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姊妹

遠方的姊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Lisa J. Shannon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剛果,強暴,居然是一種文化!

  有【物資倉庫】之稱的剛果,出盛產鑽石、製造半導體不可或缺的鈮鉭鐵礦,這裡該會是個豐盛富饒的國家,但在歷經10多年的內戰、殘忍的欺壓、殺戮不曾停歇,截至2008年聯合國的統計,剛果因內戰而死亡的人數,高達540萬人,遠超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而受暴的,多半是婦女及孩童。

  這不是一本虛構小說,而是許多人的真實人生!

  這是一本殘酷的書,但也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書。

  作者為美麗的白領女性,擁有順遂的人生,但她義不容辭投入剛果救援行動,發起全球性的【為剛果女性而跑】運動,從一美元、一美元的募集,挽救上千位剛果婦女。她是女性現代版的【辛德勒】,而我們閱讀了這本書之後,發現自己雖然只是渺小、平凡的人,但也能夠貢獻心力、和麗莎一樣,能遠方的姊妹做點什麼……

  麗莎.珊儂,她擁有美貌、賺錢的圖庫公司和疼她的未婚夫。典型的優渥人生是如此順遂。

  這樣的女子,跟剛果能有什麼牽扯?

  直到承受父喪打擊,她提不起勁重回職場,一個午后、一段25分鐘的歐普拉秀改變了她。剛果因內戰迄今已有540萬人遇害、遠遠超過二次大戰死亡人數,而且婦孺受性侵比例,高得嚇人。

  一般人,挑動惻隱之心常有,但要持續做下去,就真的不容易了。

   麗莎轉換喪父哀傷,藉著跑馬拉松為剛果婦女募集款項,義行也感染了全美。她放下工作、放棄愛情,遠赴剛果,深入有著「女性煉獄」的國度,在人身安全完全沒保障的情況下,與得到她贊助的遠方姊妹一一相見,並記錄下感動、震撼、傷痛的每一刻。

   剛果的暴行令人膽寒,而無懼的麗莎伸出最溫暖的手,她為婦女募款蓋屋、籌措醫藥費、照顧病童、用她微薄的力量,把住在危險衝突區的婦女救出……

  歐普拉女士曾在脫口秀中說:「現在,你已經知道了剛果的事,請不要背過身去,請持續在乎。」

  麗莎,她不僅沒有背過身去,她持續向前的故事,令人激賞與動容。

作者簡介

麗莎.珊儂

  是國際婦女會「為剛果女性而跑」的創辦人,起先只是她自己一人的三十哩路跑,後來卻迅速擴充為全球自發性的民間活動,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女性籌募基金,喚起世人的注意。她擁有一家攝影製作公司,擔任導演和製片,現居住在美國奧瑞岡州波特蘭市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第一章 剛果毛片

電話在清晨響起,聲音聽來遙遠又讓人恐懼。我掙扎著拿起我的行動電話,來電顯示上出現一個以011-243-99為開頭的號碼,是從剛果打來的。有時是某個我根本不認識的聯合國軍官,操著重重的南亞口音,要我馬上回電,卻怎麼也聯絡不上他;或是某個因為「政治立場和人道主義工作互相矛盾」而被解僱的民兵首領,拜託我寫封求職推薦函;又或者是我的剛果司機塞茲從遠方傳來的聲音,故意陰森森地說:「我的......工作。」

他時常拿他珍貴的電話時數打來鬧我,我們都會咯咯笑到他掛上電話為止。
剛果民主共和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悲慘的地方,也是非洲大戰的主要區域,那可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最致命的戰爭。我已經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想要擺脫那個地方,可是它卻不斷回來敲我的門,就像收費員或者是老情人,急著想把尚未解決的事情處理完畢。

不過今天早上不一樣。

「妳還記得卡尼歐拉嗎?」

「當然,艾瑞克,我記得那裡。」他捎來關於卡尼歐拉村的消息。

幾個月前的某個週日,我曾走過它散布在山脊線與廣大森林交界的民宅區。自從一九九四年盧安達大屠殺後,這片距離盧安達邊界三十哩(約四十八公里)內陸的森林,就由胡圖族民兵,也就是眾所周知的「聯攻派民兵」所控制,在盧安達語中,這名字的意思就是「一起殺戮的人」。這個團體還有另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名字,即「解放盧安達民主部隊(FDLR)」。

即使離開了剛果,當我在漫步在波特蘭舊社區,望見街道旁的胡桃樹,啜飲著我隨身帶著的茶時,我也會想起卡尼歐拉。我並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所以聖經的字句幾乎從來沒有掠過心頭,但這種時候,《詩篇》卻會在我的腦海裡浮現:「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我知道,如果這世上有什麼地方有資格被稱為死蔭的幽谷,那一定就是卡尼歐拉。待在剛果的五個半星期,所有我聽過最恐怖的故事都來自那個山谷,而我確確實實走過其中,但不覺得恐懼。

我不自覺地笑了起來。

離開溫暖的被窩,我拿著一杯茶坐在我的筆記型電腦前,看著電子郵件收件匣的這一刻,我卻再也笑不出來了。

國際報導概要地敘述了那場攻擊。「......是復仇行動,他們瞄準那棟房子,無聲無息的進入那間房子,開始勒死幾個被害人,再補刺幾刀,以免引起騷動......刺客留下一封信說他們還會帶著武裝回來。」

新聞中提到,這場殺戮中共造成二十人受傷,十七人身亡,十八人被綁架。
第二次仔細重讀那篇文章時,我在第一次沒看到的一個句子上,驟然停住。「死者包括一名父親,他女兒曾被解放盧安達民主部隊綁架,最近才被軍隊救回來。」
在南基烏我訪問幾百個飽受剛果戰爭摧殘的人當中,我聽到了大量的綁架故事,和無數聯攻派民兵叛逃的消息,但軍隊保護民眾的報導,卻只有一則,那可真是令人既欣慰又震撼,因為這種英雄行徑十分罕見。於是我到卡尼歐拉,訪問了三個先遭聯攻派民兵綁架,隨後被剛果軍隊救回的女孩。

這篇文章裡說的跟我造訪的是同一個家庭嗎?一定是的。

還記得那天剛好沒其他要緊事要做,我因為收到一張感謝的小卡片而心血來潮前往卡尼歐拉,在那裡也沒待上一整天,只是週日上午在村子裡四處走走,希望和得救的女孩們講講話。我們拜訪了女孩們的家,跟那幾個冷靜的少女、她們的哥哥和鋌而走險的父親談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她們的父親直言無諱的問
道:「現在我們跟你們談過了,你們打算做些什麼?」

這些過往彷彿又重回眼前。

我從屋角拉出了一個塑膠儲物箱,裡頭裝著我上一趟旅程的錄影帶,它們擺在這角落好長一段時間了,我卻完全沒看過。我仔細整理起那些從未處理過的毛片,最後,我終於找到了卡尼歐拉的帶子。

影片中的卡尼歐拉看起來還蠻平靜的,沒有血腥(待在剛果期間,我沒看到半個死人),不過,看影片的時候我注意到自己的手在顫抖,導致我得停下來在大廳裡走來走去以平復心情,才能再回來細看影片。

身在卡尼歐拉的時候,我錯過了好多。我曾聽說過在越過剛果邊界時,人連眼神都會改變,第一天我有注意到,然後就忽略了這件事。但在掃瞄這些影片的此刻,看起來這種眼神似乎很明顯,我研究他們的眼睛,很多人都有那種會被說成麻痹或者過度驚嚇而呈現癡呆的表情,美籍台裔新聞記者凌志慧有次稱其
為「一種徹底死亡的表情」。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繼續深入挖掘影片,偶然發現我自己到非洲第二天的一個鏡頭。我站在盧安達這邊的邊界,面前是一座搖搖晃晃的木橋,對剛果一無所知的我,就要跨越過去。從盧安達的基加利飛過去的三十五分鐘航程,就已經讓我蓬頭垢面。

好詭異!在影片當中我眨眼眨得很兇,眼皮跳個不停,當時我並不覺得害怕,但是現在看著自己,顯然當時我是嚇壞了。

我為什麼要讓那地方進入我的生命?我為什麼要追尋它,查個究竟?
不是因為我要創造一個讓自己感覺驕傲的企劃,而是我需要一個解答。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