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是許多社會工作係以及相關科係的必修課,也是社工師與高普考社會行政的考試科目。然而,對社會政策的認識不應該隻是基於國傢考試的理由,也不應該以知識堆砌作為方法。透過本書,讀者將能從嚴謹的方法論角度,完整認識社會政策與立法的體係架構與概念定義,從而瞭解社會政策與立法的分類範疇與實務運作。每個想從事社會工作實務與學術研究的讀者所需要的,是概念化與體係化颱灣社會政策與立法,使之容易瞭解、運用與分析,而這正是本書最大的特色與成就。
作者簡介
周怡君
.學曆
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大學社會學博士
.現職
東吳大學社會學係專任助理教授
.專長
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福利國傢製度比較、身心障礙者福利
撰寫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專書的過程中,遭遇到的主要睏難往往發生於,當完成體係的概念定義與論述、進入颱灣的相關社會立法介紹與分析之時。颱灣的社會立法其實包羅萬象,該有的相關立法規範都有,但是都規定在與學術概念不吻閤的地方。也就是我們所引進的學術概念雖然明確,但是與颱灣相關的社會立法卻無法將之置入概念體係內,這或許與立法製訂者的思考邏輯有關,或許也與颱灣本土的社會文化有關。無論如何,概念與實際立法的無法配閤,造成政策分析時相當大的睏擾。我在不斷的思考之後,依然決定讀者應當先學習「正確的學理概念」,再學習颱灣「變形的立法規範」,他們應當知道政策製訂的本意與原先應該有的樣子。唯一感到不安之處,是在本書第六章關於勞動政策的部分,因作者學術專長實非勞動法;但為求整本書內容的一貫性,隻好參考國內許多學者的相關著作,將勞動政策加以論述說明。如此部分內容不盡周詳嚴謹,期望各方學者專傢都能不吝賜教。我雖然一直想引進德國「社會國」脈絡下的社會政策概念與體係,來闡釋颱灣的社會政策發展與模式,並期待在論述方式上有所創新,但卻也深深瞭解,這還是必須站在社福界前人的肩膀上纔能完成。
這本新論說新不新,但也的確有些調整,希望能夠在政策分類的呈現上更清晰、使讀者更加容易理解,使社福與社工領域的學生更快進入這個領域;另外,也提供所有因為各種目的閱讀該書的讀者,詳細的立法內容以及政策分析。在該書即將再版的前夕,我仍要特彆感謝鍾秉正老師,雖然他不再是同著作者,但他作為法律人,對颱灣社會政策與立法體係的建構不遺餘力,我們算是並肩同行的老友。另外,也要感謝一路走來、不斷鼓勵與扶持我的師長與朋友們,沒有他們的鼓勵與支持,個性剛烈的我相當難以承受挫摺與不公。最後,要感謝外子與小犬以及所有傢人,學術之路是孤單且不斷麵臨自我質疑與解答的過程,沒有傢人的愛、支持與瞭解,堅持真的很睏難,而傢人正是我在專業上持續堅持的動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