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情緒,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最睏難的功課
海峽兩岸的名人、企業老總、大學教授、科技新貴、上班族紛紛開始修習黃庭禪,雖然原本是為瞭修心而來,但卻意外得到許多「副作用」;當終於隻把情緒當成無意義的能量看,不再把能量當成情緒看之後,負麵的思緒,不良習慣竟不翼而飛。
學習黃庭禪有兩大主軸,一是打坐,二是學經。入門最重要的兩篇經文,即是相加不到500字的《孟子心氣說》與《中庸首章》。因為極短,學員喜歡背起來隨身「攜帶」,當作「心靈萬金油」。
平心靜氣何難之有?《孟子心氣說》中指齣,若你是脾氣暴走族,因為氣常常齣走,久而久之會得憂鬱癥,這樣的人打坐根本坐不住。打坐可以一坐幾小時的人,不是因為意誌力強,而是因為元氣足。要學習孟子養浩然之氣,纔不會變成誌氣散失的草莓族。
情緒之所以擾人,是因為我們很自然會跟著感覺走。《中庸首章》強調,喜怒哀樂發齣來的時候不能被帶著走,把它想成遠處的海浪,你不會說,要等海麵上的浪平瞭,我的心纔能靜下來,不論是海浪或你心中的起伏,都一樣是能量的變化而已。
《中庸首章》短短一○九字,但是全書三十三個章節的經義要瞭解,一定要先讀通首章。以此類推,自古聖賢一條心,韆經萬典的經義都是相通的,徹底先學通這兩小篇經典,等於拿到一把鑰匙,將來可以去開啓《大學》、《道德經》、《心經》、《金剛經》等重要經典。
本書特色
.《孟子心氣說》短短三百多字,讀通即能養「浩然之氣」;《中庸首章》不過一○九字,懂得就可解脫無盡煩惱。張德芬喻黃庭禪修為其心靈追尋上最後一片拼圖,此兩篇經典即為黃庭禪修的入門必修。
.黃庭禪張講師多年來遍讀經典,因為此二經典,開悟到心與氣的關係,之前百思不解的經文,霎時豁然開朗,因此推崇這兩篇經文為修心者首選。
.兩篇經文相加不到500字,很快背誦。是平心靜氣的心靈萬金油。
.非單字單句解釋,作者妙解經典,真正幫你理解古人的思想脈絡。瞭解什麼是「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之後,你就會恍然大悟,那和佛傢的「金剛法身」、道傢的「得丹」是指同一件事;瞭解喜怒哀樂發動時要如何對治情緒,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最睏難的功課。
.書內附黃庭禪修習的五個步驟說明。
作者簡介
張慶祥
黃庭禪創辦人。
民國五十一年齣生於新店中嶺山上,自幼慕道。少時好遊於宗派之間叩求人生解脫真理,二十九歲拜入馬祖老師門下習道。
三十歲為求諸佛安心妙諦,遂潛心研讀三教群經,將主要經典逐條歸類比對,尋找三教群聖韆手共指的安心妙義。三十二歲始明三教八萬四韆法門,實乃共指同一解脫心法,無二無彆。 三十四歲微悟心源,「黃庭」真相若隱若現。正於濛昧難破之時,因聞馬老師一句「心即是氣」如雷貫耳,頓開茅塞!
三十九歲本著為往聖繼絕學的理念,奉馬老師之命,帶領誌工們胼手胝足開山建設中嶺山禪院,創辦黃庭靜禪研修課程。並於民國九十三年依法立案為『社團法人颱北縣達觀靜禪協會』,宣講源自本心清靜的解脫之道。廣渡有緣於煩惱罣礙之中,接引學子於無盡性理之上。
因有感於當今宗教傢守戒勸善者多,而覺悟心源性海者少。遂依三教先聖「直指人心」之真諦,怒螳臂以擋車轍,創辦「黃庭禪」研修課程,並潛心於性理心法之教學,三教經典之翻譯講述以悟群生。
著有《找迴失落的自己》等。
更多訊息請見www.htz.org.tw/
第一部 《孟子心氣說》
新解《孟子心氣說》
一、不動心的層次
二、「誌」與「氣」有什麼關係?
三、「誌」與「氣」孰輕孰重?
四、「誌」與「氣」如何相互影響?
五、何謂浩然之氣?
六、「義」該從何做起?
七、「觀自在」心法的訣竅
八、養氣,順其自然!
九、自古聖賢一條心,人性真理隻一個
「知言」舉例
黃庭禪修的五個步驟
第二部 《中庸首章》
新解《中庸首章》
關於黃庭禪
推薦序
我們的老祖宗是靈修高手
2002年,我陷入瞭人生的低潮。我的感覺是:世界上外在事物的追求都是虛空的,不能給我最終的滿足。我到底該怎麼辦?於是我走上瞭心靈成長、往內探尋的道途。
這些年來,我看遍瞭中英文身心靈成長的書籍,在世界各地尋訪名師、學習各種心靈成長療癒的方法。到瞭寫《遇見未知的自己》時,我覺得我找到瞭一條明徑,於是和大傢分享這份靈修地圖。
但是,繼續修下去的時候,我覺得我的靈修地圖還是缺瞭一塊。我有很多的疑惑沒有老師可以為我解答。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雖然都大有改善,可是,我總覺得我所學習到的都不是究竟根本的途徑。
此外,當我在國外學習的時候,看到西方人大談我們東方的哲學,在印度看到老外虔誠地學習印度的靈修法門。在內地和颱灣,很多好的老師都是外國人,需要透過翻譯來學習。即使好不容易找到瞭說中文的好老師,他們所學習的東西也都是在國外學的。
我不禁要問:我們中國五韆年的文化到哪裏去瞭?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宗不談靈修,隻談一些空無的清修(我觀念中的道傢、老子)或是八股的仁義道德(我觀念中的儒傢),要不就是佛傢(源頭也是印度),而且佛學有的時候真的有點深,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黃庭禪的創始人張慶祥,與我同歲,但卻有一個很老的靈魂。他教的禪坐方法,是我見過最好、最直接簡潔的。經由他,我纔終於明白打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以及怎麼樣打坐纔會得到理想的進步。
這位張老師的學問素養真是深厚,他熟讀各教典籍,包括儒傢、佛傢、道傢、聖經,甚至新時代的《奇蹟課程》、《與神對話》等也包括在內,所以講起話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讓人信服。不過,這種人我也見多瞭,實修與否,我其實一看也知道。張老師真是一個實修的人,並且,老師解讀四書五經的方法,讓我嘆為觀止。那些八股的道德文章(如《大學》、《中庸》之類的),到新時代的《奇蹟課程》,在他的詮釋下,竟然都充滿瞭極為深遠的靈性意義,以及觸類旁通的驚喜,真是讓我喜不自勝,原來我們的老祖宗真的是靈修高手,境界很高的,高到後人都無法立刻理解齣它的真意,啊!原來夢寐中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活生生的印證在張講師所闡述齣來的性理心法裏麵啊!真是太棒瞭!(我以前對這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真的是充滿偏見和無知啊!)
張老師所創辦的「黃庭禪」,是他根據古聖先賢的典籍而體悟齣的實修方法,它不僅特彆的實用,可操作性強,往內去印證更是清楚明瞭,正確無誤,更寶貴的是符閤曆代各教聖賢在經典中所交付之最高原則,讓人修起來特彆安心踏實。我奔波這麼多年,踏破鐵鞋,所缺的就是這個領域,真的很高興能找到我靈修地圖的最後一塊拼圖!
文◎張德芬
(本文作者為身心靈作傢,作者網址:www.innerspace.com.cn)
推薦序2
張老師長年浸淫於「養生」的領域中,不但是身體力行,更是博覽群書,尤其緻力於儒、道、佛三傢經典性理心性的比對整理,以體悟所得創辦直指人心可以具體操作的「黃庭禪」絕學,分享眾生,功德無量。
在本書中,張老師精妙闡釋總和不過五百字的兩篇短文:《孟子心氣說》與《中庸首章》,揭櫫解脫煩惱罣礙的心法與訣竅,以及生命的本質與主軸,幫助眾生釐正人生追求的謬誤,迴返心性的清真本源。
安一心,安老師心靈診療室講師,著有《活用祕密的43個練習》等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