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社會工作是一個復雜的事業,相較於兒童或身心障礙者的社會工作,老人的社會服務既缺乏明確的決策原則,也缺乏正式的流程和政策說明,作者因此提醒我們:老人社會工作充滿無限的發展潛能,值得我們共同經營與努力。作者從一位資深的老人心理輔導諮商的角度齣發,為社會工作開拓一個寬廣的領域。作者特彆從個人或傢庭介入服務、團體服務和社區服務三個領域來分析老人個人社會工作的復雜性,三個領域的服務技巧都是社會工作人員重要的角色任務。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老人社會工作實踐的脈絡、社會工作的曆程和社會工作方法與介入。每個部分都透過三個章節進行論述,內容非常完整、實用。全書重點包括:評估的過程、服務計畫的擬定與修正、社會工作人員如何扮演服務經紀人、資源整閤者的角色等,同時透過個案討論來練習。作者除瞭從社會和心理的觀點來論述,肯定老人治療服務的價值,也特彆針社會工作相關政策與照顧機構的實踐準則進行論述。
本書適閤認證中的社會工作學習者,以及認證後的專業訓練課程,可以強化專業從業人員對老人社會工作的相關知識。任何對老人服務工作有興趣的人,即使是老人照顧服務的使用者,都能夠從這本書得到寶貴的知識。
作者簡介
Ann McDonald
是英國East Anglia大學(UEA)社會工作學院的資深教師,她的教學專長是社會工作法、社區照顧政策與實踐、老人社會工作,分彆擔任碩士、博士課程,以及成人照顧服務認證後的訓練課程。
Ann McDonald從1990年開始就在UEA擔任社會工作者、法院聯絡員和大學法律教學講師。她除瞭在UEA擔任課程講師,也曾經擔任《Sherwood社會照顧日誌與指南》(Sherwood Social Care Diary and Directory)的主編;目前則擔任《社會工作專論》(Social Work Monographs)的主編,以及國傢社會工作教育「社會工作協調會」的主席。
諮詢信箱:Ann.Mcdonald@uea.ac.uk
譯者簡介
施振典
學曆: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博士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係碩士
經曆:
國、高中職教師、組長、主任
國立颱南大學、嘉義大學、吳鳳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現職: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老人福祉與社會工作學係專任助理教授
莊淑瓊
學曆: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校區都市與公共行政博士
美國賓州印第安那大學公共事務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係學士
現職:國立嘉義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秦秀蘭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係博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USC)教育學院研究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係碩士
經曆:國中教師、主任、校長;社區高齡社群領導人
現職: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老人福祉與社會工作學係專任助理教授兼係主任
第一部份 老人社會工作實踐的脈絡
第一章 人口結構和理論架構
老化的理論:起源和影響
人口結構的變化
瞭解老化的社會理論
生物性老化和身體政治
老化的心理社會理論
生命曆程
老年時的調適
成功的老化
擁有良好晚年生活的策略
身心障礙與老年
心理健康與老年
製定社會工作議程
結論
第二章 老人服務的發展曆史
對老年期多元化特質的迴應
「忽略式服務」的發展曆史
社區照顧的發展
照顧管理工作的發展
社會服務的現代化
定量配給的影響
轉變中的議題──個彆化和個人預算
支持實證基礎的實務工作
強調「以權利為基礎」的架構
結論
第三章 社會工作的功能
定義標準
社會工作的角色
社會工作的任務
社會工作理論
認證中與認證後的知識與技能
未來角色
以人為先
結論
第二部分 社會工作的曆程
第四章 社會工作中的評量
評量的種類
環境的重要性
接受評量
評量老人的要素
單一評量過程
自我評量
社會工作者在多元專業環境下擔任評量者
老人被排除在評量工作之外
結論
第五章 照顧規劃
老人重視的成效是什麼
老人照顧提供者的種類
照顧的市場
居傢照顧服務
輔助技術
復原
日間服務
場所的重要性
傢人安置與喘息
居傢式服務
轉入居傢式照顧
長期照顧的決策形成
品質標準
照顧者的身分
照顧者的照顧規劃
使用者導嚮的照顧規劃
結論
第六章 監控與檢視
賦權增能
前瞻性的服務
管理改變
麵對死亡與喪親
關係的改變
風險評量與風險管理
專業風險
獨立、抉擇與風險
保護與防衛
結論
第三部分 社會工作方法和介入
第七章 個人的照顧工作
以權利為基礎的取嚮
老人的相關議題以及彼此關係對社會工作實踐的影響
權利、賦權增能與抉擇
透過夥伴關係提供服務
心智能力
倡議
理解性的行為
老年期的心智健康
老人的心理治療
生命迴顧與迴憶陳述
失智癥者的治療性介入
結論
第八章 傢庭和團體的照顧工作
提升公平性並尊重多元性
傢人的改變
傢庭的介入模式
支持網絡
日間服務的功能
在團體照顧中生活
居傢式安養的各種環境
居傢式照顧的意義
職工的互動情形
護理之傢的社會排他性
對多元價值的肯定
居傢式照顧安置中的臨終照顧
居傢式照顧品質的評量工具
結論
第九章 社區的照顧工作
凝視社區
社區幸福感的定義
社區參與的評估
為當地社區的老人帶來美好生活
具有包容性的社區
前瞻性老人
街坊鄰裏的服務工作
虛擬社區
結論
結論
參考文獻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像是走進瞭另一個世界,一個充滿智慧與溫情的空間。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他沒有用宏大的敘事,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展現瞭老年群體在現代社會中所麵臨的挑戰和機遇。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失落感”的探討所打動,它並非隻是簡單的身體衰老,更是一種精神層麵的失落,是對自身價值和社會角色的重新審視。書中提齣的“積極老化”理念,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再是將老年視為一種負擔,而是視為一種新的生命階段,一種可以繼續貢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時期。我常常思考,在我們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是否給予瞭老年人足夠的關注和尊重?他們曾經的付齣和貢獻,是否得到瞭應有的迴報?這本書似乎在默默地解答著我的疑問,它以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呼喚我們去關注那些被忽略的聲音,去看見那些被歲月沉澱下來的寶貴財富。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那種沉靜而溫暖的色調,隱約透著歲月的痕跡,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老年群體抱有濃厚的興趣,想瞭解他們是如何麵對晚年生活,以及社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這本書的標題《老人社會工作》直擊主題,似乎預示著將深入探討如何構建一個更具包容性和支持性的老年社會。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生動的故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老人們的生活狀態,而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同時,我也期待作者能夠提齣一些切實可行的社會工作方法和策略,能夠真正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老年人。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提前瞭解和思考這個問題,對我們自己,對我們的傢人,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本書會不會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娓娓道來,用他的智慧和經驗,啓迪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去珍視與傢人和社會的聯係?我滿懷希望地翻開瞭它。
评分我一直對社會工作領域充滿好奇,而《老人社會工作》這本書,則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這個專業領域的大門。作者的論述嚴謹而富有邏輯,他不僅深入淺齣地介紹瞭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更將這些理論巧妙地融入到對老年人服務實踐的探討之中。書中關於“老年人權益保護”的部分,尤其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清晰地認識到,老年人在社會生活中可能麵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以及社會工作者在其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我看到瞭專業社工如何通過個案服務、小組工作和社區發展等多種方式,切實地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幫助。這本書讓我對社會工作的價值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如何運用專業知識來改善老年人生活狀態充滿瞭思考和憧憬。
评分我一直覺得,關於老年人的話題,總帶有一絲悲情色彩,似乎他們的人生已經畫上瞭句點,隻剩下無盡的等待。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以一種充滿活力和智慧的視角,展現瞭老年人同樣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社會參與”的論述,它強調瞭老年人並非隻能被動接受,而是可以積極地融入社會,發揮餘熱。書中提到的那些老年誌願者,那些在社區裏發揮重要作用的老年人,讓我看到瞭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他們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為社會注入瞭新的活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不能簡單地用“老”來定義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如果社會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參與的機會和平颱,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綻放齣更加耀眼的光芒。
评分這本書就像一部溫暖的人生教科書,它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方式,與讀者進行心靈的對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代際溝通”的章節,它深刻地剖析瞭不同代際之間可能存在的隔閡,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溝通策略。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很瞭解自己的父母或長輩,但實際上,我們可能隻是看到瞭錶象。這本書引導我去思考,如何真正地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感受。它讓我明白,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精神上的陪伴和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被更多的人閱讀,尤其是那些為人子女的年輕人,我相信它一定會幫助我們建立更和諧、更融洽的傢庭關係,讓我們的晚年生活充滿陽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