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男孩/女孩走跳職場必學道歉術!
一本就學會半澤流職場生存手腕與技巧!
和客戶喝酒應酬時卻發酒瘋、口齣惡言該怎麼辦?
隻是想鼓勵同事卻被質疑是性騷擾時該如何處理?
破口大罵後纔發現自己罵錯人,要怎麼化解尷尬?
在職場上最糟糕的不是做事失敗,而是做人失敗!
如果小看「道歉」這件事,有一天一定會為瞭不知該如何好好道歉而哭泣!
本書以心理學為基礎,貼心附上精確圖解和重點整理,提齣52種常見的犯錯情境與解決辦法,詳細收錄最佳道歉時機、完整步驟,乃至於道歉時的服裝穿搭、挑選賠罪小禮物、寫齣超完美道歉信的方法……。完美地道歉,必定能安撫上司情緒、贏得客戶信任、獲得同事的尊敬!熟記書中所有技巧,讓你安然度過每一次危機、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道歉須知1>
自尊心愈高的人,愈容易啓動防禦本能,以阻止不如意的情況發生,因此更容易動怒。同樣的,地位愈高的人也愈容易如此,因此記得將這些反應謹記於心。
<道歉須知2>
憤怒會在一瞬間爆發,恨意卻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增長。因此當你感到必須道歉的時候,就要立刻、當場道歉。不過,若要以最佳時機來考量的話,更推薦在需要道歉的事情發生之前先行道歉,也就是「打預防針」。
<道歉須知3>
人們常說道歉要看誠意,究竟這個「誠意」是什麼呢?答案是,將由衷感到抱歉的心情傳達給對方,換言之,就是絕不找藉口,像「其實我也有不得已之處」這類的說詞或是將自己行為正當化的理由應絕口不提。
<道歉須知4>
迴應是對話的基礎,也是讓對方知道「我有認真聽」的重要技巧。另外,迴應也代錶擅長聆聽,能博取對方的好感。若平日就能養成迴應的好習慣,惹對方生氣時,也比較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道歉須知5>
人常將「不好意思」掛在嘴邊,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改成「謝謝」試試看吧!「謝謝」這句話本身雖然不是道歉,但卻是非常不得瞭的道歉手法。
監修者簡介
內藤誼人
心理學傢,立正大學特任講師,慶應義塾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UUGILD有限公司董事長,經營諮詢業務,並著有多本心理學專書。著有《「瞞天過海」厚黑賠罪心理學》(大和書房)、《努力不會背叛你》(PHP文庫)等書。
P4 前言
P5 道歉時的基本須知!
P13 依情境而異的道歉百科
~這種狀況下,要這樣道歉!~
情境1糟糕!忘瞭!
P14 忘瞭帶重要的資料!
P16 忘瞭約好的時間!
P18 忘瞭帶名片!
P20 忘瞭轉達重要的事!
P22 忘瞭被託付的工作!
P23 忘瞭對方的姓名!
P24 忘瞭迴信!
情境2糟糕!遲到瞭!
P26 趕不上約好的日期或時間!
P28 趕不上提交期限或繳納日期!
情境3糟糕!弄錯瞭!
P30 寄錯郵件瞭!
P32 將錯誤的商品(訊息、資料)寄齣去瞭!
P34 罵錯人瞭!
P36 聽錯瞭!(繳交期限等重要資訊)
P37 弄錯齣貨或進貨的數量瞭!
P38 叫錯名字瞭!
情境4糟糕!弄丟瞭!
P40 藉來的東西搞丟瞭!
P42 把重要信件刪除瞭!
P44 寫好的資料消失瞭!
情境5糟瞭!激怒對方瞭!
P46 讓對方等太久!
P48 又犯瞭第二次同樣的錯!
P50 漏聽瞭會議中的重要內容!
P52 一不小心喝酒失言、罵人瞭!
P54 言行被指控為性騷擾!
P56 打電話來催瞭!
P58 工作沒有確實做好,惹上司(客戶)生氣瞭!
情境6想要做調整!
P60 想更改日程!
P62 想拜託對方修改或修正內容!
P64 希望您彆這麼做!
情境7我想要休假!
P66 身體不舒服想請休假!
P68 因為有私事想請假!
情境8不得已時的道歉!
P70 行程無法配閤,不能齣席!
P72 不得不臨時取消!
P74 無論如何一定得接電話!
P76 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接電話!
P77 想拒絕不閤理的要求!
P78 交待的工作無法如期完成!
P80 因緊急事故必須打電話到對方傢中(私人電話)!
P82 拜託對方歸還遲遲不還的資料!
P84 一定要對方答應不閤理的要求!
P85 必須拒絕對方基於好意的勸酒或勸食!
P86 被詢問自己無法立刻迴答的問題!
情境9為公司的疏失道歉!
P88 公司的應對齣瞭問題!
P90 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有瑕疵!
情境10替他人的疏失圓場!
P92 同事遲到時,必須幫對方打圓場!
P94 自己發包的業者齣錯!
P96 接到對前任負責人的抱怨!
情境11應付不講理的人!
P98 催促對方卻把對方惹毛瞭!
P100 明明是對方的錯卻要我道歉!
P102 對方以「讓我看看你的誠意」暗示我方賠償損失!
P104 莫名其妙就生氣!
P106 對方覺得自己受到不閤理的指控而生氣!
情境12傳達滿懷的謝意!
P108 上司、同事掩護自己的疏失時!
P109 送點心禮盒緻歉的禮儀!
P115 緻歉函的書寫方式˙遞送方式
P126 接受道歉時的「成熟應對」,友善颱詞選
P127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書名,特彆是“失敗更能提升好感度”這句話,真的非常吸引我。我一直認為,人在職場上難免會犯錯,重要的是犯錯之後如何處理。很多人寜願選擇掩蓋錯誤,或者生硬地道歉,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如果真的能像書名所說,讓失敗變成提升好感度的契機,那這絕對是一門值得深入學習的藝術。我曾經在工作中遇到過一些令人頭疼的局麵,比如因為自己的一些疏忽,給團隊帶來瞭麻煩,或者因為誤解,得罪瞭重要的客戶。那時候,我常常感到無力和沮喪,不知道該如何纔能彌補,甚至讓事情變得更糟。這本書承諾的“52個扭轉劣勢的職場秘技”,讓我非常好奇,這些秘技到底是什麼?它們是否涵蓋瞭各種類型的職場危機,比如溝通失誤、技術難題、項目延期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一些零散的技巧。如果我能學會如何在危機時刻保持冷靜,並且通過恰當的方式來修復關係、挽迴局麵,那對我的職業發展無疑會帶來巨大的幫助。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職場中處理好人際關係,尤其是當齣現矛盾或者誤解的時候。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溝通不暢,就可能演變成一場不小的風波,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破壞團隊的和諧。這本書的書名,特彆是“超完美道歉術”和“失敗更能提升好感度”,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痛點。我一直覺得,很多人在犯錯後,不是不知道道歉,而是不知道如何道歉纔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火上澆油。而且,我也觀察到,有些人在犯錯後,處理得體的,反而贏得瞭同事的尊重和領導的賞識,這讓我覺得,這其中一定有方法論可循。這本書提到的“52個扭轉劣勢的職場秘技”,讓我覺得它應該不是一本講理論的書,而是充滿瞭實操性建議。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比如,如何麵對嚴厲的上司,如何安撫不滿的客戶,如何化解與同事之間的尖銳矛盾。我想,如果真的能掌握這些“秘技”,那在未來的職場生涯中,一定會如魚得水,少走很多彎路。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一開始就吸引瞭我,"超完美道歉術"聽起來就很有分量,而且後麵緊跟著"失敗更能提升好感度!52個扭轉劣勢的職場秘技",更是讓人好奇,誰不希望在犯錯後能化險為夷,甚至贏得更多信任呢?我一直覺得,道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個不好的道歉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提供一套係統的方法,來化解職場中的尷尬和衝突,那簡直是太及時瞭。我常常會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有時候是自己的疏忽,有時候是團隊的配閤問題,總之,總會有些時刻讓你覺得如履薄冰,擔心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而影響整個項目或者與同事的關係。這本書提到的“扭轉劣勢”這一點,讓我覺得它不是那種空泛的勵誌雞湯,而是有實際操作性的指導。我想,如果能學會如何在壓力之下,甚至在自己犯錯之後,依然能保持冷靜,並且通過恰當的方式來彌補,這不僅能保護自己的職業形象,更能展現齣成熟和擔當,這些都是在職場中非常寶貴的品質。52個秘技聽起來數量很可觀,應該能覆蓋到不少常見和不常見的職場情境,非常期待能從中找到一些能夠立即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方法。
评分說實話,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腦子裏最先閃過的畫麵就是自己在職場中經曆過的那些“社死”瞬間。比如,好不容易做好的報告被老闆發現瞭一個緻命的錯誤,或者和客戶溝通時齣現瞭一個關鍵的誤解,那種心跳驟停、冷汗直流的感覺至今難忘。那時候,我隻會覺得天塌下來瞭,然後就是手足無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所以,“超完美道歉術”這個詞,真的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我一直認為,一個真誠的道歉固然重要,但道歉的方式和時機更是決定性的。這本書承諾的“失敗更能提升好感度”,這簡直顛覆瞭我以往的認知。以往我總覺得犯錯就是犯錯,能不被追究就已經謝天謝地瞭,哪還敢奢望能“提升好感度”?這讓我充滿瞭好奇,是不是真的可以通過一些巧妙的策略,將一次潛在的危機轉化為一次增進瞭解、建立信任的機會?尤其是“52個扭轉劣勢的職場秘技”,我非常想知道這些秘技具體是什麼,它們是如何操作的,有沒有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並模仿。我對書中關於如何“化劣勢為優勢”的部分特彆感興趣,這在我看來是最具挑戰性,也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评分坦白說,我一開始被這本書吸引,完全是因為它的書名——《超完美道歉術》。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而且,緊隨其後的“失敗更能提升好感度!52個扭轉劣勢的職場秘技”更是讓我産生瞭極大的興趣。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些人能在職場中,即使犯瞭錯,也能贏得更多的信任和尊重,而有些人則會因為一次小失誤而跌入榖底?這其中一定有方法可循。這本書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我很好奇,這52個“秘技”究竟包含瞭哪些內容?它們是否能夠幫助我在麵對各種職場睏境時,能夠從被動變為主動?比如,當我在一次重要的會議上說錯瞭話,或者在一項關鍵任務上齣現瞭失誤,我該如何有效地進行彌補,甚至讓對方感受到我的誠意和能力,從而化解不利局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策略,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道歉”這門藝術,讓每一次的“失敗”都能成為一次成長的機會,最終在職場中建立起更穩固的地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