廢核元年:廢四核、清核廢,全國接力行腳(一)
  6.私房菜
  7.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
  8.自然哲思三部麯

圖書目錄

代序•寫在書前 
序文一•登山 / 王小棣導演 
序文二•述而非序 / 李喬先生 
序文三•老友記 / 鄭邦鎮教授 
序文四•颱灣研究的學習者 / 趙天儀教授 

輯一 生命教育
1. 成長麯綫 
2. 國傢目標與政策 
3. 婚禮緻辭 
4. 親而不暱、疏而不離 
5. 快樂麯綫 
6. 海邊石頭─Just so 
7. 黑色的小白兔 
8. 等比級數 
9. 日本獼猴 
10. 路邊攤(一) 
11. 路邊攤(二) 
12. 焓與熵 
13. 生態智能 
14. 來自母親母土的祝福─媽媽的祝福 
15. 姑「媽」的愛 
16. 花生、甘藷、目孔魚─ 阿公阿嬤德性的傳承 

輯二 時勢的春天
17. 自己的國傢自己救;自己的前途自己定 
18. 你的鮮血是颱灣最美麗的花朵 
19. 時勢的春天 
20. 颱灣的黎明 
21. 十步芳草碧連天 
22. 有沒有新的撞球規則─ 學運如何轉進? 
23. 中國石虎、中國黃鼠狼、中國長鬃山羊 
24. 2014全國NGOs環境會議暨民間環保國是會議﹝會議手冊代序﹞ 
25. 國共統治下的中颱共和國 

輯三 廢四核、清核廢─民國廢核元年(二)
26. 陳玉峯教授聲明(2013.11.12) 
27. 城隍廟前說反核(2013.11.12) 
28. 北港媽祖廟前談反核(2013.11.19) 
29. 環保、神明與政治─寫在2013.11.19麥寮拱範宮前演講前 
30. 彰化火車站前反核宣說(2013.11.30) 
31. 颱中廢核行腳開走緻辭(2013.12.7) 
32. 天纔與邊緣人 

附輯 遣悲懷
33. 清明 
34. 阿霍 
35. 啓事《東京夢華錄》─〈年獸與過年〉一文的誤植 
36. 「山林書院」遷移岡山啓事 
37. 《颱灣情﹒地球愛》交響音樂會演齣絮言 
38. 聞黃黎明星辰殞落,緻哀王小棣

圖書序言

代序

寫在書前


  這冊小書輯錄的散文,是從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6月1日,半年餘的書寫,因為自認為一生受生、受恩於颱灣自然土地生界,且係自己的思想、靈魂所從齣,這半年又大緻關注三個議題,是以書名訂為《自然哲思三部麯》。

   2013年我原本打算全然投入廢核運動,以種種主、客觀因素,選擇在下半年發起〈廢四核、清核廢─全國接力行腳〉運動,旨在挹注颱灣社會曆來反核最欠缺 的哲學或倫理背景,強調「世代正(公)義」作為反核的根本依據,並輯為《民國廢核元年─廢四核、清核廢,全國接力行腳(一)》一書,書稿於11月8日二校 後寄給前衛齣版社,11月16日齣版。而廢核行腳活動於10月10日,假核四廠前誓師齣發,10日夜晚我在頭城慶元宮(媽祖廟)廣場賣命「演齣」,11日 行腳隊伍行抵宜蘭,該日下午拜訪慈林基金會林義雄先生,傍晚時分我即驅車返迴颱中。

  不幸的事鏇即發生或早已發生,壯年輩與老年輩衝 突,因而花東並無如期行腳,隻怪我未能全程參與苦行,不敢怪罪任何「熱心」的投入者,而隻心懷感恩。更糟糕的事接連發生,不確定是否「抓耙仔」潛伏其中, 或是種種羅生門細節,至10月27日屏東慈鳳宮晚會活動後,年輕世代在會議上痛批壯年世代(我全程錄音),而壯年代的「不負責任」行徑,也叫我「大開眼 界」。會議上我提議,是否由我取迴指揮領軍「權」,直接投入?然而,既成「事實」無法挽迴,徒呼奈何。

  而10月29日於高雄三餘書店 演講反核之後,我「安頓」壯年代,並提齣是否暫停、盤點後再齣發,卻同樣不瞭而瞭、胎死腹中,而「將爛就爛」。此間,負麵聲浪已從各地熱心者口中發齣。 11月2~4日於高雄市、後勁行腳,以及我上電颱接受訪問期間,得知行腳內部往外「中傷」的案例,叫我內心底定往後打算。

  11月7日 我撰好「陳玉峯教授聲明」(即本書第26篇),極其婉轉地說明筆者自始至終無法介入行腳活動,各執事者不能再假藉本人名義對外活動。此聲明於11月7、8 日分彆傳給所謂的決策者,且打算11月12日公佈。11月12日在嘉義城隍廟口反核晚會後,我召集行腳隊伍洽談,之後決定該聲明留中不發。因為廢核行腳的 茶壺內風暴委實太細微,隻要沒有對社會産生負麵作用,而且必須有點兒正麵效應,即可再繼續,另一方麵,11月4日的後勁行腳,業已觸發我新的工作項目。

   之後,我專注於投入隨緣而來的演說,包括嘉義城隍廟口、北港媽祖廟口、麥寮拱範宮前、雲林環科大、雲科大、彰化車站、颱中茉莉書店、埔裏杷城裏活動中 心、中正大學法學院、颱中逢甲公園(白天及夜晚2場)、頭份建國花市、中正大學外文係、交通大學等等反核宣說,乃以2013年12月31日颱北中正廟前自 由廣場的短暫演講,作為個人在廢核行腳的階段結束。

  也就是說,2013年11月12日至12月底,關於反核的相關文章收錄於本書「輯三」。我不在乎個人一切的投入有何結果,隻知道我不做會內疚,這些短文及上述,留予以後迴顧的參考。差可安慰者,2014年春夏的社運中,社會已齣現「世代正義」的呼聲此起彼落。

  而2013年11月27日我正式訪談後勁反五輕運動史,夥同11月13日起的準備工作,我一頭栽進反五輕史的研撰,直到2014年3月6日終止調查工作,且在5月7日將《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書稿寄予前衛齣版社,是為這半年間的主要工作。

  而2014年3月18日學運衝進立法院,我的更年輕世代的學生們陸續傳來的訊息,乃至我前往立院觀察、關切及沉思,3月19日至4月8日期間撰寫「自己的國傢自己救;自己的前途自己定」、「國共統治下的中颱共和國」等,閤計9篇文章,輯為本書「輯二、時勢的春天」。

  坦白告白,原本最大寄望於3‧18者,突破30年颱灣政局的「藍綠神話」,另組新的青年的政黨,但迄今為止,我已扼腕!隻能再度觀望與祈願,並思考再轉進。

  再者,3~4月期間,安排、籌備全美颱灣同鄉會返颱進行生態之旅,繁多籌辦及編撰手冊或行政工作略顯繁重,而4月16─23日旅程的圓滿,我由衷感恩颱灣天地賜予的「福報」!

  4月中旬乃至5月,意外傳來的訊息,教我準備人生下一階段的契機。

  2014年4月30日,摯友蘇振輝董事長前來颱中,責成我進行另項「溫暖的負擔」:蘇董大女兒蘇怡儒小姐將於年底結婚,他想邀集他一生有理想性的友人,閤寫一冊書,贈予女兒結婚誌慶,他期望該書內容可以提供女兒在人生旅途境遇中,有意義的精神糧食或點心。

  於是,4月30日至5月31日期間,我撰寫瞭16篇文字,加上規劃該《女兒書》的章節等,於6月3日寄予蘇董卓參。

  這16篇文章,我是將曆來演講的小故事,以現今為止的生命探索,改寫成或可啓發若乾人生境界的小品,行文有淺、有深,但盼「老少鹹宜」,輯為本書「輯一、生命教育」,也就是說,5月我全然投入這項撰寫。

   除瞭上述之外,迴顧半年來,零星演講如地球公民基金會、良山電颱、交通大學應用藝術係、玉山國傢公園解說義工訓練、中興大學植病係畢業講座、成大颱文 係、大坑新社高中等數場次,另接受電視颱一、二次的訪談,其餘隻在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授一門《颱灣的自然與宗教》3學分課,整體來說,我活得不能算是 忙碌,隻是在颱灣情境上,腦海中還是很沉重!

  大約在5月23日,嘉義市的熊蟬開始鳴叫,而颱中西屯區的夜蟬則於5月28日初啼,且遲至6月1日上午,熊蟬始告閤奏,揭開正式進入夏季的序麯。

  初夏的6月上旬,我輯錄本小冊,聊充一聲蟬鳴,也是蟬殼。蟬殼殆屬草藥的一味,有緣人願意咀嚼,則是我幸!感恩!

陳玉峯 2014.6
於大肚颱地

序文一

登山
王小棣


  認識陳玉峯老師的時候我已經快50歲瞭,因為想寫一齣關於颱灣應該保育或開發的連續劇,特彆自報名號去嚮陳老師請教。嚴肅的陳老師幾番調整看我們有點好笑的心情,終於有一天打電話來說要帶我和黃黎明去爬玉山。我們趕緊去買瞭睡袋、排汗衣、防水褲、登山鞋……買完嚇瞭一跳,想說爬個山怎麼這麼貴,然後,從沒爬過高山的兩個人,就真的滿好笑的到SOGO百貨公司的樓梯間去爬上爬下(忘記爬瞭幾層樓)做為行前訓練。

  哪裏知道,下著細雨要從颱北齣門的時候就看到瞭颱風警報,集閤以後陳老師卻完全沒有猶豫,在登山口問過我們裝備之後,他自己撕開一個紅白塑膠袋套在頭上當雨帽然後就領隊齣發瞭,纔為身上裝備費用咋舌的我們看瞭簡直傻眼,紅白塑膠袋呢……

  如果說走到排雲山莊花瞭四個小時的話,我第一個半小時還有40歲的中壯年腳程,之後速度慢慢緩下符閤瞭我的真實年齡,第三個小時開始滿心不服氣的邁齣瞭七老八十偶爾發抖的步伐,第四個小時後半基本上已經是瀕死狀態,走個五步十步就必須坐下來喘氣,這個時候陳老師的傢人部眾已經不見蹤影。整個俊秀的山麓隻有我和黃黎明渺小的身影,坐下來休息的時間間距越來越短,每次坐下,好像都必須竭盡餘力纔能把冷冽的空氣從對麵山榖吸一點過來。在某一個石塊上,我轉頭對黃黎明說:「我們將來知道快死瞭就來爬山吧,爬到這樣眼看著壯闊美景,缺氧昏迷沒有痛苦的死,好像不錯啊!」當時黎明的體能狀態好像比我好一些,她還滿有餘裕的瞇瞇笑著敦促我站起來再往前走……

  這齣戲,後來寫得還不錯,整個劇組經常扛著裝備上山下榖吃瞭很多苦頭,得到瞭那一年的最佳戲劇節目奬。但是這以後可笑的我啊,居然把山上那一幕幕的畫麵給放下瞭、淡忘瞭。那種雙腿抽搐睜眼看著前麵仍然大幅嚮上摺轉的山路意誌力潰散的無助;那種舉步維艱的每一秒裏麵幾十年對自己的認知都反覆迅速崩解的苦灼,我都忘瞭,日進日齣又催促著黎明一起做這做那,催促著她往前邁步,直到某一刻某一個細胞被壓垮瞭,崩潰、無助、崩解、苦灼……一一重現。

  陳玉峯老師的熾熱纔情,大氣修養,還有身上紮實的學問與高潔的品格,開始在我人生的視野裏矗立如一座峻山。而現在的我每要走近山嶺都容易流淚,抬頭總還是能看見我和黎明嚮陳老師和生機盎然的高山求教的身影,隻是天人永隔的那一步,我最終沒能帶她迴到那雲深之處……。

序文二

述而非序
李喬


  這本書結集的因緣很特彆,是為知己女兒結婚當禮物。這是一份意涵繁富又沉重的禮物。依輯次看,是玉峯先生幾段為母土沉思、行動、嘶吼的痕跡;但其一生誌業點滴,散散淡淡都在其中。

  人的一生,十之七八,就隨著歲月的纍積,春花鞦月,在「自然時間」裏,發芽茁壯,開花結果,樹老凋謝而迴到無機的存在,但有些人卻能掙開自然時間的侷限,擴張其個人的「生命時間」、創造齣屬於其個人的「綿長時世」。玉峯先生依自然時間算,小區區19歲,但彼創造的時世,比區區長得多多,何況往後玉峯先生還有數個19年可以「創造時世」!時間、生命,意義的奧秘就在其中。

  玉峯先生專業呈現之前的青少歲月如何,世人所悉不多,自專攻植物學而生態奮鬥、保護大地再生文化而沉思、行動、啓濛;期求製式的覺醒接納到獨走天涯;不忍獨享又俯首孺子牛……點點滴滴,世人或許逐漸淡忘。然而其開山著述與被疼惜的颱灣大地河川草木……區區奇妙的感應是:它他祂必將予以留傳而遺澤長長久久。

  不敢也不想以序心情落筆,祇將麵對大作,湧上心田點滴感受筆錄下來。唐突先生敬請苦笑接納。

2014.6.29於苗栗玉泉居

序文三

老友記
鄭邦鎮


  小時候,我從未見過母親在休息。

  即使半夜醒來,也總看見母親挨著桌子,在一箋油燈下,綉學號,縫布邊,用手工賺針綫活貼補傢計。讓人不能理解的戰爭與政治既然毀瞭一切,毫無怨嘆地日夜操勞,以撫養十二個孩子,就成瞭她唯一的理解。

  長大後,我從未看見颱灣在安逸。

  即使戰爭結束,也擺脫瞭228、白色恐怖、戒嚴統治,卻是依舊在中國共産黨的飛彈和中國國民黨的黨産兩方箝製下,過著沒有颱灣憲法,卻對內有著濛藏會、陸委會的怪機關,但對外反而沒有什麼邦交,迴不瞭中國,進不瞭聯閤國,更得不到國際集體安全保障的所謂政治實體「中華民國」;即使號稱民主自由進步,即使六年、九年、十二年國教,但兩韆三百萬人,仍然必須在國會立法怠惰、資本稅負不均、社會貧富懸殊以及黑心霸淩食安中,過著混沌不安的生活。現實所逼,強者想掠奪,弱者想轉強,幾乎是世俗社會唯一的生存哲學。

  最近25年,我從未感覺到陳玉峯稍歇腳步。

  若要我舉一個真正的颱灣之子,陳玉峯就是,因為他不接受上述的一切。

  1987年,由於參與推動教師人權,我認識瞭「颱灣環保之父」東海大學教授林俊義。1989年,我來到沙鹿靜宜大學中文係任教,因響應林俊義等推動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颱中工作室,因而認識瞭林俊義指導的博士生陳玉峯。他們一起熱力揭櫫的生態環保意識,以及「大地反撲」的警告,至今曆曆可證!

  從讀文學到教文學,我對颱灣的所謂「中國文學係」,那種完全在蔣介石帶來颱灣的、局部的中國國民黨人的限製框架內,孤高自詡為泱泱大國的文學係,漸漸産生懷疑,也漸漸有瞭覺悟。颱灣的中國文學係(國文係,中文係,中國語文係,語文教育係),設計上先受到立場和範圍的拘限,因而讀瞭完全不認識颱灣;在現實上又不準進入中國,去認識眼前的「被萬惡的共匪竊據」的中國,於是其實成瞭既不中國也不颱灣的「罐裝中國文學係」,是訓練你永遠嚮後看一韆年三韆年五韆年的「古代中國文化專門研究」課程。文學院在各大學都算第一院,中文係在各大學都占第一係,所以學號都是11開頭的天下第一係。這樣代代相傳,近親交配之下,會給颱灣的學術教育帶來什麼樣的未來呢?

  葉石濤在1985年齣版瞭一本《沒有土地,哪有文學》,1987年齣版瞭一本《颱灣文學史綱》,不但為真正有在呼吸的文學發聲,理論上也應驚醒「罐裝的中國文學係」。然而不然,久為一黨箝製下的學術界教育界,並無起色,也絕少改變。這倒給瞭我一個機會,我在靜宜中文係,可以做些什麼?

  既然「文學」,就從「土地」開始吧!詩經離不開黃河,楚辭少不瞭長江,颱灣的語言文學既從未離開過颱灣,靜宜中文係更是初來乍到的大肚颱地沙鹿客,就從陌生新奇的大肚颱地入手吧!

  我決心專聘比我高明的人。我幸而先能聘到專任的文學哲學教授趙天儀,也聘到兼任的生態環境講師陳玉峯。

  不是趙天儀,我不會有係統地進入颱灣文學和兒童文學的課程和師資,也不會認識巫永福、鍾肇政、陳韆武、杜潘芳格、錦連、鄭清文、李魁賢、李喬(李喬又「害我」接辦瞭三年的《颱灣文藝》)等等文學作傢;不是陳玉峯,我不但無緣進入他的《颱灣生界的舞颱》和《土地的苦戀》,更不會覺悟到直接調查靜宜所在地的「大肚颱地」的前世今生;甚至快速拓展齣「颱灣自然史」、「颱灣族群開拓史」、「颱灣文化概論」、「颱灣通史」、「颱灣文學藝術史」等「颱灣本土五科」的「颱灣學」架構。

  陳玉峯完成博士學位,進而專任於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鄭榮洲、鍾丁茂、簡炯仁等共事。榮洲、丁茂已先與我更早在靜宜結緣而深相契閤。1997年,228五十週年紀念日,我們在校園闢植瞭228楓香廣場,成為全國唯一大學校園內的228紀念景觀,樹種的選定,就是齣於玉峯的專業指點。後來我們不但推動人文社會學院的建構,甚至推動設立全國第一個生態學係及研究所、颱灣生態研究中心。最後,陳玉峯甚至變賣傢産而捐獻齣數百萬,更且巡迴全國演講,而捐齣全部演講費收入,再發起募款,共集資數韆萬元,促成靜宜大學建造瞭生態大樓「方濟樓」。於是生態研究中心、颱灣研究中心、原住民研究中心、平埔族研究中心等等,都一起「入厝」,加上颱灣生態佈道環島苦行,由研究生態倫理的鍾丁茂策劃連年推行。於是互相集結成為中颱灣朝氣蓬勃的人文研究重鎮,而趙天儀也由中文係、颱文係而改聘到生態所,開授生態哲學與美學。

  記憶中,2003年,我在中文係主任任上領銜籌備颱灣文學係完成時,生態係所已更完備,而陳玉峯齣任靜宜大學副校長。兩年後,他覺得沒意思,就毅然辭卸,因為這時他的研究興趣轉入哲學與宗教,放眼更深遠的學問領域瞭。2007年夏,我從靜宜大學接受文建會藉調齣任國立颱灣文學館館長,陳玉峯也辭職離校。一日,他的牽手生態攝影傢陳月霞女士途經來訪,我問候起居。月霞說她常齣門演講,玉峯則常當傢做煮夫。並說,玉峯煮齣心得來,甚至很在意她所給的評鑑分數。我第一次接收到玉峯兄已然領悟人間煙火的好消息,就手抄古人打油詩七絕一首:

  琴棋書畫詩酒花,
  當年件件不離它。
  而今七事都更變,
  柴米油鹽醬醋茶。

  請月霞捎迴去給他,奬勵他的「多能鄙事」。月霞讀瞭我親筆的抄寫,開心地大笑,說玉峯獲此必然更有成就感瞭。

  在這前後,鄭榮洲於2001年以來久罹漸凍人癥;鍾丁茂於2009年更以肺腺癌而英年早逝於2011年夏。玉峯長年對兩人關注最多而感傷最深。

  初,榮洲久經不明原因的跌交所苦,遍尋治療,後經診斷為漸凍癥,陳振貴校長很關心。玉峯私告我說:「這病情很難迴頭,也許快速惡化,榮洲一旦行不得也,此生將無緣一睹寶島風貌和玉山氣勢。」遂與丁茂等擘劃行程,陪著,扶著,背著,抬著榮洲,浩浩蕩蕩,登上玉山!單是這種「兄弟登山,同心扶持」的想像畫麵,就已教人無法不感到體溫共存,相濡以沫的神聖生命境界。榮洲至今臥病不起,四肢失能,失語,氣切,過著「氣如遊絲苟殘喘,度日如年釘病床。兩眼直瞪天花闆,咬緊牙關不投降」(榮洲語)的煎熬歲月,但他仍以僅存的揚眉眨眼,視覺聽覺,透過字母拼音與科技支援,完成生命教育的《無情漸凍有情天》及《人間有愛》二書。

  至於丁茂,在為颱灣的生態倫理奮戰不休,為將颱灣本土音樂傢郭芝苑重新齣土推上樂壇,又為榮洲多年奔馳之際,竟被突如其來的末期肺腺癌撃倒。丁茂性好音樂,尤其聖歌聖樂,他本身就是個齣色的男低音。他在養病期間還沉痛地說:「颱灣國土變成這樣時,我卻被睏在這裏。」他很快地決心把生死交給天主,個人心力,完全投入天主教聖樂「彌撒麯」的颱譯工作。他說:「我們都不應該哀傷生命的短暫。」他完成的最後一麯是〈求主賜我善渡一生〉。

  榮洲、丁茂的凋枯,必然是玉峯心中的大痛。兩年前,玉峯兄浪跡南亞印度及熱帶雨林,深入宗教及生態哲學的體驗和思維,而遊罷歸來,已又良多著述瞭。前年我們假聖功女中及高雄玫瑰堂舉辦鍾丁茂颱語彌撒麯音樂追思會,意味深長,但無緣聚首。今年八月,國際間流行一波為關心漸凍人而發起,廣邀名人在自身澆冰水的「冰桶傳愛」活動,我一概冷靜地婉謝瞭。曾經滄海難為水,我未能忘懷為榮洲二書所作的深情序文,因此我覺得以這樣簡單的動作來闡釋對漸凍人的瞭解與支持,實在過於淺薄,相信隻有玉峯能夠體會我的心情。

  陳玉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我提到他,就不免要提到鄭榮洲、鍾丁茂以及很多人。我和李喬、趙天儀,與陳玉峯多年睽違,今年三月,聽聞颱南成大颱文係,這全世界最完備的颱灣文學係,有意敦聘陳玉峯教授加入陣容,我們三人各備推薦書,極力推薦。今年八月,高雄發生氣爆事件,輿論一時沸騰,直至陳玉峯評述文字刊齣,對此意外事件,我纔迴到二十五年來始終由他提齣的深度理解;就像談到核四、核電、反核電、反核等議題,我總是要迴到科幻小說《地下第七層》的根本層次去理解一樣。

  陳玉峯一到成大颱文係,立刻促成颱文係、土地、教育的聯結,由颱文係跟颱南市教育局簽訂閤作計畫,利用水雲分校閑置校園,推動「颱灣生態環保解說教育基地」的建構,以及催生「中學生颱灣文學營」的係列。陳玉峯甚至慨允授權颱南巿教育局資訊中心,透過雲端,由他提供颱灣生態主題教材,充實「飛番雲端」的生態教育能量。這種氣氛,完全就像當初在靜宜結緣時一樣,隻是格局更大,並且還要特彆感謝颱文係鍾秀梅主任、簡義明教授,以及東山吉貝耍國小鄭富仁校長的熱誠鼎助瞭。007 電影《明日帝國》的結尾裏說:「新的武器是文字,新的炸藥是衛星。」是的,古人說:「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未來,一直來,一直來,我們必須永遠有迎嚮更新未來的準備。

  古人說,「秀纔人情紙一張」,已是十分珍貴的友情。這次陳玉峯齣書,竟是為瞭友人嫁女而寫一本書,這更是破天荒的新鮮事瞭。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樣的朋友,寫一本什麼樣的書,當然是值得讀者颳目相看瞭。

  然而,母親,土地,颱灣,誰能撒手?何況玉峯!上次我為陳玉峯作序,是1996年的《認識颱灣》,十八年前的事瞭。二十五年,我們一直腳步不停!

2014.11.24

序文四

颱灣研究的學習者
趙天儀


  有一位日本女作傢,把從齣生到成年,人生第一階段,稱為預備軍人的階段。成年到退休以前的階段,稱為職業軍人的階段。退休以後的老人歲月,稱為退伍軍人的階段。

  我在颱灣大學哲學係所,有十二年在職的日子,從助教四年、講師四年、副教授三年,十一年升到正教授。隻當瞭一年教授,就遇到颱大哲學係事件,因而離開。

  二○一三年颱大哲學係事件四十週年,颱大哲學係事件調查小組楊維哲等六位教授的《颱大哲學係事件調查報告》,由颱灣大學圖書館齣版。

  我到國立編譯館服務,前後有十七年。颱大十二年,國立編譯館十五年,我以服務二十七年申請退休。

  退休以後,約一年,私立靜宜大學中文係鄭邦鎮主任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到大學教書?我問他要教什麼?他說要教「中國思想史」與「兒童文學」,我說我可以試試看。並問我有沒有「教授證」?我說早就有瞭,因為沒有機會開車上高速公路。不過,兩個星期以後,聘書及宿捨,鄭邦鎮教授都替我準備好瞭,我就正式上課去瞭。

  我在靜宜大學中文係約十年,滿六十五歲時,我第二次退休。鄭邦鎮主任給我延瞭一年,第二年要延的時候,投票沒過。帶頭反對的教授,是一位教學優良的教授,他的資料公佈時,在優良教師旁邊,有學生寫瞭「外遇專傢」的字樣。

  當時靜宜大學已招男生,陳玉峯教授正在創設「生態學研究所」,他嚮中文係說:「你們不要,我要!」因此,我順利地進入生態學研究所專任,開瞭「東方哲學」及「環境美學」的課程。我在生態學係所約四年,並參加颱灣文學係所的創立,到七十二歲時,以颱灣文學係所講座教授兩年後榮退。

  所以,我說,我在靜宜大學遇到兩位貴人使我在大學教學上復活。一位是中文係主任鄭邦鎮教授,另一位便是陳玉峯教授。

  陳玉峯教授成立生態學研究所,第一年招生十位研究生,他募瞭一百萬新颱幣,給每一位研究生各補助十萬元,要讓他們去美國濛大拿大學米蘇拉參加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生態課程。並且到美國阿裏蘇拿州的杜桑參加美國生態學年會,聽專題演講,討論會以及參觀生態圖示展覽,參觀沙漠博物館。

  我獲得內人的同意,以自費參加瞭生態學習之旅,兩星期,寫瞭五首生態詩,圓滿成功。

  陳玉峯教授著作豐富,近著《自然哲思三部麯》,圖文並茂。希望我能寫一篇〈序〉。

  這一部大著,約有三大要點:

  一、生態知識的追求與傳播
  二、廢核傢園的省思與行軍
  三、太陽花學運的展開與參與

  簡單說,陳玉峯教授對颱灣前途的關懷躍然紙上,深得我心。其實我也是一位颱灣研究的學習者,包括颱灣文化、曆史、文學、學術及語言的研究,實值得吾人深思、反省與探討。

  願天佑颱灣!

二○一四年七月十日於颱北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