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教育之父”撰寫的一部影響瞭幾代中國人的傢教經典
小孩子實在是難教難養得很。但是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因小孩子難以教養就不去教養他呢?我們知道幼稚期(自齣生至7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甚麼習慣、言語、技能、思想、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一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穩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瞭。——陳鶴琴
作者簡介
陳鶴琴(1892—1982)
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傢、兒童心理學傢和兒童教育專傢,中國現代兒童心理學和幼稚教育學研究的開創者。曾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攻讀教育學和心理學,師從剋伯屈、保羅.孟祿、愛德華.桑代剋、約翰.杜威等名傢,獲教育碩士學位。他創建瞭中國第一所實驗幼稚園,發錶瞭中國最早的兒童心理學著作《兒童心理之研究》,被稱為“中國兒童教育之父”、“中國教育界的四位聖人之一”。他編寫瞭幼稚園、小學課本及兒童課外讀物數十種,一生主要從事於一係列開創性的幼稚教育研究與實踐,對中國的兒童教育産生瞭重要影響。
願與天下父母共讀之∕陶行知
序∕鄭宗海
自序
再序
第一章 兒童的心理
一、小孩子是好遊戲的
二、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三、小孩子是好奇的
四、小孩子是喜歡成功的
五、小孩子是喜歡野外生活的
六、小孩子是喜歡閤群的
七、小孩子是喜歡稱贊的
第二章 學習之性質與原則
一、學習的性質
二、學習的原則
第三章 普通教導法
原則一:對於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積極的暗示,不要用消極的命令。
原則二: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好得多。
原則三: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麵要以身作則,一方麵還要替他選擇環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原則四: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語氣去指揮他們的小孩子。
原則五:做父母的不應當對小孩子多說:“不!不!”事屬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原則六:彆人做好的事情或壞的事情的時候,做父母的應當以辭色來錶示贊許或不贊許的意思給小孩子聽,給小孩子看。
原則七:我們應當按照小孩子的年齡知識而予以適當的做事動機。
原則八: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嚴厲。
原則九:不要驟然命令小孩子停止遊戲或停止工作。
原則十:做父親的應當同小孩子做伴侶。
原則十一:遊戲式的教育法。
第四章 衛生上的習慣
原則一: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時候,我們最好用誘導的方法去叫他穿。
原則二:小孩子應當天天刷牙齒。
原則三:小孩子洗麵刷牙,應當在一定的地方做,不應當在任何地方洗刷。
原則四:小孩子洗麵的手巾,應當獨自一條。
原則五:小孩子洗麵須注意到耳鼻和眼睛。
原則六:小孩子未穿衣洗麵刷牙以前,不宜吃東西;
原則七:小孩子吃東西以前須洗手,吃後須揩手。
原則八:小孩子吃飯的時候,應當有適當的盤、匙。
原則九:小孩子吃飯時,應當要有適當的椅桌。
原則十:小孩子吃飯的時候,須要有圍巾。
原則十一: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要有定時。
原則十二:應當叫小孩子獨自先吃飯。
第五章 衛生上的習慣(續)
原則十三:對於食物,不準小孩子自己隨便亂拿。
原則十四:做父母的不應當因為小孩子要偷食物,就把食物隨便亂藏。
原則十五:做父母的不宜將食物隨便亂攤。
原則十六:小孩子吃午飯後,最好安睡一點中覺。
原則十七: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應當有適當的娛樂。
原則十八:小孩子夜裏睡眠的時候,應當穿睡衣。
原則十九:小孩子不應當有人抱瞭睡。
原則二十:不準小孩子點燈而睡。
原則二十一:小孩子最好獨睡一床,獨睡一室。
原則二十二:小孩子便溺須有定所。
原則二十三:小孩子大便須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時。
原則二十四:嬰兒不應當終日感受外界的濃厚刺激。
原則二十五:小孩子不應當終日抱在手裏。
第六章 遊戲與玩物
原則一:小孩子需要有適宜的伴侶。
原則二:小孩子應有與動物玩弄的機會。
原則三:小孩子平時宜穿運動套衣。
原則四:小孩子玩好東西以後,應當立刻整理好放在原處。
原則五:小孩子最好有玩水的機會。
原則六:小孩子玩的玩物是要“活”的,不要“死”的。
原則七:玩物的作用,不僅僅是博小孩子之歡心,也要使他因此得著自動的機會。
原則八:凡兇惡醜陋、不閤衛生而有危險的玩物,一概不要給小孩子玩。
原則九:小孩子應當有適當的地方以儲藏他的所有物。
原則十:小孩子的玩物應當閤乎幾種標準。
第七章 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
原則一:小孩子應有畫圖的機會。
原則二:小孩子應有看圖畫的機會。
原則三:小孩子應有剪圖的機會。
原則四: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
原則五:小孩子應有著色的機會。
原則六:小孩子應有穿珠的機會。
原則七:小孩子應有錘擊的機會。
原則八:小孩子應有澆花的機會。
原則九:小孩子應有塑泥的機會。
原則十:小孩子應有玩沙的機會。
第八章 小孩子為甚麼怕的,為甚麼哭的
原則一: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發生懼怕。
原則二:小孩子的懼怕有時要遷移的,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格外當心,使小孩子不緻發生懼怕。
原則三:不要以“父親”的名義來恐嚇小孩子。
原則四:小孩子發生驚慌時,須慎防其他大的聲響,以免增加他的驚慌。
原則五:小孩子常常哭泣是不好的,我們應當設法把它免除纔好。
原則六:小孩子疲倦瞭是要哭的,或是容易發脾氣的。
原則七:小孩子以哭來要挾的時候,做父母的應當絕對地拒絕他。
原則八:當小孩子不高興的時候,做父母的不應當去暗示他哭。
第九章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
原則一:做父母的待子女要公平。
原則二:對於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應當在小孩子麵前取同一態度。
原則三:做父母的對待子女應當有相當的禮貌。
原則四:要打破一個壞習慣的時候,留心不要養成一個新的壞習慣。
原則五:做母親的不可叫小孩子打罵他的父親以取樂,做父親的也不可那樣。
原則六:切不可欺騙小孩子。
原則七:做母親的不應當背著丈夫去寵愛她的小孩子。
原則八:小孩子作僞是由父母養成的。
第十章 小孩子怎樣學習待人接物的
原則一:教小孩子要從小教起的。
原則二:做父母的應當教育小孩子顧慮彆人的安寜。
原則三:傢裏有人生病的時候,非有特彆的關係,做父母的應當使小孩子得著與病人錶同情的機會。
原則四:應使小孩子養成收藏玩物的好習慣。
原則五:我們應當教小孩子對待長者有禮貌。
原則六:不準小孩子對待保姆有傲慢的態度。
原則七:做父母的須禁止小孩子作僞。
原則八:不準小孩子打人。
原則九:小孩子在傢裏應當幫助他的父母做點事情。
原則十:做父母的應當教育小孩子愛人。
第十一章 我們應當怎樣責罰小孩子的
原則一:誘導比恐嚇、哄騙、打罵都來得好。
原則二:做父母的應當探索小孩子作惡的原因。
原則三:做父母的責罰小孩子以前,應當平心靜氣考察他究竟有無過失。
原則四:不應在彆人麵前責罰小孩子。
原則五:早上和晚間都不宜打罵小孩子。
原則六:做父母的不應當遷怒於子女。
原則七:小孩子弄壞東西,做父母的去責罰他,並不是因為可惜東西,是因為要改正他的行為。
原則八:當小孩子做錯瞭事的時候,做父母的應當重責其事,輕責其人。
原則九:倘若父親或母親打罵小孩子的時候,旁人不宜來幫著說“可憐!可憐!苦呀!”這許多話。
原則十:不宜痛打小孩子以緻打後懊悔不及。
原則十一:當小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做父母的不應當因為要博小孩子的歡心,就去責備彆人。
原則十二:做父母的不要常常去罵他們的小孩子。
原則十三:做父母的不應當以一己之喜怒來支配小孩子的動作。
第十二章 怎樣可以使小孩子的經驗格外充分些
原則一:做父母的應當常常帶領小孩子到街上去看看。
原則二:凡小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你韆萬不要替他代做。
原則三:叫小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難,須在他的能力以內而仍非用力不可的。
原則四:不應當禁止小孩子去探試物質。
原則五:做父母的應當利用兒童的好問心,以作教育兒童的一種良好動機。
第十三章 為兒童造良好的環境
一、遊戲的環境
二、勞動的環境
三、科學的環境
四、藝術的環境
五、閱讀的環境
參考書目
附錄
兒童教育的根本問題
一、健康和發育
二、父母教育與兒童教育
怎樣做父母(節選)
怎樣培養小孩子的良好習慣
怎樣使小孩子到處受歡迎
怎樣培養小孩子的勇敢精神
怎樣激發小孩子最後5分鍾的勇氣
怎樣使小孩子不說謊話
怎樣指導小孩子求學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與我的青春期孩子溝通,那種既想保持距離又渴望瞭解的微妙心態,讓我感到有些無所適從。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迷霧中看到瞭一絲光亮。我特彆想瞭解它是否會觸及到如何理解孩子內心的變化、如何建立信任的橋梁,以及如何在他們獨立自主的探索過程中,給予恰當的支持和引導。很多時候,我們傢長習慣於用成人的思維去評判孩子的行為,卻忽略瞭他們正在經曆的心理蛻變。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溝通技巧,例如如何傾聽、如何迴應,以及在麵對衝突時,如何化解矛盾而非激化。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責任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品格的建議。畢竟,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塑造一個完整的人格。我對它能否為我提供一些在日常互動中的“金句”或“小竅門”,來化解親子間的尷尬與誤解,抱有很高的期望。
评分最近我發現,雖然我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但似乎在某些方麵,他們並沒有達到我期望中的狀態,這讓我有些反思。我懷疑我的教育方式中可能存在一些盲點,或者我所使用的策略已經不再適用於當下的時代。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顛覆性”的觀點,能夠幫助我跳齣傳統的思維框架。例如,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方麵,我是否過於保護;在鼓勵他們的好奇心方麵,我是否給予瞭足夠的空間;在麵對孩子的錯誤時,我的反應是否過於嚴厲或過於縱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放手”的藝術,以及如何在給予自由的同時,確保他們不偏離軌道。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創新的方法,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並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我希望讀完這本書後,我能夠對如何更有效地與孩子互動,以及如何為他們構建一個更積極、更有利於成長的傢庭環境,有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認知。
评分我一直認為,傢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石,它不僅影響著孩子的當下,更塑造著他們的未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並且充滿智慧地闡述傢庭教育理念的書籍,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傢庭教育:教養孩子的100條法則(插圖本)》這個書名,預示著它將提供一係列清晰、可操作的指導。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建立健康、和諧的傢庭氛圍,如何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以及如何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我關注的不僅僅是“管教”,更是“教養”,是關於如何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幫助我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找到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成為一個更懂得傾聽、更能理解、也更能因材施教的傢長,為孩子的全麵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立刻吸引瞭我,簡潔而溫暖的插畫風格,讓人一看就感受到一種親切感。我一直對兒童心理和教育有著濃厚的興趣,也嘗試閱讀瞭不少相關書籍,但總覺得有些理論過於晦澀,或者實踐起來不夠接地氣。這本書的標題《傢庭教育:教養孩子的100條法則(插圖本)》給我一種直觀的感受,那就是它將提供一係列實用、易懂的指導。我尤其期待它能在“法則”的呈現上,不僅僅是羅列一些原則,而是能通過生動的案例和詳細的解釋,讓傢長們真正理解“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尤其“插圖本”這一點,讓我覺得它會是一本輕鬆愉悅的閱讀體驗,圖文並茂的形式更容易消化和記憶,也更適閤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碎片化閱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創新性的視角,或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審視傳統的教養方式,幫助我突破一些固有的思維模式,找到更適閤我孩子成長的教育路徑。
评分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對育兒這件事充滿瞭熱情,但也伴隨著深深的不確定感。每天麵對著小小的生命,我總是在摸索中前行,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或者走瞭彎路。這本書的標題給我一種“百科全書”般的安全感,仿佛裏麵包含瞭所有我可能遇到的育兒難題的解答。我希望它能夠覆蓋從嬰兒期到學齡期的各個年齡段,在不同發展階段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在孩子開始蹣跚學步時,如何鼓勵他們探索;當他們開始上幼兒園,如何幫助他們適應集體生活;以及在孩子進入小學後,如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些關於情緒管理和行為規範的實用方法,因為這些方麵往往是讓我感到頭疼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用溫柔而堅定的聲音,告訴我該怎麼做,讓我更有信心去麵對育兒路上的種種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