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2
本書運用精神分析學者E.H.愛理克遜(Erik.H.Erikson)的認同理論,以張愛玲及她的文學作品《傳奇》《流言》為對象,在人格、歷史、社會、文化的交叉點考察張愛玲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及經歷,討論張愛玲成長期的認同問題,繼而擴大到性別認同、民族認同的層面,解析了在中國近代社會與歷史中,「張愛玲是誰?」「張愛玲文學是什麼?」及為什麼會在台灣和大陸廣受歡迎的原因。
作者簡介
邵迎建
籍貫江蘇,出生、成長於四川。現任日本德島大學綜合科學部教授。中學時代遭遇了文革。文革後在四川大學學習日語,畢業後從事一段時間的翻譯工作後,於1987年到日本留學,1995年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本書為她的博士論文,2002年在日本出版,受到好評。有日本學者認為:其底流潛藏著作者尋尋覓覓,尋找自我認同的心跡。
序
導言
第一部 張愛玲文學的風土
第一章 認同危機場
一、喪失主體的都市——上海
二、荒涼的文壇
三、飲食男女
四、女性文學
五、奇花開放
第二章 成長的歷程
一、名門
二、家和父親
三、母親
四、文學少女
五、詛咒」
六、廢物」與「天才」
七、「解放」與戰場
第二部 《傳奇》與《流言》
第三章 《傳奇》的世界(一)——認同危機中的人們
一、香港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
二、尋找父親——《茉莉香片》
三、「封鎖」的世界——〈封鎖〉
四、人之牆——〈傾城之戀〉
第四章 《傳奇》的世界(二)——四分五裂的靈魂(〈金鎖記〉)
一、貧與富
二、身體與法
三、真與假
四、母親與女兒
五、狂女傳記
第五章 《傳奇》的世界(三)——走向女性主體
一、反常識作家
二、訣別「家」——〈花凋〉
三、分裂的自我——〈紅玫瑰與白玫瑰〉
四、阿小與哥兒達——《桂花蒸 阿小悲秋》
五、玻璃與鏡子
第六章 《流言》的世界——同一性與差異性
一、上海人的中國根
二、「虛空」的「荒野」
三、直面差異
四、不確定的細節
五、普通人的傳奇
第七章 「超人」與「地母」——張愛玲文學的系譜
一、「狂人」與「瘋女人」
二、父親與女兒
三、子之矛、子之盾
四、現代都市與女性
五、夢魘中的母親
六、地母——再生之神
餘論 五十年代以後的張愛玲及張愛玲文學的接受場
一、尋求認同
二、繼承——在台灣
(1)台灣近代史
(2)「Uncertain(不確定)」的困惑
(3)「張愛玲夢魘」
(4)張愛玲傳統
三、再生——在大陸
1.故鄉的呼喚
2.再生
附錄一 作品‧活動年表(1930—1952)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篇)目
附錄三 尋張愛玲
附編
女裝.時裝.更衣記.愛------張愛玲與恩師許地山
撕裂的身體──張愛玲〈色,戒〉論
張愛玲和《新東方》
被遺忘的細節──張愛玲.李香蘭合影時空考
「出走」與「上樓」──女性.時代.政治
台灣版後記
張愛玲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愛玲的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