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技人力推估與科技人力政策研究

我國科技人力推估與科技人力政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科技人力
  • 科技政策
  • 人纔推估
  • 人力資源
  • 中國科技
  • 科技發展
  • 政策研究
  • 人纔戰略
  • 創新人纔
  • 科技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颱灣欠缺自然資源,唯一的憑藉為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因此,人力質與量是維係颱灣産業經濟發展的命脈、國傢競爭力的源頭。

  而在全球化之後,知識經濟成為世紀競爭的基礎,經由人纔創造、纍積與轉化而成的知識,重要性也比過去更為關鍵,特彆是在微利時代,科技能力成為左右一國國力強弱的重要因素,使得人纔競逐成為全球戰略佈局的一部份。尤其科技人力素質的良窳,將是國際競爭力的錶徵,也是未來十年颱灣能否在國際科技競賽中立足的決勝點。

  因此,本文參酌OECD的定義,建構我國的科技人力統計資料,並估計在國內科技政策目標下,所需的研發人力及科技人力數量。另外,為與國際科技人纔政策接軌,本文也針對主要國傢的科技人力政策,從人力培育、延攬及奬勵三方麵深入瞭解及整理,並提齣具體建議,供規劃科技人纔政策的參考。

作者簡介

王素彎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勞動經濟。

陳慶光

  英國華威大學財務經濟碩士。

林嘉慧

  逢甲大學經濟學碩士。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分析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産業經濟。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錶次
圖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內容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本文結構

第二章 科技人力與研發人力的定義
第一節 基本定義
第二節 國際分類與我國分類的對照
第三節 科技人力與研發人力的統計

第三章 我國與其他國傢科技人力現況比較
第一節 我國教育彆科技人力現況
第二節 我國職業彆科技人力現況
第三節 我國科技人力存量及核心科技人力
第四節 歐盟主要國傢科技人力現況
第五節 各國科技人力比較

第四章 科技人力需求推估
第一節 文獻迴顧
第二節 實證方法介紹
第三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五章 我國科技人力政策
第一節 人纔培育
第二節 人纔延攬
第三節 人纔奬勵

第六章 各國科技人力政策
第一節 美國的科技人力政策
第二節 德國的科技人力政策
第三節 新加坡的科技人力政策
第四節 日本的科技人力政策
第五節 韓國的科技人力政策
第六節 中國的科技人力政策 
第七節 各國科技人力政策比較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本研究除瞭根據國際定義統計我國科技人力之外,並推估我國未來對研發人力的需求,同時也匯整主要國傢的科技人力政策,作為我國製訂科技人力政策的參考。

  根據《科技人力資源手冊》對科技人力所下的定義,科技人力可以教育(Qualification)和職業(Occupation)兩個指標為基礎,教育彆是指科技人力資源的供應,即在某一特定層次現在或潛在可以參加工作的人員數量;科技人力的需求,即某一特定層次科技活動實際需要的人員數量,則與職業相關,是為職業彆科技人力,以兼顧需求不一定與供給相吻閤,而且非正規教育也可以提供正規教育以外的人力,滿足市場需求。

  根據《科技人力資源手冊》的定義,颱灣地區教育彆(Qualification)科技人力由2000年的2,588,275人成長到2008年的4,175,731人,約占全國15歲以上人口的22.42%,由過去幾年的發展趨勢可看齣,我國教育彆科技人力逐年穩定成長(每年約成長6.2%),大學以上科技人力在過去幾年均屬高成長率;職業彆(Occupation)科技人力也從2000年的2,586,466人增加到2008年的3,483,074人,平均每年成長3.79%,其中專業人員平均每年成長5.18%,助理專業人員平均每年成長3.77%,管理人員平均每年成長1.43%,且有往與科技相關度較高的職業集中。

  我國2008年科技人力存量(指教育彆和職業彆科技人力之閤集)達4,983,251人,平均每年成長4.62%;科技人力存量占1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則從20.47%增加到26.76%。2008年核心科技人力(即擁有高等教育學曆同時又從事科技相關職業者)達2,675,554人,其中以學士級核心科技人力占最大比例(2008年占82.56%),成長最明顯的為碩士級的核心科技人力。

  整體來看,無論在何種分類下,我國的科技人力在過去數年均呈現穩定上升的狀況,並以碩士以上學曆人纔及女性人力的成長最為明顯。

  除颱灣外,本研究蒐集瞭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瑞士、丹麥、奧地利等國的科技人力統計數據,結果發現我國不論在何種定義下的科技人力,與歐盟先進國傢相比並不遜色,尤其在教育彆科技人力的成長率領先各國,反映瞭我國高等教育人數的提升,未來若能以此為基礎,同時緻力於質與量的提升,將更有助於改善我國的競爭力。

  在研發人力推估的部分,本研究分彆模擬2010年及2012年達成研發經費占GDP 3%目標下的研發人力需求,不論於2010年或是2012年達成,長期均衡研發人力約為29.5萬人,而越早達成研發經費占GDP 3%之目標,動態調整的幅度會越大,若於2010年達成研發經費占GDP 3%之目標,於2009至2012年,每年研發人力需增加1至1.4萬人;若於2012年達成目標,則於同一期間每年的研發人力需增加約9韆人,所需科技人力存量約在470萬至580萬人之間,與2008年的科技人力存量498萬人相比,研發經費占GDP 3%應為可以達成的中期政策目標。若為瞭與芬蘭、南韓及日本等三國的研發經費占GDP比率看齊,將研發經費占GDP比率提高至3.5%,則長期均衡研發人力約為36.9萬人,對應的科技人力存量約在610萬至740萬人之間。

  本研究經由探討我國與美國、德國、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的科技人力政策,發現各國依其國情及科技發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政策重點,例如颱灣的人纔政策特彆重視産業的需求;美國著重基礎教育的改革;德國則強調對年輕人纔的支援及培養;新加坡緻力於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和吸引外籍人纔;日本希望增加人力的運用效率,特彆是高齡者及女性人力;韓國則積極提升人纔的研發能力;最後,中國除提升其高等教育品質外,也積極吸引其海歸人纔。
為強化我國科技人力數量與素質,以在國際科技人力競逐戰中取得競爭優勢,本研究建議除瞭有係統化的科技人力政策之外,也應從基礎的科技人力統計的建置工作加以著手,纔能規劃完整的科技人力藍圖。有關科技人力統計的相關建議如下:

  (一)加強對大專就業人力科係的調查
  建議可在調查中某一月份採用特彆調查,加強對大專就業人力科係的瞭解,以提供符閤OECD定義的科技人力資料。

  (二)增加對科技人力流動性的統計
  建議在主計處的人力資源調查中加入科技人力的流量調查,或由相關部會進行單獨調查,以瞭解我國科技人力流齣及國外科技人力流入的狀況。
在我國麵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人口問題下,要達成研發經費占GDP比率至3.5%的目標,睏難度相當高,因此唯有透過科技人力政策,有係統的進行科技人纔培育、科技人纔延攬與科技人纔奬勵,纔能積極提升我國人力素質,並在國際科技人纔競爭中勝齣,因此,本研究建議我國的科技人力政策應從科技人力培育、科技人力延攬、科技人力奬勵等三方麵加以著手,分彆是:

  (一)科技人力培育
  鑑於女性科技人力和中高齡科技人力於近年來的成長,我們認為女性及中高齡人力在未來仍是科技人力成長的動力。因此建議加強對女性科技人纔培育,提齣支持女性科技人力重返職場的配套措施,並加強職訓機製,針對經濟結構轉型,設計針對重點産業專業人員、技術人員和經理人員的職訓方案,以及非屬職業彆科技人力範疇的中高齡人纔,能在職訓或進修後轉型為科技人纔,同時擴大終身學習的範圍,結閤證照製度以增進學習的成效及動機。
 
  (二)科技人力延攬
  雖然我國目前的科技人力總數應屬足夠,但若要將研發支齣占GDP的比例提升至3.5%,長期(5~10年)的科技人力需求將達到610至740萬人之間,在我國人口成長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建議仍需強化吸引專業外籍人士來颱的機製,特彆是在簡化外籍專業人士來颱工作如三卡製度的行政程序上,仍有改善空間,而擴大人纔延攬的範圍及於新興國傢,以增加我國科技人纔的來源,同時對加強延攬本國籍海外科技人纔的相關措施,以吸引他們迴颱講學、投資、創業、短期訪問,甚至迴颱定居,藉此吸取他們的寶貴經驗和技術。

  (三)科技人力奬勵
  目前國科會、中研院、教育部對科技人力的奬勵已包含科學技術、年輕人纔、大學在校生等範疇,勞委會的人力創新奬也發揮部分鼓勵企業提升人力資源素資的功效,建議可參考其他國傢對女性人纔、外籍人纔及科普推廣人纔的奬項,擴大奬勵的範圍及對象,使各領域的人纔都能得到奬勵的機會。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