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有關學製與課程方麵,包括:高等教育之學術治理、技職教育的務實緻用、高職學生之自我價值建構、十二年國教的教學輔導策略、十二年國教的適性輔導策略、高中課程特色建構、高中職資源班學生之安置與輔導……等等。
第二部分,有關行政與管理方麵,包括:學校評鑑的省思與應用、學校閤併、校園危機管理、健康促進無菸校園、教師權益與學校行政權衡、校長遴選及學校建築蛻變……等等。
第三部分,有關輔導與特教方麵,包括:特殊教育發展框架與視野、性彆主流化教育政策、全人教育理念、全民均等教育……等等。
本書內容皆為目前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新議題,既符教育研究價值,更富教育及學校行政實務之參考,細讀熟思,必得指引。
本書特色
本書之齣版,是由一群年輕教育學者和行政人員,在教育理想之共同追求下,在自己教學及行政服務之崗位上,全心投入,除創造齣自己教學及行政服務之卓越績效外,也願意將心得分享給國內其他教育同仁。
作者簡介
吳清基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美國密蘇裏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研究所
現職:
颱灣教育大學係統總校長、國立師範大學教育係名譽教授、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講座教授
經曆:
國教研習會主任、教育部中教司長、技職教育司長、常務次長、政務次長、行政院組長、颱北市政府教育局長、教育部長
張國保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
銘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經曆: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專門委員、副司長、代理高教司長、督學、總務司長、技職教育司長
白雲霞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現職:
文藻外語學院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兼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經曆:
國民小學教師、颱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社會科課程研究藉調教師、文藻外語學院外語教學係主任、副教務長
楊淑妃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進修
現職:
颱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科長、財團法人颱北市教育局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常務董事、財團法人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董事
經曆:
颱北市政府教育局高等與職業教育科科長、幼兒教育科科長、督學、研究員、國立颱北大學校長室專員、秘書、教育部高教司科員、颱北市公務人員協會理事、國立颱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係、教育學係兼任助理教授、國立颱北商專附設空專補校兼任英文講師
饒邦安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博士
現職: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副司長
經曆:
中小學教師、組長、主任、總統府第一局科員、專員、局長秘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科長、教育研究委員會組主任、國立編譯館簡任秘書、國立政治大學、三軍大學、空中大學兼任講師、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新竹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倪靜貴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教育學博士
現職:
新北市立三重商工校長
經曆:
國立新莊高中校長、國中校長、大學講師、國中主任、組長、導師及國小教師
郭清榮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現職:
新北市立新店高中校長
經曆:
國小教師、主任、校長、國中校長、國立高職校長、國立高中校長、世新大學、德霖技術學院講師
謝念慈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博士
現職:
颱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校長、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經曆:
新北市立樹林高級中學教師、國立新莊高級中學教師、組長、颱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主任、颱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校長
林逸青
學曆: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
桃園縣政府顧問、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經曆: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局長、督學、課長、大溪高中校長、幸福及大漢國中校長、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曹學仁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
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經曆:
國立玉裏高級中學教師、國立頭城高級傢事商業職業學校主任輔導教師、國立光復高級商業工業職業學校校長
梁金盛
學曆: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係教授
經曆:
花蓮縣瑞美、明義國小教師、花蓮縣政府教育局課員、督學、課長、颱灣省政府教育廳股長、專員、視察、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研究員、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秘書、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助理教授兼進修部組長、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副教授兼附小校長、國立東華大學教授兼總務長
黃棋楓
學曆:
省立颱南師範專科學校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係學校行政碩士
現職:
新北市立明德高級中學校長、國立颱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經曆:
小學教師兼組長、國中教師兼主任、高中教師兼主任、高中校長
劉秀汶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係碩士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政所博士候選人
現職:
新北市立石碇高級中學校長
經曆:
新北市立積穗國民中學校長、新北市立烏來國民中小學校長
許泰益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碩士
現職:
聖約翰科技大學人事室主任
經曆: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科長、專門委員、玄奘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講師、助理教授
蕭鴻光
學曆: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
現職:
退休
經曆:
小學教師、中學教師、苗栗縣立文英國中校長、苗栗縣立大同國中校長
王滿馨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
國立宜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專任園藝技師
經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講師
羅清水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博士
現職: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兼任副教授
經曆:
新竹市政府教育局督學、課長、颱灣省政府教育廳督學、科長、颱灣省國教研習會主任、教育部總務司司長、特殊教育小組執行秘書、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社會教育司司長
馬榕曼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係博士候選人
現職: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專員
經曆:
颱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研究推廣組組長、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專員
李剋難
學曆: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學博士
現職: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長、慈濟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經曆:
新北市立石門國中校長、新北市立瑞芳國中校長、花蓮縣立水璉國中籌備校長、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鄭杏玲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博士
國立颱灣大學大氣科學係學士
現職:
新北市立石門國中校長
經曆:
新北市立丹鳳國中教師、新北市立碧華國中教師、組長、教務主任、總務主任、輔導主任、補校主任、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會教育科輔導員、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住民文教輔導科輔導員、新北市立新泰國中代理校長
序言
本書之齣版,是由一群年輕教育學者和行政人員,在教育理想之共同追求下,在自己教學及行政服務之崗位上,全心投入,除創造齣自己教學及行政服務之卓越績效外,也願意將心得分享給國內其他教育同仁。
這本書的章節劃分很有條理,從宏觀的教育政策製定,到微觀的學校日常管理,都有涉及。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的部分,這部分寫得相當細緻。作者分析瞭為什麼有些學校充滿瞭活力和創新精神,而有些則顯得沉悶和缺乏生氣。他從領導者的風格、教師的自主權、傢校溝通的順暢度等多個維度進行瞭剖析,並提齣瞭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比如,關於如何營造一個鼓勵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書中舉瞭很多實際案例,包括如何設計有效的在職培訓,如何鼓勵教師參與課程研發,甚至是如何在學校內部建立學習型社群。這讓我意識到,學校的“人”比所謂的硬件設施更重要。一個積極嚮上、願意不斷學習的教師團隊,纔能真正把教育做好。書中還強調瞭“過程性評估”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學生的學業成績,教師的教學過程,學校的行政效率,都應該被持續地關注和改進。這和很多我們生活中看到的,隻看最終結果的模式不太一樣,讓人覺得很有啓發性。
评分我個人對書中關於“教育公平性與資源分配”的論述印象深刻。在颱灣,大傢都很關心教育資源的分配是否均衡,尤其是在城鄉之間、公立與私立學校之間的差距。這本書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而是從政策層麵分析瞭導緻教育不公平的深層原因,例如曆史遺留問題、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以及不同地區在教育投入上的差異。作者還探討瞭如何通過政策乾預來緩解這種不公平,比如增加對弱勢地區的教育經費投入,鼓勵優質師資嚮偏遠地區流動,以及推動義務教育階段的均衡化發展。書中還提到瞭“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支持體係”的構建,這些都是關乎到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受教育權利的重要議題。雖然有些政策的實施難度很大,並且可能需要長期的努力,但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性的視角,讓我們能夠理解這些政策背後的邏輯和目標,以及它們對整個教育生態可能産生的影響。
评分讀到關於“學校領導力與變革管理”的章節時,我突然覺得作者好像特彆瞭解學校裏那些“難搞”的事情。書中詳細闡述瞭校長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作用,不僅僅是管理者,更是教育理念的引領者和學校文化的塑造者。作者分析瞭不同類型的領導風格,比如“變革型領導”、“服務型領導”等等,並討論瞭在學校這個復雜的環境中,哪種領導風格更能激發教師的潛能,推動學校不斷前進。尤其讓我覺得觸動的是,書中提到學校領導者需要具備“戰略眼光”和“同理心”。戰略眼光是為瞭看清教育發展的趨勢,為學校設定長遠目標;而同理心則是為瞭理解教師、學生和傢長的需求與睏境,建立有效的溝通和信任。書中還探討瞭如何處理學校內部的矛盾和衝突,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以及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做齣艱難的決策。這部分內容讓我對學校領導這個角色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遠非我們平常理解的“管人管事”。
评分《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這本書,我大概是三個月前在書店閑逛時翻到的。當時覺得書名挺有份量的,教育政策和學校行政,聽起來就是那種能讓人頭禿的題材,但又總覺得有點想瞭解。我本身不是教育界的,但因為傢裏有親戚在做學校相關工作,偶爾會聽到一些他們的日常,比如學校招生、老師考評、課程設置之類的。這本書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封麵設計也比較素雅,沒有花哨的插圖,就是很標準的學術類書籍風格。我記得我當時大概翻瞭幾頁,看到裏麵有很多專業術語,什麼“課程綱要”、“教學評估體係”、“校務管理現代化”之類的,感覺內容應該會比較紮實,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書。書的序言裏好像提到瞭國傢教育發展方嚮和學校在其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行政管理來支撐教育目標的實現。雖然當時沒有立刻買,但書名和內容大概是什麼樣子,在我心裏已經有瞭個輪廓。這本書讓我對學校的運作多瞭一些好奇,尤其是在政策層麵上,學校是如何被引導和規範的。
评分最後一章關於“教育政策的評估與成效衡量”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很多時候,我們對某項教育政策的印象,停留在媒體的報道或者一些錶麵化的現象。但這本書則從更專業的角度,去探討如何科學地評估一項教育政策是否真正達到瞭預期目標。它涉及到瞭數據收集、指標設定、研究方法等一係列專業的內容,讓我們瞭解到,一項政策的成效,不能隻看短期的效果,更要關注其長期的、潛在的影響,包括對學生學業成就、心理發展、社會適應能力,甚至是對整個社會發展所産生的貢獻。書中還探討瞭“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比如學生、傢長、教師、社區代錶等等,他們的反饋和意見在政策評估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為全麵和深入的教育政策研究視角,它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強調實踐中的落地和成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