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升工作效率的思考技巧
特彆為忙碌的上班族準備,方便攜帶的工具書
利用一分鍾,讓您拉大跟競爭對手們的差異!
1.以測驗的感覺,本書讓您邊玩,邊培養商業競爭力!
2.都是一分鍾就可以完成的問題,所以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輕鬆的進行訓練!
3.圖解跟插圖豐富,所以視覺上也很淺顯易懂!
日本經營管理大師西村剋己大受好評的工作工具書
一分鍾就能改變您!利用工作空檔鍛鍊、訓練自己的工作效率!
作者簡介
西村剋己
芝浦工業大學大學部 客座教授
岡山市齣生,經營管理顧問
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經營工學科」,完成大學碩士課程進修後,進到富士照片底片(現在的富士FILM)股份有限公司上班,1990年轉而到日本綜閤研究所,擔任主任研究員,負責民間企業的經營管理顧問諮詢、演講、員工訓練。2003年開始擔任芝浦工業大學大學部「工業管理研究科」教授,2008年起開始擔任客座教授,專業領域包括MOT(Management of Technolog;科技管理)、經營戰略、戰略性思考、假設推論思考、專案管理、邏輯思考、圖解思考。
主要著作有『戰略思考 1分鍾訓練』、『邏輯能力1分鍾訓練』、『問題解決能力1分鍾訓練』(Soft bank creative)、『戰略思考超快工作技巧』(中經齣版)、『經營戰略的使用說明書』、『專案管理的使用說明書』(日本實業齣版社)、『戰略思考訓練』(PHP研究所)、『快速工作技巧』、『快速思考技巧』(東洋經濟新報社)等。
譯者簡介
翁淑華
文化大學日文係畢業,喜歡閱讀及親近大自然,嚮往田園生活,譯有多部村上龍作品(三久齣版社)、晨星齣版社齣版多部日文書籍、好讀齣版社齣版《世界遺産:古帝國遺跡》、《用對方法,讓你辦公室人氣狂飆》等。
序
第一章 培養「宏觀思考」
1衝過頭的川田君
2東京分公司跟橫濱分公司的競爭
3明明做得很不錯,為何沒有受到好評?
4要做的事太多,而腦袋一團亂的安田君
5國內佔有率40%,全世界佔有率10%
6渾沌不明經營會議
7凡事被動,不會積極主動處理的齊藤君
8生産單位跟業務單位的對立
【小專欄】 莽撞躁進是好事?還是壞事?
第二章 培養「戰略目標」
9由上至下(top-down)及由下而上(bottom-up)
10持續成長的公司應具備條件有哪些?
11哪一間公司在多角化方麵有可能成功?
12何者最具品牌影響力?
13業界領先該採取哪一種戰略?
14跟上司硬槓嗎?
15業界排行第8,應該主攻哪裏?
16增加過多的銷售品項
【小專欄】戰略思考及作業思考
第三章 培養「創意」
17陷於僵局的低價産品
18陷入僵局的會議
19納豆可以做成什麼?
20走在時代最尖端的顧問?
21發明傢的成功心法
22令人窒息的業務會議
23因為成本增加而傷腦筋的公司
【小專欄】從現有的東西衍生新事物的NM法則
第四章 培養「邏輯思考」
24話匣子一打開,就會講個沒完沒瞭的丸山董事
25無法讓人接受的主管提議
26讓人搞不清楚他究竟要錶達什麼的田村君
27講起話來沒完沒瞭的町田經理
28推銷金融商品的證券營業員
29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卻又很怕老婆怕地要命的社長
30健忘的市村先生
31被大量資料淹沒的下屬
【小專欄】Why問過頭,跟Why沒問夠,哪一邊比較需要注意
第五章 培養「假設推論」
32永遠調查不完的市場調查
33新提案採納與否讓人頭痛
34利根川河口附近1分鍾的水流量有多少?
35主管不開心是因為股價下跌嗎?
36意見無法整閤的商品企劃會議
37照直覺走的山崎課長
38飯團完售就覺得很滿足的川崎店長
【小專欄】『神探可倫坡』的假設推論思考
第六章 培養「提昇工作」
39專案會議上一片混亂
40經常緊急下單的採購人員
41隨地坐下就開單的員工
42該從哪一種工作開始著手比較好
43桌上資料堆積如山
44收件匣有沒有塞得滿滿都是信?
45忙得連看雜誌、報紙的時間都沒有
46您的強項(優勢)是什麼?
【小專欄】時間等於金錢嗎?宛如自己的人生寫照!
第七章 培養「自我錶現」
47想寫的東西很多,卻理不齣頭緒
48因為要在婚禮上緻詞,而頭痛不已的西岡先生
49受託要寫一篇1600字的文章的川上先生
50標題擬好,卻無法下筆開始寫文章的川上先生
51圖解部份搞不定的川上先生
52想要做圖解,卻在電腦前麵全身僵硬無法動彈
53效率滿分的圖解製作順序?
【小專欄】變身緻詞達人
第八章 培養「待人接物」
54常答非所問的村山先生
55明明很拼,受到的評價卻不高的澤村先生
56樹敵很多的兒玉先生
57不管怎麼用力認真說服,客人就是不願意接受
58令人不愉快的郵件
59藉口很多的黑川先生
60無法相信他人的田村先生
【小專欄】不要利用郵件吵架
結語
作者序
所謂的效率高手,就是擁有一顆思考迴路可以有效解決生意以及工作上遭遇到的問題的頭腦。擺脫刻闆的思考迴路,讓因為迷思而使得眼光變窄的腦筋活化,纔可以因應時代的激烈變化。
窮忙是現代人的寫照,但是這些窮忙一族應該不是為瞭要貪圖輕鬆纔偷懶的,多半是因為試行錯誤不斷修正、最後發現滯礙難行,造成時間的浪費,纔讓我們工作成果不彰,隻能當窮忙一族的。
是不是應該在拼命努力做事之前,先停下腳步,思考一下該如何進行再開始進行會比較好?本書嚴選60個隻佔2頁篇幅,關於工作推展、想法的迷思這一類的問題,再以(1)(2)(3)選項方式,讓讀者從選項中做答。
讓讀者藉由思考,刺激大腦;透過「正解」、「解說」,從各種切入點鍛鍊讀者的工作頭腦。
將篇幅縮小到2頁這麼少的文字量,即便利用搭乘捷運的時間來閱讀也很輕鬆。就算不能一股作氣「發憤圖強一次看完」,每天隻要持續看個1~2個問題,份量上應該也不會太多。
本書由「宏觀思考」、「戰略目標」、「創意」、「邏輯思考」、「假設推論」、「提昇工作」、「自我錶現」、「待人接物」等八個切入點切入,來探討工作高效率的鍛鍊,因為是分章節介紹這八個切入點,所以從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章節開始閱讀也沒有關係,接下來讓我帶著各位開始學習練就效率高手的本領囉。
平成21年5月 西村剋己
**第一篇**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救星!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個被時間追趕的“忙碌”人士,每天從早忙到晚,卻總感覺效率不高,事情堆積如山,個人提升更是遙遙無期。就在我陷入這種焦慮的時候,朋友推薦瞭這本《1分鍾成為效率高手》。我當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沒想到,僅僅是開頭幾頁,就讓我眼前一亮。它並沒有上來就灌輸那些虛無縹緲的理論,而是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點齣瞭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效率殺手”。比如,我之前一直以為多任務處理是能力的體現,結果這本書直接給我敲響瞭警鍾,讓我意識到那種“看似忙碌實則低效”的狀態是多麼的普遍。它的一些關於時間管理的小技巧,比如番茄工作法、時間塊的劃分,雖然聽起來簡單,但當我真正嘗試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時,那種改變是顯而易見的。以前覺得漫長枯燥的任務,現在似乎有瞭清晰的步驟和明確的截止時間,我不再感到無從下手,而是能有條不紊地推進。而且,它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快”,而是更側重於“巧”,教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用更聰明的方式去完成任務,並且達到更好的效果。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獲得瞭一張隱藏的地圖,讓我清晰地看到瞭通往高效人生的捷徑,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深入探索。
评分**第四篇** 最近工作壓力特彆大,感覺自己像是陷入瞭一個巨大的漩渦,每天都在疲於奔命,卻看不到方嚮。就在我感到筋疲力盡的時候,偶然間翻開瞭《1分鍾成為效率高手》。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眼前一亮,雖然不敢奢望真的“1分鍾”就變成效率高手,但至少,它提供瞭一個希望。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效率這件事情,並非是天生的纔能,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技能。作者的語言非常幽默風趣,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充滿瞭一種輕鬆的氛圍。他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處理郵件、安排會議、甚至是在傢庭生活中,來闡述如何提升效率。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信息過載”的章節,我一直是個信息時代的“受害者”,每天被各種資訊淹沒,卻很少有真正有用的信息能夠沉澱下來。這本書提供的“信息過濾”方法,讓我學會瞭如何辨彆信息的真僞,如何高效地獲取和利用信息,而不是被信息所奴役。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發生瞭一些 subtle 的變化,不再盲目地追求“快”,而是開始思考“做什麼”和“如何做”纔是最重要的。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能讓我感到振奮。
评分**第二篇**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1分鍾成為效率高手》這個名字有點懷疑,覺得“1分鍾”未免太誇張瞭,畢竟提升效率這件事,怎麼可能一蹴而就?我本身就是一個對新事物保持謹慎態度的人,閱讀前,腦海裏已經預設瞭各種“雞湯”和空洞的理論。然而,翻開書頁,我纔發現我的擔憂是多餘的。作者並沒有販賣焦慮,而是以一種非常務實的態度,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娓娓道來。他沒有羅列一大堆枯燥的學術概念,而是通過大量貼近生活的案例,生動地解釋瞭效率低下的根源,以及如何逐個擊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精力管理”的論述。我之前一直把精力等同於體力,認為隻要休息夠瞭,精力就自然恢復。但這本書卻告訴我,精力遠不止於此,還包括心力、腦力等多個維度,並且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它提齣的“精力麯綫”理論,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節奏和休息方式,不再盲目地追求工作時長,而是更加關注在“黃金時間”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並在精力低榖時安排一些輕鬆的任務,或者乾脆休息。這種“勞逸結閤”的理念,雖然聽起來老生常談,但作者用全新的視角和科學的方法去解讀,讓我真正明白瞭其中的奧妙。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效率認知的全新維度,讓我看到瞭提升自己的無限可能。
评分**第五篇** 作為一名終身學習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持續提升自我的書籍。《1分鍾成為效率高手》這本書,無疑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有價值的一本。它並沒有用宏大的敘事或者激昂的口號來吸引讀者,而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式,帶領我探索效率的奧秘。我過去一直誤以為效率就是“完成更多的事情”,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真正的效率,是“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有價值的事情”,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愉悅。書中關於“習慣養成”的章節,對我觸動很大。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什麼該做,但就是堅持不下來。這本書詳細地剖析瞭習慣形成的心理機製,並且提供瞭多種科學的方法來幫助我們建立積極的習慣,剋服消極的習慣。我嘗試著在生活中運用這些方法,比如每天早上堅持閱讀15分鍾,或者在睡前列齣第二天最重要的三件事。雖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書中的鼓勵和指導,讓我能夠堅持下來,並且逐漸看到改變。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它不僅教我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相信,隻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並且持之以恒地練習,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效率高手。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更清晰、更高效的未來,並且充滿信心去擁抱它。
评分**第三篇** 我是一個習慣於深度思考和實踐的人,對於那些浮光掠影、缺乏實操性的書籍,我一嚮敬而遠之。《1分鍾成為效率高手》吸引我的,正是其“落地”的特質。它並沒有停留於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大量切實可行的工具和方法,讓我能夠立刻上手,並在實踐中感受到改變。書中關於“目標設定”的部分,讓我徹底顛覆瞭之前模糊不清的計劃習慣。我過去總是籠統地給自己設定一些“要做很多事情”的目標,結果可想而知,常常因為目標太大而缺乏動力,或者因為目標不明確而無從下手。而這本書提齣的SMART原則,以及如何將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可執行的小步驟,讓我明白瞭製定有效目標的藝術。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瞭“復盤”的重要性。我之前總是匆匆忙忙地完成任務,很少迴頭去總結經驗教訓。這本書告訴我,每一次的復盤,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能夠幫助我發現問題,優化流程,從而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我嘗試著運用書中的復盤錶格,記錄下完成任務後的得失,結果發現,一些睏擾我很久的效率瓶頸,竟然能通過幾次簡單的復盤就能找到突破口。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導師,一步步引導我,讓我學會如何科學地規劃、高效地執行,並且持續地進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