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無聊」,意謂著空虛、無意義而心生厭煩。單純就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說,存在本身並不具有任何意義,意義是人杜撰齣來的。這種源於「世紀末」(Fin de siècle)的哲學思潮,自然有它的社會意義與文化價值。作者艾倫.狄波頓以慧黠輕盈的筆觸,與我們討論「無聊/閑暇」之間的意義與無意義。循著中世紀經院哲學大師聖湯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啓濛時代巨擘伏爾泰(Voltaire)、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一直到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從哲學、藝術與文化的觀點切入。一針見血地剖析為何現代中産階級文明無法理解「無聊/閑暇」真正的意義與高貴的價值,在沉思默想中探索生活的觀念早已失落,也在這種倍速增長的雲端生活中,失落瞭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