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0
本書是稅法析論、涉法判決、學理述論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台大法學博士,擔任律師多年,從事稅法研究十餘年,這本著作為其多年深研的菁華呈現。稅法大師葛克昌教授譽讚作者「善從具體之行政法院裁判入手」,並能從諸多案例中「把握問題,發掘、概括出超越具體案例之結論」,因此深受判決實務、公司稅務、行政執行、會計領域等人士高度肯定。
作者依其研究心得,認為稅捐規劃的風險,莫過於實質課稅原則難以捉摸,因此,在合法節稅、脫法避稅、違法逃稅等多方面,有其具體而獨到的見解,並以判決實務的角度,指出具體原則與方針,很值得公司行號、會計從業及司法實務參考。
作者是稅法方面的明日之星,其論述俱見其影響力。本書分成兩大主題,涵納多篇論文,舉出的案例分析深具代表性,在學界引起廣泛注意。
作者簡介
黃士洲
現任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
會計及財稅研究所助理教授
學歷
台灣大學公法學碩士、博士
德國DAAD獎助訪問學者
經穢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律師
行政法院研習會稅法課程講座
北、中、南區國稅局稅法講座
會計師公會全聯會稅法講座
律師公會稅法講座
著作
稅務訴訟的舉證責任(2002)
掌握稅務官司的關鍵(2005)
稅務規劃的第一本書(2007)
第1篇 實質課稅與脫法避稅防杜
1.兩稅合一與稅捐規避──以行政法院判決為核心
壹、兩稅合一與免稅所得的糾葛
貳、判決統計與法理爭議分析
參、所得稅法第66條之8與脫法避稅之調整
肆、所得稅法第66條之8與漏稅裁罰
伍、結論與建議
2.實質課稅與租稅法律主義、舉證責任、協力義務之關係──以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及稅務爭訟實例為中心
壹、實質課稅明文化,究竟迎刃而解,抑或治絲益棼?
貳、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的解讀與適用
參、實質課稅條款未來扮演紓解訟源的角色,值得吾人期待
3.稅法對私法的承接與調整──以消極信託於擬制贈與上的評價為例
壹、問題的提出
貳、私法規定適用於公法的方式與侷限
參、稅法對於私法的全面性連結關係
肆、稅法如何承接與調整私法:學說、實務的回顧與方法論
伍、擬制贈與對私法上的消極信託的承接與調整
陸、行政法院實務上關於信託、借名關係的商榷
柒、公權力透過稅捐手段干預私法秩序應有適當的節制
4.脫法避稅的防杜及其憲法界限──兼論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0年度訴字第5668號判決
壹、問題緣起
貳、防杜脫法避稅的憲法基礎
參、脫法避稅的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
肆、脫法避稅行為防杜的界限
伍、皇龍公司案判決評釋
陸、防杜脫法避稅需要立法與執法的不斷努力
第2篇 實質課稅案例分析
5. 脫法避稅的調整與稅捐法定主義的兩難──以躉繳保單規避遺產稅為核心
壹、對保險給付規避遺產稅之行為予以調整,涉及多項法律爭議
貳、脫法避稅調整的法律解釋觀點
參、附論:脫法避稅的調整不應等同違章漏稅行為
肆、躉繳保單之處理,不宜逕以實質課稅取代稅捐法定主義
6. 公設地避稅與實質課稅──以財政部2003年4月9日台財稅字第0910456306號令與實務操作為題
壹、問題之提出
貳、財政部2003年函釋與租稅法律主義
參、財政部2003年函釋與裁罰原則
肆、結論與建議:防杜脫法利用公設地,仍須在租稅法律主義框架下,妥為全盤計畫
7. 變更控股結構與實質課稅之風險
壹、案例事實經過
貳、兩稅合一與稅捐規避
參、稅捐規避與逃漏稅裁罰
肆、藉由投資公司遞延納稅,欲調整歸戶課稅,宜透過立法明定
8. 借名售地與實質課稅
壹、案例事實與法律爭議
貳、民事借名關係與財產所有權、經濟利益之歸屬
參、所得的實質歸屬與法律效果
肆、免稅所得之判斷與漏稅裁罰
伍、課稅、免稅要件應按實質課稅精神,平衡、中立地適用之
9. 認購權證課稅爭議的憲法分析──由兩則權證課稅案論起
壹、從憲法層次關照權證課稅爭議
貳、行政法院判決理由的形成及所涉憲法爭點
參、現行權證課稅作法的違憲疑慮及其解套
肆、高等行政法院判解評釋
伍、省思證券交易所得停徵所得稅所扭曲稅制的效果
陸、後記
柒、附表:最高行政法院權證課稅爭議判決列表
附錄
1.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立法過程
2.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相關司法裁判
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障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障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