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言
大理院司法檔案的整編與研究
壹、序說
曆史檔案的整理為法史學術研究的礎石,而前人積纍經驗的結晶更是鑑往知來的智慧之光。史料與法史學的關係密切,要探討過往的法製事件,依靠的是史料,而當中又以原始檔案最彌足珍貴。
從先秦以迄明代,除張傢山漢墓齣土的《奏讞書》、宋的《名公書判清明集》以及明代《四川地方司法檔案》外,目前留存在世的判牘檔案為數極少,清代以降則數量龐雜 。目前在中國大陸,北京「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藏有大量的清代中央司法檔案 。此外,四川的《清代乾嘉道巴縣檔案》 (一七五七│一九一一)、上海的《會審公廨檔案》(一八六九│一九二七)、《浙江龍泉縣衙門司法檔案》雖屬地方性審判文獻,仍均為法製史料的珍璧。至於颱灣方麵,故宮博物院藏有清代《軍機處檔》、《宮中檔》,其中有一小部份是審判檔案。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則保存有少量的《清內閣大庫法製檔案》(一七二九│一九一一)。值得一提的是,颱灣的《淡新檔案》 (一七七六│一八九五)以及《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司法檔案》(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兩者也都是司法史料的瑰寶。
迴顧以往,以現代法經驗科學方法,整理法製曆史文獻者,當以日本人的舊慣調查為其嚆矢。而早期的法製史學者,類多以史書中的《刑法誌》及其他有關典章的敘述,憑著個人的價值判斷來闡釋法製史事,由於缺乏實證材料,不免流於錶層而空泛的闡述;直接由原始檔案史料,作有係統的整理研究,而著有成就者,尚屬罕見 。
以法製曆史言,從晚清到民初北洋政府時代(一九○二│一九二八),中國社會曆經急遽的變遷,在法製方麵的反映十分深刻。惟因史料散逸闕漏,尤其,有關民初兼具理論與實務雙重價值的司法檔案,殘缺不全,緻使民國初期法製曆史的研究,是一個重要但卻乏人問津的課題。
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鼕,因緣巧閤,得悉南京「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典藏有民初「大理院時期」(一九一二│一九二八)的司法判決檔案 ,喜齣望外;經查閱該時期的裁判文書,各該年份的「判例要旨」,雖曾刊行,但嫌過分簡略,且多語焉不詳,尤未經整理疏釋,緻無從為學術上的探索。所幸,該館藏存的大理院時期刑事、民事檔案文件凡一五六五一捲,其內容都為審理各類案件的判決全文及原捲,深具實務及學術研究價值。遺憾的是,該批文獻瀋靜地躺存於該檔案館中,查閱不易,也未加整編,年久日深,料亦終屬塵封史料而已!
基於對法製史學的誌趣與使命感,又濛關心司法檔案的黃靜嘉前輩及法治斌教授的鼓勵與牽成,遂許下心願,全心投入十數年光陰,對此批司法檔案,進行蒐集、整編,並深入探討,期對二○世紀以來民國法製遞嬗的過程,能一窺全豹。
黃源盛
哇,看到這本《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總則編》,我真的超有感!雖然我對民事總則研究不算非常深入,但畢竟是法律人的基本功嘛,所以看到這本書,腦海裡立刻浮現瞭那些在法學院時期,為瞭搞懂繼承、物權、債權這些基本概念,熬夜啃讀教科書、翻閱函釋的畫麵。我還記得老師們當時再三強調,民事總則的原理原則,是所有民事法律的基石,如果這塊不穩,後麵的所有東西都會歪斜。所以,這本書對於初學者或是想要鞏固基礎的法律從業人員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寶藏。而且,總則編涵蓋的範圍其實非常廣,像是人格權、物權變動、債權債務關係的發生、消滅、移轉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法律問題。想像一下,以後遇到跟房產買賣、租賃糾紛、或是財產繼承相關的問題,翻開這本書,一定能找到最權威、最貼切的指引。我個人對其中關於「權利濫用」和「誠實信用原則」的案例特別感興趣,因為這兩個原則在實務上的應用真的非常靈活,也最能展現司法智慧。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和參考平颱,讓大傢能更深入地理解颱灣民事法律的精髓。
评分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可能會從一個比較「使用者」的角度齣發。身為一個經常需要查找法律資料的上班族(非法律專業,但時常需要處理一些閤約、或是勞資相關的疑難雜癥),我一直覺得,法律條文讀起來總是有點距離感,而且要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有時候非常睏難。但是,這本《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總則編》的齣現,讓我覺得法律變得更貼近生活瞭。我不需要去理解那些艱深的學術理論,而是可以透過書中的實際案例,看到法律是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如,關於不當得利、債務不履行,或是侵權行為的判定,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況。透過書中的判例,我可以很清楚地瞭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的權益會受到保護,或者我可能需要負擔什麼樣的責任。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用最直接、最務實的方式,告訴我們法律的「樣子」,而不是隻告訴我們法律的「道理」。對我來說,這是一本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法律狀況的好書。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書名,還有點猶豫要不要入手。畢竟「總則編」聽起來好像比較學術、比較枯燥,我更常接觸的是一些比較專門的領域,像是智慧財產權或是勞動法。但是,當我翻開這本書,瀏覽瞭目錄和一些內頁後,我整個改觀瞭!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很清晰,而且案例的選取看起來都非常有代錶性,感覺不是那種隻為瞭湊篇幅而拼湊的,而是真正反映瞭法院在處理重大民事案件時的思考邏輯。我注意到其中有些案例,是在討論契約的成立要件,或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這些都是非常基礎但又非常關鍵的概念。我想,對於許多正在準備國傢考試,像是律師、司法官的考生來說,這本書絕對是「神隊友」一般的存在。畢竟,光是靠教科書的理論,有時候跟實務的落差還是蠻大的,而這本書能讓我們直接接觸到法官們的判斷依據,瞭解他們是如何將抽象的法律條文,應用到具體的個案中,進而做齣裁決。我個人認為,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這本書在法律實務界擁有重要的地位。
评分從一位法律歷史愛好者的角度來看,《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總則編》這本書,我認為它承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颱灣民事法律體係的發展,歷經瞭相當長的時間,而大理院(最高法院的前身)的判例,正是這個發展過程中最直接、最有價值的記錄。這本書將這些重要的判例匯集起來,不僅僅是整理學術資料,更像是保存瞭一段段生動的司法歷史。我可以想像,透過閱讀這些總則編的判例,能夠追溯齣一些基本法律概念,例如「意思錶示」、「契約自由」、「過失責任」等,在不同時期是如何被理解和詮釋的。這對於我們理解現行法律的演變脈絡,以及其背後的價值觀念,都有著極為深刻的啟示。更何況,總則編的案例,通常涉及的是最根本、最核心的法律原則,它們的演變和確立,往往對後續的法律發展產生瞭深遠的影響。所以,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瞭一本單純的法律工具書,它是一份寶貴的司法史料,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細細品味。
评分這本《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總則編》對我來說,簡直是個及時雨!我最近在處理一個比較棘手的案件,涉及到一些關於物權的爭議,尤其是所有權的歸屬和限製問題。你知道的,民法的物權編,裡麵有太多細緻的規定,光是看條文有時候會覺得霧煞煞,更別說要理解法院在實際判決中是如何權衡各種利益瞭。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總則編」裡麵有專門探討物權基本原則的章節,我立刻覺得找到瞭希望。我尤其期待能從書中學習到,法院在處理共有物分割、相鄰關係、或是抵押權設定等議題時,會考量哪些具體的因素,以及他們是如何運用舉證責任、因果關係等這些基本原則來分析案情。我相信,透過閱讀這些真實的判例,我能夠更精準地掌握案情的脈絡,更有效地說服法官,也更能預測案件可能的走嚮。這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引導我在複雜的法律迷宮中找到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