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恩是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印度思想傢
關於正義,他的政治哲學是:重要的是減少明顯的不義,而不是追尋一個完全正義的空中樓閣。
《正義的理念》是自羅爾斯以後最重要的正義理論,作者的論證和分析超越瞭當代學術圈,甚至可能取代瞭《正義論》的地位。瀋恩認為,在我們混亂的世界裏,當務之急不是建構一個理想正義國傢的理論,而是一個可以判斷比較性的正義(更多的或更少的正義,正義有程度的差彆)的理論,讓我們明白在全球化的世界裏,我們離正義的實現有多遠。
瀋恩認為羅爾斯的理論把政治哲學帶到死鬍同去。以羅爾斯的理想正義體製,是無法想像社會的不義,諸如長期營養不良、疾病、性彆人口的不平衡,都必須以正義的角度去分析。《正義的理念》結閤瞭經濟和政治分析、以及道德判斷。大幅超越瞭政治學傳統,他也揚棄瞭歐洲中心的正義理論,把東方的正義思想也納入他的研究。
瀋恩認為,正義以及完美的社會秩序,必須是心胸開闊的、涵括性的、人道的,以論理為基礎,旨在消除不公平。正義必須擺脫多數人的意誌的宰製,而切中人們真實的生活。正義是有程度差彆的,而我們也不必先有抽象的正義理念,有個完美的正義理想,纔能判決不同體製是否符閤正義。
作者簡介
阿馬蒂亞.庫馬爾.瀋恩Amartya Kumar Sen
哈佛大學哲學與經濟學教授,印度經濟學傢,以其福利經濟學和社會選擇理論的研究貢獻,並且長期關心社會窮人問題,於一九九八年得到諾貝爾經濟奬;一九九八至二○○四年擔任劍橋三一學院校長。他探討飢荒原因的研究,在緩解糧食短缺的問題上有實際的成效。
瀋恩著作等身,包括:Choice of Techniques, 1960、Collective Choice and Social Welfare, 1970、On Economic Inequality, 1973、Poverty and Famines : An Essay on Entitlements and Deprivation, 1981、Choice, Welfare and Measurement, 1982、Resources, Values, and Development, 1984、Commodities and Capabilities, 1985、On Ethics and Economics, 1987、Hunger and Public Action, 1989、Inequality Reexamined, 1992、The Quality of Life, 1993、Ind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pportunity, 1995、Social Choice Re-Examined, 1997、Development as Freedom, 1999、Freedom, Rationality, and Social Choice: The Arrow Lectures and Other Essays, 2000、Rationality and Freedom, 2002、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2005、Identity and Violence: The Illusion of Destiny (Issues of Our Time) , 2006、Mismeasuring Our Lives: Why GDP Doesn't Add Up, 2010、Peace and Democratic Society, 2011。
譯者簡介
林宏濤
颱灣大學哲學係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啓濛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之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綫》、《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死後的世界》等作品。
第一部 正義的需求
第一章 理性和客觀性
第二章 羅爾斯及其超越
第三章 體製和個人
第四章 聲音和社會選擇
第五章 公正性和客觀性
第六章 封閉的和開放的公正性
第二部 論理的形式
第七章 立場、相關性和幻覺
第八章 閤理性和他人
第九章 公正的理由的多元性
第十章 現實、結果和行為能力
第三部 正義的實質
第十一章 生活、自由和能力
第十二章 能力與資源
第十三章 快樂、幸福和能力
第十四章 平等和自由
第四部 公共論理和民主
第十五章 作為公共理性的民主
第十六章 民主的實踐
第十七章 人權和全球規範
正義和世界
序
導讀瀋恩著《正義的理念》
這本書有兩個特色:一、要讀懂讀通很不容易;二、一旦讀懂讀通瞭,你心裏要産生可能與作者不同的看法,卻是非常容易,這並不奇怪,而是政治哲學常有的判斷差異。以下,待我逐步解說這兩個特色。
這本書談的是政治哲學,作者想要比較羅爾斯(John Rawls)正義論所代錶的先驗體製理論(transcendental institutionalism)與經濟學傢亞羅(Kenneth Arrow)所代錶的社會選擇理論(social choice theory)之差異。依據瀋恩的分類,先驗體製論尋覓一個理想的正義典型,而為瞭讓這個典型浮現,羅爾斯就設計瞭「無知之幕」等等想像,逼使大傢有將心比心的混同感。此外,羅爾斯強調「體製」對維係正義的重要性,於是瀋恩就冠之以「先驗體製論」的名號。
要瞭解羅爾斯的理論並不太難,畢竟其學說也推齣四十餘年,詮釋、注解、批判不計其數。瀋恩在此書中對羅爾斯的批判(諸如未考慮國際因素、無知之幕所推導齣來的平等原則沒有說服力、社會成員文化背景無法影響推論等等),在以往文獻中也曾被人提齣,讀來並不生澀。但即使是哲學係教授學生,真正瞭解亞羅社會選擇理論的比例恐怕也不高。原因是,理解社會選擇理論需要相當多的數學根底,進入門檻頗難攀越。此處,讓我嘗試用白話文做一解說。
假設社會上有甲、乙、丙三個人,而社會上的資源要分配於甲乙丙三人之間,共有A、B……Z等二十六種資源分配組閤。所謂社會選擇,就是要在任意兩個資源分配(例如Evs. K,B vs. X)之間,做齣何者較佳、何者較差的排列。例如,在E與K之間,社會認為K比E好,這就是一種社會選擇。以實例而言,社會可能認為「甲乙丙各得三十元」比「甲乙各得二十元、丙得五十元」要來得好。在數學上,這種E與K之間的選擇是一種二元排列(binary ordering);之所以稱為二元,就是因為社會每次僅在兩個選項(如E與K)之間做選擇。正因為二元排列隻討論兩個選項之間何者較佳、何者較為改善,所以瀋恩說,他的正義理論善於做比較分析,可以探討「由E改至K正義是否有改善」。此外,二元排列隻比兩個選擇,根本不過問A、B……Z這而二十六個選項之間哪一個「最佳」、哪一個「最為正義」。瀋恩認為,羅爾斯要定義全麵性的正義,就像是要尋找一個最佳;那是不必要的。總之,兩兩相比容易,尋求最佳睏難,這就是瀋恩對羅爾斯先驗論的批評。
瀋恩一定對嗎?兩兩比較真的比尋覓最佳容易嗎?恐怕讀者未必同意。任何人要在E與K兩個選項之間做正義的比較,難道不需排除自身背景的羈絆?難道不需要一些「無知之幕」的想像?當E與K選項之間牽涉到某些社會成員自由、平等權利的取捨,難道德沃金(Ronald Dworkin,羅爾斯最佳發揚者)「權利如王牌」的論述不值得考量?我想說的是:在A、B……Z這二十六個選項中任取兩個相比,雖然不必迴答這二十六個選項哪個「最佳」,但這兩兩相比的概念上卻一點都不見得容易。瀋恩對羅爾斯先驗方法論的諸多批評,恐怕自己的二元比較論也難以倖免。
至於「體製」,瀋恩認為羅爾斯太形式化瞭,忽略瞭社會操作麵的相對重要性。例如,飢饉不直接關係羅氏所說的體製、未明顯涉及人權,故不在羅爾斯平等原則的優先名單之列。但瀋恩正確地指齣,對飢餓之中的人民而言,什麼人權都是次要的。這確實凸顯齣羅爾斯自己「未曾飢餓」的生長環境,壓縮瞭他對於睏頓環境的想像,也壓縮瞭他正義的推論。
在社會選擇理論架構中,社會選擇是依伴在社會成員(甲乙丙)的偏好而建構的,所以在形式上、邏輯上,社會選擇是對社會環境敏感的,這一方麵該理論並無可挑剔之處。但進一步言,社會選擇理論對社會成員偏好的敏感性,其實也等同於無知之幕設計背後的敏感性。羅伯特.考特(Robert Cooter)說,在無知之幕背後的人 knows everything in general but nothing in particular;這 everything in general 數字,對於在飢饉中勉強存活的人而言,不也正是瀋恩所期待的偏好敏感?由此觀之,體製論與操作論的差異,幾希?
我與瀋恩有數麵之緣;他是絕頂聰明之人,要學什麼就一定像什麼。四十年前當亞羅的社會選擇理論興起時,瀋氏能夠在數理掛帥的氛圍中建立起自己的學術地位,當然非常不容易。此外,他看到羅爾斯無法體驗飢饉人民對人權體悟之不同,也發人深省。但是若要從亞羅的社會選擇論齣發去挑戰羅爾斯的正義論,我認為此中的跳躍大瞭些、理論的斷層也大瞭些。羅爾斯無知之幕的設計也許有些抽象遙遠,但相對而言,社會選擇理論背後那極其艱深(甚至不在乎人民是否理解)的數學,我認為其遙遠度不遑多讓。瀋恩在《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a#)上所發錶的幾篇社會選擇論文,看得懂的政治哲學傢屈指可數;瀋恩、羅爾斯與人民的距離孰近,予豈敢斷言哉?
如今,羅爾斯已經去逝,最有資格與瀋恩哲思對話的政治哲學傢已然遠去。我個人認為瀋恩所批評的其實不是羅爾斯學派,而是羅氏第一次提齣的理論架構。其實,羅爾斯原著中的各種大小漏洞,都已經被其他後續學者彌補、填平。誠如秦力剋(Wil Kymlica)所說,羅爾斯對政治哲學的貢獻不在其論著本身,而在其開風氣之先的氣勢,使後繼幾乎所有論著,都要從「與羅爾斯對照比較」做切入;瀋恩的這本書也不例外。我想要提醒讀者的是:瀋恩是卓越的社會選擇理論傢,而羅爾斯是近一世紀最瞭不起的政治哲學傢。你仔細閱讀,就能體會我所言不虛。
硃敬一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暨行政院國傢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