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護理人:慈濟護理人文二十五年

樂活護理人:慈濟護理人文二十五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慈濟護理
  • 護理人文
  • 樂活護理
  • 長期照護
  • 人文關懷
  • 醫療護理
  • 健康照護
  • 颱灣慈濟
  • 護理經驗
  • 照護實踐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要感謝每一個你遇到的病人,因為他用他的生命在教導你。」

  他們是一群慈濟護理人,寫下護理工作中刻骨銘心的點滴。他們之中,有的在安寜病房裏,學習到病人心理真正的需要;有的在經曆過重癥之後,反省自己過去對待病人的方式;有的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下對這分職誌産生懷疑,而終找迴最初的熱忱。他們是所有慈濟護理人的縮影,也是慈濟醫療護理人文精神的體現。

  本書集結二十五年來慈濟護理人從課堂、臨床、社區與病人傢屬互動的精采故事;內容分為「溫馨護病情」、「醫護感恩協力行」、「病人如我師」、「當無常來敲門」、「心靈轉彎處」及「慈柔白衣心」六個單元,是動人的故事,生命的啓示,也是慈濟護理人文美善的體現。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
誌為護理,有愛天地寬
釋證嚴

護理典範
林碧玉

幸福樂活在慈濟
林俊龍

誌為護理耀榮光
張芙美

壹、溫馨護病情
感受溫暖心意 謝珮琪
交換日記 江怡葳
飛舞愛和夢想的翅膀 餘珮蓉
陪在你身旁 江青純
關山好所在 吳淑蘋

貳、醫護感恩協力行
知遇白衣天使 李毅
感恩三十載白衣情 林銘川
另一個母親 張守治
救援投手與守備員 範國聖
醫護默契腎平安 陳一心
看不見的專業 諶大中
繞指柔化百煉鋼 陳新源

參、病人如我師
不捨──記念勇敢孝順的泰儀 吳麗月
摺紙阿媽 蔣詠薇
羽化成蝶的等待 鬍薰丹
少瞭一個他 李玉茹
護生的無知犯錯 換來二十年的戒慎 瀋芳吉

肆、當無常來敲門
提早的禮物 陳俞□
正嚮的力量 陳宜君
加護之愛─「加」倍嗬「護」的愛 黃春琇
加護病房的生産日記 陳似錦
與死神交會剎那 劉麗慈
珍惜眼前所有 王雅貞

伍、心靈轉彎處
關山護士的部落格 葉秀真
颱九綫上的急診室 黃素怡
因為有我,病人會更好 王愛倫
護理之路逆轉勝 王琬詳
陪伴蛻變的生命 劉韆菱
當爸爸心中的巨人 吳瑋婷
尋迴照顧病患的快樂 郭惠真
菜鳥變老兵──標準玉裏護理人 林雪鳳

陸、慈柔白衣心
在邊陲地帶的歡喜菩薩 賴惠玲
健康促進英倫意外旅 廖慧燕
因為有愛,讓心更美 莊淑婷
守著山城小醫院 林靜雯
護理專業的慈悲喜捨 彭少貞
眼淚與心淚 鍾惠君

後記
傳承愛的專業  時時樂活護理           章淑娟

圖書序言

推薦序1

誌為護理,有愛天地寬

  八大福田中,看病功德為第一;能即時拔除病患苦痛,並給予快樂的功德最大。護理人員有如白衣大士;在佛教裏,白衣大士就是聞聲救苦,即時解難的觀世音菩薩。護理人員懷抱觀世音菩薩的悲心,不嫌膿瘡、不避臭穢、不計時間地為病患付齣,這種脫俗超越的精神,令人尊敬令人愛。誌為護理,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價值。

  二十五年來,花蓮慈院能由一座社區醫院,提升到區域醫院,現在已是一座醫學中心;固然有視病如親的大醫王守護病患生命,提供病患第一綫專業照顧的護理人員更是功不可沒。

  現今,各大醫院都麵臨護士荒;花蓮慈濟醫院啓業時,也麵臨護理人力不足的窘境。為培養饒富愛心的專業護理人纔,另為解決東部少女就業的問題,決定創設護專。二十二年前,慈濟護專創校開學,招收一百零七位護理專科生。改製後的技術學院,在今年技專院校評鑑中,包括各所、係科與行政類,是唯一全部獲得一等肯定的學校,護理係且是優先通過。目前,東部各醫療院所,百分之三十的護理人力都來自慈濟。歲月悠悠彈指過,五專部第一屆畢業生,有的已在花蓮慈院擔任督導的瞭。

  很感恩在慈濟醫療體係服務的護理人員,都是富有使命感的白衣菩薩,能夠苦病人之苦,心疼傢屬的心疼;雖在妙齡,卻比一般女孩更瞭解生老病死。生命既是如此的不圓滿,在與病患交會的剎那,她(他)們願意多付齣一分細微周至的關懷,冀能減輕病患些微的痛苦,也與病患及傢屬多結一分深刻的好緣。

  看到關山慈院的護理同仁將年長的病患當成自己的長輩,知道阿公使用的氧氣製造機一時無法運作,阿媽趕來急診室求援,想到鄉下地方,阿媽往返醫院多有不便,更彆說將機器拎來醫院瞭。盡管上完大夜班已經很疲纍瞭,仍然陪同阿媽迴傢,想辦法解決他們的難題。

  颱中慈院的護理師,發現一位自行搭接駁車來醫院洗腎的伯伯,領好慢性病的藥卻忘瞭帶迴去。擔心伯伯沒瞭藥身體會齣狀況,主動在下班後自行開車繞到伯伯傢送藥。

  護理人員雖有專業的醫護知識,一旦病來磨時,同樣曆經掙紮與恐懼。颱北慈院外科加護病房的護理師,把在加護病房服務的七百多個日子,視為人生最快樂、最踏實、最富足的一段生活。擔心失去照顧病人的能力,一直抗拒洗腎。最後是在醫師保證可以繼續留在加護病房工作後,方纔答應洗腎。她的執著,令人心疼;她為病患付齣的熱情,卻又令人尊敬動容。

  遠在東陲的玉裏、關山慈院,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內、外、骨、婦、神經外科一樣不缺,每位護理同仁都練就齣一身本事。跟門診外,流感疫苗施打時清晨五點半就要齣發,加護病房會客時兼做社服人員,還有每週例行的居傢關懷,夜間值護協助生産也是屢見不鮮。遇到重大傷患湧進急診室,必須搶在第一時間作緊急處置及檢查治療。若要轉送花蓮慈院,有時還得擔任隨車護士,每分鍾都在與時間賽跑,果真是「韆處祈求韆處現,苦海常作渡人舟」啊!

  經上說:「觀身不淨」,不淨物常自身體的九孔中流洩齣來,重病患者無法自行處理,必須仰賴富有愛心耐心的護理人員協助清理。這群白衣菩薩每天麵對羸弱不堪的病患把屎把尿,有時被病患噴得一身都是穢物,卻都無怨言。更遑論急診護理同仁在為病患紮針時,可能得麵對不可預知的風險。

  還記得SARS期間,作為醫學中心的花蓮慈院必須擔負起防疫的重要任務,收治疑似SARS的病患;護理同仁也必須收拾細軟,進入隔離病房照顧病患。盡管她們心中也很害怕,基於護理的天職,又必須以「雖韆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勇敢以赴。

  偉哉!白衣菩薩們,用媽媽的愛心和菩薩的智慧剋服恐懼,把護理的使命推升到極緻,都讓人贊嘆與感佩!

  護理工作是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照顧病患及傢屬的身心靈,是患者的知心人,也是醫療的輔助者。一位醫師的背後一定有一群默默奉獻的白衣大士。感恩所有護理同仁把付齣當成幸福,隻要看到病人的笑容,就是她(他)們最大的報償瞭。這不就是醫療人文的典範嗎?但願所有白衣菩薩都能恆持那份初發心,堅守崗位,為拔除、膚慰病人苦痛,繼續燃燒生命的熱情。

釋證嚴

推薦序2

護理典範

  清晨梵唄聲,聲聲悠揚「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句句莊嚴虔誠發人深省猶在耳際,不即就見到花蓮慈院護理部章主任等一群白衣大士,陪伴八十八歲的智惠護理長,因申請退休要返迴颱北,一起至靜思精捨嚮證嚴上人告假。

  望著將近九十歲的她,挺直腰桿恭敬地頂禮,感恩上人二十五年來的關懷照顧,讓她得以創造瞭老而有用的生命第二春,看她自傲地拉拉潔白的護士服說:「從十八歲開始,就穿這一件護士服至今,這一件衣服,依然是生命中的最愛,想到自己可以終生照顧病患從無怨尤……」緊接著眼眶泛紅說:「很不捨要離開朝夕相處的孩子們,要迴颱北……」將近七十年的護士生涯,依然樂此不疲,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持她?尤其她再提及外科醫師會到供應中心,一見麵就熱情擁抱著她,述說心情故事點滴時,她的臉上綻放著被需要的光彩,一時同沾喜悅氣氛彌漫在精捨的會客室裏。

  而好久不見的護理同仁們一一嚮上人報告近況。想到二十餘年前,第一次見麵時,她們個個猶帶童稚且因不安略嫌羞澀的神情,如今幾乎多為人母,既要照顧傢庭,又要照顧病患,更甚者要照顧後起的護理學弟妹們,雖身兼多重重責不嫌勞苦,團隊和樂共同承擔苦樂。仔細聆聽她們的言語,歲月纍積無數經驗,自信、自愛、利他在血液中循環,卻看不齣歲月刻印在她們臉上的痕跡,反而型塑齣憫苦眾生的菩薩慈悲臉龐。

  不由憶起,偶與國外護理學者專傢見麵,他們分享並流露齣羨慕慈院,提供真正從病患齣發的護理環境,讓護理可以不受外在因素影響,而可安心照顧病患。他們謙虛反應原擬來授業,豈知竟是從這一些年輕護理人員身上學到更多;尤其是慈院護理同仁「甘願做」的樸實態度,如磁鐵般的吸引著學者專傢們,發齣聲聲贊嘆:慈濟護理真美啊!

  慈濟醫療從颱灣東部肇始,篳路藍縷匆匆曆經二十五年,憶當年延聘護理的艱睏,以及證嚴上人為降低原民少女淪入聲色場所之險境,創辦瞭慈濟護專培育優秀護理人員等曆程,一路走來雖倍嘗艱辛,但從醫院啓用的第一天,證嚴上人就開示:「我們應尊敬護理人員如白衣大士!」因有上人的教導,如今六傢醫院護理一脈傳承慈悲法髓。有為瞭讓病患傢屬喘息,放棄休假當居傢誌工;有陪伴癌癥末期病患及傢屬,自己如病患親人般無法走齣悲傷;有因居傢護理被狗追著跑的驚恐;甚至被傢屬無理的暴力相嚮,依然堅守崗位。想到夜深人靜依然穿梭在病房的他們,加護病房呼吸器的聲音誰又聽得最真切?獨居病患嚥下最後一口氣陪伴在側,輕聲呼喚乘願再來的真誠,是什麼力量促動他們無怨悔啊?

  又想到在上海、北京等醫院主管拜會曾來培訓護理人員的慈院,主管們對於受訓後的她們,脫胎換骨般成為醫院和諧的主流,更是病患心目中的褓母,那一份感恩感動,真是與有榮焉!

  慈濟醫療護理二十五年,旁觀同仁們從為謀生活而工作,陪伴她們為病患喜樂憂傷的心情點滴,轉而為「理想」而學習,為使命而工作,從護理工作到「誌為護理」的目標,從開拓白衣妙法到傳承慈悲法髓,真美!原來支撐她們挺直腰桿,不捨塵剎病苦的泉源,是來自傳承靜思法髓妙法之使命!護理典範真美啊!

林碧玉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推薦序3

慈濟的幸福護理人

  從事醫療行業,每天與病患傢屬相處,是一項非常高尚、純潔且神聖的工作。醫療不僅能解除病患的痛苦,延長生命;最重要的是醫事人員在執業過程中所傳遞的每一分關懷與愛心。相對於現今醫療技術的進步,昂貴的精密機器取代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經常讓人忘記瞭醫療的本質就是要親詢探問、親手服務。這正凸顯瞭第一綫護理同仁對病患給予關懷與愛心的可貴,護理真心真情的服務呈現,決定瞭護理照護與服務品質的優異與否。

  慈濟護理人文,含藏在慈濟醫療人文之中,每每不經意從護理同仁的工作過程中感受到。十多年前的大林慈院,剛啓業沒多久就滿床,病人不相信這麼大一間醫院居然會滿床,抱怨不已,我們隻好趕緊增聘護理人員,加開病床。還記得早上新病房纔剛開放,下午四點多就接到當班護理長雪莉的電話:「院長,病房滿床瞭,但是藥單係統當機跳不齣藥單。」護理同仁都知道,一天收幾位新病人就夠忙碌瞭,那天竟然半天湧入四十七位新病人。趕到病房,纔發現討論室裏好幾位護理同仁纍癱坐在地上,哭成一團。原來盡責的他們,沒空吃午飯也沒吃晚飯,等到忙完後纔「有空」崩潰。我和林媽媽趕緊拜託誌工送來熱騰騰的水餃。這是護理的至情至性,永遠把病人的需求放在第一,而經常忘瞭自己。慈濟六院護理皆是如此寫下笑淚並存、攜手打拚的動人故事。

  慈濟稱「護理同仁」為聞聲救苦之「白衣大士」,白衣大士在傳遞關懷與愛的過程中,因為理解護理工作本質,從不言辛苦而是說「幸福」。從配閤醫囑提供照護、打針給藥,到觀察病人生理變化立即迴報;還要安撫傢屬,排解憂傷、焦慮等種種情緒,甚至要從中調解傢族成員間的衝突心結。許多關心都齣於主動自發,著實不易。

  就如相隔七年的二對菲律賓連體雙胞胎,都在花蓮慈院護理團隊與誌工照顧嗬護下,成功接受分割手術。在漫長住院期間,小兒科病房的護理師扮演如護理「乾媽」的角色。下班後,換瞭便服,還會留下來協助忙不過來的媽媽照顧雙胞胎,或外齣為小姊妹購衣添物。等到雙胞胎可以健康齣院返迴菲律賓時,這群將小姊妹視如己齣的護理同仁更是依依不捨,以淚相送。

  六傢慈濟醫院所營造的護理工作環境與平颱,就是讓慈濟護理人能在提供溫馨、親切的護理照顧之中,得到助人的喜悅。而唯有體悟「施比受更有福」的理念,纔能永續承擔護理工作。

  欣逢慈濟醫療誌業二十五周年,本書結集瞭許多護理故事與大傢分享。感恩曆年來所有白衣大士的付齣,也希望能提供給護理界以及將來想從事護理照護者參考。祝福大傢身體健康!樂活!自在!

林俊龍
慈濟醫療誌業執行長

推薦序4

誌為護理耀榮光

  本書記錄的是慈濟誌業護理人、事、物發展過程的成長足跡與典範。由慈濟醫療與教育誌業護理同仁親自執筆,集結二十五年來慈濟護理人從課室、臨床、延伸到社區與病人傢屬互動的精采故事;展現真實護病實務中,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以憐憫心和真誠膚慰為照護素養;實踐以感恩、尊重、愛為信念、為態度、為行為、更內化為日常待人接物的好習慣,是高貴有禮的白衣大士典範;欣喜有緣神會慈濟人文之美善。

  護理是一種提供健康照護的專業,所關心的是人類的健康問題,並盡己所能的用心協助需要者促進健康、維持健康、恢復健康和適應身體缺陷。好的護理就是提供病人適度的關懷,以及做好對病人有益的事,避免病人遭受傷害。對於更多慈濟護理傢人們,視病猶親的付齣、堅毅投入工作崗位、無私的默默耕耘與奉獻、誌業間團隊的相互支援與勉勵,協力引領護理專業的前進,用心維護照護品質,使能年年在醫護學界,創造齣亮麗的機構聲譽和服務佳績,內心著實深受感動。

  迴顧釋證嚴上人創辦慈濟護專,後改製慈濟技術學院時,一心想辦好最優質的護理教育,長期濟助經濟弱勢少女修習護理專長,培育常持聞聲救苦、慈懷柔腸特質的白衣大士,且能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有用人纔。如今綜觀本書各篇作者所述,見證上人的辦學目標應已實現。然慈濟宗門所立誌業,乃億萬年大業,慈濟人文美德也需要傳承。願慈濟護理人切記,要日日趕上時代,要時時超越自我,要厲行慈濟人文美德,要弘揚慈濟四大誌業八大法門,要實踐慈濟誌工真善美精神,共勉之。

  本書的齣版對於在職中的護理人員和求學中的護理學生,肯定有正麵的激勵與學習效益,因為在慈濟大傢庭,處處有溫馨的幫助與祝?!當社會大眾讀到這本書,知道生病的時候,隻要找到花蓮、玉裏、關山、颱北、颱中或大林慈濟醫院,就會獲得及時的聯閤照顧,那是何等令人放心和安心的健康保證。

張芙美
慈濟基金會教育誌業發展處高級專員。曾任慈濟大學副校長、慈濟技術學院校長。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