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至今已兩年光陰,核災在日本肆虐的殘跡還未抹滅,
但,人們似乎已經忘瞭傷害的痛與恐懼。
本書作者長期居住日本觀察,告訴我們:核災還是進行式。
輻射放射物質測量值依舊超標,
傢鄉的窗子已不能稱之為窗,深怕一打開輻射物就會趁縫溜進來屋內;
傢鄉的土壤已經無法耕種,不敢聞花香、食物也都被汙染。
連小孩子都用一種令人心疼的口氣說:「反正會死,不想讀書瞭。」
而政府的謊言持續充斥著,無法坦承無解的核廢料問題,
這些曆曆在目的慘痛教訓提醒我們,若不廢核,颱灣即將成為下一個福島!
核災是不可逆的毀滅性傷害,是無論怎麼整理都迴復不瞭的,
數以百萬人將無法重返傢園,土地、海洋、大氣都嚴重汙染,
人們必須拋棄人生、健康,這樣的悲劇甚至將持續至萬年。
本書循序漸進地呈現各種核災影響麵相、揭開不為人知的核電謊言,
作者在日本觀察福島核災後災民的苦難生活,
用真實生活為鑑,提醒讀者日本承受的核災代價;
用實際數據引證,告訴讀者颱灣麵臨的核電威脅。
指齣颱灣核電政策的嚴重缺失、認清核電危險的本質。
並提齣廢核具體做法,以邁嚮無核世界為未來的第一目標。
人生短短數十年,比起核災的漫長影響,人的壽命隻是九牛一毛。
或許你眼前看不到這些悲劇,所以不在乎,
或許你人生中不會經曆這些苦痛,所以選擇忽視,
但你不能不知道,我們的選擇將關乎到所有人類的後代,
我們的下一代、朋友的孩子、所有孩子的孩子……
颱灣的核電危險度高居世界第一,我們可以有彆的選擇,
用行動去廢核,彆讓核電廢瞭颱灣。
作者簡介
劉黎兒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傢。
基隆人,畢業於颱灣大學曆史係,後進入颱大曆史研究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傢,為《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周刊》《新新聞周報》《La Vie》《瑞麗伊人風尚》等刊物專欄作傢,書寫對於日本都會情愛和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
親身經曆日本311震災後,積極奔走、聯係日本各地反核團體,促成《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福島事故十五年前的災難預告》一書中文版的翻譯齣版,並採訪各領域核電廠工作人員,揭開核安的潘朵拉盒子,讓令人感到荒謬至極的核電廠運作實況,揭露在讀者麵前。誠心希望她摯愛的兩個地方,颱灣與日本,不會再發生可怕的核災。著有《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迴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颱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
前言
自序 廢核-纔能守護孩子的生命及這塊土地,纔有未來
第一章 福島核災還是現在進行式
1-1 智惠子甚至失去瞭福島的天空
1-2 為瞭孩子隻好遷居,遠離傢鄉
1-3 不能深呼吸之痛苦 ,窗子無法稱之為窗子
1-4 兩年瞭,還有三十幾萬人有傢歸不得
1-5 福島孩子們的絕望─我或許會得癌
1-6 海産汙染加重 少碰為妙
1-7 輻射汙染無國界 山珍海味全走味
1-8 七十八萬貝剋輻射汙染魚,海洋汙染實態恐怖,海陸食物確認産地再下口
1-9 從居酒屋消失的魚─安全的美食在哪裏?
第二章 福島核災真相,颱灣不要成為下一個福島
2-1 任何社會都無法承擔核災後果
2-2 日本國會認定福島核災是人禍,現在也還是危險狀態
2-3 福島核災到底排齣多少輻射物質?─史上最大規模的核災
2-4 福島核災收拾危機重重,輻射汙染還在擴大中
2-5 核災損失知多少?收拾核災需要多少錢?
2-6 福島核災破壞數百萬人生活,百兆日圓賠不完
2-7 電力公司高層得賠償與負刑責
2-8 核電工健康成為犧牲,福島核一五年後人手將無以為繼
2-9 誰都不想成為第二個福島
第三章 誰說福島核災沒死人
3-1 誰說福島核災沒死人
3-2 誰說廣島沒問題
3-3 核災死亡知多少,當局一手遮天
第4章 如果颱灣發生核災
4-1 颱灣發生核災全沒有逃生路
4-2 如果颱灣發生核災,颱灣人要怎麼辦?
4-3 發生核災時,彆指望政府瞭
4-4 福島輻射傷害現在纔開始,颱灣擁核者居然說核災輻射能抗癌
第5章 核廢料,無解
5-1 颱灣人你躺在二十三萬顆核彈上
5-2 蘭嶼、福島的孩子為我們忍受被曝
5-3 總統,你知道用過的燃料棒在哪裏嗎?
5-4 隱形輻射刀已在傷害颱灣人
5-5 不容颱電繼續亂燒核廢料
第6章 若不廢核,颱灣將成為下一個福島
6-1 颱灣核電是全球最危險的,每次都上榜
6-2 颱灣隻會發生颱灣核災
6-3 颱灣核四安全數值差很大,連福島都無法比
第7章 原來核災離我們這麼近
7-1 颱灣最應該記取教訓,但颱灣最沒有
7-2 核四釀災七百萬人死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7-3 颱電算不清耐震係數,藐視核電建在地震帶上的恐怖-颱灣核電全在斷層上,應該停轉停建
7-4 日本人在災後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要相信所謂核工學者、專傢
7-5 國際核能同業組織或專傢都互相掩護
第8章 老朽核電必須趕快停轉
8-1 除四延三?拜託拿齣良心吧
8-2 颱灣最危險核電廠─核二
8-3 核二廠八韆束用過的燃料棒可能造成人類危機
第9章 核災發生就來不及一定要事前阻止
9-1 核災是無法補救的
9-2 發生核災再廢廠就來不及瞭,總統、院長、經長,乃至原能會彆說沒常識的話
9-3 核電、核廢、核災的輻射傷害─孩子及年輕人承擔後果,生態也改變
9-4 輻射能最傷害兒童,緻癌死亡率倍數驚人
9-5 核電廠附近孩子容易緻癌
9-6 輻射健康傷害,禍延三代
9-7 沒有核電,巨大變形水母都消失
9-8 福島核災影響,生物齣現畸形
第10章 核電核災充滿謊言
10-1 第一次氫爆前就已放齣大量輻射物質,政府不顧居民死活而未公佈
10-2 核電廠內外都是謊言,隱匿事故成性
10-3 颱灣其實發生多次核災瞭
10-4 颱灣人不是輻射超人,清大、原能會應公佈真相
10-5 因為說謊遮掩而讓人喪命─颱灣輻射屋還是現在進行式
10-6 核電風險跟搭機或高鐵大不同
10-7 美國牌打不通,彆亂打日本牌來擁核
第11章 福島核災後的世界廢核、減核趨勢
11-1 無利可圖又危險,美法核電相繼提前廢爐
11-2 用核四電費纔會上漲,經長、颱電恐嚇太荒謬
11-3 綠電超越核電,綠電纔是世界趨勢
11-4 颱灣沒核電也沒問題,颱電藏電─颱電恐嚇缺電的五大謊言
第12章 邁嚮無核世界
12-1 不示威則政治不反映民心,不廢核則對不起年輕人
12-2 不要為瞭核電,而拿孩子生命當賭注
12-3 德國廢核還有電可賣,二○一二年也是電力淨輸齣國,溫暖瞭核電大國的法國
第13章 颱灣廢核條件世界第一,許給孩子安心的未來
13-1 維持核電及廢爐都是天價,廢核纔是正途
13-2 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來要求廢核,彆讓颱電用核電廢颱灣
13-3 宗教界群起要求廢核,拒絕核電纔是慈悲
13-4 日颱主張廢核的名人越來越多
13-5 誰都有資格反核誰都沒資格用核電
13-6 大傢來當快活節電達人
13-7 孩子的未來不能公投 隻有廢核纔能安心
13-8 颱灣廢核,可以當颱灣是世界第一的廣告,而且颱灣廢核條件世界第一
推薦序1
核災,熔毀人類文明核心
從福島迴來後,耳朵仍然幻聽到輻射偵測器急促的警報聲響,背脊到手心發麻。
今年五、六月間,我在三十天內去瞭兩趟福島核災災區,進入二十公裏內的管製區,也到瞭福島第一核電、第二核電的門口。到瞭現場,纔知道過去閱讀再多的報導、論文,都沒有辦法領會到現場的悲涼的肅殺。
兩次福島重災區之行,都是初夏艷陽高照的好天氣,氣溫在二十五度至二十七度間,但兩次同行的人,都說背脊寒意深重。我迴來後,一直想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這種寒意在盛夏的颱北仍在心頭。
「你離我遠一點,你身上有輻射。」在颱北仍有人對我開歧視性的玩笑,而福島數十萬人卻居住生活在高輻射區兩年。逃齣災區的人,到瞭外地,同時受到在地人同情與歧視。在福島居酒屋中,當地人議論著,因為核災,可能會衝擊日本行之數百年的戶籍製度,未來來自是福島的人,子子孫孫都會受到歧視。
在福島第一大城郡山市,人口三十三萬,和三十萬人的福島市,都離福島核一約六十多公裏,但我測量大部分地點輻射都高於應撤離的限值,但是政府、人民、學者者假裝若無其事,五月間大學畢業入社的新人,被老社員灌醉倒臥在高輻射的熱點上,也若無其事。過瞭快一個月,纔悟到:核災兩年後,輻射依舊在,但在日本社會虛僞的假裝若無其事,在掩埋真相,正把文明社會中的核心給銷蝕掉,就像是蘋果的心爛掉瞭,而外錶仍是光鮮的樣子。
黎兒的這本書,揭開瞭不易輕見的真相,讀後,加重瞭悲涼與麻木,因為我相信,颱灣人民與政府的無知與無能,離核災已經不遠瞭,希望黎兒的書能再喚醒更多的人。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方儉
推薦序2
生命中的選擇
每天睜開眼,食衣住行柴米油鹽都要立刻抉擇,不然就得挨餓或行不得。每個人從長期生活經驗的纍積發展齣個人食衣住行的好惡,不假思索就可做齣決定的層次,所費精力不可等閑視之。除影響個人心情或荷包外,看似無關痛癢,卻是維係傢庭社會的基礎。對於該不該用核電?許多人認為隻要有電用,來源讓「專傢」們決定。隻是,做決定的專傢如果眼中隻有私利,或根本專業不足,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黎兒這本書,從細細描繪福島核災後,日本人在生活的各種細節遭遇的睏境、無奈與憤慨開始,原本瑣碎生活中小小的一點快樂從此不在,食衣住行每個細節都必須考慮再三,分分秒秒都必須提心吊膽,不論老少人生就此被定格。想究責、申訴卻找不到具體對象,因為核電專傢早已將他們的利益融入法製。
生活睏擾隻是不停下滑沉淪的開始。車諾比核災後四年開始齣現甲狀腺癌,但今年福島已有學童被證實罹患甲狀腺癌;美國摩索博士調查車諾比疏散區內生物, 發現區內鳥與昆蟲多腫瘤、畸形與白內障,且雄性缺乏繁殖能力。人也類似,附近許多孩童罹癌,智障或肢體不全;實在沒有能力照顧的傢庭,隻能將小朋友送去孤兒院。如果輻射物質汙染環境,遲早會透過呼吸飲食進入人體,影響不僅是使用核電的你我,我們的子孫、世世代代的子孫,就像車諾比核災區的鳥與昆蟲, 一生早在二十多年前核災發生時被決定,不得翻身。
今年底,擁核的執政者希望利用有瑕疵的公投讓鬍亂拼湊的核四過關運轉;看看日本人今日的種種睏擾,試想他們即將麵對的未來。日本人過去沒有選擇的機會, 隻能懊惱;颱灣今天有選擇阻擋核災發生的機會,萬萬不可放過啊。
颱灣大學大氣科學教授 徐光蓉
推薦序3
謝謝黎兒的苦口婆心
認識黎兒不算短的時間,不論從傢庭旅遊中的相處,或報紙雜誌上的文章,黎兒給我的印象總是感性理性兼俱、觀察入微且見解中肯。但直到去年底因為康永的推薦,讀瞭黎兒關於核能真相一係列的書,纔算真正認識她。犀利的筆鋒下、呈現巨大魄力和對颱灣的真摯關心。在這本新書裏,記者的熱血加上為母則強的天性,讓她不計毀譽的一再大聲疾呼。敬佩之心再度油然升起!
必須謝謝黎兒。她的書,是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成立前,重要的參考資料之一。有很多人在閱讀後驚醒,發現颱灣核電廠的問題原來這麼復雜而重要。過去我和許多人的不關心(不論原因為何),幾乎讓我們放棄瞭改變命運的機會。幸好,現在還來得及!
其實,颱灣有許多先知先覺的公民團體,一直推動核能議題的討論和覺醒,隻可惜一方麵因為專業復雜度高,一方麵又政治化太深,讓明明應該關心自身權益的大眾選擇冷漠以對。在核ㄧ、二、三廠的核廢料超高量存放在核電廠中的現在,且逢工程品質堪虞的核四接近完工之際,這種冷漠態度正適足以陷颱灣的未來於萬劫不復之地。因此,當親身見證福島核災恐怖後果的黎兒,分享她採訪報導的第一手消息,並殷切呼籲颱灣民眾反核廢核時,她的影響力是巨大深遠的。我們因而得以在仍有努力空間的今天,再一次仔細看看各種資料、聽聽不同說法,分析比較何種選擇纔是對颱灣、對孩子們負責的決定。
隻要有心、願意提前計畫努力,環境保護和經濟成長不是二擇一的問題。為瞭保護我們的下一代、照顧颱灣和地球的命脈,我們必須在擴展經濟、創造就業機會時,更有遠見的推展新能源和節能措施。這是世界的趨勢,更是迎嚮未來颱灣最好的選項。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發起人 陳藹玲
推薦序4
告彆核電年代,嚮未來齣發吧!
二○一三年三月九日,這一天,我們寫下瞭曆史。
成韆上萬的自主公民包圍瞭博愛特區,讓執政者看到廢核的龐大民意,告訴政府:「請勇敢告彆核電,人民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
在今年上街人數衝破二十多萬的廢核大遊行中,不但有許多新生代力量的齣現,也看到長年以來許多堅持不懈的身影,錶達的都是同樣身而為人的基本訴求,都是同樣對生態與未來的殷殷期待,期待核能威脅可以就此終結在我們這一代。
迴顧福島核災後的這兩年多來,政府與擁核集團仍然持續不斷地放齣對己方有利的煙霧彈。
例如福島核災沒死一個人、福島輻射量下降沒有影響等等,想要說服民眾核災的威脅逐漸遠去,但始料未及的是,颱日之間蓬勃的民間交流突破瞭資訊封鎖,關於核災種種駭人的真相紙包不住火,在颱灣各地如星火燎原地擴散開來,各界紛紛積極發聲反核,這些公民行動的崛起,不僅僅是對於核災的恐懼,更奠基於二十多年來反核運動的堅持與積纍。
作傢劉黎兒可以說是這一波藝文界反核率先揭竿而起的旗手,由於她全傢定居東京,對於核災的種種影響不但感同身受,更對颱灣的核電危機憂心忡忡,這兩年來以極大的意誌力持續不斷書寫,不畏來自擁核集團的威脅與攻擊,勇敢揭露關於福島、關於核電的種種真相,為颱灣帶來最新的核電資訊,也以平易近人的文字與角度,為反核大眾帶來強而有力的知識後盾,更影響瞭許多意見領袖與名人,開始一同思考加入廢核的行列。
二○一三年,颱灣的廢核民意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是廢核關鍵的一年,也是廢核行動集結的一年。參加遊行的人數多少不是最大的重點,這次烽火四起的反核風潮,全颱各公民團體的響應與串聯,從下而上引發多元參與民間活力,各個專業領域者自發無償地去倡議、實踐與行動,開始質疑官方長期片麵壟斷的資訊,思考颱灣能否有另一種發展可能,人民能夠一緻行動到這麼強烈深入的地步,這件事意義重大非凡,掌權者絕對應該對此感到備受威脅。
颱灣社會正麵對生活方式與價值觀轉變的關鍵時刻,這是一場攸關所有人的未來之戰,我們都可以為自己,同時為下一代選擇想要的未來,一個安全的未來,一個永續的未來,一個充滿生機的未來,讓我們鼓勵更多人勇於告彆核電年代,嚮未來齣發吧!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崔愫欣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淡淡的憂鬱又帶著一絲希望的色調,非常引人深思。我一直關注核能議題,總覺得離我們既近又遠,但又切實影響著我們下一代的生存環境。每次看到新聞裏關於核廢料處理的討論,心裏都會升起一股莫名的擔憂。這本書的標題“廢核:給孩子安心的未來”,簡直是直擊我心,也讓我對書的內容充滿期待。我猜這本書不隻是在陳述事實,更應該是在探討一種可能性,一種讓我們能夠為孩子留下更美好、更安全世界的可能性。也許作者會從更宏觀的角度,比如國際能源轉型、再生能源的潛力,或者是一些我們未曾想過的創新解決方案來展開敘述。我很想知道,在作者看來,我們如何纔能真正地“廢核”,並且給下一代一個不用活在核陰影下的未來。這種對未來的責任感,以及對孩子們的愛,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啓發,讓我更瞭解這個議題,也更清楚我們能做些什麼。
评分我是一位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讀者,尤其對能源發展與代際公平有著深刻的思考。這本書的書名《廢核:給孩子安心的未來》,準確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猜測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對核能的批判,而是會提供一套更為全麵和積極的解決方案。或許,作者會深入研究全球範圍內成功的能源轉型案例,分析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和挑戰,並從中提煉齣適閤颱灣的經驗。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探討一些前沿的清潔能源技術,比如第四代核能、先進的儲能技術,甚至是一些更具顛覆性的能源概念。同時,作為一名傢長,我更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教育層麵的啓示,如何讓下一代認識到能源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讓他們能夠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參與者和建設者。總之,這本書在我看來,應該是一本充滿前瞻性、富有建設性,並且能夠激發讀者行動力的讀物。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畫麵。想象一下,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下,未來世代的孩子們不再需要擔心核輻射的威脅,不再需要在核電廠旁邊擔驚受怕,他們的童年是充滿陽光和歡笑的,而不是被潛在的危險所籠罩。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對我們所有人的一次叩問,也是一次關於責任的提醒。我想,作者肯定會深入剖析核能的風險,從科學、倫理、經濟等多個層麵去解讀“廢核”的可能性與必要性。或許,書中還會探討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參與的行動,比如支持綠色能源、減少能源消耗等等。我很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讓我們普通人也能為“安心的未來”齣一份力。畢竟,孩子的未來,是我們所有人的未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的口號,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
评分當我看到《廢核:給孩子安心的未來》這個書名時,一股強烈的共鳴瞬間湧上心頭。在這個世代更迭的關鍵時期,我們肩負著為下一代鋪設一條更光明道路的使命。核能,這個在現代社會扮演著復雜角色的能源,其潛在的風險與長遠的遺留問題,始終是許多人心中難以抹去的憂慮。我相信,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對核能議題有著深刻的洞察,並且秉持著一種對生命、對未來負責的態度。我猜想,書中會以一種理性而又不失情感的方式,深入淺齣地剖析核能的利弊,並且著力探討“廢核”這一議題的可行性與必要性。或許,作者會從宏觀的能源政策、科技創新的角度,也可能從微觀的個人行為、社會動員的角度,來闡述如何逐步邁嚮一個無核的未來。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價值的喚醒,一種對我們這一代人提齣的嚴肅挑戰。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簡單而有力,直指我們當下最關切的問題之一:如何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可持續的生存環境。作為一名普通的颱灣市民,我對核能議題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每一次關於核電站安全運行的報道,都會讓我心生不安,更不用說那些長期存在的核廢料處理難題瞭。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在呼喚一種更負責任的能源發展模式,一種真正將子孫後代的福祉放在首位的思考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突破性的視角,或許是對現有能源政策的深刻反思,或許是對新興清潔能源技術的詳細介紹,甚至是對社會力量在推動能源轉型中的作用的探討。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們描繪一個清晰的“安心未來”的藍圖,並且告訴我們,實現這個藍圖的具體路徑是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