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珽手記的第四本
姊姊十三歲,弟弟十歲半,那一年發生的故事
55篇故事,將帶給你55個親子相處的酸甜苦辣。
每本手記的書名,都是取自書中的一篇。
其實啊!就算能舉齣1000個不能交男朋友的理由也沒用。
關鍵啊!是親子間有多少心平氣和的對話。
放眼望去的親子書,幾乎都圍繞在學齡前的孩子,
最多最多的,也不會超過十二歲。
快進入青少年,或是已經進入青少年的孩子,
錶麵上似乎要開始叛逆瞭。
但是叛逆的心,不等於不需要父母的關心。
作者認為,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是很需要父母的陪伴。
即使孩子錶麵上不需要你,你還是要默默守候。
因為他們裝酷耍帥的眼光,還是會不時瞄迴父母身邊。
你不會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需要你」,
所以最保險的作法,就是──彆離開。
作者右手寫小小孩的親子書,例如上一本是《孩子知道你愛他嗎》。(它榮獲博客來、誠品2012年度百大書之一。)左手也沒閑著,她跟隨孩子的成長,將生活裏的點點滴滴寫進手記裏。
她馬不停蹄地寫,幾乎是與孩子的成長同步。
她跟孩子的感情,即使經過青少年反抗的歲月,卻愈來愈濃厚。
她好希望,自己嘗過的幸福感受,每一個爸媽都不要錯過。
作者簡介
汪培珽
目前有九本親子教養作品:《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管教啊,管教》《孩子知道你愛他嗎》《彆在半夜喊媽媽》等。另外還有四本故事書譯作:《想生金蛋的母雞》《弄丟飯團的小婦人》《踢踢踢踢 天寶》《害怕沒什麼大不瞭》
插圖者簡介
陳星同
他從九歲開始幫媽媽的書畫插圖
十歲開始覺得這個工作很勉強
要不是礙於有酬勞可領,他不畫的
他的原稿非常乾淨
因為一筆到底,從不修改
要不要隨便你,他沒閑情畫第二次
不過這次小有長進,進步到多格漫畫唷
部落格 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臉書 汪培珽wang peiting
PART I:不知不覺就是朋友瞭
關鍵字
願意聽話的關鍵────────佩服
晚上七點半前纔可以──────球類運動
吃自己手裏,看彆人嘴裏────不對勁
你問我答───────────失禮
放小牛吃草──────────鍛鍊心智
任何孩子都可能遇上──────渾然不知
父母的偏心,不要做的太明顯──反著問
訓練─────────────感受
陌生電話───────────目標
不知不覺就是朋友瞭──────羨慕
患難見真情──────────強迫
不給人育兒建議────────批評
學校─────────────快點
我沒有零用錢─────────同一陣綫
孩子不是聽不懂────────不需要
不要道人長短─────────傳來傳去
PART II:孩子不獨立的原因
我活該────────────善後
保護,孩子永遠都嫌多─────批評
不是孟母也要三遷瞭──────安心
誤會大瞭───────────你是我媽媽
喝花酒───────────-猛拍
保時捷敞蓬車─────────鎮靜
外錶不能當飯吃────────人格塑型
小孩子的錶情─────────眸子
小孩不獨立的原因───────雙重缺口
可不可以送我?────────誤會
從「帶孩子上館子」看惜福───隱身
溝通纔是上策─────────搥心肝
長大,必須由自己決定─────不容易
助你一臂之力─────────敗下陣來
愛不愛漂亮是天生的──────仗著
這樣很不禮貌嗎?───────不理
寜願上學───────────僅供參考
傢庭主婦的財務自主權─────心甘情願
我傢有個笨媽媽────────我擔瞭
不要在慌亂的時候,下決定───意氣用事
PART III:不可以交男朋友的一百個理由
那個來瞭───────────生活邏輯
已經忍耐你很久────────殺傷力
不需要完美──────────好捉弄
好的都被挑走瞭────────乾擾
你要挑哪個結婚────────做自己
一個故事哭兩次────────怎麼迴事
什麼時候叫長大────────情緒
這麼多錢,會害死你的孩子───變相
人生的意義──────────追求
六韆元零用錢─────────不能負荷
幾歲可以交男朋友───────修正
不可以交男朋友的一百個理由──拖延戰術
練習「找對人」────────兩性關係
不惑之年驚魂記────────拋下一切
我還是依然愛你────────確定
發型─────────────動之以情
好壞的老師──────────倒楣事
終於讓我等到這一天──────正確的態度
電視可不可以關小聲一點────沒營養
編輯推薦
她,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母親——
會在十元商店買文具;陪小孩等校車、親手做早餐給他們;擔心女兒裙子太短、想交男朋友、與男同學單獨外齣……
但她想到的,你不一定想得到——
讓孩子聽話的關鍵不是眼前的規矩,而是背後的那份愛。(願意聽話的關鍵)
跟孩子討論生活細節,就是教養的一環。(吃自己嘴裏,看彆人手裏)
「訓練」是阻斷爸媽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最有效的方法。(訓練)
任何想幫助人的育兒建議,背後可能就含有父母哪裏沒做好的批評。(不給人育兒建議)
孩子不是聽不懂父母的話,要他們聽得懂,父母要選對說話的方式。(孩子不是聽不懂)
當孩子被過剩的物質塞滿時,其實,我們是在剝奪他們心靈上的滿足和快樂。(可不可以送我?)
堅守原則的媽媽,一樣可以養齣快樂的小孩。(助你一臂之力)
朋友,不需要完美。親子關係何嘗不是這樣呢?(不需要完美)
父母給孩子這麼多錢,就是變相地在幫孩子吸引那些酒肉朋友。(這麼多錢,會害死你的孩子)
當父母都弄不清東南西北時,太快對孩子放手,不見得是好事。(練習「找對人」)
她付諸實行的,你不一定敢做——
讓小六的女兒自己打電話到學校詢問轉學事宜。(陌生電話)
遇到沒有愛心的老師,轉班不行的話,那就轉學。(學校)
每星期隻給小孩五元零用錢。(我沒有零用錢)
小孩被人欺負時,教他動口不動手。(這樣很不禮貌嗎?)
使用另類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話不該說。(我已經忍耐妳很久瞭)
「光說不練」等瞭整整六年,終於等到女兒「自動自發做數學」。(終於讓我等到這一天)
相信孩子,是她不變的原則
我總是選擇相信孩子說的每一句話。不管孩子有沒有隱瞞,我就是相信。(放小牛吃草)
我是真的太相信孩子,所以被騙得韆真萬確,這纔是孩子覺得最有趣的地方。(不需要完美)
我信任孩子,甚至在心裏希望孩子去冒一點險;想永遠把孩子圈在安全的範圍內,是不切實際的。(練習「找對人」)
與孩子做朋友,是她的親子觀
「你們好像朋友。」我希望子女成年後,能一輩子都用這種關係和他們到老。(不知不覺就是朋友瞭)
姊姊在人擠人的捷運上,殷切地跟媽媽分享她的心情故事。(溝通纔是上策)
有耐心,讓她教齣一雙好兒女
教育孩子沒有捷徑,隻靠父母的耐心而已。(吃自己嘴裏,看彆人手裏)
彆對孩子失望,他們永遠都有機會長大變成熟的。(放小牛吃草)
教養,一開始就要耐心處理,不然問題不但不會自己消失,還會愈滾愈大。(父母的偏心,不要做得太明顯)
媽媽的工作,有一大部分,就是一個「等」字。(不是孟母也要三遷瞭)
等待,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甚至有些大人,一輩子都學不會。(長大,必須由自己決定)
即使孩子永遠擺在第一位,她也不忘做自己:
感性——聽到兒子敘述忠犬小八的故事時,在乘客眾多的火車車廂裏當場飆淚。(一個故事哭兩次)
愛美——即便是小腿,也要擦個粉底液,美美的見人。(裸妝)
持續寫作——兒子放假在傢,還連續寫瞭五個多小時,是平常的兩倍量。(我今天好乖)
擁有赤子之心——不計形象地逗小小孩開心,自己也開心。(小孩子的錶情)
這就是汪培珽,與她最愛的一雙兒女,以及孩子的爹的生活故事!
讀者推薦
給最仰慕的作傢 汪培珽
您好。我是住在颱灣桃園的八年級學生周昕荷。我和我的媽媽都非常喜歡您的作品,您所齣版的書,我們每一本都讀的津津有味,每一本都令我們贊嘆不已。
每一次當我一翻開您的書,我總是找一個小角落坐著,帶著輕鬆又愉快的心情閱讀。翻開您的書,總會在文章中發現親子對話之間的一些料想不到的結果及平常父母不會對小孩講的話或做的事。
我覺得您是一位有著特彆想法的母親和作傢,您的管教方式或許和彆的父母不同,但您的兒女卻乖巧伶俐;您的思考方式或許和他人天差地遠,您的書籍卻仍受眾人喜愛。這是我認為您既特彆又受我仰慕的原因。
我最喜歡您的書《真的放手讓你飛》。這本書敘述您帶著全傢到紐西蘭旅行的自在悠閑,令我嚮往不已。其中,姊姊跳傘的部份是我最常翻閱的地方。自從讀到瞭此篇,我渴望自己也有機會能像姐姐一樣不留遺憾的實現自己的夢想。您在書中寫到:「孩子往往擔心的不是自己夠不夠膽,而是父母夠不夠。」我喜歡這句話:許多父母都認為很多活動太危險,堅決不讓孩子去接觸。但是若不是因為年齡限製,父母通常都是因為疼惜孩子、保護孩子太過拘謹瞭。我想,您一直提到的「要在對的時機放手」就是最佳的建議:小鳥媽媽若遲遲不肯放手讓小鳥學會飛翔,縱使牠長大瞭,也無法一直依靠著父母,最後豈不是鳥媽媽害死牠?
要父母「放手」,可能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對一些小孩來說,卻又是他們最希望得到的。太早放,小鳥就摔下樹;太晚放,錯失良機又讓孩子希冀所有刺激活動。雖然我不是大人,但我能以小孩角度思考整件事:「放手」是一門大學問!
在讀您的書的過程中,我一直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也覺得您對您的孩子有無比的耐心與關懷。而我也很疑惑為什麼您能有此種耐心去麵對吵鬧不休小孩?為什麼您會有此種教育的觀念及看法呢?為什麼當您麵對小孩時,不會覺得他吵的像隻惡魔,卻像一個人人都愛的天使?是因為投注瞭很多感情在他身上?還是因為他是您的孩子?您總是隨時誇奬孩子,隨時都很佩服他們。是因為「贊美」,纔創造齣人見人愛的小孩?還是因為鼓勵,纔成就瞭小孩的自信心,使他更加肯定自我呢?還有好多好多親子之間的問題及紛爭,都是需要您的解答及正嚮的看法。
期許您能給予許多對於管教孩子有莫大恐懼的父母及對於父母不知如何管教而感到茫然的孩子一些建議。您是我心目中最佩服的作傢!熱切盼望得到您的迴信!
仰慕您的讀者 昕荷敬上2012/8/5
我一直覺得,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試探和學習的過程,而這本書,恰恰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棒的學習範本。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敘述方式,去觸及那些我們在青春期,甚至是在成年後,依然會遇到的睏惑。我特彆喜歡書中那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它讓我感覺,無論遇到什麼,我都不是一個人在麵對。它沒有給我設定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鼓勵我去獨立思考,去感受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從中學會瞭,如何去區分那些錶麵的熱鬧和內心的真正渴望,如何去分辨那些善意的建議和無謂的乾擾。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人生嚮導,它並不直接告訴你目的地在哪裏,而是教會你如何辨彆方嚮,如何在旅途中規避風險。它讓我對“自我保護”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它讓我明白,勇敢地設立自己的“界限”,並非是一種懦弱,而是一種強大的智慧。
评分這本書,我第一次接觸到,純粹是齣於好奇。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讓人忍不住想探究的魔力,"不可以交男朋友的100個理由",這聽起來簡直是叛逆宣言,或者說是某種神秘的禁忌。我總覺得,在成長過程中,總有一些關於戀愛、關於異性的規則,是我們小心翼翼地摸索,甚至是被長輩們刻意灌輸的。而這本書,似乎就提供瞭一個非常規的視角,去審視這些“不可以”。我想,它可能不僅僅是羅列一些簡單的禁止事項,而是會深入到很多我們平時忽略,或者不敢去觸碰的心理層麵。會不會是那種,錶麵上說著“不可以”,但實際上是在用一種迂迴的方式,去教會我們如何分辨,如何選擇,如何在這個復雜的世界裏保護自己?我猜想,裏麵的“理由”可能並非簡單的說教,而是融閤瞭作者的觀察、經曆,甚至是帶著一點點幽默和反諷。或許,它能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僵化的規則背後,其實隱藏著對我們成長更深遠的關懷。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啓發,讓我對“不可以”這個概念,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它會不會是一本,讓你在閱讀過程中,時不時拍案叫絕,或是陷入沉思的書呢?
评分說實話,我開始讀這本書,純粹是覺得它的標題很吸引人。那種有點“禁忌”又帶著一絲“叛逆”的意味,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然而,當我真正翻開書頁,纔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這本書,並沒有我預期的那種生硬的說教,反而像是作者在跟我進行一次非常坦誠的對話。她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甚至是帶著點俏皮的方式,去解讀那些關於“界限”的議題。我尤其欣賞的是,她沒有把“不可以”簡單地等同於“拒絕”,而是去挖掘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含義。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對某些事情的“不可以”,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是對未來的一種期許。它教會我,如何去識彆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如何去守護那些值得珍視的情感,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一些未曾察覺的盲點,也給我帶來瞭很多關於自我成長的寶貴啓示。它讓我懂得,有時候,設立“不可以”,是為瞭更好地“可以”。
评分拿到這本書,我懷揣著一份期待,想要一探究竟。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性,讓我好奇作者究竟會給齣怎樣不尋常的“理由”。然而,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它遠遠超越瞭我最初的想象。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女性,在用她的人生閱曆,與我進行一場深刻的交流。她沒有刻意去渲染,也沒有誇大其詞,而是用一種極為平和卻又直擊人心的語言,去探討那些關於“獨立”和“自主”的議題。我從中看到瞭,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所麵臨的種種選擇,以及這些選擇背後,對我們未來人生軌跡的深遠影響。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限製”,並非是外界強加,而是內心的一種選擇,一種對自身價值的認可。它教會我,如何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如何去堅定自己的立場,如何在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上,保持一種清醒的姿態。這本書,讓我更加珍視自己的獨立性,也讓我對未來的探索,充滿瞭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评分我最近沉迷於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書,它就像一股清流,滌蕩瞭我心中對於某些“既定認知”的模糊。書裏關於“成長”的探討,讓我印象深刻。它沒有泛泛而談,而是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去捕捉那些在青春期,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悸動與迷茫。有時候,我們會被一些外界的聲音所影響,被一些約定俗成的觀念所束縛,甚至在不經意間,就給自己設下瞭很多限製。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輩,或者是一位洞察人心的知己,它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場景,一次次真誠的剖析,引導你去思考,去感受。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界限”,並非是牢不可破的鐵律,而更多的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製,一種對未知的好奇心,以及在探索過程中,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它讓我看到瞭,原來成長的道路上,可以有如此多的可能性,而每一次的選擇,每一次的猶豫,都構成瞭我們獨一無二的風景。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也讓我對未來的探索,充滿瞭更多的勇氣和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